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4章 抗命?

字數:9353   加入書籤

A+A-




    “嗚嗚嗚!”
    號角聲連綿響起,一隊又一隊的漢軍,慢慢的在長子城前列隊,匯成一片。
    放眼望去,赤甲湧動,旗幟如林。
    不得不說,魏延領軍,確實有一套。
    雖然是匆匆回師,但眼前漢軍的氣勢,仍是攝人。
    第一天進攻,魏延一下子就出動了一萬人,占了他手裏戰兵三分之一。
    很快,漢軍的號角再次響起。
    漢軍在護城河南邊,排成寬達數百步的隊伍,列陣而行。
    最前麵的兩隊,推著楯車,舉著大楯,緩緩向著護城河逼來。
    在楯車與大楯的後麵和側翼,則是弓弩手。
    在戰陣的最後方,則是或抬或扛著木樁、粗大麻繩的輔兵,乃至民夫。
    “蓬蓬蓬!”
    如暴雨般的箭矢,遮蔽了整個戰場的天空。
    明明是晴朗的天氣,但正在對長子發起進攻的漢軍,卻是覺得天空陰沉。
    甚至連日頭都被遮蔽住了。
    箭矢射不穿大楯,僅僅是第一波箭矢,最前麵一排的大楯和楯車上,就已經插上了不少箭矢。
    但大楯和楯車並不足完全擋住魏軍的箭矢。
    不少拋射的箭羽,直接飛過了前軍,然後從半空中落到後軍裏。
    饒是如今的季漢,冶鐵工藝得到了提升,國力與魏吳兩國相比,亦算得上是強盛。
    但也不可能讓全軍的披甲率達到百分之百。
    除了頂在最前麵的將士披著鐵甲,後方將士,多是皮甲。
    而輔兵和民夫,則是布甲。
    皮甲雖說也有一定的防護能力,但終是無法與鐵甲相比。
    鋒利的箭羽從天而降,借著落地的勢能,直接穿透了皮甲,插到某個漢軍士卒的肩上。
    讓他悶哼一聲,一個踉蹌。
    而更有倒黴者,被射中了胸膛,當場就是一聲慘呼,翻倒在地。
    不過幸好,拋射的威力,終是比不過直射。
    隻要沒有射中要害,倒是沒有性命之憂。
    更別說魏軍是在百步之外進行拋射,落下的箭羽,大部分已經沒有了太大的威力。
    ……
    隻是隨著漢軍的不斷推進,緊接著,第二波,第三波箭矢源源不斷地射來。
    距離越近,箭矢的威力就越大,漢軍的列隊出現了一定的騷動。
    但整體上看,魏軍並沒有能阻擋漢軍前進的步伐。
    待至七十步之內,隻聽得漢軍號角聲又是一變。
    “頓!”
    “轟!”
    大楯被立到地麵上。
    “射!”
    漢軍的弓弩手開始還射。
    隔著護城河,無數的箭矢在空中交錯。
    不少箭矢在對撞之後,折落到護城河裏。
    諸葛亮執掌國事的時候,為了對抗魏國騎兵,曾有意識地對弓弩進行改進。
    再加上某隻土鱉建立起來的工坊體係的支持,更是讓弓弩得到了進一步加強。
    若非護城河對岸的魏軍早早布好了陣勢,得以以逸待勞。
    再加上漢軍作為進攻方,在前進的同時,需要不斷調整陣形。
    恐怕在這一次的對射中,魏軍就得先扛不住。
    饒是如此,在漢軍穩定了陣形之後,後軍不斷補充上來弓弩手。
    箭雨一陣緊接一陣,不斷地落入雙方的陣中,不斷有慘呼起響起。
    兩軍隔河對射,魏軍最先占據的地利,開始漸漸地被漢軍更勝一籌的強弓勁弩所抵消。
    郭循在漢軍中潛伏數年,自然早就知道漢軍弓弩之利。
    隻是知道歸知道,終究沒有真正麵對過。
    雖然心裏早有準備,但是看著自己這邊在先手的情況下,居然無法阻止漢軍向護城河岸邊聚集靠攏。
    仍是讓郭循臉色微微一變。
    “太傅曾與吾提起,他與諸葛亮對峙武功水邊上時,諸葛亮曾數次派人突破到東岸。”
    長子守軍的主將孫禮有些歎息:
    “若非當時數降大雨,讓賊子不能安然渡水,恐怕太傅亦沒有十足的把握能守住東岸。”
    “而當時最讓太傅頭疼的,便是賊子的強弓硬弩,極為厲害,居然可以從西岸支援到渡到東岸的賊軍。”
    郭循聞言,心裏不由地“咯噔”一下,低聲問道:
    “那孫將軍覺得,長子能擋得住魏延麽?”
