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第二十四章
字數:4912 加入書籤
很多年後人們說起洛州的這場龍舟賽都還津津樂道,因為實在是太過別出心裁。琵琶主樂就已經出人意料,沒想到竟還能一路領先,而最後逼近終點的膠著賽,更是讓人大呼過癮。
三艘龍舟齊頭並進、爭先恐後,岸上釵帕齊飛、呼聲震天,就連端坐台上的官爺們也忍不住起身探看。
季春明五指翻飛,手上動作變化萬千。他也算因禍得福,那日危難時指撥琵琶的舉動讓他靈機一動,索性以手代撥,沒想到這一番嚐試,竟打開了新天地。由於時間緊迫,未來得及研究過多指法,可隻是幾個簡單的變換,就讓曲調煥發出別樣生機。
賽道大約八千步,加上逆流折返、水勢變化,實際耗時更久,季春明從蹴鞠戰術中吸收經驗,對於不同的水段製定了不同戰法,順流段的快慢加快,湍急段的慢慢快,逆流段的慢快慢快,富於變換的節拍調整著行進的速度。節奏與路程、與橈手精力的契合更是讓這支隊伍如虎添翼,連州城本地更熟悉水情的龍舟隊也難與之匹敵。
三百步、兩百步、一百步,季春明手下動作愈來愈快、幾近殘影,在這密如急雨的彈奏下,橈手們情緒激昂、熱血沸騰,動作整齊劃一、忙而不亂,真個是“棹影斡波飛萬劍,號聲劈浪鳴千雷”。
在一片歡呼驚叫聲中,輝縣龍舟一馬當先、破浪飛出,率先衝過錦標!
“好!”看台上眾人交耳讚歎,一名身著緋袍的男子更是忍不住拍掌大笑,他從使君那裏討要毛筆,要執這個彩頭,其餘官員也不甘落後,都與他打搶起來,後來還是男子動作迅猛,搶過了毛筆。
在勝利者背上書“上”字是曆來已久的風俗,這搶奪的官員暗自高興,在一眾橈手背上力筆留字,但輪到季春明時,卻忍不住阻止了他脫衣文身的動作,實在是這個小郎君太過俊俏,連粗獷的他也有些不好意思,隻是彩頭不易,這個“上”字留在何處實在是讓人為難。
眾官員看他急得麵紅耳赤不由暗自發笑,還是使君(一州之長)溫紹對跟隨自己的小兒子使了個眼色,溫嶠上前一步,笑道,“季郎君。”
季春明聞聲抬頭便要大拜,溫嶠雙手按住,偷偷使了個眼色,季春明會意,“還請郎君賜字。”
溫嶠在他掌心寫了個“上”字,又跟父親說了幾句話,溫使君便點了奏樂三人上來。
眾人的目光不由自主的落在一襲紅衣、懷抱琵琶的少年身上。遠觀時,隻覺他年紀不大,此時近看才發現容貌如此之盛,豔若榴花,燦若雲霞,偏他站姿挺拔、氣質如華,豔麗與清俊交織,爛漫與莊重相輔,讓人頓生親近之意。
眾人都起了愛才之心,便有那惜才之人問道:“小郎君出自哪家?可是林、桂兩家子侄?”這話並無惡意,實際算得誇讚了,畢竟都知他來自輝縣,猜測他出自當地最高門閥本身就是對他才識的認可。
宮二郎從再見季春明時便一直灰敗的臉色此時才有所變動,他拍了拍腦袋,怎生隻顧得懊惱未能一擊得中、讓這小子出了頭,卻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忘了這些官爺們最是重視門第,無論多大的才情,在他們眼中都不如出身來的尊貴,倘使再被他們知曉眼前這個讓他們讚歎的少年不過庶子出身……
宮二郎嘴角微翹,麵色也和緩過來,偷偷與吹簫手示意。
季春明溫言道,“某非是兩家郎君,祖上姓季,祖父曾做過南合縣令。”
南合是下縣,南合縣令不過從七品下,按大周習俗,一般自報家門都是說的最高官職,這小郎出身可見一斑。
惋惜有之、不屑有之,不過三兩句間,場上的熱切便如驟遇冷風的枯葉從枝頭搖落。
對這一切早有預料的季春明並不沮喪,神色依舊不卑不亢、冉冉如竹。宮二郎卻不會放棄此絕佳機會落井下石,他眼神嚴厲的瞪一眼吹簫手,那人礙於宮家地位,不得不硬著頭皮道,“季郎君在我們輝縣可是名人!不僅琵琶一絕,還以庶子之身進學林家學堂,人才出眾,實為我輩楷模。”
眾人一聽,心中更冷了幾分,更有甚者,覺得他能出此風頭,要不是家中尊卑不分,要不然便是性好諂媚之輩,不然何以竟能讓門第更為尊貴的宮家為副手?
