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幽穀奇遇(下)

字數:4323   加入書籤

A+A-




    nbsp;   他逢變不驚,暗忖:“我修習的乃是華山派正宗內功心法,此刻怎的氣息如此紊亂。是了,定是那果子在作怪。”

    當即展開《易龍圖經》翻到練氣行功的地方仔細觀看:公孫衝脈胃心胸,內關陰維下總同。臨泣膽經連帶脈,陽維銳眥外關逢。後溪督脈內眥頸,申脈陽蹺絡亦通。列缺任脈行肺係,陰蹺照海膈喉嚨。

    當即平心靜氣,調整呼吸,盤膝坐在地上,雙臂微曲左下右上如抱太極置於胸前。這正是華山派修習內功心法時的獨特姿勢。他引動內息,先將一冷一熱兩股真氣強行牽引至丹田,然後再逆督脈而上,經會陰,過穀道,沿脊椎通尾閭、夾脊和玉枕三關上行,到頭頂泥丸百會。而後再由兩耳頰分道而下,至迎香,走鵲橋,後與任脈相接,沿胸腹正中下還丹田。自此已將兩股氣流在子午小周天運行完畢。

    跟著,他又氣沉丹田,將兩股氣流下沉到會陰,分作兩股沿大、小腿內側,直下足心湧泉穴。隨之以意領氣,從足心出發,將氣沿大、小腿外側又回到會陰部。而後沿督脈過三關,上達頭頂,再順兩耳前側分下,仍是至迎香,走鵲橋,與任脈相接,沿胸腹正中下還丹田。如此這般又完成了天罡大周天的行功。

    此時莫流雲已是頭頂霧氣蒸籠,汗如雨下。

    引導內息行遍周身經絡這本是他再熟悉不過的修煉內功心法的法門。但這兩股內息霸道之極,且在體內橫衝直撞,極難壓製,是以待他牽引兩股真氣在小周天和大周天運行一遍竟是用了三四個時辰。

    奇怪的是在這期間,每隔兩個時辰便要發作一次的蛇血折磨卻不再侵擾。此時,天已大亮。莫流雲睜開眼來,隻覺精力充沛,全身舒暢,左踝和右肋的傷勢也是大有好轉。

    如此一來,莫流雲每天修習《易龍圖經》,練功牽引兩股真氣遊走在周身四肢百骸。說也奇怪,自從飲蛇血,吞蛇膽,吃異果之後再練這內功心法竟能融會貫通,對《易龍圖經》的造詣也是蒸蒸日上,一日千裏。如此過得月餘,已漸漸能夠將一冷一熱兩股真氣合而為一。此時,他右肋與左踝斷骨之傷早已痊愈。

    這一日,莫流雲在修習內功時,頭頂白氣氤氳,全身大汗淋漓,臉色通紅。過了一會,白氣消失,又是全身凍得瑟瑟發抖,臉色發青,牙齒相擊“咯咯”作響。如此這般循環了三個時辰才恢複正常,莫流雲隻覺胸悶異常,體內一股洪荒之力遊走在四肢百骸,自知衝破《易龍圖經》第九層神功已到了最後關頭。

    忽覺這股洪荒之力沉寂丹田不再遊走,約莫一盞茶時分,突地又直衝胸口而來。莫流雲猛地睜開雙眼,大喝一聲,體內的這股力道也化作絲絲白氣從口中激射而出,頓覺心胸開闊,舒暢無比。

    他這一聲呼喝頓使整個山穀都激蕩不已,古鬆搖擺,花瓣飄落,湖中大量的魚兒爭相躍出水麵,湖水竟不斷泛起層層波浪。莫流雲隨即閉口,嗡嗡之聲兀自良久不絕。

    他站起身來,隻覺身輕體健,內力充沛,雙膝微彎向上一跳,竟有五六丈之高,身子還未落下,“呼”的一掌隔空拍向兩丈外的一株古鬆。

    這株古鬆枝繁葉茂,少說也有兩個碗口般粗細,掌力到處竟“喀喀喀”應聲而斷。待落下地來,他撿起長劍先練了一套華山劍法,待四十八式華山劍法舞完更不停歇,又舞白雲劍法。

    他劍走龍蛇,白光如虹,日光下長劍閃爍生輝。舞到後來,但見一團白光躍來跳去。凝重處如山嶽巍峙,輕靈處若清風無跡,變幻莫測,迅捷無倫。突地,他大喝一聲,內力到處長劍忽地飛出,“嗤”的一聲,插入了兩丈外的一株大鬆樹中,劍刃直沒至柄,劍尖仍不住顫動。這正是白雲劍法中“飛龍乘雲”的第二個變招“雲起龍驤”。

    莫流雲萬料不到這一擲之下,一柄長劍竟全部沒入鬆樹之中,不覺驚奇得張大了嘴巴,半晌合不攏來。料想此時定已衝破九層《易龍圖經》神功,自是大喜過望。心想:“自從有此奇遇,再練這內功當真是得心應手,如有神助。沒想到那異果竟有這等神效。如此這般,豈不是用不了幾天便可突破《易龍圖經》第十層神功!”

