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小小發明家

字數:3875   加入書籤

A+A-


    nbsp;   扈成前幾天出去了,昨天天剛回來,今日一早帶了幾個莊客騎馬來找武鬆,一百五六十裏地,趕到的這已經是下午了,因為李應,祝龍都已經確定了肥皂的代理地,他這還沒定非常的著急。

    扈成道:“二郎啊,這殺個年豬都這麽壯觀,一殺幾十頭。”

    武鬆道:“我們這叫年會,不僅僅是殺豬這麽簡單,晚上還有節目,這些隊員們自己表演一些歌舞給大家看。”

    “這倒是稀奇,第一次見過,等回去了我也在莊中組織。今天過來主要是想問問,肥皂代理,能給我選個好地方嗎?”扈成說。

    武鬆想了想,道:“東京汴梁如何?”

    扈成有些猶豫,說:“汴梁是咱大宋的京都,天下第一的大城,人口百萬還多,加上附近的縣也是人口眾多,自然是好地方,隻是我怕站不穩腳跟,這地方太陌生了。”

    “扈大哥不要猶豫,明年我也要在東京開通達大車行的分號,那邊業務多自然是要插上一腳,做事情就不能怕,要比狠咱怕過誰。”武鬆說。

    扈成知道武鬆這可不是啥善男信女,當即說:“如果有二郎照應自然是沒問題,那我就定下東京城了,明年才能開業,所需貨量肯定不小,我給二郎五千兩銀子的保證金,一定不要斷我的貨啊。”

    武鬆當即同意,肥皂現在產量也上不去,工匠還不熟練,技術還需要改進,所以也不著急開拓東京的市場,扈成一些給了五千兩銀子的保證金可以用來擴大生產,保證供貨。又談道明年組建船隊的事情,扈成非常的支持,雖然獨龍崗三家都通過海路和金國做過生意,但是都是坐人家的船,大部分的利潤都給了船隊了不說還受氣,為了獲得更大的利潤造船是再好不過了。

    “哪裏有菜幹沒,過了年十五,我莊上的商隊就要北上遼國,和李應一起去草原。茶葉,布匹都已經備貨好了,但是這菜幹還沒有,而且需求比較大,很是麻煩。”扈成說。

    武鬆道:“你說的菜幹是什麽意思?”

    “就是蘿卜白菜切片,切絲曬幹了,草原人整日裏就是牛羊肉吃,難免吃膩了,因此這菜幹非常暢銷。草原上幾個大部落訂購了一百萬斤菜幹,時間短任務重,讓我去哪裏找。”扈成道。

    武鬆拿過一根胡蘿卜,說:“這胡蘿卜切片曬幹如何?”

    扈成高興道:“胡蘿卜營養豐富,燉肉最是好吃,草原上各部落非常的喜歡,怎麽你有辦法?”

    “能出多錢一斤啊?我看看是不是可以做。”武鬆問。

    扈成說:“這些都是微利的東西,在商言商,如果能送到滄州和遼國交界處,我能出十五文一斤,再高了就沒錢賺了。”

    武鬆私下裏盤算,一斤胡蘿卜收購價格是一文錢二斤,去掉損耗五斤胡蘿卜能加工一斤,這就是二文半,但是加工需要費人工,切片上比較麻煩,而且最近天冷,最起碼要等個七八天立春後方能開始晾曬。總得算下來十五文一斤的價格最少有七八文的利潤。

    “你要是能確定要,那我今晚就去訂胡蘿卜。”武鬆說。

    扈成本來是隻是想問武鬆一些信息的,畢竟人家開車行,到處跑,沒想到武鬆能弄到,當場就定了,武鬆又特地去找李興,落實了胡蘿卜,如此一來雙方的生意就定下來了,隻等天好就要切片晾曬。

    當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晚扈成在武家莊看了一場別開生麵的篝火晚會,護衛隊員歡聲笑語,非常的熱鬧。

    角落裏李逵一個人坐在那看著篝火發呆,一改往日裏嬉笑的麵孔,看來每個人都有心事。

    一個大手拍在了李逵肩膀上,李逵轉頭一看是武鬆。

    “鐵牛,想家了吧?”

    李逵點點頭:“出來這久了,看大家都往家裏送魚送肉的,也不知道俺老娘有肉吃不。”

    武鬆道:“鐵牛莫要著急,你的心思哥哥還是很了解的,但是你打傷了人,沂水縣捕快正要抓你,你一個回去很不方便。不如這樣,我明日裏我跟你走一遭,咱們一起回去,找到那苦主,給人家賠禮道歉,賠些湯藥費,把事情了解了豈不美啊?”

    李逵大喜,如同被踩著尾巴的貓一樣,突然跳起來,道:“哥哥此話當真?”

    “當然當真,不僅僅要一起回去,還給你穿上陽穀縣捕快的衣服回去呢。”武鬆道。

    旁邊阮小七悠悠的說:“這黑鐵碳穿上了黑狗皮還把尾巴翹上天。”

    李逵道:“去去去,說的你好像很白一樣,鞋拔子臉跟抹的鍋灰一樣,跟個活閻王一樣。”

    “嘿嘿,別忘記了我外號就叫活閻羅。”

    天亮就是臘月二十一,扈成等幾人事情忙,吃了早飯就走了。

    武鬆讓車行從陽穀縣把都頭、捕快的衣服拿來了好幾套,腰刀,鐵尺,快靴也配齊了。

    正此時,昨日那賣玩具的漢子來送玩具來了,石鐵漢收了玩具,安排雜役送到小學校去,算是給孩子們的新年禮物。

    這漢子就要走,武鬆道:“漢子且留步,到房中敘話。”

    這漢子二十多點,古銅色的麵孔,短胡須,一雙手強壯有力,一看就是長期做手工活的。

    武鬆道:“這漢子,叫什麽名字,哪個村的。”

    “小人馬家營的,名叫馬軍。”這漢子說。

    武鬆問:“我看你做的玩具巧用機械動力,看樣子對機械有些研究。”

    馬軍說:“自幼研究這些,可惜終究沒有成就,隻能做些玩具渾渾噩噩度日而已。”

    武鬆道:“你看看我院子中間的水壓井如何。”

    經武鬆這麽一說馬軍來到院子中間,按照武鬆的方法,加了點水,果然壓出了來水了。

    馬軍驚歎道:“果然巧妙,利用杠杆推拉活塞產生吸力提水,省力不少,為什麽我沒想到呢。”

    行家一出手就知道有沒有,這馬軍一眼就能說出杠杆,活塞,等等這樣的名詞,一看就是行家。

    “我這正缺少一個精通機械機關研究的人,一年怎麽也有一二百貫的收入,如果你願意來我這做如何?賈思民研發的這個水壓機,我一次就獎勵了他一百兩銀子。”

    馬軍歎道:“我家老母身子弱,走路行走不方便,我這才做些小生意,圖的是照顧方便,不過因為沒有錢也耽誤了一些治療。”

    “你多賺些錢,給老娘治病不是更好,如果實在抽不出時間來我這上班你可以在家研究一些實用的東西,我給你獎勵就是了。”武鬆道。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