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火熱工地

字數:3519   加入書籤

A+A-




    nbsp;   當晨曦從東江水奔去的方向漸漸升起的時候,工地上又度過了一個不眠之夜,繼而又是新的一天的開始,周而複始推動著這個建設工地的巨大車輪滾滾向前。天漸漸大亮,職工們正在交接班,一輛輛的通勤車停在施工現場。通勤車五花八門,有大巴車、有搭上了帆布篷或沒有搭上帆布篷的平板卡車、還有雙排座汽車等等。此時,上了夜班的職工拖著疲倦的身體排著隊緩緩上車,接白班的職工敏捷的從車上跳下來,邁著匆忙的腳步奔向各個工作崗位。

    在老局長的大力支持和積極協調下,試驗壩段的澆築即將開始。常大龍和趙國柱今天一大早就來到了工地。今天隻要最後一台門機投入運行,試驗段的建築就可全線展開。

    此項試驗段的技術規劃和施工方案不久前已得到了設計部門的審核認可。混凝土新的配合比方案已由李教授給相關隊廠進行了詳細技術交底。滑模的設計與製作已由模板加工廠製作完畢,並運到了施工現場。

    “老李你還沒走啊,先回去休息吧!”見上了夜班的李教授還在現場沒有走,常大龍說道。

    “我等你來呢!你先說說你兒子怎樣了?”李教授說。

    “沒事,全好了!”常大龍說。

    “那好,那我就把昨晚的進度情況給你做個交代吧。”

    李教授將昨晚倉位準備工作情況做了詳細交代,並說:“一切準備就緒,隻要今天上午最後一台門機具備運行條件,施工場麵就可全麵打開。”

    常大龍向趙國柱努了努嘴:“看你的了!”

    趙國柱當然沒有問題。本來是可以提前的,就因為電機故障搶修而耽誤了時間。據機械隊夜班人員說,配件昨晚已請修配車間連夜加工好了,今天上午電機就可安裝好,確保門機正常運行。

    趙國柱一會兒就爬上了門機,他要親自督促電機安裝。

    常大龍進入澆築倉裏,仔細檢查起清基、立摸和鋼筋綁紮準備情況。這是一個大倉,比傳統的倉位大四倍,這些準備工作都是昨晚才做完的,他要再檢查一遍,怕有什麽疏漏。當班的幾位班組長一直跟在常大龍後麵。他來到基坑的一塊低窪地看了一眼,轉身對身邊的一位班長說:“老齊啊,你等會安排幾個人把這個地方再清一下,還有一些石頭沒弄幹淨。”老齊是清基班的班長。他又走到一處模板前貓著身子看了一下說:“‘張八級’啊!你等一會把這塊模板再矯正一下。”“張八級”是指木模班長張師傅,他有著“八級工”頭銜。當時一個二級技工就可養活一家子,可見八級工在那時是很了不得的,屬於工人中的頂尖人物。接著,常大龍又檢查了鋼筋綁紮質量和密度分布情況。待上級質檢部門來驗倉時,常大龍已把整個倉都檢查了一遍。倉位很大,加上常大龍檢查的仔細,一個倉轉下來,大半天時間就快過去了。

    在工地現場,常大龍遇見了自己過去的師傅——老勞模劉書貴。見師父也在現場,便說道:“師傅,您怎麽又來了,不是讓您在家病休嗎?”

    “唉,在家待著難受啊,還是在工地上舒坦。你看,咱們父子兵都上了。”劉書貴指了指在倉位忙碌的兒子。

    劉書貴過去當過鑽爆工,長期與粉塵打交道,得了嚴重的職業病——矽肺病。常大龍身材魁梧,力氣大,剛參加工作也被單位安排當了鑽爆工,給劉書貴當了好幾年徒弟。劉書貴為當時工程局樹的勞模,對常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大龍幫助很大。雖然常大龍後來調到了澆築隊,但一直忘不了這一師徒情。在常大龍當了澆築大隊隊長後,想到師傅年紀大了,職業病又嚴重,便通過組織關係將劉書貴調到了自己隊裏,本來安排在隊部做做雜工,但在一線工作習慣了的他非要到施工部位不可,於是在清基班安排了一些力所能及的清基工作,雖然工作沒有鑽爆工勞累且遠離粉塵,但也是挺辛苦的,病情時好時壞。常大龍與其他幾位隊幹商量後安排劉師傅長期病休治療,又考慮到劉師傅是老勞模,應該予以照顧,病休期間除沒有獎金外,工資照發。

    對這一照顧,劉師傅感激不已。之後,隻要他感覺身體還好就到工地上班來了,上一次就是被常大龍碰見後硬是要他回去了。沒想到這次又碰到了,但這次劉師傅是鐵了心不再回去休息了。

    “您都這麽大年紀的人了,還是別到現場來了,身體要緊!留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啊!”

    “話是這麽說啊!可我沒兩年就要退休了,以後能幹活的機會不多了!留著青山有啥用啊?哈哈!你還是讓我在現場痛痛快快幹幾年吧!隻是我兒子的事還得請你這個父母官隊長多操心呢!”說完劉師傅樂嗬嗬地又進倉位去了。

    兒子劉俊生的事對於劉師傅來說的確是一塊心病,都快三十出頭的人了還沒找到女朋友,看別的同齡人都抱上孫子了,劉師傅當然著急呢!兒子過去一直在農村長大,自己又常年在外工作,對他管的少,讀完初中就下地幫母親勞動了。後來母親因病去世後就一人留在農村勞動。二十多歲的時候通過招工到水利工地,安排在了澆築大隊,從此父子倆相依為命,在工地打拚。兒子老實本分,言語不多,見了女孩就臉紅,不知說什麽,有人介紹了幾個女孩都沒談成。但他和父親一樣,幹活可是一把好手,肯鑽研,愛琢磨,任勞任怨。劉師傅一直想托於老師給介紹一個,說學校年輕女教師多,找對象的機會多,又有文化、知書達理,對小孩的教育也好,是理想的媳婦。因此劉師傅就將這事交給了常大龍。

    常大龍一直把這事放在心上,也給妻子於雲霞說了,於雲霞說這事急不來,等有合適的一定幫助介紹。

    ……

    下午兩點,壩塊試驗段澆築正式開始。老局長到現場親自觀戰,工區廣播站、報社的記者,還有市裏的記者都來了。現場顯得異常熱鬧。李教授上午做了短暫的休息後,下午也早早來到了現場。常大龍剛給老局長匯報完準備工作情況,一群記者就圍了上來,問了一大堆問題:“這是我國水壩施工中首次應用的新工藝嗎?”“和傳統工藝比有什麽優勢?”“國外有采用過類似的工藝嗎?”......常大龍一一給予回答。這時有一個記者問到:“我是做科技專欄的,請問能不能說一下具體的工藝指標?”常大龍正好想脫身,指了一下不遠處正在交代工作的李華平說:“你們還有什麽其它具體的技術問題可以問他。他是教授和這裏的技術總負責,方案都是他做的。”於是記者們又圍住了李華平。

    ......

    “這幫記者真能問真會纏!說還要寫我的專訪呢!”好容易才從記者中“突圍”出來的李華平滿頭大汗地對常大龍說。

    “幫咱們宣傳一下也好啊!就是要讓一些人看看,你們這些所謂的資產階級‘臭老九’和反動學術權威,其實是國家建設的一塊寶啊!”常大龍說。

    實驗壩塊第一倉混凝土澆築的十分順利,接著整個壩段墊層施工已全部完工,等凝期過後,壩段就可大規立模,大規模澆築上升了。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