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章
字數:5255 加入書籤
林十二郎這幾天心情頗為煩躁,原因無他,自上次被桂家削了臉麵已過去三日,可放出風聲招係來的盡是些三腳貓,這樣如何能勝!
“十二郎君,五郎請你過去!”前來稟報的侍兒臉上放光,“五郎說今日來應征的兩人身手頗為不錯!”
林五郎是負責篩選之人,得了他的首肯,人才會送到自己麵前。
林十二郎雖堂兄弟中排行靠後,可他父親卻是林家目前官位最高之人,作為父親這一支的嫡長子,他的地位無可置疑。
林十二郎趕到訓練場上的時候,看到兩個高挑的身影,雖隻是背影,已感到高個那個身型健碩充滿力量,而矮個那個修長柔韌,如一根翠竹冉冉而立。
明明該多關注更可能入選的高個之人,林十二郎的目光卻停留在矮個那人身上,而當林五郎叫出他的名字,引得兩人回頭,他的目光更被吸引住,無法移開。
幸好多年的涵養讓他很快恢複了心神,微微頷首,季春明叉手回禮,“十二郎君。”
為了顯露身手,季春明換了短打,即使身著布衣,也無損他氣韻分毫。他臉色微紅,額角因運動染了薄汗,束起的發髻有些鬆散,漏了兩縷發絲貼在頰邊,配上他豔麗的容色,如初夏裏怒放的紅榴花,灼烈明豔,望之即喜。
林五郎沒注意到這段小插曲,他興奮的互相介紹一番,極力推薦道,“十二郎,你一定要看看左三郎的白打1,他的轉乾坤施展的好極了!”似乎注意到冷落了另一位選手,他連忙補充了一番,“季七郎的雙肩背月也不錯。”
“是嗎?這幾日哪個你不說的天上地下?”林十二郎似乎不信,目光在兩人身上一掃而過,“要真有本事,讓我領教一番!”
林五郎不忿被懷疑眼光,叫道,“比就比!一會兒”他狡猾的笑笑,“我跟左三郎一隊,你跟季七郎一隊,三局兩勝,你若輸了,便把你才得的寶劍送我!”
“你若輸了,便罰寫一百頁大字!”林十二郎促狹道,恨的林五郎牙癢,他的字一直是夫子與林家長輩的重點關注對象。
“一定讓你輸得心服口服!”林五郎自覺勝券在握,他的技藝與十二郎不相伯仲,不過經過剛才的觀察,左三郎的技藝卻比季七郎更勝一籌,自己這邊很占優勢。
林十二郎當然猜到了林五郎這點小心思,不過,正合他意。
“一會兒小心些,按正式比試來。”臨上場前,林十二郎叮囑道,怕他因顧及對手是林家子而畏手畏腳,傷了自己。
要是其他庶子可能真會自覺低人一頭不敢動作,被驕養的季春明卻無此顧忌,林五郎的小看反倒激起他的好勝之心。不過他沒忘記自己的初衷,取勝才是關鍵,技藝高低不過錦上添花。
鞠場上雙方各設一球門,每隊七人參加,以兩炷香為限,以射入對方球門中數多者為勝。
雙方擲塞子,林十二郎搶得頭籌,隻見他運球如飛,蹴、蹋、踢、拐很是嫻熟,遇到對手又能快速轉挪身形,十分靈巧,不多會兒就進了對方一球。
林五郎也不在話下,他瞅準時機一個拐帶,將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球搶至自己腳下,然後朝對方球門奔跑而去,他長於速度,十分迅猛,兩人阻擋不及被他趨了空子,所幸他發力的角度有了偏差,球撞在門框上,未能進框得分。
季春明一邊奔跑一邊快速觀察著每個人的踢球風格,他也注意到無論是林五郎這方還是林十二郎這方,選手們盡管經驗豐富技藝高超,卻都隻會最簡單的包抄阻擋戰術,並沒有整體的戰術規劃。
這般對抗靠單人技巧過大,一旦對方水平在己方之上,很難取得勝利。季春明雖未見過桂家球隊,卻從左三郎的講述中明了對方不僅技藝高超,在戰術上亦有一定布局。
但季春明相信自己的戰術經驗不會比對方差,畢竟他的老師可是京中蹴鞠賽的常勝將軍。
第一局很快落入尾聲,以己方的略勝一球而結束。隻是林十二郎覺得此局勝的並不容易,他也默默觀察了季春明的身手,他的技術頗為不錯,就算在林家子中也算靠前,可是確如林五郎的未盡之言,比起左三郎來略遜一分。
用柔軟的布巾擦掉汗水,林十二郎決定多交待幾句,縱使不能讓季春明入隊,他也希望能多接觸一二。按世俗之見,兩家門第懸殊,他待季春明寬厚,是他禮賢下士、折節相交,而低門與高門交往,品行才具必具其一才能不被士人詬病。
往常並沒聽聞過季家七郎的賢名,如此,隻有擁有拿得出手的技藝才能順勢而為。
季春明雖不知林十二郎的心思,所想卻與他分外接近。
應下左三郎的建議並不是一時有趣,也不是借此與高門相識,而是他打聽得林家書院頗負盛名。
作為與林家沒有絲毫親緣關係的小士族之子,他又從無詠絮之才的名聲在外,想上林家私塾無疑異想天開。
而若是他能讓林家贏得比賽順勢提出要求,卻有幾分被接受的機會。
即使這機會不是那麽大,但卻是他能找到的最好機會。
至於如何讓季家答應,他心中已有了一個構想,隻待這邊能成,便可施展一二。
歇息片刻,雙方準備再戰,季春明卻微微一禮,將他拉到一旁,“敢問十二郎是要小勝還是大勝?”
