第91章 舊怨恩仇再相逢(三)
字數:5125 加入書籤
nbsp; 華山派天涯子踏前一步,向張天正抱拳道:“張老兒,許久不見,近來安好?”
張天正瞥一眼他,哈哈大笑,道:“天涯子,二十餘年不見,張某安好,不知你又如何?”他笑聲摻雜了深厚真氣,眾人聞來隻覺耳畔聲震,有如雷動,都不由得臉色一變。天涯子更是臉色一緊,心想這張天正數十年來,武功已是大大的進步,恐怕自己今日也敵不過他。明知他故意如此,卻有暗示之意。想過後浮出笑容,沉聲道:“托張教主之福,丘某如今安好得緊。”
風涯子心知掌門師兄當年敗於張天正之手,這時聽他一說,分明是要不論舊事,心中十分不解,正待開口,卻見天涯子輕輕搖頭,示意他不可多言。
張天正向各派掌門瞧上一眼,微笑道:“想不到武林六大派也來了,不知諸位來此有何見教。”心中卻想,明教向來不通外人,遷移西域更是鮮於人往,不知這六派存了甚麽心思,今日我明教至此緊要關頭,倘若他六派插手,倒也麻煩得緊。
若論實力,明教倒不懼任何一派,隻是雙手難敵四手。
六派掌門互瞧一眼,其中當以少林派聲望更重,便見得少林悟念高僧走前一步,合十禮道:“阿彌陀佛,張教主安好。”
張天正眼見是少林派人,不好冷眼相對,當即作個單手禮,微笑道:“悟念高僧安好。”
悟念微笑道:“張教主,當年一別,逾今二十五載。如今張教主執掌明教,名望高懸,老衲不勝歡喜。”
這一番話講出來,倒令眾人摸不著頭腦,聽他言中之意,似乎兩人早便相識。隻見張天正淡笑道:“貴派三位高僧,佛法精通,武藝高強,張某十分拜服。”
悟念頷首道:“張教主,你與老衲本是舊識,今日遇見,老衲有些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張天正點一點頭,道:“高僧請講。”
悟念再走前一步,手中拿著禪珠,肅然道:“張教主,明教雖潛居西域,理應也屬我中原一派。今日武林大會,群雄際會,本是件熱熱鬧鬧的大好事。我佛慈悲,實不願見得兩派相爭互鬥,兩敗俱傷。再者,那北元雖已敗退,實有那大元高手噶爾笑笑依舊為禍武林,今日倘若你兩派對上。豈不是正中敵人本意?”說著又雙掌合十,施了一禮。
張天正知他本意,是想己派與那奉天教一笑泯恩仇,就此揭過。隻是他自退走西域,無時無刻不念起五年前那一役,無數明教弟子慘死,每至念及,便使他心脈多鬱結一分,更何況明教聖火心法給他人奪取,說出來莫不是巨大恥辱,隻要一天活著,便不得安生。今日老天有眼,僥幸遇見敵人,自是要拚個高下,豈能輕言放棄。
這一想,麵色頓時肅然,再無笑臉相迎,向著悟念道:“高僧所言有理,隻是這事幹我明教聲威,今日決不肯就此罷休。”說到後麵已是輕輕搖頭,以表心意。
“不錯,林某亦有言在先,但叫我活的一日,明教便不得踏進中原一步。今日明教違約,林某又豈會違背昔日心願?”
眾人尋聲而望,卻是林長風走上三步,威立於眼前。
&n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bsp;張天正冷眼相瞧,“姓林的,我明教八大掌旗使依言不曾踏步中原,張某又何曾違背誓約?”
林長風望他一眼,不以為然道:“張教主,那八大掌旗使乃貴教教眾,為你是從。今日張教主踏步中原,隻消你一聲令下,明教十萬教眾便可侵犯中原,林某可有講錯?這樣便算不得違約麽?”
眾人一聽,都覺他說的雖有些牽強,亦有幾分道理。都望向張天正,看他如何分辯。
豈知張天正哈哈一笑,道:“張某雖對你恨之入骨,也不敢拿我明教聲譽作玩笑。今日當著天下群雄的麵,我張天正亦敢放言,八大掌旗使有生之年,決不踏步中原一寸。林長風,你貴為一派之主,又何必強詞奪理,說這些無關緊要的話。”
眾人都知武林大義所在,聽他豪氣幹雲,也覺得他所言實話,沒有虛假。
沈飛宇先前聽見悟念所言,心中不免歡喜,想到憑借少林派之聲望,規勸雙方,理應和解才是。豈知反倒弄巧成拙,那明教行事詭秘,自然不放在心上。而那奉天教創立不過二十餘載,論武林輩分源遠遠及不上在場各派。於那少林派自然也不以為然。後麵聽見二人所言,分明是要殊死相鬥,感覺大大的不妙,兩派都與自己有所幹係,幫誰都不是,隻盼就此罷鬥。心中念頭倏轉,靜靜瞧著場中局麵,以求見機行事。
悟念也未曾料到一番話,反而使雙方更為僵化,心中已是有愧。這時眼見兩派誰也不肯相讓,反而咄咄逼人,更進一寸。頓時沒了注意,便瞧向身旁的師兄悟禪。隻見得他搖一搖頭,示意這等局麵,他也無可奈何。
悟念心中發急,想到此地屬於武當派,若是有武當派調節,說不定會有轉機。便向著一邊的莫聲穀道:“莫道長,你可有話要講?”
