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初戰海盜

字數:3397   加入書籤

A+A-


    nbsp;   阮小七有個外號叫做活閻羅,絕對不是什麽好脾氣,老好人。讓海盜攻擊了氣不打一處來,大吼:“兄弟們,這群王八羔子想尋咱們的晦氣,怎麽辦?”

    “宰了了他們喂魚。”水手們嗷嗷叫。

    吹號,擂鼓。船和船之間有距離,需要號角和鼓聲作為命令傳遞的信號。二十艘沙船鼓足了勁兒猛撲了上去,狹路相逢勇者勝,都是敢玩命的主。火箭亂射,很快把海盜船給燒著了。

    海盜也不是白給的,不過他們的巨弩很少,而且發射速度又慢,很想跳船戰鬥,但是沙船根本不給海盜跳船戰鬥的機會,總是保持在五六十米的距離上。

    “砰砰砰”又是三條手臂粗的巨弩,這次水手們有了準備,沒有死傷,但是有的船甲板射壞了,有的桅杆射斷。

    “火箭上沾上油,我就不信射不死他們。”阮小七不斷的怒吼,水手們把纏著布頭的狼牙箭在油裏沾了下,點燃火,然後射向敵船。現加了油的火箭火勢很猛,瞬間把海盜船燒著了。不過每條海盜船上都有百十人,準備也比較充分,有滅火的沙石,工具等等。海盜們沙土滅火,拿鐵鍬亂拍,火很快給撲滅了。

    三艘海盜船見狀嚇了一跳,為首的海盜頭目頭頂上帶著黑色的頭巾,三角眼睛目光凶狠。

    “靠上去,試試能不能跳船過去。”海盜船猛撲上去,扔出去了鉤子,想要搭住沙船,可是沙船上的水手早就經過了這樣的訓練,敢有人丟鉤子立刻十幾條狼牙箭就過來了,射的海盜死傷連連。偶爾有鉤子掛住了,也被水手拿大板斧給砍斷了。

    誰是海盜,誰是肥羊?見這商隊太猛,再打下去意義不大,三角眼頭目道:“風緊,扯呼。”三艘海盜船調轉方向,朝著東方退走。

    “追,打了咱就跑還行。”阮小七下令追擊。

    杜興勸道:“阮兄弟,有七八個傷員需要救治,還有就是船中的牛馬受不得這種劇烈的戰鬥,尤其是牛,受刺激太大容易死傷。”

    阮小七歎息道:“不能不顧大局,先回去,這次便宜了他們,下次定然殺他們個片甲不留。”

    兩天後從青州海岸上岸,三名水手不治身亡,四人留下箭傷還可以治愈。有十幾頭牛因為海戰激烈也損傷了。

    這是通達大車行自創立以來第一次損傷這麽多人,哪怕是攻打清風山都沒受這個氣。

    卸貨之後,為了避免更大傷亡暫停海運,阮小七派出人手飛奔清河縣,把事情報告武鬆。

    武鬆接到信的時候正在主持東平府拳腳擂台賽的事情,每天負責治安訓練和比賽絲毫不敢懈怠,當時給阮小七回信,讓他稍安勿躁。總部這裏撫恤死者家屬,獎勵作戰有功人員,其他也沒多做聲張。

    直到桃花節結束了,武鬆立刻就去安排生產大黑鷹弩箭和長蛇炮。

    陽穀縣城,城東農村。蘇縣令一身官服,站在地邊上看黃牛耕地呢。附近圍觀了數百名百姓。

    &n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bsp;   “來,我來上手試試。”蘇縣令一招手,過去把犁接過了了。

    拉犁的兩頭黃牛都是精挑細選的老黃牛,非常老實,沒脾氣。蘇縣令扶著犁走了兩趟,還別說,耕的還不錯。

    “好,好,大人耕的好啊。”百姓們紛紛叫好。

    蘇縣令道:“現在已經是三月中旬的節氣,最後的耕種時刻了,大家都要抓緊了。家庭貧困的,地少的在田邊地頭,房前屋後多種點兒南瓜。南瓜雖然不是什麽美味,但是用來度饑荒再好不過了,大家說我說的對不對。”

    “大人說的太對了,俺們都按照要求種了不少南瓜。河灘荒灘不能種莊稼的地方也種了楊樹,柳樹。”百姓們紛紛說道。

    “好,明個起縣衙派出檢查小組下村裏去檢查大家植樹造林,修建水利的情況,做得不到位的要盡快補。大家有什麽要求要盡快提。”蘇縣令說。

    陽穀縣的百姓非常高興,從來沒有這麽親民的一個縣令,說話不拽文,最起碼大家夥能聽得懂。

    有位老者站出來說:“蘇大人,要說困難肯定是有,不管是地主還是佃戶最大的困難就是耕地的牛太少了,一頭牛能頂得上三四個壯勞力,能耕地,能拉車,是咱農家寶,現在的情況是有錢買不到牛,沒錢的就更不用說了。”

    蘇縣令點點頭:“耕牛少是個大問題,全國性的問題,本官會盡量解決。牛不夠可以用馬匹耕地,草原矮馬雖然比牛貴點但是飼養成本並不高,主要是多了騎乘一項,不也是很好嗎?更何況有了馬匹還能培育騾子,騾子可是很能幹活的,耕地,拉車,騎乘,托東西。”

    眾人紛紛點頭,有田有地的頭,一頭壯牛十幾兩銀子,一頭蒙古馬也不過十幾兩銀子,家境殷實的買上一頭,能幹農活,還能騎乘,走親戚逛朋友的有匹馬也算是很有麵子的事情。

    蘇縣令道:“我要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再過一個月左右,陽穀縣馬市就可以賒銷牛馬了,分期付款,或者幾家湊錢買都行。”

    這個消息比較激動人心,以普通兩歲口母牛為例,價格在七兩銀子,相當於一個壯勞力一年的純收入,一次性付款購買壓力挺大,如果能分三年或者兩年付清就比較合適了。

    激動人心的消息,大家相互傳告。

    不過蘇縣令拒不透漏詳細辦法,是官家賒銷還是商行賒銷,利息怎麽算,等等具體細節一概不說。

    陽穀縣今年算得上是大發展的一年,疏通了河道,修整了道路,道路兩旁植樹造林。又勸課農桑,鼓勵百姓養牛,種田,種桑。

    鄆哥是陽穀縣一名小商販,靠流動賣水果養家糊口。家裏父親有病,母親種著五畝薄田,收成很差,也不過是個溫飽而已。

    鄆哥兒在城裏聽的多,又是都頭張鐵的朋友,鼓勵父母種了一畝南瓜,一畝桑林,又買了五隻母羊。父親幹不了重活可以割草喂羊,母親種田之餘可以養蠶,可以紡紗,雖然還沒見到回報,但是隻要一切順利日子就會好起來了。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