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思想衍射

字數:4309   加入書籤

A+A-


    “大致思路就是這樣,畫麵還是我們熟悉的,預計成片長度應該在……”秦淺想到之前關理對的高標準,一咬牙將時長拉滿,“二十分鍾左右。”

    受限於經驗和成本,他們這些學生的畢業設計作品,通常都隻有幾分鍾,十幾分鍾已算少數。

    但要做二十分鍾的話,也不是不行。

    離畢業還有一年半,同係很多人連專業課都沒上完,更別說選定畢設主題了,秦淺幾人說得上是提前開跑。

    而動畫這種人工成本占大頭的行業,隻要投入足夠的精力與時間,就能解決大部分問題。

    關理靜靜等待對方展現完誠意,並在那句“您覺得如何?”後麵及時作出回應“可以。”

    “可以是指?”

    “基金會可以將‘--龍之歸宿’的動畫改編權,無償授權給你們。”他進一步解釋道,“不過作為條件,我要求派人參與製作……也不是參與製作,主要就是當監工,確保你們不會改編出漏洞。”

    其他人搞同人隨便怎麽一無二隨,關理管不著,但自己眼皮子底下的作品,絕對不能魔改!

    “這樣不會浪費你們的時間麽……”秦淺回複的語氣也放鬆許多,答應授權就好,後麵跟著的條件無傷大雅,有人幫忙糾錯,他們甚至能更輕鬆些,“那麽具體是誰呢?”

    “你們應該跟遊危比較熟?讓他來吧。”好歹也是名義上的“-”,可以多為基金會作點貢獻。

    遊危好像沒什麽可意外的……

    交代完這邊的事,關理翻了翻其他群的聊天記錄,看著好友名單發了會兒呆。

    自從開始重置身體狀態免除睡眠,他的時間就充裕得有些過分。

    而當前開展的那些項目,一個個運轉得井井有條,根本沒有關理額外再插手的餘地。

    “這可不是我主動要摸魚……”他最小化聊天界麵,歎了口氣。

    係統不得不承認,管理員能把所有事都找到合適的負責人塞出去,一通操作下來得到大把時間用來浪費,也是件本事。

    再看看任勞任怨同時關注全網輿論風向還不忘上論壇答疑警告封禁的自己……

    淦哦,好像是我把他慣成這樣的!

    係統不禁陷入了沉思。

    關理沒有在意它的沉默,站起身走到窗前,拉開那層厚重的窗簾,夜幕伴著城市霓虹一並侵入。

    已經是晚上了啊……

    係統回過神來,順著他的視線往外麵的車水馬龍瞥了一眼,忽然意識到一件事。

    關理有多久沒出去過了?

    似乎是從美國回來,他就再沒踏出過房門半步。成天宅在家裏,物質需求低到令人發指。

    養盆植物還需要定時給給光和水呢,養關理隻需要一根網線。

    簡直是完全活在虛擬世界,這就是傳說中的“賽博人”嗎?

    恐怖如斯!

    “今天夜色不錯,你想出去看看嗎?”不過考慮到人類是種社會性生物,係統還是象征性地問了句,當然它知道答案肯定是……

    “也行啊。”關理重新拉上窗簾,轉身便開始穿外套打算出門。

    “嘎?”

    扭開門栓,他沒在口袋裏摸到鑰匙,也懶得再找,徑直關門下樓,“這麽意外?我在你心裏到底是個什麽形象啊。”

    係統想了想“一條關鍵時刻非常靠譜永遠值得信任的……鹹魚?”

    完蛋,鹹魚印象揮之不去。

    “以你的工作量為標準,這世界上就沒有人不鹹的。”關理自認為還是人類,沒打算跟人工智能比效率。

    “我知道。”係統非常直白,“所以我就是催一下。”

    不論關理到底有沒有認真做事抽空摸魚,它見縫插針地催就行了。

    至於催的效果嘛……目測沒啥效果。

    關理在自家樓下停住腳步,望著這個陌生而又熟悉的繁華鬧市,初春微冷的風被車流帶起,吹走那些與世隔絕的迷思。

    他隨意選了一個方向,漫無目的地走。

    這種“行進”狀態可以幫助他稍微活躍自己的思維,以便於思考接下來的事。

    “基金會發展初期的蟄伏階段可以結束了。”關理看了眼路邊冒出新芽的綠化植被,這大半年來的曆程與信息在他腦中匯集,“我們需要改變運營策略。”

    在過去的很多時間當中,他所做的最多的事,就是觀察。

    觀察整個世界的文化風向,觀察社會主流的喜好趨勢,觀察當下時代對《基金會》的接受程度。

    觀察他們想要的,渴望著的,到底是什麽。

    關理對此已經有了部分思路,他隻是需要稍微再明晰一點兒。

    如今正處於變革的時代。

    現代文明進程的推進,似乎意味著人們正在步入“低欲社會”。

    對基本物質的需求持續降低,取而代之的是更加虛無縹緲的精神需求。

    年輕人們擁有空前的主觀意誌,這意誌不是為了生存或其它,僅僅是為了“自我實現”。

    為了證明“我的存在是有意義的”。

    仿佛是對古典哲學的回歸,人之一世的追求回到最初的“人之意義”上來。

    但這又是屬於機械論、還原論的時代。

    效率成為第一要務,於是“個體”便成為了“零件”,還是可替換的那種。

    要是不想被替換呢?

    成為獨一無二的那一個。

    並不是說要多麽傑出優秀,但個性化是必然的出路。

    用聲音,用文字,用或者管它其他的什麽!輸出你的思想!你的一切!

    讓其他人看見你。

    讓他們連接你。

    模因將在蛛網般的信息網絡上繁衍傳播,深入虛擬世界的每個角落。

    “物理學上將波遇到障礙物時偏離原來直線傳播的現象叫做衍射,比如光在遇到小孔時,會繞進陰影裏散成一片。”關理似是自言自語,“我曾偶然了解過這個詞的詞源,拉丁語詞匯,意為‘成為碎片’。”

    如果思想終將成為碎片,他希望能像光一樣,給障礙物的背後也帶去某種事物。

    ——名為《基金會》的情感體驗,純粹創造力的源泉,與他人共鳴的沉浸通路。

    “傳播,輸出,感染,以文化的基因作為武器。”

    “這是一場戰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