卻聽得莫聲穀凝聲道:“兩派舊怨,我武當也不好幹擾,便隨他們去罷。”言下之意自是拒絕了。
悟念聽得愁容苦臉,心道:“罷了,罷了,任憑我如何勸說,也是無濟,隻盼他兩派莫要以死拚命就好。”想過後,後退三步,隱在少林派眾人中。
千餘人中,寂靜悄然,聞不得半點聲音。
林長風陡然道:“張教主,你我依定三仗定勝負,如今兩仗已過,各有勝負。剩下這一仗,便讓林某前來討教。”說著走到場中,向四周眾人瞧上一眼,高聲道:“諸位武林同道,今日我奉天教與明教決戰,還請諸位共同做個見證,倘若林某輸了,之前誓約煙消雲散,明教有何作為,林某決不插手。若是明教輸了,便依先前之約,一月內,明教眾人退出中原,在林某有生之年,任何明教中人不得踏步中原半分,若不然,我奉天教必定追殺至死。”說到最後,語氣陡然變得淩厲無比,仿佛有莫大的仇怨。
沈飛宇聽到‘有生之年’這句話,不由得念起那日與大師兄談話,他曾坦言活不過三年。如今思來,內心難免覺得悵然陣陣,無法言述。
又見張天正淩空一翻,落在場中,與林長風不過三丈之距,隻聽他一字一句道:“林長風,你我昔日恩怨,便在今日做個了斷罷。今日若張某僥幸勝得,必要取你項上人頭,來祭奠當年我明教無辜逝去的兄弟英魂。”說著一頓,仰天長歎道:“當年元人殘暴,對我中原百姓多為仇恨。僥幸老天有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眼,惡人終有惡報,我明教義軍順勢而為,與元人殊死搏殺,才恢複我漢人國土。想不到……”他麵色動容,閉上雙目,緩緩道:“想不到我明教數萬教眾,沒倒在戰場上,卻給朝廷說為邪教,死在同袍手中。”說到這裏,忽而蒼然一笑,雙目犀利,望向林長風道:“今日我張天正對天發誓,若是勝不得你,再無臉麵麵對無辜死去的明教兄弟,亦見不得明教曆代教主,情願自刎此地,以死請罪!”
他說到‘以死請罪’四個字,已是聲如洪雷,震得眾人耳畔嗡鳴作響。都麵色一變,議論紛紛。
明教眾人聽聞教主此言,驚駭得下跪伏地,齊聲叫道:“教主,請三思。”
張鶯鶯聽到父親如此堅定,心中萬分悲愴,叫道:“爹爹,你何苦如此?”
張天正轉身一瞧,眼見張鶯鶯雙目淚光漣漣,雙目不由浮現一絲憐愛,心道:“鶯鶯,我不是個好教主,也不是一個好父親。”忽然又變得嚴肅,沉聲道:“明教弟子聽令。”
明教眾人都低首道:“弟子聽令。”
“明教曆代教主在上,吾第三十六任教主張天正,今日傳位於其女張鶯鶯,由她擔任明教第三十七任教主,因她年輕難為,命明教弟子張天邪為副教主,暫攝執教事物,協四大法王相助,不得違背。”
明教眾人聽得一呆,怔了片刻。
張天正厲聲道:“這一命令,任何明教弟子必要遵從,勿要多言。不論此戰結果,明教弟子必須一月內,離開中原。”
這一道道命令說下來,令一眾明教弟子又驚又呆,張鶯鶯望見父親威嚴肅狀,欲要張口講話,卻給他雙目直視,逼得開不了口。
張天邪心知大哥決心而為,心中長歎,凝聲道:“弟子張天邪聽令,必要依明教宗旨,安心執教,不敢有違。”眾弟子這才反省過來,紛紛答允。
張天正這才溫和一笑,道:“都起身罷。”眼見眾人直起身子,不少明教弟子眼眶通紅,想是十分不情願。張天正這才瞧向沈飛宇,眼中露出幾分柔和神情。
沈飛宇雖不見他說話,也看出了他雙目意思,是說倘若與張鶯鶯結為夫婦,也該算作明教一份子,自要依明教行事。
沈飛宇先前聽得他一番說辭,不免想到在揚州救了張鶯鶯那回,她所說的話。
“外人不知你奉天教如何,我明教承貴教恩情,便是生生世世,永不相忘。今日你殺了我一人,我明教還有千千萬萬兄弟……”
如今念起,加之張教主發的誓言,心中端的不是滋味,想到明教與奉天教有莫大的仇怨,當真有神仙在世,恐怕也解不開兩派恩怨。非要拚個你死我活方肯罷休。
莫說是他想勸解,場中七大派聽此一言,也都默然不語,說不出話來。這其中牽扯數萬條生命,誰又能說。
沈飛宇眼見張天正轉了身軀,望著他的背影,愈發覺得偉岸高大,此次一戰,並非他私人恩怨,乃是為了明教數萬英魂,討一個公道,又何錯之有。他雖無法理解一派之主,也覺得朝廷有失分寸。隻是這自古帝王之事,誰又說的清?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