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鐵山邑之圍

字數:4400   加入書籤

A+A-


    nbsp;   孫澤沛重傷,很快被抬下去救治,他的受傷讓一場大勝的喜悅之情略微衝淡了許多,鄭衝心頭很是鬱悶,以至於明軍小旗獻上蒙古鑲藍旗甲喇額真沙棘喇首級時,他都沒有多少喜色,隻是揮揮手命其交記功軍曹處妥善收管。

    計點北關守軍損失,三百五十餘名明軍隻剩下不足一百人,而且個個帶傷,鄭衝麾下親衛隊和夜不收小隊損失慘重,可見這一仗是何等慘烈。但北關之內的明軍先殲滅了關上的昂達所部三百蒙古軍,再抵擋住數百蒙古軍的攻打,紮牢了籬笆,才讓鄭衝得以完成一場全殲,北關將士們真是此役首功。

    鄭衝命人火速救治北關傷兵,崔承祿麾下三百朝軍也損失過半,崔承祿雖然滿身是血,但卻連油皮都沒碰掉一塊,鄭衝不由得有些驚訝。

    但崔承祿乃是飽讀中華儒學之士,倒還知道什麽是禮義廉恥,當下細說了北關整個戰事的過程,就連自己貪生怕死,躲在死人堆裏裝死屍這等糗事也沒隱瞞,足見他乃是真正意義上的儒家君子。

    一個懦弱的君子總是要好過滿口謊言的小人,鄭衝並沒有責怪崔承祿,是問哪一個剛放下筆杆子從軍的文人,見得這般慘烈廝殺而不會害怕的?至少崔承祿沒有因為害怕而臨陣投敵,假如那時候崔承祿因畏懼而投降,打開關門的話,隻怕北關明軍將無一幸免,而明軍也難以完成對蒙古軍的全殲。

    通過崔承祿的描述,鄭衝知道了整個戰役乃是孫澤沛指揮,讓他多少感到意外,他有些想不通孫澤沛何以能如此鎮定自若,而且亂拳打死老師傅,能擊敗昂達這等久經沙場的蒙古八旗大將,真是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當幸存的親衛向鄭衝講述孫澤沛的刀法之時,鄭衝猛然想到,難道說孫澤沛一直都在模仿自己?這一路上,孫澤沛不但模仿自己看海圖、計算各種彈道,還模仿自己學朝語,現在就連自己的刀法也能模仿。想來孫澤沛是在努力學習鄭衝的一切,好讓自己不再懼怕那些黑衣惡人!又或許孫澤沛分裂出了第二個人格來,這個人格就像另一個鄭衝,一直保護著孫澤沛一樣。

    隱約猜到原因的鄭衝不由得苦笑起來,看來孫澤沛瘋癲之後,還是沒能痊愈,他始終還是精神有些問題,所以才會幹出直接和昂達所部蒙古軍正麵硬鋼這種瘋狂舉動。而昂達也是悲哀,沒有防備之下,被一個瘋子一頓不講理的亂拳打敗,看來還真應了那句話,光腳的不怕穿鞋的,瘋了的什麽都不怕!

    同時,孫澤沛的事也讓鄭衝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用人之法。孫澤沛隻是一個十四五歲的少年,學東西很快,雖然這可能與他腦筋不太靈光而專注力極強有關,但他就好像一張白紙一樣,可以隨意在上麵書寫。

    於是鄭衝想到何不組建一些十三四歲的少年,成立自己的少年軍官團,自己親自教授,培養出一批忠於自己的人才來。接著鄭衝又想到了培養人才不可或缺的機構,那就是軍校!

    曆史上赫赫有名的黃埔軍校就不必說了,就連後世滿清辦的一些學堂也湧現出大批人才。軍校將來是一定要建的,更何況鄭氏乃是以海軍起家,而海軍除了需要戰船和火炮之外,還需要能夠駕船的人才!而且海軍是技術兵種,不是什麽人都能做海軍的,是以隻有建立正規的海軍軍校,才能培養出大量的人才來,將鄭氏海軍打造成真正意義上的海軍,而不是現在這種海寇式的海軍!

    一場惡戰後,明軍全殲了義州、宣川來援的蒙古八旗軍,明軍進入北關休整一晚,鄭衝考慮軍校的問題也考慮了一晚。其間他幾次來看孫澤沛,見他依舊重傷昏迷,軍中大夫說他失血過多,有些虛弱,而且還發高燒,這幾天若是高熱不退就危險了。

    鄭衝知道孫澤沛是傷口感染導致的高燒,但眼下明末這個時代,也沒有什麽青黴素這一類的抗菌特效藥,隻得定時命人用烈酒替他清洗傷口,包敷這個時代的金瘡藥,同時用烈酒替他降溫,希望孫澤沛能挺過來。

    次日天明後,明軍派往鐵山邑報捷的信使回報,說侯隆所部明軍那裏得知此戰大勝,全軍都士氣大振,侯監軍詢問鄭衝,可否趁勢拿下鐵山邑。

    雖然此役打援成功,但鐵山邑之內仍有蒙古一個甲喇的兵力,還有三千餘輔兵,加上鐵山邑易守難攻,若是強攻,隻怕損失頗大。長久圍困也不可行,因為根據俘虜交代,鐵山邑囤積的糧食足夠鐵山邑內的蒙古軍用大半年的,開春之後,後金必然大舉來犯,圍困斷糧也不可取。至於斷水源這條路也不可行,且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不說鐵山邑上打有水井,就是這段時間天氣,經常下雪,鐵山邑是不會斷水的。

