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公主大婚
字數:6747 加入書籤
沈玦和趙寧安的婚事還沒定下來,卻先等來了嫣然公主和驍勇侯府嫡次子項子墨大婚宴請文武百官及其家眷的請柬。
嫣然公主大婚,聖上樂開了懷,親自擬旨,大赦天下,普天同慶。
說來,嫣然公主是容嬪所出,出身不大好。
按照血統來說,容嬪是突厥王庭的公主,不是漢人。而嫣然公主是容嬪的親女,出身不正,本不該如此受寵的。
二十多年前,聖上禦駕親征,征伐突厥,氣勢滔天。不過短短幾個月時間,突厥王庭大敗,向聖上奉了降旗。
容嬪,就是在那時候入的宮。
作為政治上的犧牲品,容嬪被突厥王庭進獻給聖上求和,僅得了個婕妤的位份,地位實在不高。
而後的數年,也是容嬪有福氣,先後生下了六皇子沈程和十三公主沈嫣然。兒女滿堂湊了個好字,聖上龍顏大悅,得封嬪位。
容嬪是突厥王庭那邊少有的溫婉女子,入宮之後謹言慎行,規矩得很,但嫣然公主卻性子驕縱,跋扈非常。
說來也是合該,聖上的子女中,大多受禮儀教會,規矩自是有的,卻和聖上親厚不足。而嫣然公主似是繼承了突厥女子的性子,說話辦事,直來直去,隨心所欲。
偏偏,聖上就喜歡嫣然公主這性子,疼寵到了極致。
今次,嫣然公主大婚,普天同慶,京都官道上鋪了十裏紅妝,遙遙望去,琳琅滿目,著實是大手筆。
聖上心疼嫣然公主,親賜綾羅錦緞萬匹,珠寶首飾更是不計其數,實在是讓迎娶嫣然公主的驍勇侯府,大大長了臉麵。
喜宴擺在了驍勇侯府,文武大臣們按照席次一一落座,而京都的名門貴女和官家子弟則單獨開席,擺在了後花園。
後花園的席位分立兩側,一側專門給未出閣的貴女們備著,另一側,則用來招待權貴子弟。
開元王朝素來有這樣的傳統,以便官家子弟們,借著新人喜宴,相互結識一番,若今後都入了仕途,也好做幫襯。
當然,也有權貴子弟不為仕途而來,而是為了姻緣。這樣的宴席,未出閣的姑娘們都聚在了一起,席上若見著了合眼的女子,沒準就能成就一樁美事。
尤其是那些還未娶妻的膏粱子弟們,對這樣的喜宴,甚是熱衷。
安永侯府,趙寧安放下手中請柬,換了身衣裳。
趙寧安是安永侯府的嫡女,又是侯府唯一未出閣的女子,嫣然公主的這場喜宴,自不可推脫了去。
這天,她穿了一身時下正盛行,在官宦小姐中尤為普遍的禮裝,淺藍色的衣衫,中規中矩。
趙寧安並未做花哨的打扮,隻講究得體就好。
一來是,自己本就訂了親,參加這樣的喜宴自要避嫌,若是盛裝出行,穿著鮮亮,定會惹人笑話。二來是,她講求務實,平素不喜這種宴會,對小女兒家家的爭相鬥豔,無甚興趣。
嫣然公主出嫁,京都一片繁華景象,紅燈籠掛滿了街道,尋常的百姓人家圖個喜慶,也左右掛了兩個。
趙寧安到達驍勇侯府的時候,時辰卡的剛剛好,她方一入了座,便恰恰趕上侍女給奉了茶點。
依著席位的座次,趙寧安左邊是歸德侯府的嫡三小姐楊靜婉,右邊是戶部侍郎的嫡親孫女馮秀瑛,都是京都極其顯赫的官宦人家。
歸德侯府的嫡三小姐楊靜婉先前和趙二小姐有過往來,雙方還算熟悉。還未開席,楊靜婉便兀自吃上了,一邊吃著糕點,一邊和趙寧安說閑話。
“嘖嘖,這嫣然公主一個血統不正的庶女大婚,真是好大的派頭啊。前一陣子,皇後所出的嫡四公主嫁人,也沒見著皇城這麽熱鬧。”楊靜婉撚了塊糕點,對嫣然公主這副做派好一陣兒編排。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對了,前幾日的事情,趙二姑娘可聽說了?”楊靜婉說的神秘兮兮,故意壓低了嗓音。