    孫禮笑笑:
    “若是沒有西賊援軍,按郭先生所言,魏延所掌之軍,不過三萬。”
    “強攻高都,傷亡隻怕不少,再加上他又被太傅調動,在高都和長子之間回來奔跑,早已是師老兵疲。”
    “就算賊軍再精銳,隻怕此時亦隻不過強撐一口氣。”
    “如此一算,此時能跟隨魏延到這裏的賊軍,能戰者不會超過一萬五千數。”
    說著,孫禮看向那箭矢交錯不斷的兩軍之間的上空,目光微微一凝,聲音有些低沉:
    “若是換成往日,魏延憑借工程營之威,再加上一萬五千的精銳之師,未必不能威脅到長子。”
    “隻是可惜啊,如今這些精銳之師,卻已經是疲憊之師,此時他想要攻下長子,無異作夢罷了。”
    郭循這才鬆了一口氣:
    “聽孫將軍前頭所言,我還道……”
    說了一半,他又止住不語,臉上重新換上了笑容:
    “上黨之事,太傅謀算已久,等賊子援軍到來,上黨之事早已有定論。”
    “魏延眼下之舉,不過是困獸之鬥罷了。”
    孫禮卻是沒有郭循這般樂觀,他的神色,略有沉重:
    “昔大魏精騎,縱橫天下,賊子仰仗弓弩之利,方可堪堪與大魏一戰。”
    “如今賊子步騎皆銳,再加上弓弩,遠戰近戰,已經是都強於大魏矣。”
    “大魏若想要與賊軍一戰,非憑借險地不可;而若是想要與賊正麵列陣而戰,則非兩三倍於賊軍不可。”
    孫禮指向對岸,說道:
    “魏延敢以這些兵力來攻,正是因為有所仰仗。”
    好歹是賊軍中的猛將,魏延就算是怒極而來,自然也是有些許底氣。
    郭循聽到這個話,沉默了下來。
    他做細作這幾年,親身經曆,親眼所見,自然知道,孫禮所言,並非虛言。
    兩人之間,突然沉默了下來。
    而兩岸的對射,情況又有了變化。
    漢軍的楯車和大楯,已經推到了水邊。
    但聽得漢軍鼓聲再變。
    “快,快!快上去!”
    後方的輔兵和民夫被不斷催促著,開始向著岸邊跑去。
    他們的工作,就是要搶時間,想辦法把護城河給填平。
    相比於披甲率較高戰兵,這些輔兵和民夫,護甲就低得多。
    魏軍早就看到了漢軍的變化,原本已經有些被壓下去的箭雨,突然又是一波暴射。
    低著頭跑在最前麵的輔兵,才剛剛進入箭雨的範圍,有兩個突然就慘呼一聲,翻倒在地。
    從空中降下來箭羽,可能穿不透防護嚴密的鐵甲,對於隻有布甲的輔兵和民夫,殺傷力還是不小的。
    看到前麵的慘狀,有些民夫不由地放緩了腳步。
    兩邊又有人在大喝:
    “不要停!誰敢不聽軍令,斬之!”
    終於到有輔兵衝到岸邊,將木樁放到了地上。
    隻是他們的運氣,似乎終於用光了。
    也可能是魏軍發現了這邊的異常,射向這裏箭羽立刻密集了幾分,幾個輔兵又是一聲慘呼。
    踉蹌兩步,伸出雙手,想要抓住什麽,但終是倒在地上,掙紮一番,再無動靜。
    ……
    舉著望遠鏡,看著前線戰事的王含,臉色有些鐵青。
    大漢已經多久沒有這樣拿人命去填護城河了?
    按照現在大漢軍中的慣例,應當是先以弓弩隊壓製對岸。
    如果壓製不住,則工程營的石砲開始跟上。
    直至把敵軍逼出弓弩的射程範圍之外,然後再把輔兵和民夫派上去填土。
    魏延這種做法,根本就是為了一己之私,罔顧人命!
    想到魏延對工程營所下的軍令,王含再也坐不住了。
    他收好望遠鏡,轉身匆匆地向著後方而去。
    文實正滿頭大汗地帶領工程營的人趕工,看到王含過來:
    “王將軍?”
    王含把文實拉到一邊,悄聲問道:
    “如何?三天時間,能達到左
    小說
    驃騎將軍的要求麽?”
