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教女

字數:4038   加入書籤

A+A-


    大年初三,傅家父子去了立文夫子家,談起開年兩個孩子要下場的事情。

    傅立文還好點,照常看書溫習,偶爾也領著妹子到街上走走,權當放鬆了。可夫子家的兒子有點緊張,大過年的都放鬆不了,年三十晚上被他阿爺叮囑了幾句,就連著幾晚睡不著。夫子為了這事兒嘴角都急出燎泡了。

    別人家的孩子他還能淡定的給予開導,可擱自家兒子身上,他越是開導兒子就越緊張,弄得他都跟著緊張起來,一家人更是連過年都沒過得舒心。

    傅子寒上門,夫子拉著他就進了書房,開始倒苦水,說了整整一個時辰都沒帶停的。

    傅子寒也是好脾氣,就那麽麵帶微笑的聽他抱怨,還給摻茶遞水讓夫子把這段日子積攢下來的怨氣吐幹淨。

    “還是你好,立文自己刻苦不說,心思也穩,我教這麽多學生,就沒看到過哪個孩子像他那樣的。”

    傅子寒迷之微笑,他想著,你這才教多少人啊,想當初我一個班就四十多人,一個人得教五個班,教了兩年帶了兩屆,恐怕夫子一輩子都帶不了這麽多學生。

    現在的學生再調皮也不敢跟夫子橫,可他那時候呢,學生花樣作,老師還得慈父母般的愛護,壓力大多了!就夫子兒子這樣的,大都是好學生才有的毛病。

    聽完夫子倒的苦水,傅子寒對他兒子也很是同情。其實說到底,何嚐不是家裏人給他太大壓力了,畢竟就十四五歲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本來就不強,又身為夫子的兒子,總是想要是考不上就丟大人了。可越是這麽想就越容易緊張,本來會的都變得似是而非,可不得完蛋麽。

    “這裏縣試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若是令郎真的很緊張,倒不如讓他出去石經寺住一段日子,安安靜靜的看看書,或許會好一些。”

    首先得離開這個環境才行,再這樣下去,他們家遲早得瘋一個。

    夫子想了想,捋捋短須,拍板決定過了十五就送兒子去石經寺靜讀。而後眼睛又不住的去瞟傅子寒,想說什麽一副不太好意思開口的樣子。

    傅子寒微笑:“若是夫子不嫌棄立文,可否讓立文跟令郎同往?”

    “這敢情好,讓他們一起去搭個伴兒,讀累了也有個說話的人。”

    夫子覺得傅子寒這人太好了,簡直急他所急,不愧是傅立文的爹,父子倆一個風範。

    回家傅子寒就跟兒子立文說了這事兒,當然,他也說得很明白,出去靜一靜有助於平複情緒,還說如果立文也覺得有點緊張的話,不妨去聽聽大和尚念經,有助於放空自己,緩和焦躁。

    傅立文是不太在乎的,可也知道父親這樣安排對自己有好處。再說夫子的兒子也是他為數不多的好友,去陪陪並不礙事兒。

    “敬恒兄其實功課比我紮實,就是他總想著不能給夫子丟臉,所以才會焦躁。隻要他結了這個心結,縣試肯定是十拿九穩的。”

    一起讀書幾年,對對方的功課基礎,傅立文還是知道點。他其實之前也有些緊張,隻不過沒表現出來而已,可看到父親一點不在乎他這次是否能過,還總說他年紀小,這次就是去見識一下,等下次才是他該認真對待的時候,傅立文突然就不緊張了。

    每天讀讀書,寫寫文章,跟父親請教一下功課,晚上陪著妹妹隨手描畫,這日子過得舒心暢快,也就更不在乎一時得失了。

    就像父親說的,他的積累其實已經足夠,但是年紀小,就算這次沒過,下次也一定能過,何必自己給自己增加不必要的煩惱呢。

    話又說回來,傅子寒一直灌輸兒子這個觀念,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並不合適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可傅立文年紀小,見識不多,父親的話在他看來都是正確的,也一直打心底相信父親的話,所以看來效果還挺不錯。

