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工地教師
字數:4847 加入書籤
nbsp; 轉眼間,於雲霞已經到這所工地子弟小學工作快三個月了。這所小學是丈夫常大龍所在分局的職工子弟小學。在工區,大一點的施工分局都有自己的子弟小學。這所分局小學雖然也很簡陋,但比起她原來所在的鄉村小學條件好多了。學生和老師多了好幾倍,上學的全都是工地職工的孩子。論教學設施和教學條件與家鄉縣直小學也差不了多少——雖然教室和老師辦公場所都是平房。因工地施工經常爆破,怕飛石不安全,所以學校建在了不遠處生活區對麵的山頂上。學校操場麵積挺大,看起來很大氣。可以看得出當時建學校平場地時是充分發揮了工地自有大型施工設備的優勢,把整個山頭都平下來了——一般的學校是花不起這個本錢的。在操場的正麵有用水泥築成的寬敞高大的主席台。操場一側有用水泥砌成的七、八個乒乓球台,操場中間有籃球場和用碎石渣與煤渣混合物鋪就的環形跑道。操場四周被幾棟用圍牆連接的、紅磚瓦房的教室圍著,形成一個封閉的“回”字,學校被周邊栽種的白楊樹所環繞,在這個季節,樹上時不時傳出秋蟬的叫聲。學校大門朝山坡方向開著,站在校門口就可遠遠看見山下的一片片的生活區、忙碌的大壩建設工地和對麵不遠處群山之中的東江峽口和奔騰不息的東江流水,整個東江像一條環繞山間的彩帶,在陽光下熠熠發光。
她第一天到學校報到就受到了學校的熱烈歡迎,學校在家老師基本上都參加了她的歡迎會。之後,校長專門把她叫到辦公室交代工作。“學校的這些孩子是我們的未來,是我們的接班人,等我們這一代人老去後,將來的大江大河還要繼續靠他們去治理。但要教好這些孩子,在小學階段打下良好基礎,讓他們長大成才,我們必須引進大批的優秀教師。”校長給她到了一杯水遞過來,然後踱著步說:“可是啊,工地開工才幾年,一切白手起家,我們的師資力量十分貧乏,大批教師都是從工人中抽上來的。”他頓了一會說:“當然我不是說工人不好,他們都是工人中的優秀分子,但他們文化水平參差不齊,又沒有多少教學經驗,要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還有很大差距。你的情況我們早就了解到了,師範學校畢業,又有多年的教學經驗,我們缺的就是你這樣的老師啊!”他看了一眼於雲霞,笑著說:“你來了擔子很重啊!”
校長是一位四十多歲的中年男子,瘦高的個子,背微微有些駝,一套深褐色的洗的發舊的中山裝整齊的穿在身上,上衣口袋插著一支筆。一張國字型的臉顯得有些倦意,顯然是昨晚改作業備課太晚所致。他帶一副黑邊眼鏡,邊分頭梳的很整齊,顯得文質彬彬。他是第一批從地方支援過來的老師,原是地方某市裏一所小學的負責人。雖然身為工地小學的校長,但由於師資力量不夠,他還親自帶著兩個五年級的政治課。
於雲霞見校長這樣重視自己,反而顯得有些不好意思,說道:“校長過獎了!我原來隻是一個鄉村教師,要說教學水平和經驗也算不上,但我會與其他老師一道盡量把教學工作做好的。”校長看著眼前這位年輕樸實充滿青春氣息的女教師,就像得到了一樣自己早就想得到的東西一樣,滿意的點了點頭。於雲霞是一個對教學工作很負責的人,她盡自己所能,在學校同時擔負起了一至五年級不同年級的語文、數學和音樂課,不久又擔任了年級班主任。由於從小受農村歌手母親的熏陶,她歌唱得好,特別是民歌,手風琴也彈得很專業,在學校很受老師和學生的歡迎。
