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藝考

字數:3322   加入書籤

A+A-




    楊小陽的名字在導演係的名單上,他心裏激動就要喊出來,看看周圍,用力平複心情,走出圍著的人群,他知道要迎接下一場挑戰——複試。

    藝考複試,也稱之為二試。相比因為考試人數眾多為了維持秩序隻能在校門口進行排隊等候叫號,複試的人數就少了很多,也被早早的安排在北電校內進行等待。複試不再像一試那麽趕時間,老師們也能喘口氣,當然部分考生內心還是會不由的緊張,畢竟每向前一步。

    導演係複試現在不到100人,據說初試總共400多。複試其實也很簡單,就是自由陳述。考察學生兩個方麵。第一是對社會的觀察,第二考察表述能力。楊小陽這方麵準備的充足,順利通過,三試的名單上有他的名字。

    三天過後,楊小陽與不到50人的隊伍參加三試。三試相對專業性強一些,包含三個內容:第一部分是美術攝影作品分析。美術或者攝影作品二選一。第二部分是音樂作品分析。很多學生可能會誤解前兩部分是需要有很好的繪畫或者音樂基礎才行,其實不然。

    普通應屆高中生,在緊張的應試教育下,注重了文化課的學習,可能就無暇顧及美術、音樂等的係統學習了。所以考查的是學生對畫麵、音樂的感受能力,發掘學生的潛力。考生如果有基礎也好,沒有基礎也無妨。考官會根據學生的個體情況,發掘……

    第三部分是命題構思,或稱故事構思。給一個畫麵或者一道題目,要求考生在有限的時間裏構思一個小故事並講述出來。通過這個考查,考生的構思能力、組織能力和表述能力。

    楊小陽排中間,他發現考官出的音樂作品或者攝影作品都是近年流行的。所以到他,他回答的清楚。考官給出的命題的構思是殺手,這個考題有難度了。

    殺手電影或者電視劇,一直是大銀幕上長盛不衰的題材。呂克·貝鬆《這個殺手不太冷》、羅伯特·羅德裏格茲《殺手悲歌》、吳雨森《喋血雙雄》等等。

    楊小陽閉上眼睛,腦海裏快速的閃過各種片段,他要找2007年以後的電影片段,隻要想到萬一自己講的電影故事,幾個月或者一兩年在大銀幕放映,自己被秘密組織綁架,然後切片研究,他就渾身冒冷汗……

    許久讓他想到了一部電影,一部韓國電影《公司職員》。該片於2012年上映,並不是很出彩,但在2002年就不同了。楊小陽示意考官自己要講了,得到肯定之後,然後開口:

    “2003年的香港,一家表麵五金製造的公司其實是一所銅金屬一樣冰冷無情的殺人公司。池炯道雖然整日西服革履,卻是該公司業績卓人的職業殺手。他為公司供職十年,沒有一次失手,早已磨練出冷血氣質和殺人不眨眼的狠心。但遇到來公司“打工”的新人金勳時,他突然看到了自己當年的影子……老師,我講完了。”楊小陽平靜的說。

    “你講了一個有些悲涼的故事,故事很完整,也很打動人,我記住你了——楊小陽。”一位上了些年級紀的考官笑容滿麵說道。

    其他的考官跟考生都很認真的聽,幾位考官也都點頭表示肯定,在旁邊坐著的考生也對楊小陽的講的故事很認同,他們中不少人也是喜歡導演,為了追尋自己的導演夢而來參加藝考。

    這裏在坐的和考場外的考生很多人都不是高三學生,有的可能是在劇組中磨練出來的快三十歲的場務;有的可能是考過四、五次的老考生;有的可能是大學畢業還有電影夢的年青人。大家都喜歡電影,才能在這裏逐夢。

    北電三試一過,留下不許30人。四試比較艱苦,要考整整三天。第一天是命題散文寫作,要求考生根據題目完成一篇記敘文,與高學語文相似。很多考生擔心自己不會寫劇本,但是,如果你已經達到能寫劇本的程度就沒必要再進行四年的導演本科專業學習了。所以考官隻是要求考生寫篇散文,重點考查學生的文筆。

    因為年輕導演如果想要有所發展,具有劇本寫作能力非常重要,紮實的文字功底也能反映出考生的閱讀量。

    此外,還考查觀察生活的能力,所以我們通常的寫作要求是寫真人、真事、真情實感。

    第二天是創作問題討論。考官會給出一個短片或者是一些具體的、與電影創作和電影觀感相關的問題,以自主發言、團體討論、分組討論的形式來考查。

    第三天是表演匯報。這與前麵兩天有所不同,需要考一整天。上午大約八到十個人一組,分組排練,排練現場有老師給予一些指導,下午進劇場演出。

    這是四試最辛苦的一天,通過表演,可以觀察考生對假定性的認識。電影導演尤其是故事片導演,編的故事通常是虛構的。所以能否令人相信故事中的假定性,並對此有基本的認知,這一點很重要。同時也考查考生的構思能力、溝通和協作能力,因為這些基本素質素養對於一名導演乃至電影創作者來說非常重要。而以舞台作為整個考試的結尾,則帶有一種儀式感。

    學習創作,不論是文藝片還是類型片,都要相信它本身是很神聖的,都應該對此充滿真誠和熱情。

    四試對於像楊小陽這樣的新人完全是難度極大的考驗,對於考過很多次的人來說還好一點。楊小陽考完四試,心裏七上八下,也沒有自信能被錄取。

    “放榜了。”

    “我看看。”

    一陣喧囂把楊小陽從回想中拉了回來,人潮裹挾著楊小陽往布告欄前麵湧去。在韓斐踮起腳,脖子伸到最長,眼睛從上到下掃描著榜單,楊小陽。往左看了看,考號也是對的,不是同名的。

    楊小陽轉過身,一種劫後餘生逃出生天的欣喜縈繞在心頭,這才過關。自己這半年的勤學苦練終於結了果,自己已經是一名準北電學生了,隻等三個月後的高考。

    時間在悄悄的溜走,藝考結束了,楊小陽拿到了北電合格證書。在2003年二月初到三月初,楊小陽接近一個月的時間都待在bj,如今該回家了。楊小陽收拾好東西踏上歸途,人生初次離家千裏,現在隻剩下似箭的歸心和濃濃的思家之情,bj雖好,難讓楊小陽樂不思蜀。

    藝考的遠行是楊小陽十九年來第一次,一個人從sx到bj,獨自一人品味遠行的各種人生苦短,開始麵對這個社會的人和事物。

    從bj開往寶雞的火車況且況且的開著,躺在臥鋪上的楊小陽顧不上觀賞車窗外走過的風景,此時的他睡的很熟,那些無關不是體力跟不上,而是那一根弦放鬆之後,打從心裏麵覺得舒坦。(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