    傅家在本地沒有啥親戚,幾個好友也都各自忙碌,初五之後,傅家父子兄妹三人又開始了每日上午讀書練字,下午做手工的日子。

    因著過年這些天李寡婦也天天過來給他們做飯,有時候下午也會帶著小孫子一起。小男孩很懂事,會幫忙掃院子擦桌子。傅立文做手工的時候,還會蹲在旁邊認真的看,遞工具也很及時。

    這麽個懂事的孩子挺招人喜歡的。傅立文偶爾也會教他念字,三四天後,小孩兒會寫自己的名字了。可把他爹給樂嗬得不要不要的。

    但問題是,看到小男孩的名字,傅子寒很想吐槽李石磊這三個字。可惜這不是自己兒子,否則一準兒就給改了。

    傅立文沒覺得有什麽不好,小石頭小石頭的喊著,很是親切,小石頭也答應得響亮。立文閑暇的時候,還給小石頭畫了一副江石圖,雖然很簡單的一幅畫,可小石頭就跟得到什麽不得了的寶貝似的,連他爹想要多看兩眼他都著急,生怕給看壞了。

    “石頭弟弟你可真逗,看怎麽能看壞呢?”隔著紗窗,傅靜姝坐在書案邊兒上寫字,聽到小石頭跟自家哥哥抱怨他爹爹每天都去看一眼摸一下,吐吐小舌頭,悄咪的跟父親吐槽,“就算真壞了,再讓哥哥給畫一幅不就好了。”

    傅子寒笑著輕輕拍了拍女兒的額頭:“那不一樣的。我們家雖然不是富裕人家,卻也沒愁過吃喝。但其他人家不一定。他們為了填飽一家人的肚子,需要做很多的事情,而做了也不一定就能得到想要的報酬。讀書識字彈琴作畫對他們來說,那是吃喝不愁的人家才能享受的。”

    他擱下筆,拉過女兒的手,認認真真的跟她解釋。

    “李嬸家已經是頂不錯的,眼光也長遠,寧願大人們苦點累點,也要讓孩子讀書識字去闖一闖科舉的路。哪怕這條路走不通,學到的學問也是他的,誰都搶不走。他可以憑借這些學問去做更輕鬆一點的活計,也能掙得更多一點,以後他的孩子還能繼續求學。”

    傅靜姝從來沒有聽過別人跟她這麽說。在大灣村的時候,因為她爹是個秀才,旁邊的鄰居對他們挺好,而且大灣村相對來說還算富裕,極少見哪家揭不開鍋的,所以她從沒有覺得讀書識字作畫是件難事。看福嬸跟田家,家裏的小子也從沒想過會上不起學堂,隻會覺得學堂太遠不能回家不想去而已。

    看著女兒天真不知世事的模樣,傅子寒突然想要帶著他們出去走走,去看看別人家的孩子是怎麽生活怎麽奮鬥的。

    這個得慢慢計劃著來。再有,他下半年也要參加鄉試,這之前是肯定不能外出的。可不能外出不代表他就不能教導孩子正確的認識這個世界。

    “前些天爹爹在書局看到有些遊記類的書冊,可以讓你哥哥帶幾本回來給你看。”反正傅立文還在接抄書的活計,掙的錢傅子寒都給他單獨用小箱子存著,那是他自己攢的老婆本。

    出去給傅立文這麽一說,立文一口應下。

    書局要過了初十才會開門做生意,這些天可以讓靜姝看一看他年前帶回來的一本地理誌。

    這是本閑書,是立文買回來放鬆的時候看的。受傅子寒的影響,傅立文也對外麵的世界多了幾分想要探索的興趣。而且他爹說了,以後他出仕很可能外放做官,提前了解那個地方的地形氣候位置環境是非常有必要的。還有策論的時候,若是出到實務的題,有這方麵的知識打底,寫出來的文章都要實在一些。

    作者有話要說:  謝謝湯圓的地雷!

    這兩天在學習做燈籠,要是做出來的能看,我就放微博上給你們看!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