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3月日常
字數:4068 加入書籤
《瘋狂的賽車》在3月的電影市場獨領風騷,破億毫無壓力。而第在上映第三周的時候迎來了好萊塢大片《七龍珠》的挑戰。
這部電影早就在北美上映,口碑沒有最爛,隻有更爛,早早就入圍了本年度金酸梅獎大熱門的陣營。
製片方調整策略,想要依靠周閏發的名氣在國內電影市場撈一筆,顯然打錯了算盤。
3月14日,《七龍珠》正式登錄國內院線,上映當天就擠下《瘋狂的賽車》日票房冠軍寶座,拿下600萬票房。所有人都以為《瘋狂的賽車》要遭到好萊塢大片的碾壓,淪為炮灰。
可是接下來的劇情讓人大跌眼鏡,目瞪口呆。
第二天,《瘋狂的賽車》在受到不小的衝擊下,居然實現了逆轉,當日票房反超了《七龍珠》。
不過《瘋狂的賽車》在影院上座率已經嚴重下滑,場均人次隻有40人了,這一周的排片已經開始大量的削減,但是依然死死地壓住《七龍珠》,領跑票房排行榜。
《瘋狂的賽車》上映的第三周,再次收獲2600萬票房,跌幅在48%左右,取得了國內票房三連冠的同時,總票房已經累積到了1.29億元。
票房榜第二名,就是《七龍珠》了,這部大爛片本周隻拿到了1200萬的票房,這已經算是一個撲街的成績,畢竟這部電影的成本都好幾千萬美元,再加上北美那邊的票房遭遇滑鐵盧,海外市場遇冷,電影下映時可能連成本的都收不回。
《瘋狂的賽車》豪取票房三連冠,與《七龍珠》正麵碰撞,幹脆利落的把後者踩在了腳下,而電影票房數字也超過了寧皓上部喜劇電影票房記錄。
寧皓做到這一步,絕對稱得上橫空出世,驚世駭俗。
因為沒有人預料到這樣的結果,無數人首先是深受衝擊,緊跟著就是狂喜,誰說國產電影不能擊敗好萊塢大片的,《瘋狂的賽車》不就做到了嗎?
頓時本來就火熱的寧皓、一眾主創以及電影本身更是呈現如日中天之勢。
對《瘋狂的賽車》能取得這麽高的票房,楊小陽一點兒都沒覺得意外。
在楊小陽看來,《瘋狂的賽車》存在的最大意義就在於,這證明了此前寧皓憑借《瘋狂的石頭》的取得成功不是偶然的。
《瘋狂的塞車》以3000萬萬的製作宣發成本,僅僅三周就拿下了1.29億元的票房,絕對是電影產業小投資高回報的成功案例。
電影實際製作成本才1500萬左右,這點投資放在當下也隻能算做一個小製作,咖位最高的也就是徐錚了,接下來才是名氣不大的主演黃博,影片整體星光暗淡。但從成片的效果來看,影片製作上的精良和給人的震撼票房,卻遠遠超越了大規模大投資明星聚集的其他影片。
盡管《瘋狂的賽車》已經上映了三周,而且電影市場有不少新電影上映,但是電影的熱度絲毫沒有下降。
時間來到第四周,依然還有觀眾走進影院選擇這部《瘋狂的賽車》,電影還在繼續收割票房,正氣勢如虹的朝著1.5億票房大關逼近。
網上的討論也很熱烈,除了電影本身,提及最多的還是導演寧皓,許多人稱他為鬼才導演,把他看作國內下一個大導演的候選人。
無論是電影的成績,還是網上的這些討論,都不關楊小陽什麽事。他現在所有的精力和注意力,全部都放在了《孤膽特工》的後期製作上。
楊小陽預定上映的時間是暑期檔,距離隻有5個月時間,時間還是很緊迫。
對於《孤膽特工》這部電影來說,其後期製作無疑是非常忙碌的,剪輯影片的同時,還要創作、演奏並錄製背景音樂、設計並錄製音效,製作並加入電腦視覺特效、所有音效元素,所有這些都完成了,才是完整的電影。
