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二章,我反對!(先補一章找找狀態)
字數:5598 加入書籤
趙禎得意洋洋的看著趙構,臉上帶著屬於勝利者獨有的謙遜,虛偽到令人作嘔的謙遜。【≤八【≤八【≤讀【≤書,.▽.o√
不過也不怪趙禎如此得意,此時的局勢已經差不多被他完全掌控在手中了。
北宋楊家將固然違背了他的意誌,不過這也在趙禎或者公孫弘的預料之中。
與其說楊家將的背叛沒有出乎趙禎的預料,不如說是楊家將按照趙禎的計劃背叛了。
北宋楊家將滿門忠烈,三朝元老,整個北宋的軍隊很多將領都是楊家的門生故舊。
這種情況下,楊家遍布全軍的人脈,真可以說是一呼百應。
加之楊家一直以來精忠報國保境安民,無數子弟血灑疆場,使得楊家在民間的聲望極高。
想當年,太祖趙匡胤的天下怎麽來的,楊繼業比誰都清楚。
這樣的楊家,如何能讓趙禎心安?
楊家將在北宋算得上樹大根深,實力雄厚。
然而沒有想到的是,最終的敵人竟然來自於他們忠心耿耿的北宋,來自於他們忠誠的目標:宋王。
因此,趙禎才借助公孫弘的力量,設局逼迫楊家將自投羅網,他需要一個借口,哪怕是一個很假的借口也足夠。
正因為如此,趙禎才會安排楊家將攻打南宋,並且對楊家將的行動毫無節製,甚至於連監視你隻是做做樣子。
?因為趙禎的目的就是令楊家將抗命不遵,這有這樣才能正大光明的執行接下來的計劃。
狡兔死,走狗烹;
飛鳥盡,良弓藏。
即將一統的宋洲不需要能征善戰的武將,需要的是聽話溫馴的讀書人。
“楊將軍,你讓朕很失望啊。”
趙禎看著楊繼業埋伏著的方向,臉上帶著鱷魚的淚水,假惺惺的歎了口氣。
趙禎知道,在那裏有著由鐵木真部最強大的射雕者哲別帶領的精銳本部。
人數是楊家將的三倍,裏麵超過半數都是草原上的精銳弓箭手,以有心算無心,且地處深山密林之中,結局不言而喻。
“喬幫主,你是我大宋丐幫的龍頭。
一直以來,大宋丐幫對朝堂都是忠心耿耿,為國為民令朕欽佩。
朕不知道趙構到底許諾了你什麽,但是喬幫主,你讓朕很失望。”
趙禎一直以來活得都非常的壓抑,北宋的神都是整個宋洲關係最複雜的城市。
神都中的精銳高手無數,很多破格的強大武者都將據點選擇在北宋神都落腳。
燕狂徒,李沉舟,關七,諸葛小花等等無數當世頂尖的高手匯聚神都,這些江湖高手有著自己的習慣和傲氣,如何會在意一個小小的北宋皇帝。
一如當年洪七公,為了一頓美食,就跑到皇宮禦膳房住了一個月。
黃泉在這些武林高手眼中,屁都不如。
而皇宮大內,雖然有太祖留下的底牌和先帝招攬、提拔的諸葛小花和捕神兩個人,不過還是不足以威懾整個宋洲武林。
神都是趙禎的天下,但是神都的江湖,卻是神都武林人的江湖。
這種互不幹涉的並行製度,對於一直有心於超越先祖的趙禎而言,是一種莫大的恥辱。
趙禎選擇與儒家相配合,其中未嚐沒有儒家的觀點中,提倡的重文抑武有關。
在趙禎的心中,武林中人是一種多餘的存在。
哪怕麵前站著的,是為北宋的安穩,流過血,負過傷的丐幫幫主喬峰。
趙楨的心中也隻有濃濃的厭惡,以及翻身做主的得意。
趙禎看了一眼喬峰,又看了看,站在他身旁,與他容貌八成相似的蕭遠山。
蕭遠山在遼國的地位特殊,大遼蕭家是契丹的皇族。
喬峰是蕭遠山的兒子這種事情,即便趙真不知道來龍去脈,但是看長相也可以一清二楚。
蕭遠山暫時不能動,因為他關係著趙禎接下來兼並契丹的重要計劃。
所以既然蕭遠山不能動,那麽喬峰就更不能動了。
“來人,將他們帶下去。”
趙楨看著麵色平靜的喬峰和蕭遠山,心中的得意變得有些索然無味,揮了揮手示意身旁侍衛將蕭遠山和喬峰兩人帶了下去。
此時此刻,宋州的幾方大勢力,契丹朝中的激進派隻剩下了眼前的耶律休哥一支部隊。
而耶律休哥的部隊已經成了甕中之鱉。
元朝已經臣服於趙禎,金國的精銳力量已經被元朝的不死戰士消耗殆盡。
而且更重要的是,南宋以及金國雙方的高層近在眼前,已經是趙禎的囊中之物。
至於天下間最令趙禎厭惡的武林勢力,在這一次dong luan中元氣大傷,再也不複,往日天下二分的氣魄。
想到這些,趙禎環顧四周,有了一種拔劍四顧心茫然的感覺。
“宋州是朕的天下,誰讚成,誰反對?”
