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寒食節

字數:4122   加入書籤

A+A-


    現在是三月上旬,再過幾日,就是寒食節了,村裏家家戶戶都在忙著準備寒食節那幾日的飯食。

    於佳一也不例外。按照原身的記憶,做上餳大麥粥、子推蒸餅、幹粥。

    餳大麥粥是寒食、清明時分的特色食物。先將大麥或者粳米熬成漿,煮熟,再把搗碎的杏仁拌進去,冷凝之後切成塊狀,澆上麥芽糖稀吃。

    子推蒸餅是為了紀念介子推而命名的,類似於後世的棗糕,是將棗子放在麵裏上蒸籠蒸出來的。

    幹粥是把麥粉、粟粉、米粉炒熟,加水之後調成糊糊吃。

    這幾樣都是以前原身都會準備的食物。寒食節還有一種叫“寒具”的食物,跟現在的饊子差不多。是用水和麵之後盤成條,下油鍋炸,炸得金黃酥脆就成。1隻是這“寒具”做起來費事又費油,原身也很少做。於佳一就沒有這些顧慮了,除了打獵和賣山貨能賺一部分錢之外,於佳一現在主要的收入來自於在鬼坡嶺的藥材。嶺山上雖然還沒有開始種植藥草,但是去年呢入冬之前於佳一就已經攢下了一批藥草,也賣了不少錢。

    還有一種好吃又好玩的就是彩蛋了。這個彩蛋還真是字麵上的意思,把雞蛋煮熟之後雕刻上各種花紋圖案,然後在染色繪彩。

    這是時候就能看出木匠的心靈手巧了。於佳一就收到了柱子叔送過來的各種漂亮的雞蛋。

    張柱每年到了這個時候都會在村裏家家戶戶送上一個自己做的彩蛋,徐芬芬不想搭理自家男人,就在家裏煮雞蛋,這個時候整個山荷村都會是張柱洪亮的大嗓門。

    “嘿,老兄,看看我這彩蛋!漂亮吧,這可是我獨一無二的手藝,我可敢說,整個山荷村,不,整個鬼坡嶺都沒人能畫出我這麽漂亮的彩蛋!”

    誇自己的話張柱能說出十幾種不同樣的,收到彩蛋的人往往也會回張柱一個,回家之後張柱可有的得意。

    “老婆子,你看,收回來的雞蛋可沒有我送出去的好看!嘿,你男人厲害吧!”

    徐芬芬都懶得理他,給一個白眼就算了事。有時實在是被鬧得狠了,才會說上幾句話。

    “嗬!感情你拿幾個漂亮的雞蛋換回幾個醜的還是你厲害了,嘁!”可是徐芬芬說完話之後煮蛋倒不帶歇的。

    於佳一太精細的活也幹不了,分彩蛋這種事情還是讓張柱一個人出風頭就算了。她就準備每家分點饊子。

    “張嬸子,我來討吃的啦!”於佳一一隻手抱著康康,另一隻手端著一盆饊子。

    康康現在已經長出乳牙了,於佳一就給了康康半根饊子,就當磨牙了。康康以往手裏拿著都是自己布頭娃娃們,有了吃的,什麽刀啊劍啊都不要了,兩隻手抓著饊子就往口裏塞,隻是咬不斷,隻能慢慢用牙磨著嚐嚐味道。

    “我們康康也來了啊,好不好吃啊?給姥姥嚐一口好不好?”

    “嬸子你就別逗他了,這孩子吃東西吃得可專心了,外邊什麽動靜都打擾不了他吃東西,哈哈。”於佳一一邊說話一邊放下手裏端著的盆。

    “你這孩子就是個敗家的!你啊你啊,就愛搗鼓一些費油鹽糖的東西。”張嬸子把盆裏的饊子拿出來裝到自家盆裏,又給一娘的盆裏裝滿了一盆魚幹,“這是你根叔這幾日在蓮花河裏抓的,以前啊,蓮花河裏那麽多魚抓回來也隻能自己吃,吃膩了就吃膩了,現在好了,吃不完的魚還能賣到鎮上去。不是我說,還是這蓮花河裏的魚好吃!別的地方的都沒這股子鮮味!”