而這一係列工作說是6月前,其實在5月份就必須搞定,這樣才有足夠的時間展開電影宣傳工作。
當然,這一係列的後期製作並不是全部都需要楊小陽親自參與,他隻是提出自己的要求,交給專業人士負責,其它的隻需要做最終決策就可以了。
對於一部影片來說,任何一個環節,任何一個參與的人員都是電影獲得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
《孤膽特工》除了大叔蘿莉的感情戲,最大的賣點絕對是陳昆和吳金等人的動作戲,怎樣將其中的打鬥剪輯的酷炫、震撼,這才是最重要的一點。
在電影剪輯方麵,老陳是當之無愧絕佳的人選,這位老剪輯師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雖然老陳幾乎沒剪輯過幾部的動作電影,但到底是老江湖,《源代碼》中少量的打鬥片段,就出自他的手,剪的非常漂亮。
楊小陽執導的《孤膽特工》是本年度最受矚目的動作特工影片,對的任何一位電影剪輯師來說,都是難度不小的挑戰。
老陳也不例外,早早就鑽研準備,仔細觀看好萊塢電影《碟中諜》、《諜影重重》的影片風格,學習其中的精髓。而在《孤膽特工》後期剪輯的工作一啟動後,他就一頭紮進剪輯室。
……
電影剪輯要分好幾步,第一步是根據分鏡頭劇本,依照鏡頭的順序人物動作對話等將鏡頭連接起來。再接著就是進行細致的剪輯和修正,使人物的語言、動作、影片的結構、接近定型最後對影片的有關因素進行綜合性剪輯和整體的調節。
進入四月,老陳終於剪出了一個初剪版,楊小陽接到通知,中間沒有任何耽擱,直接來到剪輯室觀看起來。
略顯昏暗的剪輯室裏,楊小陽神色無比認真的指著麵前的電腦屏幕對身旁的老陳說道:“這個場景的鏡頭切換要更快些,我希望呈現更淩厲更具有壓迫性的打鬥,在表現故事的同時,充分調動觀眾的情緒。”
“還有這裏鏡頭太淩亂了,我希望流暢一點,這樣觀眾看起來心裏舒服些。”
“另外,還有……”
如果按照現如今好萊塢的規矩,楊小陽這種做法肯定是行不通的。
在好萊塢,導演在剪輯師的幫助下剪出一個初剪版後,會首先給投資方進行內部播放,到這裏,基本上已經沒有大部分導演的事了,會由投資方根據電影初剪的情況,結合公映後播放時長,節奏是否緊湊以及吸引人等因素,直接介入剪輯,讓剪輯師剪出他們想要的版本。
可以說,其實在好萊塢,大部分導演是無法擁有電影最終剪輯權的,整部影片的最後剪輯權都掌握在投資人和剪輯師手上,這也是為什麽市麵上會出現某些影片標注導演剪輯版,表示這並非公映時的最終剪輯版,是導演自我風格的體現,比如說知名導演雷德利.斯科特執導的《天國王朝》,公映版爛到出奇,罵聲一片,而導演雷德利.斯科特剪輯出來的版本得到一致好評。
在好萊塢,隻有極少部分大牌導演或者獨立製片人才能破例參與最終剪輯版的剪輯,但這樣的導演在好萊塢是極少數,也就是斯皮爾伯格、喬治.盧卡斯、詹姆斯.卡梅隆、諾蘭等聊聊不多的幾人。
當然,華語電影圈沒有這種規矩,這裏導演的權力最大,剪輯師隻是電影幕後的一部分,地位不太高,導演掌握電影整個製作過程的話語權,別的人隻能服從他的指令。
“我明白,楊導!”老陳點了點頭,表示明白了他的要求。
接下來又埋首剪輯室,立即開始了影片的精剪。(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