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科舉女狀元之權傾天下
字數:5470 加入書籤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我,快穿,大佬! !
打宮門開啟那一刻, 小黃門尖聲高喊道:“起門, 奏樂!”
而後,從宮門口到金鑾殿前沿路皆有鼓樂鳴奏,眾貢士們身穿公服, 戴三枝九葉頂冠, 按名次排立隨著小黃門進入宮內, 向金鑾殿走去。
此時朝廷官員、王公大臣們早已身著朝服,按品級排列在此等候皇帝升殿, 貢士們到場後按照名次在文武各官左右班次之後。
聞子吟十二歲的小個頭遠遠望去,淹沒在一片成年男子人群當中, 不仔細找是看不見人的。
傅清官居內閣大學士, 乃是當朝一品大員, 站在最前頭, 眼見時間未到, 下意識地抬眼往後看,隻看到小小一顆, 下一秒迅速被周圍的人影遮的嚴嚴實實。
想到昨日殿試時,那小女郎滿臉嚴肅地保證會找到提高百姓生活水平,讓百姓吃飽飯。
對著滿殿的人,對著東槐最高掌權者的皇帝陛下,她依然麵不改色固執己見,絲毫沒有因為強權畏懼退縮的樣子,叫他莫名的為之震動。
即使知道她與皇上的賭約再不切實際,再難於登天, 也忍不住想為她喝彩,忍不住下意識地欣賞她。
這是傅清為官多年,第一次能有人的短短幾日的兩次見麵能給他留下這麽深的印象,連著今日站在金鑾殿前也下意識地尋找她的蹤影。
一切準備就緒後,鴻臚寺官員命小太監抬出兩張黃案,一張放在金鑾殿內,一張則放在殿外的丹陛下,隨後,內閣大學士付清出列,他捧著金榜來到金鑾殿內,將手上的金榜放置在殿內的黃案上。
而後,小太監便去奏請皇帝身著禮服出宮到金鑾殿升座
聞子吟隻聽得午門鍾鼓齊鳴,宮內開始一片歡騰起來,這預示著皇帝已經出宮了。
前有禮部官員在引路。皇帝的鑾駕來到金鑾殿,太和殿內奏起了韶樂,升殿之後,樂音才停止。
緊接著便是司儀主持的各項禮儀,例如“鳴鞭”、“排班”,奏樂等。
而後鴻臚寺官員帶領讀卷大臣、執事官等進入金鑾殿內,行三跪九叩禮,此時朝廷官員和聞子吟在內的貢士們還在殿外等候,這邊禮畢後,奏樂又一次停止。
傅清身形清瘦挺拔,猶如鬆柏一樣,氣質清俊儒雅,他徐徐走上前,從黃案上捧起金榜來到金鑾殿簷下,交給禮部官員。
捧金榜的禮部官員從中階下去,將金榜放在丹陛下的黃案上,然後行三叩禮。
緊接著又一次“排班”,奏樂聲響起,鴻臚寺官說道:“跟在我身後上前行禮。”,見新入宮的這些貢士們都乖巧聽話,方滿意地點頭,他領著眾位貢士有序地來到殿中,帶領所有人全部跪下來。
此時奏樂停止,鴻臚寺官員在丹陛上的東邊捧著金榜,眾位貢士們知道這是要宣布名次了,他們緊張地握緊了拳頭,眼睛眨也不咋地看著那位官員。
那官員身著正式朝服,捧著金榜,神情肅穆,他大聲宣讀:“永和十五年四月(二十三日)戊寅,今宣正科金榜進士,一甲者三人,第一名狀元聞子吟,賜進士及第。”
他聲音洪亮,帶著莫名的莊肅感和儀式感,聞子吟聽到自己的名字唱了三遍,她在第一遍的時候就由邊上的鴻臚寺官員則領著出列,跪在金鑾殿中道路的右邊。
唱榜的官員的聲音還回蕩在金鑾殿上,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那跪在中央,分明還年少稚嫩卻高中狀元的身影,一時間複雜難言。
不知是該感歎時代不同,竟有小小女郎也能中得狀元,且是大小三元皆中,還是該惋惜這一刻新星自毀前程,於當日殿試當中,與皇帝立下那驚天賭約。
思及此,倒也沒幾個人介意她女子的身份,左右活不過五年,隻因欺君之罪皇上既然說要處置,定當是論斬了。
“一甲第二名榜眼林道,賜進士出身......一甲第三名探花......”前三名都唱了三遍,使其名字傳遍金鑾殿,傳進所有官員耳朵裏,以示恩寵。
而後就簡單多了,二甲三甲皆是喊有幾名幾名,直接略過。
聞子吟跪了許久,待到金榜所有名次都念完了,儀式才結束,方可站起身。
宣布完名次後,又開始奏樂。
然後便是聞子吟在內的新科進士行禮,他們一起向皇帝行三跪九叩禮,皇帝身邊的太監捧著聖旨上前來,看了看跪在殿內的新科進士,抖開明黃色的聖旨。
他操著尖細的嗓音,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永和十五年戊寅,今正科進士狀元聞子吟賜進士及第,封授翰林院修撰,官從六品,封榜眼林道、探花楊經言翰林院庶吉士......欽此!”