    “那敢情好!這魚幹一看就是嬸子你的手藝,蒸熟了特香!上次嬸子你給的熏魚還沒吃完,每次嬸子你送熏魚過來康康就特別興奮,好像自己能吃多少一樣!”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康康:“咿!”

    “你個鬼靈精,說到吃的就回過神了!”於佳一見康康手裏的饊子都快吃完了,又拿了半根饊子給他。

    康康:“呀!”

    “說明康康聰明!這熏魚在鎮上也賣得好,比這魚幹還好賣,要活魚的人家也不少!多虧了一娘你修的那條路!”

    “三個村的人一塊修的路,功勞哪能全算在我頭上。”

    “不算在你頭上算誰的,大家夥心裏都有杆稱!現在村裏日子都好過不少了,我看啊,再過個幾年,這些個費油的饊子估計也舍得做了,一年就吃一回,狠狠心就炸出來了!”

    “那好!到時候我和康康就等著吃嬸子炸的饊子。”

    康康:“呀呀!”

    “哈哈哈,真是個聰明娃!”王香紅笑了一會,笑著笑著眼睛就紅了,“一娘啊,嬸子是真感謝你,平日裏我那幾個不孝子在鎮上幹活不回來的時候,就是你顧著我們兩個老家夥。現在啊,村裏日子好過了,那幾個不孝子現在也知道著家了,自家捉捉魚,拿到鎮上去賣,一家人在一起,比什麽都強!嬸子這話倒也不是嫌棄你的意思,你啊,我也是拿著當閨女看的,我隻生了三個臭小子,哪有閨女貼心!”

    於佳一握著張嬸子的手說道:“我知道的,幾位嬸子都把我當親閨女看。”

    “還是閨女好哇!”王香紅握著一娘的手再次感歎到,“瞧,你那兩個不爭氣的哥哥回來了。”

    王香紅有三個兒子,大兒子張成文,二兒子張成武,三兒子張成才。現在回來的是成文和成武,以往是三個兒子都在鎮上幹活,現在大兒子和二兒子回家和張根一塊捕魚生活。大強和杏花是大兒子的孩子,大福是二兒子的孩子。

    小兒子成才在鎮上一鋪子當賬房,還沒成家,已經21的年紀了,王香紅最操心的就是小兒子的婚姻大事了。按理說小兒子在鎮上當賬房是很好說親的,可是那些好姑娘一聽小夥是鬼坡嶺的就不願意嫁過來。這一拖就拖到了現在。

    “一娘來了啊。等會拿點魚回家,你不是想吃小鯽魚嗎?給你捉了不少。”張成武前幾日聽一娘念叨就記心上了,“這東西鮮是鮮,就是刺太多。”

    “謝謝小武哥了。好吃就成,刺多點也沒事!”

    “玉珍啊,你出來把這些魚拿到後院養著,爹那還有些魚呢,我跟大哥在過去拿一趟。”張成武朝屋裏喊道。

    過了一會陳玉珍沒有出來,倒是張嬸子的大兒媳劉巧雲出來了。

    “玉珍現在忙著呢,走不開,我來就成。不過你們今天怎麽抓這麽多?想要累死我們幾個?”

    “前天不是下雨了嗎,河水漲高了不少。估計急沙江裏的魚遊過來了,一抓一個準!”說話的是張成文,見自己媳婦出來提就將魚放在了院子裏,“到時候嫌做魚幹累,就少幹點,我多幹點活不成問題。這些東西都是銀子啊,到時候也能再起一棟屋子,孩子們也有地方睡。我們去河邊拿魚了,走了!”

    於佳一給張嬸子送了饊子後,拿著魚幹和小鯽魚就回家了。其他人家也要送上一份饊子過去,又從各家陸陸續續又收到了各種麵食、蒸餅、梨子、熏肉之類的。

    作者有話要說:  注1:內容參考森林鹿的《唐朝定居指南》

    注:將第三章張嬸子夫婦的年齡改成了五十多歲

    小劇場:

    康康:咿呀咿咿呀呀咿呀…

    翻譯:我想吃這個這個還有這個!!!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