    一時間鄭衝也沒有好的辦法,隻能命信使回去告訴侯隆,命其按兵不動,待得他領軍回來會合後,再做打算。

    隨後鄭衝命陳平朝打掃戰場,將自家士兵火化後,屍骨帶回皮島,鄭氏所部將士骨灰更是要帶回福建安葬,是以都用骨灰壇裝好。蒙古軍的屍體便就近埋在盤穀之內,不過蒙古軍的屍骨是崔承祿發動左近朝鮮軍民掩埋的。

    明軍可以不管那些屍體,但朝鮮人時常要出入盤穀討生活的,所以他們還是掩埋了蒙古軍屍體。此後盤穀之內因為埋了許多屍骨,傳說每當無月的黑夜,整個盤穀就陰風陣陣,時常鬧鬼,此乃後話。

    鄭衝領軍在北關休整三天,孫澤沛居然奇跡般的撐了下來,高燒退了之後,漸漸開始恢複,鄭衝安心不少,便命陳平朝統領五百明軍鎮守北關,防備還有後金軍前來,同時照料孫澤沛等眾多傷兵,留他們在北關養傷。

    都安頓好後,鄭衝帶軍馬來到盤穀南關,匯合鎮守此處的於孟熹部,合兵一千五百多人,一起返回鐵山邑。來時鄭衝和陳平朝麾下有三千多明軍,現下除了留在北關的五百明軍和三百多傷兵外,就隻剩下鄭衝麾下這一千五百餘明軍。留在南關的於孟熹所部沒能遇上什麽大戰,隻有小股走漏的蒙古軍闖到這裏,也被他們收拾了,自身損失很小。

    一場伏擊戰還是損失不小,戰死八百多明軍,這還是伏擊戰大勝之下,蒙古八旗軍沒有能發揮全部戰力,若是平原見敵,蒙古騎兵隻怕更加凶悍。

    戰力在女真八旗之下的蒙古八旗都這般難對付,可見女真八旗真正的戰力如何,難怪明軍一直都不敢和後金軍打野戰,此時的後金軍還真是天下第一強軍,真的很難對付。

    鄭衝第一次在皮島殲滅後金正白旗、鑲藍旗三個甲喇,乃是靠著康格裏夫火箭的出其不意,若是沒有康格裏夫火箭助陣,隻怕後金軍早已經攻上皮島,然後就是一場一邊倒的屠殺。而這次是伏擊戰,利用狹窄的山穀地形限製了蒙古騎兵的揮發,這樣才殲滅了蒙古八旗軍。可以說兩次大聲都是投機取巧,而且雙方投入兵力都不多。若是大規模正麵戰場對敵,鄭衝也沒有把握能否戰勝後金軍!

    回到鐵山邑後,卻發現圍城大營一片士氣低迷,迎接鄭衝的侯隆、金日觀、傅青主等人臉色都不太好看。鄭衝連忙詢問原因,侯隆扭捏的道:“悔不聽鄭公子和傅先生言語,昨日揮軍攻打鐵山邑,折損八百多士卒,卻連鐵山邑牆角都沒摸到。”

    原來鄭衝派信使傳話回來之後,頭兩天侯隆倒是能安耐住性子,但他卻經不住金日觀等諸將的勸說,答應派兵試探著攻打鐵山邑。傅青主苦勸不住,便在昨天明軍揮軍攻打鐵山邑,結果折損八百餘人,卻連鐵山邑的牆角都沒摸到。

    鄭衝心中雖然無比憤怒,但麵上卻不動聲色,安慰了侯隆和諸將後,命各部明軍暫且休整,按兵不動。

    晚間替鄭衝慶賀大勝的酒宴之後,侯隆單獨與鄭衝說話,他信誓旦旦的表示,不會再出現不聽鄭衝將令的事,甚至將皮島帥印取出,想要交給鄭衝。

    鄭衝笑道:“侯公公,我知道不止一個人對你說過,在鄭衝回軍前,攻破鐵山邑,這樣大家都有功勞。說得人多了,意誌再堅定的人,也難免會犯錯。這趟之事,我不怪你,請把帥印收好。”

    侯隆歎口氣道:“從前不為主將不知道啊,原來這主將不是這麽好做的。當你手綰兵符,統領千軍萬馬時,看似很是威風,實則肩頭擔著極大的幹係。就因為我昨日一句話,一個將令,便令數百忠勇將士命喪黃泉,看著一具具的屍體抬回來的時候,我心裏真不是滋味。”

    鄭衝拍了拍他的肩頭道:“你能有自責之心,那些將士泉下有知,也該瞑目了。他們是為大明而死,死得其所。他們的死也讓我們知道這鐵山邑不好打,可以說他們的死挽救了更多將士的性命。你不必太過自責,打起精神來,明天我們一起好生商議,總會有攻下鐵山邑的辦法!”

    被鄭衝開解幾句後,侯隆才略略有些釋懷,聽了侯隆的肺腑之言後,鄭衝也才回過神來,現下自己也算是一方主將,成千上萬人的性命握在自己手中,稍有不慎就會死傷無數。之前在北關,就因為自己計劃不周,差點令孫澤沛等眾多將士全軍覆沒!想到這裏,鄭衝覺得自己身上的這份責任更重了……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