這一年的九月,常江河也順利入學,成了這所學校二年級一班的一名學生。開學的這一天,母親給他準備了一隻嶄新的軍綠色帆布書包,高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高興興到學校報到。在學校,他遇到了很多在小區一起玩的小夥伴,有對門住的狗蛋(綽號)、有旁邊一排房子住的小英子,還有小胖子夏兵等等,特別讓他高興的是他與趙建國成了同班同學。
從家裏走到山腳,再沿著石梯路爬上山到學校得半個多小時。常江河跟著母親每天在這條路上來回往複,山上一百七十九級台階他已數的清清楚楚。於雲霞由於工作出色,不久被安排做了五年級畢業班的班主任,雖然當時五年級的畢業生不用入學考試就可直接升入離工地二十多裏路的江城市中學讀書,但還是要保證生源質量,不能讓人家市裏對工地的學生瞧不起。母親經常要給學生補課,工作忙下班晚,常江河就和小夥伴們結伴而回。大家一路嬉笑玩耍,盡情享受童年的美好時光。久而久之,常江河已習慣了這種從農村到工地的生活,也習慣了與母親一起上學放學的日子。
家已安頓好,兒子也已順利入學,一切都步入了正軌。於雲霞有了更多的精力和時間用在工作上,她對班上的教學給予了全身心的投入。是啊,她剛調來學校不久,既要盡快熟悉整個學校的情況,又要保證畢業班的教學質量,可想壓力之大。好在她在工作中結識了一位良師益友,給了她莫大的幫助。這個人就是徐曼老師。徐曼,一個儀態優雅的中年女人,於雲霞叫她徐大姐。第一次見麵,於雲霞就感覺到了她的不凡。她白淨的皮膚,秀氣的臉龐,齊耳的黑發,戴著一副得體的金絲眼鏡,一身簡潔大方的裝扮,給人以寧靜又不失活潑,高貴又不失親和的印象。近四十歲的女人,身材一點都沒有變,仍然保持著高挑挺拔的體態,豐滿而不失苗條。因她帶著五年級的數學課,於雲霞又是五年級的班主任,所以她們接觸比較多,她們經常在一起討論教學心得和如何掌握學生的心理,加強對學生的管理等內容。看得出徐曼是一個有著豐富教學經驗的老師。
徐曼和她老公就住在學校後麵一排教職工單身宿舍裏,在一次交談中,徐曼向於雲霞袒露了自己的經曆:徐曼出生於一個舊知識分子家庭,父母均為當地縣立中學老師,由於父母寬厚本分,待人誠懇,又一心教書育人,不參與政治,解放後沒查出有什麽曆史問題,所以繼續留校教書,直至退休。徐曼五十年代末畢業於國內一所著名的師範大學數學係,畢業後分配在省城中學當了一名高中數學老師,她的老公也畢業於國內一所著名大學水利係,畢業後分配在與她同一座城市的水電大學當了一名老師,後來被提拔為副教授。他們是通過朋友介紹認識的,共同的事業使他們很快地走到了一起,經過熱戀,在省城結婚生子。然而,曆史的玩笑總愛開的過火,無情地打破了一些善良人寧靜而幸福的生活。一九六九年,老公作為反動學術權威受到學校的批判,由於“死不悔改”,之後就被下放到水利工地勞動改造。為了能照顧老公的生活,她主動向學校提出陪老公一起下放勞動。她被安排在了這所小學教書,而老公就在於雲霞老公常大龍的澆築隊當技術員。他們的女兒也一起來到了工地,現在江城市一所中學初中部住讀。對於徐曼的的經曆和遭遇,使於雲霞不由得想起了自己和家人的境遇,深有同感,這越發使她對徐曼產生了更深的親近感和同情感。
但她們之間的親密交往,很快引起了學校教導處和工宣隊(文革期間由企業派駐學校的工人宣傳隊,與校班子成員一道行使對學校的行政領導權和政治方向的監督權)的注意。這天上午,於雲霞剛上完第一節課,就接到通知,要她到學校教導處主任那裏去一下。等她到達的時候,教導處金主任和工宣隊董隊長已經在教導處辦公室等候了。於雲霞看到這陣勢,心裏一陣疑惑,這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兩位領導這麽嚴肅的找我幹嘛?
