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思民手壓井

字數:3569   加入書籤

A+A-


    nbsp;   武鬆道:“大車行,豬舍,工廠用水都需要去井裏提水,澆地也需要用價格昂貴的水車,你造的一架水車光成本就要好幾貫錢,普通老百姓哪裏用的起,我決定製作一個簡易的提水車,能在水井,河流等地方使用。”

    “常用的龍骨水車成本也能降低,隻是需要咱們自己開家木器坊,大規模生產我感覺價格不會超過三貫錢。我對這個也有研究,要不我跟你一起做簡易提水車?”賈思民說。

    武鬆正想培育個發明家呢,當即說:“好啊,晚上到實驗室去。”所謂的實驗室就是武鬆的一個雜貨間,上次武鬆從那裏研發出來了肥皂就自信爆棚,雜貨間也成了實驗室。

    傍晚,訓練了一整天的隊員們大多休息了,當然還有幾個用功的,誰啊,李逵,正跟羅平摔跤呢,這兩貨屬於超級變態,精力多的爆棚,拳來腳往的打了半個多小時,兩人都在切磋中進步,平日裏武鬆還會過去指點一下,今天武鬆沒理他們。武鬆和賈思民還有晚上值班的石鐵漢來到了實驗室。

    武鬆拿起鵝毛筆,刷刷刷刷,分分鍾的時間畫出來了個手壓井的結構圖來。

    桶狀的井口上粗下細,中間有個可以上下活動的活塞,一個搖臂上下晃動帶動活塞,有一個長長的管子通往水裏。有人問了,為啥武鬆會畫這圖片,太好笑了,武鬆自身是精通機械專業的,再則說了這種水壓機到處都是,閉著眼睛都知道咋回事。

    賈思民看了一會道:“上麵這裏通過活塞吸水,問題是去哪裏弄那麽密封嚴的管子,如果花大價錢弄出來就不如水車了,水車出水量大。”

    “密封不嚴沒關係,我們可以在開始壓水之前往這個桶子裏灌滿水,如此一來密封差點也沒關係了。”武鬆說。

    “那活塞把水吸上來怎麽出來呢?”賈思民不明白。

    武鬆道:“圖我畫出來了,你要是實在不明白就研究一下風箱的結構,跟那個類似。”

    武鬆打了個哈欠,準備要去睡覺了。

    賈思民問:“哥哥,你幹啥去?”

    “去睡覺啊,剩下的事情就交給你和石鐵漢了,鐵器廠那邊我也打好招呼了,你可以安排他們生產樣品,事情盡快辦好,春天等著澆地呢。”武鬆說完不理賈思民就去睡覺了。

    賈思民埋怨道:“鐵漢,看到了嗎,這是對我的壓迫,我要反抗。”

    石鐵漢說:“我看這是哥哥對你的愛護,圖紙都畫好了,讓你研究,這還有什麽好埋怨的,我值班到子夜,來咱們開始動手造出個樣品再說。”

    用一段粗竹子做井頭,生牛皮做活塞,下麵用了根細細的竹子做水管,兩人鼓搗了兩個多小時,固定在一個水盆裏,井頭加水拉動活塞,真的把水抽上去了,但是正如賈思民所擔心的那樣,水抽上去了,但是活塞一壓回來水又回來了。

    賈思民晃晃大腦袋,道:“鐵漢,風箱怎麽阻止回風的?”

    石鐵漢道:“就用一個小木片而已,往一個方向去。”

    “我真是豬腦子。”賈思民一拍腦袋,在牛皮活塞上安裝了向上的單向閥門,井頭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底部和水管相連的位置安裝了一個單向閥門。這次再抽水居然成功了,水流順著水管流出來了。

    “噢噢,成功了,成功啦。”賈思民大呼小叫的高興起來。

    石鐵漢道:“早點睡吧,趕明個再仔細研究研究,都做好了再拿去鐵廠做樣。”

    “好好,你去睡吧,我把這個記載下來。”賈思民拿出筆墨,精心繪圖,記載了文字資料,這才安安穩穩的去睡覺了。

    鐵廠的工藝還是比較落後的,沒有直徑十幾厘米的鋼管,這麽大直徑圈出來也不解釋,當即建模鑄造,尾部留一個三厘米的吸水管接口,上部也留了一個出水管接口,又預留了手壓活塞臂的支點。用了將近一天的時間才造好,鑄造東西東西表皮有些粗糙,不過笨重結實。水管就好弄了,用鐵皮卷的管子。

    幾個工匠幫忙,和賈思民一起把手壓井裝在了井口上。

    有鐵匠問:“這個東西真的能把水壓上來?”

    賈思民道:“不能壓水費那麽大勁造他幹啥?準備幾個大桶,看我給你們提水。”

    鐵匠們雖然不相信,但是還是按照賈思民的安排準備了幾個大水桶,賈思民裝好搖臂,活塞,閥門,又讓人往井頭裏加了水,這才搖動搖臂,不一會兒水嘩嘩的流出來了,比用水桶提水方便多了,而且用手壓井井口是全封閉的,安全性也提高了不少。

    鐵匠們高興壞了,紛紛道:“賈總管,這個手壓井一定要先給我們鐵廠裝,你知道的鐵廠用水大。”

    賈思民道:“這隻是樣品,定型需要你們張頭來決定,好了,我的任務完成了,你們盡快定型,至於要生產多少那就要問保正了。”

    賈思民回去了給武鬆匯報,道:“手壓井搞成了,已經用鐵鑄造了樣品,量產產品要等張鐵匠來決定。”

    “不錯,不錯,效率挺高,這個水井就命名為思民井了,獎金一百兩銀子,以表彰你的付出。”武鬆道。

    賈思民受寵若驚,道:“那多不好意思,這可是哥哥畫的圖。”

    “沒什麽不好意思的,以後沒事了多多研究一些新玩意,研究出來有獎勵。另外獎勵你一頭大騾子,作為你日常出行的腳力。”

    賈思民也就是附近轉轉,有頭騾子騎足夠了,當即謝過武鬆就去忙碌了。

    武家莊大車行後麵不遠,新建了一個很大的帳篷私塾,麵積有一百多平米,座椅板凳都是嶄新的,前麵有塊大黑板,幾十個孩子正在那學習呢。

    帳篷的角落裏,一個巨大的壁爐正燒著熊熊烈火,帳篷裏溫暖的很。雅瑩一身粗布的衣衫,但是掩飾不了大家閨秀才有的風範。

    “大家跟我讀,這是人,人,人。寫法很簡單。”雅瑩教孩子們認識字呢,過了一會兒,下課了,孩子胡亂的在帳篷裏玩耍。

    武鬆進來了,道:“雅老師,這裏環境簡陋,可還適應。”

    雅瑩道:“雅瑩一個流浪之人,又有什麽適應不適應的。保正不僅管了我一家的生活,還給我了一個月薪兩貫的工作,雅瑩非常感激。”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