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春秋四境

字數:3741   加入書籤

A+A-


    “誌者,學之師也;才者,學之徒也。修者不患才之不贍,而患誌之不立。是以修行者億兆,而成之者無幾,故我輩必立其誌也。”

    牧均平靜說著,漆黑的眸瞳凝視著身前兩個稚氣未脫的小童:“那麽告訴均,你們修行的誌向究竟是什麽,是想尋求宇宙間的真理,亦或者是想獲得強大的力量,還是為了榮華富貴、出人頭地?”

    兩個孩童麵麵相覷,他們沒想到牧均居然會問這個問題,一時都啞然。

    沉默了片刻,高飛突然開口,用銳利的眼神看著牧均,問道:“老師,我能不能先問一問,您的誌向是什麽?”

    看著他的目光,牧均輕輕一笑:“均的誌向嘛,一開始僅僅隻是為了殺一個人,消一口恨。後來卻是為了踐行自己心中的道。”

    “那您的道是什麽?”盛茂帶著好奇問道。

    牧均抬頭望向天空,又低頭看向大地,最後把目光定格在身前的兩個孩童身上,輕輕道:“均的誌向就在於你們。我願做一盞燈,照亮你們的前路;我願做一道光,成為這黎明的第一縷曙光;我願做一個園丁,澆水施肥,讓蔥蔥幼苗長成參天大樹!造化之行,蒼生澤被,這就是均之道,我自當獨行之。”

    兩個孩童沉默了,雖然還不明白牧均話的意思,但他們可以感受到牧均此刻的散發的孤獨與沉重。

    這一定是條很不好走的路!

    這是他們此刻的想法。

    直到很久之後,他們才明白這位他們人生路上最璀璨明燈,在給他們的第一堂課上所講的東西,意義有多麽沉重,讓他們義無反顧的走上了一條無悔之路。

    “老師,等我們學好您的本領,一定和你一同走下去。”二人以清脆的嗓音說道。

    牧均對他們笑了笑:“均等著你們可以與我並肩的時候,現在你們應該回答剛剛的問題了,自己修行的誌向是什麽?”

    高飛首先回答道:“老師,我的誌向很簡單,就是想成為您一樣的人。”

    “喔,你知道均到底是什麽樣的人嗎?”牧均對他笑了笑。

    高飛毫不猶豫的回答道:“您是世上最強大、最厲害、最睿智的人,如果真的有神,我覺得那一定是您這樣的。”他一雙大眼睛,明亮的看著牧均,充滿了崇拜。

    牧均沒有對此做出回應,隻是將目光看向盛茂,後者思考了許久,才撓了撓頭,說道:“其實我想做單先生那樣的人,老師您雖然看起來比較厲害,但我還是覺得他更讓人親近點,我想交到好多好多朋友……”

    “單兄嗎,他是一個好人,學他可以,但均希望你能夠比他多一分堅韌。”看著眼前天真的孩童,牧均嚴肅道。

    盛茂乖巧的點了點頭。

    牧均隨即一笑:“從均這裏就可以知道,誌向是會因為時間和境遇而改變的,但無論以後你們遇到什麽,變成什麽樣子,均都希望你們記得現在的初心。”

    頓了頓,他話風一轉,道:“你們跟隨均修行,均打算教你們的一是武道修行,二是各種知識,三則是做人。做人之道,在於心,牢牢把握住自己的本心,明白想做什麽,這是最重要的,否則實力再強大、知識再多,也隻是個空殼、行屍走肉。無論任何情況,都不要讓自己的心迷失,這是均教你們的第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希望你們永遠記住它。”

    “謹遵老師教誨。”看牧均嚴肅的表情,兩個孩子當即努力記下了這句話,直至多年之後,他們才領略到這句話的真正意義所在。

    牧均點了點頭:“那接下來均便開始傳授你們武學,修行之道,心靈是根本,而武道則是必不可少的護道手段,隻有武力強大了,我們才能保障自身,不違背本心,追逐目標。”

    兩個孩子眼中露出期待與向往,對於孩子來說,那種能夠讓人飛天遁地、呼風喚雨的武學,才是最感興趣的。

    “武學之道由來久遠,在遠古之時就已然存在,傳說是神明賜予人類的力量,不過均卻是傾向於這是我們的祖先在與自然環境鬥爭之下,憑借自身智慧創造出來的。神明又豈會賜予凡人可以反抗他們的力量?”牧均臉上露出一絲譏諷。

    他頓了頓,然後道:“武學的發展有兩個重要的分水嶺,一個是道佛兩派的創始者出現的時代,另一個則是季皇的時代。道宗與佛宗是古往今來曆史作為悠久的武道派門。他們的創始者將前人的武學總結歸納,形成兩種體係,一種以練氣為主,精神合於天地,達到萬物一體的境界,最後超脫萬物;另一種則是以練體為主,研究自我,以無上智慧證得菩提正覺,最終登臨彼岸。”

    看著麵前的迷茫的兩個孩童,牧均繼續道:“這兩種修行方式各有優劣,在分別存在了數萬年之後,終於逐漸融合,這時就是季皇誕生的時代,他憑借自身智慧將兩者體係融合成一,形成了現在主流的春秋四境。”

    “當然,這並不代表季皇就比道佛二宗的創始者來的高明,隻是他們走的路不一樣罷了,除了季皇的春秋四境之外,其實世上還存在著許多與之截然不同的武學體係,隻是不如春秋四境那樣適合大大多數人,所以無法大範圍流傳。但你們要記住,前輩聖賢的道路固然不錯,但要想達到武道的最巔峰,一定要走出自己的路。”

    牧均嚴肅的補充道。

    這時高飛舉手提問道:“那老師你走出自己的路了嗎?”他眼中帶著期待。

    牧均輕輕一笑:“均曾經修的也是春秋四境,後來卻成了十六個字,‘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返虛,煉虛合道’。不過均並不想教你們這個,因為這是均自己的路,未必適合你們,而季皇的春秋四境雖然未必是最強的,卻最不容易影響人的,走這條路,你們走出自己的道路相對要容易許多。”

    “那春秋四境究竟是那四境啊?”盛茂問道。

    牧均道:“春秋之道,四季輪回,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個季節,而武道之上亦是存在春夏秋冬四大境界,亦分別被稱為春發、夏藩、秋殺、冬藏。而每一個大境界都可分為三個階段,孟、仲、季。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這便是武道十二重,對應著一年的十二個月。”

    “老師,所以您是季冬境界?”一身紅衣的高飛興奮問道。

    牧均笑而不語。

    縱然是創造出春秋四境的季皇複生,也未必贏得過自己,又怎麽能用他創造的武道體係來衡量自己呢。

    見牧均沒有回答,高飛隻好也沉默。

    牧均這時道:“那接下來就是開始修行的時間了,一年四季始於春,春秋四境也以春作為開頭。”

    “春天代表著生機,每個人體內都有一顆種子,隻有讓它發芽,我們才能長成參天大樹,春天的生機就是那種發芽的力量。”

    (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