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下鄉知青之迷途知返

字數:6113   加入書籤

A+A-


    聞家爺奶住了兩天,聞母找婆婆商量著請幾個親戚朋友來新房熱鬧下,再說她閨女獲得那麽一個大獎,也是該慶祝慶祝。

    刻薄嘴毒的聞老太太難得沒說話,隻讓她盡管去安排,不夠錢她老底兒還沒空,還能掏點兒。

    講真聞老太太說這句話,是個大實話,她自己有退休金,她家老頭子,天天搗鼓那黃泥陶瓷的。

    他們住在郊區鄉下,找他做碗做茶具那是多了去,老夫妻兩個都不缺錢,兒子每個月也能孝敬一些,盡管每次都被她嫌棄,到底是不缺小錢的。

    可這實話歸實話,您後麵補上這句老底兒啊錢的,真不是故意戳媳婦心窩子的?

    誰家辦喜事吃幾桌酒還能找老母親要錢啊,要被戳脊梁骨的!要是真沒錢她也就不辦了,左右閨女都能體諒,聞母哭笑不得地承受了婆婆一波攻擊。

    她拔涼拔涼地坐在小木墩上,邊給土豆削皮,邊跟丈夫吐槽。

    聞家的親戚並不算多,聞爺爺這支的隻有一個老哥哥,老哥哥前兩年沒在了,他膝下兩個兒子便負責跟親戚間的走動,兩個兒子都跟聞父差不多年紀,一個大點兒,一個小一歲。

    還有外嫁一個妹妹,也都在京市這片過著,平時逢年過節的再聚著。

    至於他自個兒,膝下就聞父一個兒子,聞父和聞母也就一個女兒,夫妻兩個都是從事教育的,算是公職,響應號召,就生了這麽個如珠如寶的女兒。

    聞母那邊親戚更少,直係的就一個弟弟,也就是聞子吟的小舅舅了,外公外婆她還沒出生就沒了,聞子吟也是沒見過的。

    聞家請客這天,請了這些關係親近點的,也有兩個幾十年的老鄰居和他們學校關係比較好的幾個老師。

    鄰居老師坐一桌,總歸住那一片兒的也都是不是家屬就是單位要麽就是學校老師,既然是一個係統的,那就有話題好說,也不尷尬。

    親戚這邊也坐了兩桌,大孩子小孩子一桌,大人們都酒桌吃飯喝酒,聞母咬咬牙特意買了時興的啤酒和可樂汽水,年輕人愛喝這個,上了年紀的就喝白酒。

    有酒有菜,菜還都是肉菜居多,像啥香菇燉肉,醬肘子,辣椒炒豬大腸,炒牛肉之類的,還外麵買了兩隻烤鴨來切。

    聞母那手藝是真的好,料也舍得放,炒菜也不吝嗇點油,賓客們聞著那味兒,就覺得餓了,小孩子們強撐著不喝汽水,說是吃飽了再喝,不然沒肚子裝了。

    “老聞啊,你們家女兒可真是出息了,現在還沒退下來呢,就開始享福了。”

    “可不是啊,都說養兒防老積穀防饑,照我看來,咱家子吟一個頂兩個,比男娃子那是出息多了,我肚子裏怎麽就爬不出來這樣的呢!”

    “日後有了這麽個大宅院,還不是想怎麽過怎麽過?得多舒心,現在親戚幾個,最羨慕的還是你兩口!”

    聞母笑著應下誇獎,也沒反駁,可不是,反正她閨女最出息,最有優秀!

    “吃飯吃飯,這道牛肉特意一大早去農貿蹲點的才買到,平時可是不容易吃到的。”

    “這酒桌辦得大氣啊,在家做幾桌,比外頭都還闊氣,就上次劉老二生個兒子,非要去外麵折騰,花了大把錢,也沒這個實在!”

    ............................................................................

    距離上次聞家宴請已經過了一周了,聞母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搬了新家後就順利退了下來。

    現在每天都待在家樂嗬嗬的,原先空蕩蕩的院子裏現在種上了各式各樣的應季蔬菜,還圈了塊地專門養雞。

    她現在也是每天樂得團團轉,除了做些家庭主婦的事,奇異的是跟周圍的鄰居也不錯。

    時不時這家送道菜,那家送點蔬菜瓜果,這麽熱情還會往來,本人又是退休教師的,鄰居自然也都願意和她來往。

    京市老胡同裏的家庭主婦能幹些啥?那能幹的可多了!

    街道辦的婦聯,申請個不要錢的義工,沒事就去家家戶戶調解糾紛,耍耍嘴皮子,那叫為人民服務!

    周末的時候幾個家庭婦女大媽們組了個樂鼓隊,敲敲打打扭扭腰身的,比啥都自在!

    每逢這時候,聞母便愛用上女兒送的口紅,這麽一塗,可不比周圍的人精神漂亮多了?

    總之這讓擔心母親提前退會無聊的聞子吟徹底放下心來,有些人到哪都能找著生活價值就是這樣的。

    聞子吟情不自禁的想著,如果上一世原主沒出意外,那是多麽美好的一家三口,哪怕日子沒有現在好過,也是不會差的。

    想到這,就好久沒想起那幾個渣渣了,手有些癢了。

    聞子吟挑了挑眉,決定今天去找戴姍玩,兩人各自入了學,便漸漸地都各忙各的,少有時間能湊一塊聚聚。

    聞子吟是要看書寫稿,渠教授家的書還沒看完,寫的長篇中短篇都在還在構思和草稿中。

    而戴姍則是因為學醫的太忙了,專業課多,想要不落後跟上進度,得附上百分之三百的努力,有些東西不是那麽好學的,她上課都上暈了,哪還有時間和小夥伴聚一塊了。

    這還是上一次見麵聞子吟聽她訴苦才知道的學醫這麽痛苦,嘖嘖,聞者傷心!

