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血祭一(立威)
字數:9234 加入書籤
自古以來,但凡有大事發生,必然有其先兆。因此古代先民在做大事之前必須進行祭祀。
既是對蒼天的報答,也是一種與神明的交易,以換取接下來行動的順利。
既然有祭祀必然就要有祭品。祭品的發展也應根據時代的不同而不同。
遠古時期,人們使用的祭品就是人,準確的說是戰俘,奴隸。
在那個時期人本身並不具有太大的價值,戰敗被俘虜的成年男性並不像兒童和婦女一樣。能夠產生新的價值。所以一般使用,俘虜的成年男性作為祭品。這種,祭祀形式也叫人祭。
人祭的形式有火燒、水溺、活埋、刺喉瀝血和砍頭,甚至於把人剁成肉,蒸為肉羹。
遠古時代,有身份的人的墓地,動輒就需要成百上千的人作為陪葬。
後來,終於有人不忍心這種形式,使用陶俑,代替人來進行殉葬。
結果這一功德無量的舉動,卻因孔老二的無知被罵了幾千年。
孔老二連來龍去脈都沒有搞清楚,就隨口罵了一句,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如果按照佛門因果的關係。孔老二奪走了一個功在千秋萬代的人的功德,那麽她才應該是最絕後的人。
由於孔老二的這句話,使得陶俑的祭祀形式也漸漸的被取締。最終形成了使用“犧牲”作為獻祭。
古代用於祭祀的肉食動物叫“犧牲”,指馬、牛、羊、雞、犬、豕等牲畜,後世稱“六畜”。
但是無論是人祭也好,用犧牲祭祀也罷。都有一個共同的根源,鮮血。所有的祭祀其實都是血祭。
血,是一種特殊的祭品。古人相信,血是有靈魂的,血能維持人或動物的生命,一旦失血,就意味著受傷甚至於死亡,好像血有一種神奇的力量。
祭祀的方式從古至今進行了無數次改變,但是血祭依舊貫穿始終。
現在,當整個宋洲所有的頂尖勢力和古老強者們,因為夏桀遺址而紛紛出動的時候。
血祭這種遠古的習慣,再一次複興。
頂尖勢力和這些強者默契的,放下互相之間的爭鬥。紛紛出手,開始清掃,鐵掌峰附近混亂的局勢。
夏桀遺址隻能歸屬於頂尖勢力,任何能力不足卻貪心有餘的人,都會受到所有頂尖勢力的聯手打擊。
同一層次的強者之間,勝負隻是一場爭鬥。但是如果被江湖上那些野狗渾水摸魚,趁亂摘了桃子,那麽,對於頂尖勢力而言,這是一個巨大的恥辱。
為了避免這種恥辱的發生,同時也為了遵循遠古先人,與天地定下的約定。
將這些貪心的江湖中人,獻祭給這片天地的神明。用他們的血,為這場宋州頂尖勢力的狂歡,拉開序幕。
最先來到的是南少林。由於南少林戒律堂首座身死而引出南少林隊伍,原本就在距離鐵掌峰不遠的,縣城駐紮著。
所以南少林就成了第一個接收到關於夏桀遺址消息的頂尖勢力。同時也是最先,作出反應的頂尖勢力。
南少林選擇的駐紮範圍,是鐵掌峰東南側的一座縣城。
一到縣城門口,止損長老就命令南少林隊伍中的武僧,將縣城的四個門堵住。
為了達到,以雷霆手段震懾心懷不軌之人的目的。止損長老將南少林聞名天下的鎮山大陣,十八銅人羅漢陣帶了出來。
少林十八銅人羅漢陣,名動江湖、譽滿天下,從販夫走卒到江湖豪客無不對十八銅人陣,聞名遐邇。對十八銅人的傳說,自然也就有了多樣化的分歧。
有一說是,少林十八銅人羅漢陣是為了防止功夫未成的少林弟子下山被人擊敗,辱及少林聲名。故設十八銅人於寺門前,少林弟子能擊退銅人即表示其功夫精湛。
又有一說是,少林寺樹大招風,上山踢館時有所聞,所以設十八銅人護衛少林寺山門,無論進出,均受其考驗,蟲蟻難度。這一方麵顧到少林寺安危,一方麵也考驗下山弟子的能力。
還有一說,十八銅人羅漢陣是少林寺的著名陣法之一,少林弟子可在此與機關切磋練功,過關後,將可更上一層習得武學絕技。必要時候,十八銅人也作為其它江湖中人找碴的擋駕。
無論何種說法,不變的是:闖得過十八銅人,就是令江湖中人翹起拇指的好漢英雄。
但是實際上,少林寺十八銅人羅漢陣這是少林寺護山大陣中的一部分。
少林寺真正壓箱底的大陣叫做羅漢陣。總共一百零八名少林寺頂級武僧組成。
一百零八人可以根據情況的不同,fen lie組合成不同的陣勢。
而所有正式變化的基礎就是少林寺十八銅人羅漢陣。
十八銅人羅漢陣乃少林武學至寶,其創編以“羅漢十八手”、“鐵布衫金剛功”及“緊那羅王棍”為經緯。
陣法以九人或十八人施展,拳棍互相無間配合,以發揮極強大的加乘威力。
每名“銅人”按照其武功專長,通過特殊的藥液,淬煉身體的不同部位,將肢體淬煉的,堅逾鋼鐵。
如有的是半邊身子,有的隻裝備雙手雙腿,都是為了發揮不同武僧的擅長功夫。