“於老師,你知道我們今天為什麽找你嗎?”教導處主任金勝男首先開口了。金主任號稱這所學校的女強人,連校長有時候都怕她三分。過去是基層施工單位的一個支部書記,由於能說會道,在單位造反積極,又是高中生,在當時也算是一個有文化的人。更重要的是她與上級單位—施工分局一位分管勞資的副局長是同鄉,分局建校時從眾多挑選對象中脫穎而出,很快從生產一線抽到了學校,由工人崗位轉為幹部崗位,任學校教導主任。她雖然個頭不高,胖胖的身材,但走起路來十分有派頭。她雖然不懂業務,但與上上下下的關係搞得非常好,特別是十分善於處理與上麵的關係。
“我還真不知道兩位領導今天找我有什麽事呢!”於雲霞搖搖頭笑笑說。
見於雲霞這種態度,金主任滿臉不高興地說“好,你不知道我就來教你!有人反映你自從來到學校後就一直與徐曼打得火熱。你知不知道你這是什麽行為?”還沒等於雲霞開口,金主任又連珠炮式的說道:“你這是同情資產階級的行為!你知不知道她是被打倒的反動學術權威的老婆?不要被她拉攏了。長此下去,你就會慢慢的滑落到工人階級的對立麵。”
“沒那麽嚴重吧,金主任,我隻是與她討論教學業務,從來都沒有說過反對工人階級的話啊!”於雲霞仍然帶著笑臉說。
“你是剛來不久,不了解情況,情有可原。年輕人政治立場要堅定,不要迷失了方向!下不為例,一定要與她劃清界限。你表個態吧!”一直在一旁不做聲的工宣隊董隊長說。
“兩位領導,我沒有什麽態要表,我與她隻是正常的同事關係和業務關係。”於雲霞也來了倔勁。
“於老師,我再次嚴肅的提醒你,徐曼與她老公一樣,是來勞動改造的,是來接受工人階級再教育的,是我們的改造對象,而不是什麽同事關係和業務關係,你說話要注意你的政治立場。”金主任不賴煩地說。
其實,自從於雲霞到學校報到的那一天起,金勝男對她就有了看法。那一天學校對於雲霞的歡迎會,讓金主任心裏感覺很不舒服:“不就是一個農村教師嗎?校長幹嘛要把這個歡迎會搞得那麽隆重!”
的確,學校還從來沒有像這次一樣,對一個新老師的到來那麽重視。想必校長也是求賢若渴,為了表示對專業老師的重視所致吧?來校之後,於雲霞沒有辜負校長的期望,很快展示出了一個專業教師的職業素養,其教學方法、能力水平和對學生心理的把握,以及表現出的責任心和與學生之間的親和力等,無論是那一方麵都優於從工人中抽調、又未接受專業訓練的教師。特別是在教學實踐中與徐曼的交流,讓她受益匪淺。在每次學校組織的教學計劃或教案討論會上,徐曼與於雲霞那獨特的見解常常得到大家的一致認同,而這無疑又挑戰著教導主任的威望,這讓金勝男更生妒意。談話中,見於雲霞始終不認為自己有錯,越發生氣,便加重了語氣,把她的行為上升到了政治高度。
於雲霞無語以對。
談話無果,金主任又丟下一句話:“你別以為你的政治背景很清白,你會後悔的!”說完起身就走出了辦公室。董隊長接著也起身跟著走了出去。於雲霞呆呆的站在那裏:難道自己與徐曼的正常交往,後果會這樣嚴重嗎?難道討論教學業務,提高教學質量有錯嗎?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