    文實抹了一把汗,看了一眼忙碌的工地,苦笑一聲:
    “你這不是多此一問麽?昨日尚不可完成,怎麽可能今日就能完成?”
    他歎了一口氣:“最多三架,而且還是日夜趕工的情況下。”
    王含點頭:“那我知道了。”
    說完,他一刻也沒有多停留,又轉身走了。
    回到工程營空蕩蕩已經沒有幾個人的營地裏,王含大喝:“來人。”
    值守的士卒過來:“將軍?”
    “傳我令,讓護衛營的將士,立刻全部回營!”
    “喏!”
    不一會兒,文實匆匆趕來,滿臉焦慮:
    “王將軍,怎麽把護衛營都撤回來了?是不是出什麽事了?”
    王含屏退左右,這才回答道:
    “文校尉,方才在工地上,人多耳雜,故而有些事情,我不欲多說。”
    看到王含如此鄭重其事,文實知道事情重大,連忙問道:“可是發生了什麽事?”
    王含點了點頭:
    “吾受命,領護衛營,護送工程營過來,出發前,中都護曾親口說過,務必要把工程營帶回去。”
    他加重了語氣,“若是事情真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吾等可死,但工程營決不可有失。”
    說著,王含拿出一份名單,遞給文實:
    “特別是名單上的這十幾個人,就算是拚了性命,也要保住。”
    文實接過來掃了一眼,心裏就已經了然。
    這十幾個人,都或多或少地參與過某項機密試驗——包括他自己。
    而且文實的懷裏,也有一份完全相同的名單。
    “王將軍,事情當真緊急到不可挽回的地步了嗎?”
    王含苦笑搖頭:
    “說實在的,我現在也不敢確定,但……”
    他欲言又止,組織了好一會言辭,這才繼續說道:
    “但方才我在前方觀察戰況,感覺左驃騎將軍,實是有些不太對勁。”
    那般不顧傷亡,誰知道他會不會同樣也讓工程營不顧傷亡?
    事情發展到這一步,王含感覺事情可能已經完全超出了中都護的料想。
    畢竟誰能想到,明明是一場算不上重要的攻城戰,居然發展成關乎並州存亡的生死之戰?
    文實知道,王含既然已經說出這個話,估計是真的要進行最後的未雨綢繆了:
    “那王將軍的意思是?”
    “反正你方才也說了,左右都是沒辦法完成左驃騎將軍交代的事情,還不如有早做好準備,以防萬一。”
    “別的都好說,但這十幾個人,我覺得得先召回營中,以防萬一。”
    王含看向文實,“至於文校尉你,這幾日若是左驃騎將軍有召,伱一定要記得立刻派人通知我。”
    事實上,若非迫不得已,王含壓根就沒想著要跟魏延對著幹。
    因為這樣,會在大漢軍中,造成難以挽回的惡劣影響,甚至會牽連到中都護府。
    陣前抗命,無論有多大的理由,都是壞了軍中規矩,是犯了大忌諱的事情。
    文實定定地看著王含,低聲道:
    “你想好了?倘若真走到那一步,就算是中都護要保你,恐怕軍中也再沒有你的立足之地。”
    王含苦笑:
    “大不了從軍中退出就是。”
    他長歎了一口氣,“可若是不把你們這些人送回去,恐怕中都護就第一個饒不了我。”
    文實張了張嘴,不知要說什麽,最後隻能是沉重地歎息。
    他把名單還給王含,轉身離去:
    “我這就去把這些人召回來。”
    ……
    隨著戰況的越發激烈,在魏延不顧傷亡的進攻下,漢軍終究是以弓弩的優勢,生生地把魏軍逼出了射程範圍。
    輔兵和民夫,雖然有了不小的傷亡,但還是在第三天,終於搭起了一座浮橋。
    當漢軍渡過了護城河,魏軍識趣地退回了城牆下麵的羊牆裏。
    漢軍想要衝到城牆下,還得推平一道鹿角,以及一道壕溝。
    而躲在羊牆後麵的魏軍,正虎視眈眈地等著漢軍前來送死。
    “今日,必須要攻到城下!”
    魏延來到陣前,看著已經有幾分倦容的將士,大聲鼓舞道:
    “隻要能把城外的賊軍掃平,憑著工程營……”
    話未說完,隻聽得一聲無比焦慮的聲音傳來:
    “報!”
    打斷了魏延的陣前動員。
    “何事?!”
    魏延極是惱怒地看向前來報信的親衛。
    “君侯,魏小將軍送來了急信!”
    (本章完)
    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