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興修水利
字數:3346 加入書籤
nbsp; 清晨天亮,太陽還沒有升起來,羅氏天不亮就起來給大家做了十幾個麵餅子。武鬆等十三人每人吃了個餅子喝了口高粱粥。
羅家門口,羅平換上了一身新衣服,羅氏把一包麵餅背在他背上,又恐怕他冷拿了一條兔皮的圍巾保護住脖子。
“平兒啊,以後你就跟著二郎哥哥了,學著二郎哥哥做個頂天立地的人,來,給二郎哥哥磕頭。”羅氏拉著羅平,給武鬆磕頭。
武鬆連忙扶起來,道:“你就放心吧,隻要來了我隊伍裏我都會公平對待,不會虧待了羅平的。”
羅母又安排道:“記得一定要聽哥哥的話,遇到事情千萬不要亂來。”
“娘,我知道了,你回去吧,外頭怪冷的。還有爹,你也回去吧。”羅平甕聲問甕氣的說。
武鬆看了看天色,道:“時候不早,我們告辭了。”
隊伍大踏步出發,羅平高興的拿著武鬆送他的老虎拍子走在最前麵,武鬆等人在後麵。
寒風中羅氏擦了眼角的淚水,歎息道:“但願這孩子此去能吃飽飯。”她不知道的是羅平此去如同蛟龍入海虎入深山,十幾年後成為了文明天下的猛將,此是後話暫且不提。
且說武鬆率領隊伍,一個多時辰就回到了武家莊,這個時候已經是太陽老高了。院子裏傳來飯菜的香味,奇怪了,家裏又沒人怎麽會有人來燒飯?
進門一看,原來是賈思民這書生毫不顧忌形象的躺在躺椅上看書呢。
武鬆問:“飯是你做的?”
賈思民道:“你想的美,我要記賬,要勘探水利地形,要整理農學資料,還要讓我做飯,你咋不把我變成騾子呢。飯是小蘭做的,可不是我喊的她,是她自己要來的。煮了一大鍋粥,還蒸了窩頭。”
武鬆道:“好吧,你去問問她和她娘願意為咱們這幹活嗎,按月拿錢,剛開始工錢按照市價就是,以後發達了再加工資。”
賈思民道:“好吧,我這就去問。”
武鬆讓大家夥吃了飯,然後拿出稱來,把各自背回來的肉都稱了稱,除了昨晚在羅平家吃的之外還有五百斤。
武鬆道:“每人三十斤肉送回家,其他的曬成臘肉咱們留著。都回去吧,記得一個時辰要全部回來。”
羅平道:“是不是還有我的三十斤肉啊。”
武鬆道:“昨天已經給您家留了好幾十斤了,所以這次就沒你的了。不過你放心哥哥說了,大家吃啥你吃啥,絕對不虧待你。”
羅平傻笑,感覺武鬆是世界上最好的人。
十二個人背肉回家,可把附近的村民眼熱壞了,尤其是當初武壯喊他們不來的那些人。
很快賈思民回來了,說劉小蘭和她娘同意了,願意為武鬆工作,小小蘭負責一些雜活,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燒火煮飯,劉母好手藝,負責做衣服。
賈思民道:“你讓我勘探的武家村的水庫完工了,總共有五個地方可以修水庫,但是都是很小的,最大三十五十丈的長寬。”
武鬆對這個北宋的尺寸還是很不習慣的,他還是喜歡用米來計算,當即道:“停,你沒有用我給你造的米尺去測量嗎?”
“量了,走,我領你實地看看。”賈思民這人十足的急性子,拉著武鬆就走,第一個水庫規劃在距離武鬆家不足二百米的地方,這是兩個山坳中間有個條小溪。地上已經用石灰弄出來了白線。
“保正,你看看,按照我的設計,咱們從這裏修條一百米的寬的水壩,把整個溪流攔截住了,從水壩這往上延伸二百多米全是水庫,最深處有三米,平均水深一米五。整個庫容預計三萬到五萬立方米。這麽大個水塘能養上兩千隻大鵝,年產數萬斤魚。最大的效益在於能灌溉二百畝以上的土地,最少遇到一般的旱年沒事。”賈思民介紹說,“隻是你傻不傻啊,修好了這水庫是村裏的又不是你武鬆一個人的,這買賣劃得來嗎?”
“傻不傻,肯定傻,這買賣也劃不來。隻是這些傻事總是需要有人來做的,明日起你和武三叔負責組織村中壯丁來修這個水庫。所需砂石料就近開采,我武鬆負責管飯。所需農具,工具維修一律由張鐵匠負責。”武鬆道。
賈思民道:“這一個小水庫工程量也不小,沒個把月可完成不了,就算你管飯也有百姓不願意來。”
“來不來隨便,你且告訴村民,凡是來修水庫的會發放魚牌,以後每年冬季撈魚都會有他的一份。遇到旱天澆地隨便用水,但凡不來的,我們吃魚他看著,我們澆地他站著。”武鬆道。
“好,保正好氣魄,保正完成任務。”賈思民道。
最先開始的是宣傳工作,賈思民別看是個書生,鬼點子一堆一堆的,先讓劉小蘭她娘做了一麵大旗,上書水利工程隊。宋代時期人還是比較迷信的,做什麽事情都要講究吉利,所以這個大旗還是很有必要的。水庫工地上拉起了條幅,興修水庫,造福子孫。村裏也用石灰刷了標語:一人修水庫,全家都光榮。貧困百姓要致富,興修水利是關鍵。
要說這畫大餅賈思民是真有一手,給大家描繪的是繪聲繪色,水庫修好了之後每年都有大魚吃,這魚有多大呢,大鐵鍋裏要燉魚都得切塊。當然,老百姓最關係的還是水庫澆地的作用,賈思民說了隻要修好了水庫,這麽大的水庫最少灌溉三百畝地。
反對的聲音肯定是有,但是更多的是支持,武三叔招募了本村一百二十名壯丁,五十名婦女勞作。還有些老人自發的到工地負責做飯,燒火。
為了安全水壩要寬十米,高五米,在沒有工程機械的年月全靠人力。愚公移山一樣的工程,大家用筐子搬運砂石堆積,僅有的十幾輛牛車騾車是主力軍。
武三叔也是用心了,一人當先,拿著鎬頭哢哢的挖土,年輕後生更是不甘落後,一邊挖土一邊跟武三叔套近乎,詢問武鬆那是否還招人,三叔緘口不言,隻說要去問武鬆。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