    她決定了可憐可憐這隻小可愛,打包一點聞母新研究的菜式,讓她享享口福。

    “唔,好次好次好次!子吟,問問你媽,還缺不缺女兒,能打能罵的那種。”

    聞子吟瞧好友那狼吞虎咽的模樣,有些好笑,順手給倒了杯水放她手邊。

    “我媽哪次不是給你連吃帶打包的啊,對你比對我這個女兒要親多了,你還不滿足啊?”

    她抬手捏了捏戴姍因為吃東西鼓起來的兩腮。

    “對了,最近賈方方還有沒有去找你?”

    戴姍抽空抬起頭來,壞笑地擠眉弄眼。

    說起這個賈方方,那是經常來京大找車君,她跟車君不算太熟,但好歹是一輛火車上的交情,偶爾也會一塊在食堂吃個飯,見了麵也會互相點頭打招呼。

    賈方方開學後的一個月就經常來,起初聞子吟還沒察覺,幾次之後,賈方方視線總是流連在她身上,看她的眼神也都亮晶晶的像隻小奶狗似的。

    聞子吟這才反應過來,但人沒明說,聞子吟不好說些啥,隻得借口躲了起來。

    “有段時間沒見著了,別說他了,咱們好好去溜達下,我剛還看見附近開了家賣飲料的,去喝杯甜甜嘴兒。”

    聞子吟的第三篇文章,也是第一篇散文,在回味刊登了。

    這次散文是以係列發表的,每十天一篇,聞子吟趁著上次得獎的人文熱寫的,文體不同,中心呼籲思想是一樣的,但是閱讀起來感受不大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相同。

    上次那篇是以類似論文形式,更具資料性,分析性,感染性,這次的散文則閱讀起來比較輕鬆優雅,像是午後陪著咖啡的那塊甜點。

    散文受眾度不高,基本上高知識分子才會去看,但是聞子吟不同,首先她已經算是一個文學家了,身上得過一個世界級的大獎,寫出來的水平有目共睹,就是衝著這個名頭,那些死忠粉和湊熱鬧的也會去看。

    尤其是被上篇洗腦的群眾們,紛紛省了一頓午餐的錢,掏了錢買回來津津有味的品讀。

    雜誌社主編原以為這次因為文體限製的原因,應該不會有多少銷量,他也是因為不想得罪一個有潛力的大師,才無論文體和題材都不用審稿,直接答應刊登,倒沒想到,這次的銷量即使沒有上篇高,但也相差無幾。

    甚至在後麵幾天,銷量蓬勃上升,這說明什麽?

    主編麻木地想到這也許就是聞子吟的吸引力和魅力了,優秀的人,總會有些無論你寫什麽都有會去捧場的感染力,他決定一定要不計代價哪怕讓點分紅,也不能讓這麽有影響力的人流失。

    與此同時,聞子吟開始參與古文化翻譯工作,主要是針對文字部分,這次是文學係曆史係考古係聯合起來的項目,由渠教授坐組長,各個分院院長也在從旁協助幫忙。

    拯救文化/遺產刻不容緩,因為國家在那段時期,無論是清末民國,還是在十年之間的混亂時期,都損失了太多曆史文化的資料和瑰寶,因此整理和翻譯這些資料就是重任了。

    上頭大佬深刻意識到,國民不可沒文化、盲目,而且國/家/建設的時候急需人才,人才的靠教育和培養,這些都是一個國/家/的根。

    因此這個項目是上頭盯著的重點項目,不然也不會讓文學院的渠教授擔任組長,其他院的院長協助了。

    聞子吟一個大一的,能參加那是托了他老師的福了,畢竟她老師是組長,帶個人進來不算什麽,但是聞子吟一出手,大家就知道有沒有,感慨著不愧是第一名,做什麽都牛逼!

    聞子吟的言文言,古言功夫極深,那是她的第一啟蒙文化,因此翻譯工作她一個人就承擔了百分七八十,別人翻譯三分一不到,她一本都翻完了,寫起來跟玩著似的,信手捏來。

    整整一千多本的資料,史書野史史記生活隨記等等一些亂七八糟的文言文資料,聞子吟僅僅花了不到兩個月就搞定了。

    這些書都是要配上白話翻譯刊印成書發行出去的,有一些是作為休閑讀物,而有一些則是列入了教育書刊。

    因而每一本書的封麵,都記錄了一個名字,翻譯:聞子吟。

    甚至有一些書是殘缺不全的,聞子吟也靠著她強大的古言功力給補全了,這樣的書,在著作者名後麵,增加一個編著:聞子吟,這樣的形式。

    當然這些都是得後期項目全部完成之後,書本正式投入刊印發行,才能真正麵世。

    作者有話要說:  這個故事可能再過幾章就結束了!依然是蘇蘇蘇!

    我們來投票下下個故事好不好?聽人數多的寫!

    一、小蝌蚪找爸爸(父不詳母嫌棄的小可憐包逆襲的故事,小可憐包是真可憐,身世可憐,長得也可憐,小包子似的軟萌好欺負!哈哈哈來自作者的惡趣味!)

    二、□□五零年代末 六零年代生存記。

    按票數多的先寫,票數少的也不要緊後麵都會寫到!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