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第一百五十六章
字數:4190 加入書籤
蕭廣逸與清沅一直一起走到了高崖寺。
高崖寺在寧州城外五十裏, 矗立在一處崖壁上,已有近三百年的曆史。清沅從前就聽父親說過高崖寺獨特的大殿, 還有在山壁上鑿出的大小不一的佛像。雖數量不及中原最大的佛窟,但技法高妙,又吸收了丹支邪等小國的花紋,三百年間, 佛窟的開鑿雖有時會被戰亂打斷,但從未終止。
清沅自從來了寧州就一直想來遊覽觀賞,若是能臨摹一些佛像寄回去給家中就更好了。
蕭廣逸也很想來高崖寺,對他來說,這些都是故地重遊。他本來這一路上並不太想說他上輩子都在什麽時候在某地發生了什麽事情, 但架不住清沅想聽。
蕭廣逸在高崖寺也有過故事。他有一次受重傷,就是撤回到高崖寺休養的。隻是如今已經尋找不到當年的痕跡。
清沅與他一起去看石壁上的佛像。這是難得寧靜的時刻,夕陽落在山崖上,佛像的麵孔上被鍍上了一層光,似金非金, 神秘莫測,變幻無窮。
清沅看得著迷。她與蕭廣逸牽著手,這天地間仿佛隻剩下佛像與他們。
“他們像活生生的人……”清沅輕聲讚歎。她知道這些佛像, 有許多都是石匠照著真人的樣子刻的, 所以神色生動, 宛如生人,並不出奇。
她看向蕭廣逸,微笑問:“從前, 這裏麵有沒有一座你的人像?你在此養傷,匠人應該來為你畫像了吧?”
蕭廣逸道:“畫像是有的——他們要鑿出這麽多佛像,個個還不能重複,見到麵貌周正的人都會臨摹下來備用。隻是後來有沒有刻,我並不知道。”
寧州為他建生祠的事情,蕭廣逸後來也知道了,他阻止過,但又不能用強,隻能不管了。他心中雖然感激寧州百姓,但並不覺得他值得西境人如此感念。
他帶了千軍萬馬出征,即便大獲全勝,也不可能將每一個人都帶回來。寧州為此付出的代價太大了。
這一路上,他想了很多,甚至在離開京中的時候就在想了——怎樣才是對寧州最好,對邊疆局勢最好的做法。
“清沅……這一世我想盡力避免苦戰,慘勝,甚至要是能不戰而勝才是最好。若一定要戰,我隻希望它不像上輩子,要耗費那麽多性命。”
清沅毫不意外蕭廣逸的這番話。他既然在與她成婚之前就對她說過,不要想做皇後這樣的話,那他自己自然不會為了軍功就冒然出戰。
她看著蕭廣逸,她在想他的麵孔若是出現在這佛窟中,她一定能一眼認出。
“我知道……”她微笑著說,“我當然都知道……”
他們正走到一尊不動明王石像前,清沅對著佛像默默禱告。與其說是對著佛像禱告,不如說是她在心中對自己禱告。
他們在高崖寺住了兩晚。之後蕭廣逸就繼續往西,往真正的邊境去了,封將軍如今駐守在那裏,蕭廣逸去與他匯合。
駐軍每年秋天會打獵,並有操練。蕭廣逸作為王爺,帶了大批慰問品去,他也參加打獵,參觀操練,與封將軍商議打探西戎消息的事情。
京中自從丹支邪的質子留下之後,對丹支邪和西戎的事情就不了了之了。皇帝收下了丹支邪的厚禮,就輕輕放過了此事。
京中有人議論了幾句,也沒了聲音。寧州眾人都對此事頗感失望,真正苦守寧州的人都知道,不論京中如何歌舞升平,邊境都一日不可放鬆警惕。
蕭廣逸正是為此事而來。
為了安全,清沅帶著另一批人暫住在高崖寺。她會在高崖寺臨摹一批最好的佛像。然後在這裏等蕭廣逸。