能擔當十八銅人重責大任的,更非泛泛之輩。
所以,除了闖過十八銅人陣,成為十八銅人陣一員亦是正統少林弟子的重要目標。
止損長老下山之時,為了最大限度,達到震懾天下的目的。特意帶了五組十八銅人陣下山。
現在為了最快線路的掌控整個縣城。止損長老將四組十八銅人分別,安排到縣城的四個門。最後一組十八銅人則控製住縣城中心的衙門。
不到半天的功夫,南少林就徹底的將這座縣城掌控在了手中。
雖然在過程中有一些桀驁不馴的江湖中人,打算硬闖出縣城。
不過,全部都敗退在十八銅人的拳腳下。
當然,為了維護少林寺的名譽。止損長老自然不能像,其他頂尖勢力那樣做,直接強製將江湖散人驅散,不服從者殺無赦。
不過止損長老自然有著它的處理方式。
在控製住整個縣城之後。止損長老命令少林寺弟子告知縣城中所有武林中人,在太陽落山之前到縣衙門口集合,逾期不到者後果自負。
對於少林寺發出的通告,江湖中人自然不會輕視。
除了個別桀驁不馴,自視甚高,或者惡貫滿盈自知必死的江湖大盜。大部分江湖中人,都按時到達了縣衙門口。
止損長老在縣衙門口臨時搭了個會場。按照江湖中人來到的先後順序,將他們安排在會場中坐下。
當最後一抹陽光,在地平線上落下之後。會場上突然亮起了無數的火把。
這時候,大會場的江湖人士才發現,周圍不知什麽時候已經布滿了少林寺的武僧。
雖然少林寺在江湖上的名聲很好,但是無緣無故的被一大群少林寺的武僧圍在中間,還是讓很多江湖人士感到心中不安。
“諸位稍安勿躁,老衲少林寺長老院長老,法hao止損。各位請放心,老衲保證各位,不會有任何事情。”
止損長老特意換上了出席fa hui時才穿的錦瀾袈裟。袈裟上布滿了佛門七寶,在火光的映照下璀璨奪目。
莊嚴肅穆的袈裟,配上止損長老莊重和藹的容貌,讓在場的武林中人心安了不少。
“喲喂,這老禿驢打扮一下,倒真是人模狗樣。看起來可真像個人呢。你說你老娘當年是不是就被他這副模樣給騙了?”
依舊混在少林寺隊伍中的歐陽克,輕聲在火工頭陀的耳邊調侃道。
‘嘎吱…嘎吱…’
火工頭陀看著意氣風發的止損長老,緊咬牙關,發出咯吱咯吱的響聲。
“混…蛋…”
火工頭陀從牙關中蹦出兩個字,不知道是在罵止損長老,還是在馬歐陽克火上澆油。
“嗯,確實是個混蛋。不過如果不知道那家夥做過什麽事情,倒真的會被他這副模樣給騙了。
不過你還真別說,他長得和你倒是挺像的。你說這家夥怎麽說也是你老子,他是混蛋,你是…”
歐陽克看出這幾天來,火工頭陀一直悶悶不樂。
歐陽克知道,火工頭陀是因為知道知道了,止損長老不僅是他的仇人,還是他的生父。
雖然火工頭陀表麵上是一個性格孤僻,冷漠無情的人。但是歐陽克知道,他的心裏比誰都渴望情感。
火工頭陀的內心比所有人更加的熾熱。這也是歐陽克願意和他交朋友的原因。
所以歐陽可明白,火工頭陀的內心一直在糾結和掙紮著。
“你也是。”
歐陽克表麵上像是故意要激怒火工頭陀,但是火工頭陀也明白,歐陽克隻想讓他趁機將內心的鬱結發泄出來。
所以火工頭陀並沒有真的生氣,隻是隨口罵了一句。
火工頭陀和歐陽克兩個人,站在隊伍的後麵。一邊聊著天,一邊欣賞著止損長老的表演。
“諸位大俠,在下少林寺,長老院長老止損在此見過諸位。貿然將諸位請來,實屬不得已而為之,還望諸位不要見怪。”
不管止損長老內心對於這些江湖中人有多麽的瞧不起。為了少林寺的口碑和聲望,麵子上的話還是要說一些。
不管止損長老是否出於真心,但是至少他已經將姿態放低。江湖中人於情於理,必須有個回應。
一名麵容粗獷,手持大刀,頸上掛著骷髏念珠的行者站了起來。看樣子,他是這些江湖中人推舉的領頭。
“長老客氣。咱們隻是一些江湖散人,長老您有什麽吩咐就直接說吧。隻要能做到的,咱們一定做。”
在場的江湖中人,自然不會把他的客套話當真,謹慎的回應道。
止損長老也認出了說話之人的身份。說話的人名叫武丘,江湖人稱小行者。
據說是梁山坡,打虎英雄,武鬆武二郎的後人。靠著家傳的玉環步,鴛鴦腳外加一套不知從哪學來的破戒刀法,在江湖上也闖下赫赫威名。
止損長老明白武丘話中的意思。能做到的一定做,那麽不能做到,也就隻能愛莫能助了。
至於能還是不能,自然是這些江湖中人一句話的事。
“原來是打虎英雄的後人,武秋,武大俠當麵。在下失敬,失敬。”
止損長老客套的說了兩句,緊接著話鋒一轉。
“不過現在有一件關乎武林安危的大事,還望武大俠不要令打虎英雄的英名蒙羞。”
“豎子安敢如此欺我。我武丘行得正,坐得端。做事向來無愧於心。你這般說話,難道是欺灑家的刀不利嗎?”