    想到神功將成,莫流雲如何能不喜不自勝。既然如此,何不趁熱打鐵,隨即又盤膝坐下運起功來。哪知他竟一連七天不曾突破第十層神功。不禁又翻出第十層神功的行功秘訣仔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細研讀:“氣無理不運,理無氣莫著。交並為一致,分之莫可離。理以氣為用,氣以理為體。非體亦非用,體用兩不立。非理亦非氣,一言透天機。生處伏殺機,殺中有生意。悟得其中味,方可言經意。”

    莫流雲喃喃自語道:“就算是第九層心法秘訣也就隻寥寥數字而已,這第十層心法秘訣竟如此篇幅。前幾句自然好理解,是說體內真氣當與本心所思、所想、所感、所念一致。當身體遭受外部攻擊時,意念先到而體內真氣亦能隨之而動進行抵禦。當提氣出掌發力時,真氣亦能頃刻呼嘯而出。隻是這‘生處伏殺機,殺中有生意’是何道理,應作何解?照經上說法,如若不能做到‘生處伏殺機,殺中有生意’定然無法練成這第十層神功的了。”

    想到這裏不禁生出一絲失望之情,轉念又想到:“開山祖師爺的智慧豈能是我這個小子所能領悟的。一連七天我都參不透這兩句經文,不如等以後見了師傅再向他老人家請教不遲。”念及此處反而豁達。

    想到師傅,莫流雲傷感之情溢於言表:“師傅如此愛戴器重自己,自己連一件小事也做不好。被困於此不能及時回山複命。我…我怎麽對得起師傅他老人家?”

    突地他一拍大腿,心中一亮,道:“真是糊塗。我現在已經學會九層《易龍圖經》神功,想來這深穀想要困住我已是不能。如此一來,師傅師娘,師弟師妹相會之期豈不是就在眼前?”念及此處直興奮的上躥下跳。

    正所謂山中無日月,世上已千年。自莫流雲被百花宮姥姥打落山崖至此時神功小成,竟已過了兩年有餘。他走到湖邊,看著湖中自己的倒影,隻見長發披肩,胡須亂糟糟的猶如瘋草,外麵裹著自己用樹葉做成的小衣,不禁啞然失笑。

    他打了兩條魚吃了之後便臥倒休息,為第二天出穀養精蓄銳。想到即將要出穀,這一夜他興奮異常,竟如法安然入睡。待得後半夜才迷迷糊糊睡著。睡夢中一會與師傅比劍拆招,一會又與師弟們飲酒作樂,一會和師娘促膝長談,一會又與師妹在朝陽峰上相依相偎觀賞日出。直到天色大亮方才醒來。

    他先飽餐一頓,然後收拾行囊。待一切安頓好之後,他環顧四望這呆了兩年的地方,心中不免竟生出一絲不舍。

    轉過身來向後走了兩步,對著沒入鬆樹中的長劍道:“劍兄,你隨我已經多年。每次逢災遇難得虧了你我才能化險為夷,全身而退。這次,我被百花宮老賊婆打入山穀,不曾想竟因禍得福,《易龍圖經》所載奇功也算是小有所成。真應了古人‘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之意

    這一切,你當是最好的見證。這深穀清雅幽靜,人跡罕至,其景色就算是陶公筆下的桃花源也不能與之相比。現在我就要離穀而去,勞煩你就替在下在這裏多住幾日。他日如若厭倦了江湖紛爭,自當到此處與劍兄觀花賞月,把酒言歡。”

    如此念叨一番,心下快慰。又注視著湖水陷入了沉思。良久,一陣清風吹過,忽的雙膝一彎,提氣縱躍,身子“嗖”的一聲拔地而起。待躍上鬆樹之巔,更不停歇,足尖在鬆樹枝上輕輕一點,微一借力身子便又向上衝去。

    如此這般奔騰跳躍了良久,仍覺身輕如燕,精力充沛,毫無疲憊之感。又奔了一會,隻覺全身都籠罩在夕陽的餘暉之中。他左腳踏在一塊小小的崖石之上,左手抓住一株野花的花莖,隨即將身子翻轉過來望著西下的夕陽不禁驚喜不已。

    “如此壯麗之美景,有生之年隻觀望一次便已無憾矣。”隻待夕陽完全沒入地下,黑暗侵蝕了大地,他才轉過身來複又向上躍去。

    又奔得一會,駐足休息片刻,抬頭向上看去。這一看隻讓他心花怒放,原來距離峰頂已不過幾丈的距離。他深深吸了口氣,猛地向上躍去,身子登時高出峰頂許多,隨即一招“白鶴亮翅”穩穩地落在峰邊。

    環顧四望,風景依舊,不過上次看到這般景色的時候已是兩年之前了。“不知道冷姑娘現在怎麽樣了?”想到冷若霜,不禁心中一動:“我何不悄悄地去百花宮一看。隻是…當年將我打落山崖的老賊婆定然也是百花宮的人,很有可能就是冷姑娘口中的姥姥。

    這老賊婆武功太高,還是不要招惹的好。”隨即又想道:“老賊婆武功雖高,大爺我現在《易龍圖經》神功卻也略有小成。何必怕她。”想到此處不禁豪氣頓生,悄然向百花宮奔去。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