蕭廣逸剛走一天,清沅就收到了寧州那邊轉來的信件。其中有安平寫給他們的幾封信。安平在信中說收到了燕王給她送去的犬和鷹。犬她留下了,鷹被拿走了,嬤嬤不許她養。她很喜歡寧州的犬種,每次騎馬,都讓狗跟著跑。
至於宮中情形,安平沒有詳說,隻說自己不便去兩儀宮打擾皇後養病,正好康王妃邀請,她就出宮去康王府上小住了。雖然在康王府她住的地方沒有懿光園大,王府也不如宮中奢華,但是因為在宮外,安平覺得康王妃府十分有意思,她還能時不時去出門騎馬遊玩,比在宮內時候開心多。
清沅看到安平說,不便打擾皇後養病,就微微皺起了眉頭。安平也被隔絕開了,還去了康王妃那裏,說是小住,也不知道什麽時候回宮。清沅並不是為顧皇後難過,隻是安平這樣,不僅是遠離了顧皇後,也疏遠了太子,疏遠了皇帝。這讓清沅隱隱有些不安。
如今宮中最炙手可熱的兩個女人,一個是太子妃,一個是袁昭儀。
太子妃風評十分好,都說她雖然年紀不大,但看得出賢淑,將來一定是太子的賢內助。清沅上輩子隻知道這位喬姑娘這個人,在後宮並不受寵,默默無聞。看來這輩子似乎是截然不同。
這件事情清沅卻是想叉了,她以為太子為人多情溫柔,對這位喬姑娘想必應該也會動情。
與喬氏不同,袁昭儀這個人清沅真是一點都沒聽說過了。因為袁昭儀是皇帝撇下顧皇後,單獨去京郊行宮才遇上的。上輩子沒有這樣的巧合,袁昭儀想必就是在京郊行宮做了一輩子的宮女,或者放出去另配他人了。
清沅也注意打探過這位袁昭儀,但似乎她真與一般宮妃不同,讓皇帝十分喜愛。
清沅暫時不管這些其中的彎彎繞,她依照禮數,在給宮中眾人準備禮物時候,也給太子妃和袁昭儀準備了。重陽節快要到了,她要為蕭廣逸打點好向宮中送賀禮的事情。
準備好了送進宮中的禮物,清沅又給自家送了禮,隻是輕鬆得多,不用費心揣摩,她就知道自己父母喜歡什麽,該送什麽。清沅還將自己臨摹的幾卷佛像人物順帶捎了回去。既可以讓父親母親賞玩,寓意也很好。
按理說,燕王送了禮進京,宮中會有賞賜到寧州。但是自從燕王婚後到寧州,宮中就沒來過幾次賞賜。隻有中秋時候來了一次賞賜,其餘節日,都無賞賜。所以這次重陽,清沅並不抱期待。
她和蕭廣逸都不是十幾歲的少年了,還會眼巴巴盼著宮中眷顧他們,為宮中的態度患得患失。對他們來說,隻要過節的時候兩個人在一起就足夠了。
重陽前一晚,蕭廣逸從邊境回來高崖寺,陪清沅過一天節。他正說著邊境操練的情形,忽然內侍來稟,說宮中來人了。
蕭廣逸與清沅都頗感意外,沒想到重陽節皇帝還會想到他們。
宮中內侍來了就將皇帝的賞賜說了,並沒有特殊之處,隻是兩壇酒和一些日常用物。
但賞賜不是重要的事,接下來的話才是。
內侍微笑道:“聖上知道了殿下王妃出城來高崖寺遊玩的事情……”
蕭廣逸不動聲色,隻說來散心。他封地在寧州,高崖寺雖然在寧州城外,但仍屬寧州管轄,他來高崖寺遊玩,並沒有逾矩。
內侍接著傳話,皇帝果然並沒有責怪的意思,隻說高崖寺的佛窟出名。他要出錢為袁昭儀在此處雕一座大佛像,要蕭廣逸盡心挑選工匠,做好準備,親自督造。
內侍留下了袁昭儀的畫像,要佛像雕得務必要像袁昭儀的原貌。
等內侍一走,清沅就毫不掩飾自己的生氣。她沒想到皇帝這樣荒謬。之前她就對袁昭儀這個人有些不安,如今看來,袁昭儀這個人在皇帝心中非同一般。若不是太子與燕王都已cheng ren,袁昭儀還沒有孩子,否則這宮中事情還不知會如何變化。(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