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封賞2
字數:3315 加入書籤
廣魏郡郡守為張根。
張根是什麽人?乃是當朝司空張濟之子。
畢竟相對來說,洛陽那邊的環境還不如長安安全。當然不是說洛陽城,而是洛陽周邊的地方官都不好做。
而擔任廣魏營校尉的則是張揚。
張楊早年時因為武勇過人被並州刺史丁原任命為武猛從事,後來漢靈帝以所寵小黃門蹇碩為西園上軍校尉,蹇碩在京都統領軍隊,想要統率四方,於是大肆征召天下豪傑用為自己的偏將,當時袁紹和曹操都被征為校尉跟隨蹇碩,而丁原則派遣張楊率領士兵去蹇碩那裏去,蹇碩讓張楊暫行軍司馬。
不過現在可不僅僅是設立西園軍,擴張的規模一下子增大了很多,丁原自然不會讓他去蹇碩麾下做個司馬,營兵校尉怎麽也比這個高級多了。
再有陰平郡的情況也差不多,郡守乃是劉鬆。
劉鬆乃是故三公、宗親劉寬之子。
劉寬為漢高祖劉邦的十五世孫,少年時研習《歐陽尚書》、《京氏易》,尤其擅長《韓詩外傳》。在觀星、占卜、算術、曆象等方麵,都深得其師的學識,號稱“通儒(學識淵博的儒者)”。
劉寬早年曆任大將軍掾、司徒長史、東海相、尚書令、南陽太守等職。他為政以寬恕為主,被海內之人稱為長者。漢靈帝時被征為太中大夫,在華光殿侍講。後轉任侍中、屯騎校尉、宗正、光祿勳。
熹平五年,代許訓為太尉,後因日食策免,拜衛尉。光和二年,再代段熲為太尉。在職三年,因日食免。又拜永樂少府,遷光祿勳。因揭發黃巾陰謀,封逯鄉侯。
中平二年,劉寬去世,年六十六。追贈車騎將軍、特進,諡號“昭烈”。
目前這家夥還在苟延殘喘之中,自然要為後代鋪路。
所以在營兵校尉方麵,劉寬也是特意在洛陽士子之中挑選了一個頗為精通兵事的能人聞煥章,靠著老臉讓聞煥章一步登上陰平營校尉的職務。
再有稱得上比較安定的地方則是益州了。雖然說五鬥米這個時候已經有點趨勢了,再加上蠻子等各種異族,但是和中原那群完全沒法比,再加上畢竟是天府之國,屬於易守難攻的區域,就算是在裏麵坐大,掐斷命脈也沒啥發展前途。
益州分置蜀郡、犍為、朱提、越雋、牂柯、建寧、永昌、漢中、廣漢、梓潼、巴郡、巴西、巴東等十三郡,
當前的益州刺史郤儉並不是什麽良臣,其人昏庸無能,憑借錢財買得益州刺史職位,到任後橫征暴斂、大肆收稅、煩擾百姓,他的事跡和一些不臣的舉動已經遠近“聞名“了。
正是因為他,益州之地被他的“貪殘放濫,取受狼籍“害的“元元無聊,呼嗟充野“,所以朝廷派劉焉擔任益州牧、監軍使者,來“收攝行法,以示萬姓,勿令漏露,使癰疽決潰,為國生梗“,可見當時郤儉在益州可謂是貪贓枉法、暴虐害民、天怒人怨。
當然,這些同樣也是後來的事情了。講道理他在這個任上麵還有一段時間呢。
不過,這次既然是大朝會,漢帝就不得不問一問這家夥的政績了,很明顯的結果自然是不用多說的。
貶職是必須的,至於是不是要弄死那就不好說了。不過,總比被當地的起義軍弄死好。
換上去的益州刺史名叫趙溫,也算是三公世家級別的賢能,在益州地方上更是聲望卓著,堪當大任。
趙溫,趙典侄,趙謙弟。初為京兆郡丞,歎道:“大丈夫當雄飛,安能雌伏!“遂棄官歸四川。正遇家鄉災荒,慷慨施放家中積糧賑救饑民。
後來這家夥在獻帝時期一直蹲在九卿位置上,能力絕對妥妥的。
他爺爺趙戒,字誌伯,蜀郡人,曆仕漢安、順、衝、質、恒五帝,五朝元老。趙戒於漢順帝、衝帝、質帝、恒帝之世曆位三公,登特進。屢居公輔,免憂患於無妄之世。
叔父趙典也已經過世,不過卻也是在三公九卿位置上換來換去的厲害角色,兩代人經曆了五六代皇帝,在官場上積累下來的人脈是難以估量的,刷個刺史絕對沒問題,進中央也就是看他自己高興的。
再說益州的局勢,五鬥米道教在巴蜀地區已經是有了一定的群眾基礎,不過這個時候張魯他們還沒有穩定的據點,所以倒也沒有發展成黃巾那般席卷天下的模式。
不過,畢竟從張道陵開始影響了巴蜀好幾代人,雖然說五鬥米道教本身沒有起事,但是有些人卻是借著這個社會環境和群眾基礎,把如火如荼的黃巾太平道拉了出來,對益州各地也造成不小的影響。
起事於綿竹的馬相,自號“黃巾“,合聚疲役之民數千人,先殺綿竹令,破壞鄉縣,自稱“天子“,眾至十餘萬人,,雖然沒有攻下益州府衙,斬殺郗儉,卻也危及到了益州的安危,也是導致郗儉被拿下的一個原因。
申耽、申儀兄弟,在上庸聚眾數千家,與馬相相互響應,同時設法與黃巾主力聯係,這次倒也是準備和漢室聯係,不過對於益州這種小規模叛逆,漢室並不準備股息。但是對於益州本身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禍患。
蜀郡太守王商,也是所謂的名士類型人物,荊州牧劉表、大儒南陽人宋仲子仰慕他的名聲,都和他交好,許文休稱讚王商是“中原的王景興之類的人物”。
也就這類人物適合東漢這個孝廉製度的選拔模式,真講怎麽政治家還不一定刷得了這麽高的聲望。
這個就不去多說,作為天下名士,在益州士族那裏也是有很大的麵子的,這一點對於郡守的執政是有很大的好處的。
營兵校尉趙韙,也是益州地方上的名士,反正那個地方偏遠、偏安地區,競爭壓力不是很大,基本上地方推薦很容易就上位。
犍為郡太守任岐,也是益州蜀郡地方上的名士,倒也無需多說。他那邊多少也受到了益州逆賊馬相、趙祗等威脅,也算是有點麻煩的地方。
營兵校尉則是賈龍,卻是比較勇猛擅於兵事的人才了,曆史上馬相號稱數萬人入寇,被賈龍組織數百人打敗了,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