“我反對。”
趙構走了出來,毫不在乎架在脖子上的刀劍,似笑非笑的看著趙禎。
趙禎對於趙構打斷他自認為充滿王者氣息發言的行為,並不生氣。
趙禎作為最終勝利的人,對於失敗者,總是有著寬宏大度的心態。
更何況眼前的趙構,在不久之前,就在不遠處的山坡上,曾經輕蔑的看著他。
所以現在趙禎非常期待趙構會發出何等優美的敗犬哀鳴。
“哦,不知道南朝皇帝陛下有何見教?
雖然嶽家軍乃當世勁旅,但是憑借著疲憊之師,如何擋我百萬雄兵?
我倒期待,你會有什麽令人驚喜的言論,就像之前在山坡上跟我說的那樣。”
趙禎耐心的等待著趙構的發言,言辭中帶著君王對臣子的寬容和憐憫。
這種無形的侮辱,令趙構身旁忠於他的臣子氣得牙呲欲裂。
趙構對於趙楨的語氣並不在意,手指搭在麵前持刀之人的手上,輕輕將架在脖頸上的刀推開。
之後並沒有急著發言,而是環顧四周,看了看身旁,或憤怒,或冷漠,或暗中竊喜的南朝大臣們的眾生之相。
“我從一開始就知道秦檜是儒家的仁,但是我很好奇的是,為什麽儒家最終選擇了你,而不是我。”
“殿下的這個問題還是讓老夫來回答吧。”
趙禎還沒有說話,他身後的朱熹走了出來。
朱熹是看了身旁的趙楨一眼,在趙禎默許之下,回答道。
“其實原因很簡單,隻有一個理由,那就是正統。
我儒家自孔聖人以來,講究春秋禮法,名不正,則言不順。
而南朝…恕我冒昧,當年燭影斧聲之事,太宗陛下建立南朝的手段有些失當。
正因為如此,宋州如家,從一開始就隻承認,天下隻有一個大宋那就是北宋。”
趙構聽了朱熹的回答,好像聽到一個天大的笑話,哈哈大笑起來。
“所以說,你們就將秦檜等人安插到我朝,隻是他們禍亂朝綱,削弱,我朝實力。
果然不愧是‘仁義無雙’的儒家中人呢。
指示奸臣禍亂朝綱,使得百姓民不聊生,這就是你們的仁!
口口聲聲說太宗建立南朝失於禮法,去暗中指派儒家弟子陷害忠良,食我之祿,卻壞我之社稷,這就是你們儒家的義!
有趣,果然有趣。”
趙構的話字字如刀,刺得朱熹臉上火辣辣的疼。
趙禎接下來治理天下,還要仰仗朱熹等人,自然不會坐視朱熹下不來台。
“說了那麽多,成王敗寇的道理還是你告訴我的,怎麽現在又有那麽多理由和借口了?
我今天話放在這裏,這宋洲的天下,我要了。
我倒要看看誰敢反對!”
趙禎站到台前,環顧四周朗聲說道。
可是老天爺好像偏偏不想要讓趙禎順心如意,話音剛落遠處突然傳來。
“我反對!”
趙禎心中產生了一種不祥的預感,本能的將頭轉向趙構。
卻見趙構臉上掛著一縷神秘莫測的笑容,對著趙禎無聲的說道。
“不是我。”(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