聞子吟和榜眼探花再次謝恩,等皇帝淡淡的聲音從上麵傳來平身後,方再次站到殿內兩旁。
之後便是“舉榜”。
禮部官員來到殿內的黃案錢,先行跪拜禮,然後用雲盤捧起金榜,聞子吟並另外兩個榜眼和探花,跟在禮部官員及金榜身後,從禦道的中間出金鑾門、午門、中門。
傳臚盛典儀式莊嚴而漫長,皇宮的路也特別長,走路還得注意儀態,聞子吟注意到這些平日裏不太注重鍛煉的學子們,有的走路的腿都有些顫抖了。
從這跟隨金榜出宮後,這大典也算基本結束了。
聞子吟聽到鳴鞭三次,再次奏樂,應是皇帝起駕回宮了,而後身後文武百官跟著出宮,遠遠墜在他們身後。
禮部官員一行人捧著金榜來到午門前,又是行禮等儀式後,然後奏樂,一路浩浩蕩蕩來到東長平門外,將金榜仔細地張掛上去。
聞子吟是新科狀元,她站在最前麵,等金榜掛好了,帶著身後的新科進士們觀榜。
觀榜後,順天府準備傘蓋儀從送聞子吟他們這些新科進士回到各自的寓所,此為“歸第”。
如此,傳臚大典方結束了。
但聞子吟並未真正回去,走了個儀式過場後,那抬轎子的又將她送回皇宮,說是皇帝有事宣她。
聞子吟躺倒在轎內,揉揉酸脹的腿,她這個身體還幼小,今日的大典儀式繁多,動不動就跪拜走路的,簡直能將人逼瘋,她引導著空間內的仙氣,順著身體遊走一圈,方才感覺精神一振。
禦書房內,皇帝批閱奏折已有半刻鍾了,然而並未叫跪在下麵的聞子吟起來。
“關於那個賭約,你可還認?朕再給你一次機會。”
半晌,皇帝方叫了她起來,命小太監給她搬了座位,他語氣低沉說道。
聞子吟搖搖頭,:“謝陛下寬容,然,微臣早已決定去做,並未反悔,有無賭約並不重要,臣都會去做。”
已經封了官位,聞子吟便以君臣稱呼。
見她神色依然執著淡定,不知為何,年輕的皇帝陛有一瞬間的氣短,恨不得扒開他的新科狀元那顆小小的腦袋看看裏麵都裝了什麽?
若不是實在惜才,他也不會特意再給她一次機會,誠然,他與他的臣子立下了賭約,但他也不太相信她真能短短五年之內,幹成這麽一件大事,往上數百年都沒人能做到,皇帝陛下思及他手裏的這篇策論,有些不舍地想,那不如到時從輕處理算了。
雖說她是個女郎,是個小娘子,然而就聞子吟表現出來的才華和在官員堆裏的淡然,皇帝也下意識地沒將她的性別放在心上。
而是想到,當年的神童郭奉文因身體緣故沒能上朝為官,讓他父皇頗為心痛,而他可不能因為這一時的衝動賭約而隨便殺掉一個人才,他得做個體諒臣子年幼口無遮攔的皇帝才行。
思及此,皇帝陛下放鬆了神色不再抓著這事不放,而是轉了一個話題問道:“朕細細研讀了你寫的策論,今日宣你過來便是為了此事。”
“來人,小東子,你去宣傅大人和趙將軍,丞相和戶部尚書兵部尚書也都叫過來,要快。”
小太監走了出去,禦書房內就剩君臣二人,氣氛靜謐。
聞子吟沉吟片刻道:“戰,是長期損耗國庫和人力,不戰是養虎為患,隻有將兩者合二為一,解決根本方能解決北方多年之患。”
皇帝笑著說:“你說得對,看了你的策論朕恍然大悟,大臣們爭執了這麽多年,竟是沒有想到這個法子,真是妙極了!”
“若北方邊境之患真能解決,朕赦免你的欺君之罪!”
“回稟陛下,臣不需要赦免,不如賜臣一座宅院,一些金銀,臣會更高興。”
皇帝陛下驚呆了。
他抬頭看著連要賞賜都要得理直氣壯,氣定神閑,認真嚴肅的新科狀元,完全不知道說什麽好了,一時間卡了殼,下意識說道:“隨你。”
隨後又補了一句,“既然愛卿覺得金銀身外之物比命重要,那朕如何不成全你?朕立馬給你下旨,賞你一座大宅子,給你做狀元府,另外再賜你黃金百兩,白銀兩百兩,這些都算是預支的,若勝利了,朕還賞,絕不拖欠你功勞,然,若是不成,你可是罪上加罪,還欠了朕一屁股債!”
聞子吟麵上平靜,心裏實則鬆了一口氣,她準備將父母兄長及祖母等人接過來,在京城享享清福,也好過日日種田吃不飽飯,從前是那個不富裕甚至貧窮的家庭供養她,現如今算是可以回報了。
聞子吟不是不想貼補家用,而是她年紀小,也沒個真正明麵上的進項,總是推說是老師給的也不好,現如今有了狀元和皇帝賞賜的借口,倒是可以光明正大地貼補家人了。
大約在君臣二人就策論內容及如何實施這一議題討論半個多時辰後,門外太監敲了門:“啟稟皇上,諸位大人來了,正在偏殿等候。”
“嗯,宣。”皇帝頭也不抬道。
作者有話要說:下一章防盜可以不用買哈,等替換。
今天的紅包晚點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