宮二郎要微垂下目光才能壓住心底猙獰的笑意,他得意的暼一眼季春明,不知這從萬眾矚目變成冷眼相待的滋味如何?
可惜季春明讓他失望了,他神情自若、目光澄明,世人的榮辱相對並不毀他一分心性。
便是宮二郎也不得不承認少年實在讓人刮目相看,便是一般的大家子弟受此挫折也難以保持風儀,——但是季春明越優秀,他便愈心生警惕,畢竟,縱容危險做大絕不是宮家人的風格。
少年的郎朗風姿也讓暗暗觀察他的提字官多了幾分喜愛,有人死抱門第不放手,自然也有人心胸開闊,以才德鑒人。正打算說兩句好話解圍,一抬眼看到溫小郎君拽了拽溫使君的袖子,不僅暗笑一聲,按下舉動。
由溫家出麵自然比自己有用,畢竟溫家可是出了兵部尚書的人家!
“季小郎何以想到用琵琶配樂?將才某見你手彈琵琶,可是師從段善才?”溫使君瞪了一眼不合規矩的小兒子,卻沒有拒絕他的請求。再說,他也覺得少年不該因門第之見受此冷遇,畢竟這次別開生麵的演奏發生在他治下,傳揚開來,也是一樁雅事。
溫嶠聽到阿耶發問,不由鬆了口氣,他朝季春明投去一抹安慰,微笑著點了點頭。
季春明迎上少年清淺的笑意,不由有幾分怔忪。
那日醒來,對上的便是這如春風修竹般清雅溫潤的笑容,恍惚中他竟以為回到了前世。
這個少年,他曾偷偷見過。
那時他心係魏雲廷,在聽到他好幾次提起過溫嶠的名字後,還是放下了驕傲,乘他們飲酒時,暗中看了一眼,後來還被魏雲廷發現,人走後摟著他笑了半日。
“你放心——” 他還記得青年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取笑中難得的溫柔,然而等待的卻是洪佩那句“殿下就要娶溫郎君了!”
他不知道若是前世沒有糊裏糊塗的丟了性命,他跟溫嶠會是怎樣一個相處?是相看兩生厭的嫉恨,還是被他視為不值一提的玩物?
“某未曾緣見,不過偶有所得。若將來相會,必要討教一番。”過往千篇不過識海一瞬,季春明微笑對答,前生已是昨日流水無需追憶,而今生,這些都不必猜測!
溫嶠,隻會是他來日必將報答的救命恩人!
“果真靈巧之人都是心意相通,小郎君小小年紀便有此造詣,將來必成一家。”
卻是那提字官忍不住搶了話,他這番讚歎並不全是為給季春明做臉,實在是當真這麽以為。旁人隻看龍舟競渡的激烈熱鬧,他卻從中看出了戰略、統籌,尤其是在副手並不是一心的情況下,還能以卑位掌全局取得勝利,這番才幹實非一般樂手能為。
“謝上官誇讚,某不敢當。”季春明未想到會得此讚譽,他心中忽的一動,似有所觸。
旁人見使君、提字官都如此抬臉,也不由跟著誇讚了幾句,隻是到底幾許真心,季春明心中有數。
宮二郎看著重新獲得眾人關注的季春明,不由暗恨他運氣好。不過此時氛圍究竟不同將才,也不算毫無所獲,隻待他多放幾個流言,保管將他今日風采消弭殆盡!
“今日多謝溫郎君,大恩不言謝,日後若有差遣,莫不敢辭。”季春明鄭重一禮,既是謝他當日相救,也是謝他今日引見。
“我觀季郎君競渡時風采卓絕,以為是爽朗之人,怎生如此婆媽?你這一路上都謝過幾回了?”溫嶠再一次托起季春明,“我都曉得了,日後不會見外的!”溫嶠出生大家、生活順意,他又熱心好義,助人之事不知凡幾,這樣的應許也都隻是讓對方安心,未曾想過有朝一日竟會以此相脅。
兩人走過一個轉角,忽然街邊傳來一聲呼叫“前麵有百戲,快去看啊!”,本來龍舟競渡就比平日人多的街道瞬時亂了起來,人群爭先恐後跑去觀看,被裹挾在人潮中的溫嶠好不容易站穩腳步,卻發現季春明已失去了蹤影!
作者有話要說: 猜猜跑哪兒去了?
“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出自唐張建樹《競渡歌》,原句是鼓聲,為需要改為號聲。
再說說琵琶,唐前期琵琶是橫抱用撥子彈奏的,《琵琶行》裏的“曲終收撥當心畫”,還有很多唐代的古畫都可以看到。唐後期慢慢以指代撥,變為豎彈,彈奏技法也豐富起來,這裏打個時間差,讓主角繼續蘇。
這一章出現了幾個新人物,換地圖後會再出來。另,救命恩人你們猜對了嗎?
?(?????)?
小劇場
魏雲廷:英雄救美什麽鬼?作者你想玩死我?來人,拉下去燉了!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