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鐵骨柔腸

字數:2472   加入書籤

A+A-




    nbsp;   處理完母親的事情,安頓好家裏的事後,常大龍又一頭紮進了工地,他還是那樣的忙,作為大壩澆築的龍頭施工隊伍,澆築大隊有永遠創不完的高產、永遠有搶不完的工期、永遠搞不完的競賽。而作為一個施工單位最基層的負責人,每一個重要的施工期,他都必須親自部署、親自安排、親自督戰,一連十天半月泡在工地那已是常事。但他又不得不心掛兩頭:妻子於雲霞的肚子眼看一天天大了起來,把她一個人與兒子丟在家裏確實不放心。加之母親不在了,全部的家務和照顧兒子的事都落在了妻子身上,妻子又是一個事業心很強的人,讓她忙了學校又忙家裏也夠難為妻子了!這時他想,要是母親還健在那該多好啊!他決定與妻子商量,讓姨媽的小女兒來工地幫忙照顧家裏和妻子。

    姨媽的小女兒也有二十多歲了,讀到初中時,因學校停課鬧革命就沒有讀書了,一直在家幫母親做農活。雖然姨夫是當地的縣高官,但愛人和小孩的戶口都在農村。他是從農村逃荒出來的,是共產黨收留了他,培養教育了他,給了他一切,他一直把自己當做農民來看待,把農村當做自己的根和最終的歸宿。他認為自己本身就是一位農民,組織上讓他當縣高官那是革命的需要,是黨給他的崗位,不能將革命的崗位與家庭的生活混淆起來,他認為自己退休後終究是要回農村的,因此他一直住在縣委的單身宿舍裏,沒有像其他的縣幹部一樣把家屬和孩子接到縣城。雖然有人說姨夫太傻,但常江河卻一直把姨夫作為他的偶像。由於姨夫在政治運動中的消極表現,令上級極為不滿,在受到批判後,被勒令提前退休,現在也在家裏種地。

    其實妻子於雲霞的幾個姐姐應該是照顧於雲霞的最佳人選,但她的姐姐們都早已成家,各有一攤子家務事,實在走不開,因此決定還是讓姨媽的小女兒來。

    這天常大龍給於雲霞說了,於雲霞起初不同意,認為自己能吃、能動、能做,沒有必要專門弄個人來照顧自己,這樣顯得自己太嬌氣了。再說家裏隻有兩間房,房子小,來了又往哪裏住呢?總不能讓她和自己的兒子擠一張床吧?但常大龍有常大龍的理由和辦法。他對於雲霞說:“你雖然說現在能吃、能動、能做,但你畢竟有了七八個月的身孕,不能和以前比了,再說以前有媽在,許多家務事你都不用操心,萬一有什麽問題,媽可以及時幫助處理。現在媽不在了,兒子又還小,我又經常在工地加班,把你一個人和兒子放在家裏我是實在不放心!你不為你自己著想,也要為我們即將出生的孩子著想啊!”常大龍說著,用手指了指她的肚子:“再說,像你這種情況,家裏沒有一個大人陪著你,我在工地工作也不安心啊!”

    於雲霞一直非常支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持丈夫的工作,有時生怕扯了丈夫工作的後腿,平時都是全力以赴為丈夫的工作著想,不讓丈夫有絲毫的分心,聽丈夫這一說,覺得也有道理。是啊,現在母親不在了,一則丈夫肯定不會放心自己和兒子在家裏;二則隨著自己肚子一天天大起來,現在的行動也是越來越不方便,很多家務事也需要有人來幫一把,這也是丈夫的一片苦心,於是也就同意了。

    關於解決住的問題,其實常大龍早就想好了。在征得妻子同意後,常大龍用了整整一天倒班休息的時間,將家裏的居住格局做了合理的調整和改變,先將他們夫妻倆居住的房子騰出來,將中間隔斷,一分為二,兒子住裏間,等姨媽的小女兒,也就是自己的表妹過來後就住外間。然後夫妻倆搬進了原來由母親和兒子居住的有客廳的那間房子,那間房子原本是通間,是他們從鄉下搬遷過來後特意隔成了一間飯廳和一間臥室。一切安排的既合理又井井有條。此時,於雲霞不得不佩服丈夫常大龍的精明與細心,他是一個粗中有細,十分善於理解和體貼人的人。

    在於雲霞即將臨盆的前夕,常大龍又專門抽空回了趟老家,將姨媽的小女兒小翠接到了工地,讓她提前熟悉周邊居住環境,帶她跑菜市場,讓她知道糧店和商店的位置,教她如何用煤爐子做飯(農村做飯都是燒的柴火灶)等等,他教表妹時的那份耐心勁兒著實讓於雲霞感動:丈夫這麽用心,全都是為了自己啊!真是難為老公了!都說工地的漢子粗放,其實他們都有一顆溫柔的心,有著常人感覺不到的鐵骨柔情,隻有與他最親近的人才能深深地感受到。雖然工地條件艱苦,施工繁忙,雖然有時為了工程建設和肩上那份沉甸甸的責任,他們不得不舍小家,顧大家,常年在工地打拚,用他們的汗水澆灌著共和國的大廈,但他們也是有血有肉有情有義的人,用他們那特殊的方式和更深沉的愛嗬護著自己的女人。

    小翠是一個十分聰明又明事理的農村女孩,在姨夫和姨媽的嚴格管教下,從小就乖巧董事,兩個姐姐出嫁後,雖然有哥哥嫂子在家,但家裏的家務和地裏的事她都搶著幫助父母做,加上又念過初中,適應能力和悟性都很強,常大龍教她的事情一學就會。小翠雖然來自農村,但有著天然的麗質,白淨的皮膚不亞於城裏的姑娘,從農村穿來的一身寬大的衣服遮不住她那少女的姣美,於雲霞一見麵就打心眼裏喜歡上了這個遠房的表妹。

    小翠來了之後與常江河的相處也是十分的融洽。雖然他們有著一定的年齡懸殊,但小翠開朗活潑的性格很快感染著常江河並被常江河所認可。在家裏有時他們像姐弟一樣在一起嬉笑和做遊戲顯得十分的開心,使常江河逐步從失去奶奶的陰影中走出來,恢複了童年時代應有的快樂和天真。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