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準備就緒
字數:2885 加入書籤
《後漢書·百官誌一》:“司徒,公一人。本注曰:掌人民事。凡教民孝悌、遜順、謙儉,養生送死之事,則議其製,建其度。凡四方民事功課,歲盡則奏其殿最而行賞罰。凡郊祀之事,掌省牲視濯,大喪則掌奉安梓宮。凡國有大疑大事,與太尉同。世祖即位,為大司徒,建武二十七年,去‘大’。”
由此可見,司徒主要掌管民生,兼管教化,以及建立禮製。太尉擁有考課武官的權力,而司徒擁有考課地方官的權力。年末的時候,司徒會奏請皇帝,以根據地方官的表現對地方官進行賞罰。
此外,朝廷在郊外祭祀天地的時候,司徒要負責審查祭祀用的牲畜,以及檢視祭器(祭祀用的器具)是否清潔;在大喪(皇帝、皇後、皇子的喪禮)的時候,司徒要負責看管梓宮(梓宮為皇帝、皇後、皇子以及個別重臣的棺材)。
另一方麵,漢末的上公和三公九卿都是有名無實,手上並沒有多少的權力。東漢中後期,宦官和外戚輪流著獨攬大權。漢末,雖然外戚和宦官集團相繼倒台,但權臣董卓、李傕等人又相繼掌控大權,官吏的任免和升降全在他們的一念之間。此外,東漢時期,三台(尚書台、禦史台、謁者台)的權力逐漸加重,也在另一方麵削弱了上公、三公們的權力。
當然,獨攬大權也不可能完全變成空值,隻能說是受到削弱而已,該履行的基礎職務還是不會受到影響的。
這會的司徒乃是大名鼎鼎的東漢豪門袁家袁隗。
袁隗,字次陽,東漢時期的名臣,出身於四世三公的名門貴族,漢末梟雄袁紹、袁術的叔叔,他年少做官,娶漢末大儒馬融女為妻。,袁隗比其兄逢更早登三公位,曾任後漢太尉、太傅。董卓專權後,因為袁氏兄弟起兵反卓,董卓恐其為內應而將其全家殺害。
沒錯,就是那個十八路諸侯討董那會被砍死全家的那位。如今身居三公司徒之要務,位高權重。
不過,這位的關係倒是不需要荀汪去溝通,鮑鴻最近和曹老板關係密切,也是時候去認識認識袁家那兩位人傑了。
雖然說袁紹、袁術最後都是倒在了爭霸的戰場上,但是卻也不能因為某些行為就認為他是渣渣,能夠混到這一步,到他們後期那種程度的諸侯,哪裏會那麽簡單。
不過,現在這幾位還都是年輕的時候,雖然不像當年小時候在洛陽各種浪的時期,結交還是很容易的。
反倒是太尉鄧盛屬於士人那類,對於名士比較關注愛護,喜歡提拔那類人才。
鄧盛是弘農人,早年應該是以軍功升遷。在桓帝永壽元年左右擔任並州刺史,當時太原郡吏王允當麵指責用錢賄賂太守王球而獲得職位的郡人路佛,並與王球爭辯,指責他貪贓枉法,王球一怒之下,將王允下獄,想要把他殺害。鄧盛很早就聽說過王允的事跡,很是欽佩他的才識和性格。當他得知王球要殺掉王允的消息後,立即親自騎上快馬,前往太守衙門,保釋王允,並且請他做自己府中的別駕從事。而王允很感激鄧盛的救命之恩,同時也為鄧盛的正義行為所感動,於是一心一意為鄧盛效勞,兢兢業業,任勞任怨,鄧盛深感滿意。在鄧盛的提拔和宣揚下,使得王允的名聲越來越大,為他日後步入朝廷做官奠定了基礎。可以說鄧盛就是王允的伯樂之一。
後來鄧盛入朝任職,於靈帝時擔任太仆。中平元年年四月,時任太尉楊賜因與靈帝爭辯時言辭懇切而遭罷免,於是以資曆深厚的鄧盛為太尉。
這位太尉一方麵除非是鮑鴻軍功或者各方麵行為入了他眼,否則要去拉關係不是那麽容易的。相對來說荀家的名聲畢竟在那裏,打聽一下到時候有那些考官之類的事情都是小意思。
其實不出意外,那些軍方大佬肯定都在列,關鍵在於某些複活人物有沒有得到認可之類的問題。
不過話說回來,其實鮑鴻本身的官職也是挺高的了,這一點比起這個時期的曹操、袁紹那輩人要有優勢,河南尹、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之類的講道理也算是兩千石的高官了,不比九卿大爺差多少。
隻是相較於九卿來說是屬於京城之外拱衛中央的就近地方管理者。而相對來說如果是較為遠離中央的地方管理者,那就是州牧,郡守那種了同為兩千石的地方大員。
所以真要講起來,鮑鴻表示自己絕對是有數的大員來著。話說回來,貌似已經有人接替自己的右扶風來著?不過被宗澤他們架空了,基本上就是自己的傀儡,那麽自己現在的身份也就是雜號將軍,雖然說也不是什麽囉囉級別的人物,甚至因為軍權的關係要更強勢一點,但是相對來說根基不穩也是問題,倒也說不上哪個好。
接下來數日,朝廷一連串的政令下來,就是剛剛提及的擴軍之類的問題卻不多說,鮑鴻也是乘著這個機會結識了不少名人。
未來潛力名人建立關係,當時大佬也拜會了好些,各種走關係的事情也在不斷進行,對於接下來大朝會的封賞也多少有點數目了。
畢竟這個時候正當是漢靈帝受到黃巾激發雄起的時候,十常侍被各路義軍,各路漢軍,各方士人等等盯著,想要興風作浪也不容易,所以這個時候三公九卿等能夠在漢帝那裏造成不小的影響,使得這次大朝會封賞群臣要比較靠譜。
至於接下來的人才選拔的事情,規章製度,應征崗位之類的都已經公布出來了,就等著大朝會封賞群臣之後,軍方大佬,分派到各地的封疆大吏等一同選拔了。
不過話說回來,也有消息傳出來,某些封疆大吏的位置也是競爭激烈,三公九卿等有資格提名的大佬相互之間也是爭持不下,很可能在各路將軍級別的功臣直接也要來一場競爭上崗的好戲。這就是背景拚完之後的競爭了,和外麵那個名額已經被權貴瓜分的差不多了演武完全是兩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