武丘聽了止損長老的話勃然大怒,長刀出鞘,厲聲喝問。
‘喝’
周圍的少林弟子,見到武丘的動作。高喝一聲,拉開陣勢,氣機緊緊的鎖定住武丘等人。
止損長老對於武丘的憤怒毫不在意,依舊不緊不慢,自顧自的說。
“夏桀遺址這個消息你們應該也聽過了,不過你們要知道,這東西,不是所有人都有資格碰的。
僅僅是為了某些別有用心之人拋出的,公孫勝密藏。就能讓江湖中人,殺紅了眼。
現在在場的所有人,有幾個敢拍著胸脯說,自己手上沒沾過人命,自己沒錯,殺過人。
如果有的,給我站出來,老衲向他磕頭賠罪。”
止損長老說到最後,向前走了一步,站在台前,挺胸抬頭,高聲喝問。
會場中的江湖人士,竟然被止損長老一個人的氣勢壓製的,說不出話。
“別說,這老東西氣魄倒真是不小。我還以為他會繼續假模假樣的,說些好話,忽悠這幫人放棄呢。”
哪怕是對止損長老看不順眼的歐陽克也不得不承認,止損長老這番話說的不卑不亢,恢弘大氣,對得起少林寺的威名。
“萬一真有人沒有錯,殺過人怎麽辦?難道他真的會磕頭嗎?”
火工頭陀見到止損長老的這番作為,對他的印象稍微有了些轉變。忍不住向歐陽克問道。
歐陽克聽了火工頭陀的問題,哈哈大笑起來。
“哈哈,你真是太天真了。止損這個老東西說的話,就和之前武丘說的話一樣,都是屁話。
江湖中人,誰沒殺過人呢。至於殺沒殺錯,不就是一句話的事麽?”
火工頭陀聽了歐陽克的話,皺皺眉頭,對止損長老的印象又低了幾分。
雖然在場的所有人都明白,止損長老話中的機關。但是沒有人會傻得像皇帝新衣中的孩子那樣,戳破這個謊言。
皇帝的新衣中的故事其實還有後續。孩子戳破了謊言,讓皇帝非常的高興。於是皇帝為了獎勵這個孩子的誠實,將孩子收入皇宮,隨時陪伴在他的左右。
乍一看,好像這個結局很美好。但試想一下,能在皇宮中陪伴皇帝的男性,除了太監還有誰?
自古以來,皇帝最親信的太監,在皇帝死後,一般都會被賜死隨葬。一個小孩,和一個已到中年的皇帝,誰活的時間長?
就像是曾經報導過霧霾問題的柴靜。霧霾問題被驗證了,但是柴靜呢?
所以說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的是,隻有單純的人才會戳破公認的謊言,因為單純的人不怕死。
止損長老的話也是這個道理。隻要不怕死,完全可以一句話就讓止損長老下不來台。
但是之後呢?
不怕死的就不會來到這裏。來到這裏的,心裏已經存有妥協的想法。
之所以在這裏磨磨唧唧的,隻是最後的貪心,讓他們想要討價還價罷了。
就像去青樓找的姑娘,大喊不要,也隻是為了增加情趣,多要些錢而已。
止損長老也明白,他們現在需要的隻是一個台階。有了台階就可以既保住麵子,又可以老老實實的滾蛋。
“諸位,今天的會議開始之前。我這裏有些東西,想與諸位分享一下”
止損長老話音剛落,從後麵走進來五名赤著上身,光著腳,隻穿著件短褲的,苦行僧人模樣的和尚。
每個和尚的腰間,都掛著一個巨大的黑布口袋。口袋裏好像裝著什麽濕漉漉的東西,黑色的口袋,都被浸濕了。
五名和尚走到台前一字排開,沒有多說話,解下腰間口袋,將袋子裏的東西倒了出來。
‘咕嚕嚕,咕嚕嚕’
口袋裏竟然裝的滿滿的都是人頭,一個個人頭從台子上滾到了會場中。
其中正好有一個人頭,滾到了武秋的腳下,瞪大的雙眼灰暗而無神的看著武丘。
場麵上的氣氛瞬間變得沉默。(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