林十二郎雙目微抬,覺得他未免不知天高地厚,心內的熱情稍降幾分,卻還是耐著性子,“林五郎也不是泛泛之輩,況其他人也不是可輕忽之人。”
察覺到對方的冷淡,季春明卻神情不變,“輪技藝我不如三郎,也不如場上多位,可論打法卻不見得會輸。十二郎若是信我,能否聽我一言?”
林十二郎將信將疑的看過來,季春明又是一禮,侃侃而談,“我聽聞蹴鞠起源於軍中,用於作戰訓練,故也試著將比試雙方看做兩軍對壘,打贏的關鍵既要進攻也要防守。鞠場東、西可視為雙方陣地,我方在東,敵方在西,可將我方七人設置為前中後三軍,前軍三人居中線負責向西進攻,中軍兩人居前軍之後負責前後呼應,後軍兩人居鞠門負責截斷防守。”
用手比劃著位置,季春明接著講道,“前軍三人又分為左、中、右三路,前左路負責中線以西位置,前中路負責中間,前右路負責中線以東,此三人主要負責進攻,要求速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度快、準頭高,十二郎、七郎、六郎可為;中軍兩人分左右兩路,需前後策應、來回奔走,對體能、耐力要求要高,三郎、九郎可為;後軍左右兩路負責從鞠門到中線位置,主要做好截球、防守,需步法靈活、身形靈巧之輩,我與十一郎可為。這樣排陣可以最大限度的布控全場,防止所有人追球而去,而每個人各司其職,可攻可守,可以最大限度的發揮作用。”
季春明揮舞著手臂,娓娓道來,林十二郎仿佛看見他在一隻隱形的沙盤上排兵布陣,那種鎮定自若、舉重若輕的神情極像一位勝券在握的將軍。
十二郎為自己將才的輕視而懺愧,他是個灑脫之人,當下舉手一揖,“是我短視了,沒想到七郎如此才幹!聽君一席,這些年的蹴鞠我可是白玩了!”
“不過一點淺見,也是別人教我的。”季春明眼神暗了一下,卻沒再深說,“此戰術需要磨合,也許這盤並不能取勝。”
“能得此妙術,輸又何妨!”林十二郎哈哈一笑,就要揮手招呼夥伴們過來,季春明卻又請求道,“不管勝負如何,還請十二郎替在下隱瞞。”
“這是為何?”在他看來,這戰術之法實在精妙,不僅如此,他能想見,當他們在賽場上一炮打響,輝縣的蹴鞠格局將會迎來新的局麵,更加有趣也會更有特色。而做為此種戰法的第一人,可想而知,他將會獲得多麽大的名聲。
而這名聲,對季家、對季春明本人都將會多麽重要!而他,竟然舍棄不要!
“一來這戰法古已有之,隻今人更重娛樂,一時未想到而已,我不過拾人牙穗,擔當不起。二來,我不過家中庶子,由此傳名、多有不便。”
如果說之前是驚豔他的姿容,讚歎他的巧思,那麽這話一出,林十二郎不僅更欣賞他的淡然與自知。
自知之明,說來輕巧,卻需要極高的自控與忍耐,不因一時浮名而沾沾自喜,也不因一時所失而愧然自輕。
這種涵養,就算是大家族的年輕子弟也難以做到,何以,他能如此?
林十二郎半是欣賞半是審視的深望進那雙漆黑雙眸,季春明卻慧黠一笑,“十二郎可是將我當做了高潔君子?”,問完他自己先笑起來,調皮的眨眨眼,“我可不是一無所求!”
看他笑得調皮,林十二郎卻放柔了目光,“願聞其詳!”
“先容我賣個關子,等你們比試贏了再說!”說完,季春明揮動著雙手,喚來同隊的夥伴。
他們這些堂兄弟錯在排行,年紀卻相差不遠,他卻能一次就記住誰是誰,不僅如此,還能通過一次協作就能看出每個人打法的特點與長處,就算沒有讓人驚豔的戰術解析,僅這般識人的本領就不該是默默無聞之輩。
何以今日他才知道這麽個人?
望著那靈動的身影,林十二郎陷入了沉思。
注1:白打可以理解為花式控球。裏麵的轉乾坤,雙肩背月等蹴鞠技法來源百度。
作者有話要說: 蹴鞠結合百度材料瞎編的,古代不是這種打法,有興趣的可以查下百度百科,各個朝代都不一樣。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