“楊三姑娘指的是何事?”趙寧安挑眉問道。
“誒,原來你不知道啊,也就是前幾日的事兒。”楊靜婉湊近趙寧安,小聲說道:“前些時日,驍勇侯府的項公子去逛風月樓,看中了一個花魁,許是正新鮮著,都流連忘返了。就在前天,項公子又去了,隻吟詩聽曲兒的工夫,竟被嫣然公主帶著人,生生給綁了出來。據瞧見的人說啊,項公子出來的時候,頗為狼狽,衣衫不整的,臉上還有個胭脂印子,真是裏子麵子都丟盡了。”
這茬兒事,趙寧安確實不清楚,現在聽來,也隻是當尋常閑話兒來聽。她不是那個對項子墨一片癡心傷心落水的趙二小姐,對項子墨的諸多情債,著實是不感興趣。
趙寧安神情平平,隻寡淡說道:“原來還有這回事,寧安最近養在深閨,倒是沒聽說過。”
楊靜婉拿帕子擦了擦手指,笑道:“是啊,這事兒近幾日裏都傳開了,也不知道項公子怎麽受得了沈嫣然這樣的母老虎,這日後的驍勇侯府,可有得瞧了。”
楊靜婉擠眉弄眼,一陣嘲弄笑聲。他們歸德侯府封地富饒,家世顯貴,對一個母妃弱勢,血統不純,還沒有娘家人幫襯,隻得聖上護持的嫣然公主,實在是看不起。
楊靜婉給自己剝了個葡萄,似是無意地說道:“先前項子墨那場賽事會,嫣然公主不分青紅皂白,壞了趙二姑娘名聲,今日可是解氣了,這就叫做一報還一報。”
“虧得趙二姑娘好福氣,被天子指婚給錦梁王府的世子殿下,可不是把嫣然公主都比了下去。”楊靜婉笑容甜美,往嘴裏塞進一個剝好的葡萄。
這話兒聽著像是為趙寧安打抱不平,仔細看來,卻像是有意無意的討好了。楊靜婉一個侯府嫡女,自視甚高,沒有什麽可與她攀交情的,估摸著,是想借著她,和錦梁王府攀交情。
趙寧安心裏跟明鏡似得,卻並不點透,隻不鹹不淡地告誡一聲:“府內人多眼雜,楊三姑娘當心著點,這種話兒,可不能亂說。”
楊靜婉自覺失言,訕訕笑了笑,埋頭吃著糕點,不再吭聲。
待眾人都落了座,喝了半盞茶的工夫,項子墨攜著身穿大紅喜袍的嫣然公主過來敬酒。
今日裏,嫣然公主氣色很好,明豔照人,伸手挽著項子墨,臉上滿是小女人的嫵媚笑意。項子墨本就是京都裏出了名的風流人物,文采飛揚,相貌也是不差。倆人站在一起,倒是活脫脫的一對璧人。
項子墨說了些場麵話兒,麵上帶笑,開始敬酒。
他一桌一桌地敬過去,眾人且不說心中如何作想,麵上倒都是喜氣洋洋的,和新郎官說著百聽不厭的祝福話。
輪到楊靜婉時,她先前那副嘲諷樣子早已不見,臉上露出明豔笑意,說道:“恭喜恭喜,嫣然公主今日煞是好看,項公子好福氣了。靜婉恭祝駙馬爺和嫣然公主永結同心,百年好合。”
“哪裏?也祝願妹妹,早日找到如意郎君。”
嫣然公主滿麵紅暈,癡癡看了項子墨一眼,拖著手中酒杯一飲而盡。嫣然公主癡戀項子墨已久,如今得償所願,對眾人說的這些討喜話兒,她自是歡喜的。
項子墨溫柔地笑了笑,並未看嫣然公主,而是端起酒杯,將酒水飲了。轉而,便去敬下一桌。
在瞧見趙寧安時,項子墨麵色僵了一僵,眸中劃過一絲驚詫。
隨即,他目中流露出款款深情,若有似無地歎了一口氣,好似自己受了多大委屈似的。
“寧安,你來了。”項子墨直直看著趙寧安,溫柔地說道。
項子墨這樣的語氣,著實惹人生厭。趙寧安不由得皺了皺眉,心下暗想,和自己同樣相貌的那個趙二小姐,到底是怎麽瞧上這樣的男人的?
&nbs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p; 大婚之日,卻對著新娘之外的女子表露出這般情意,不是存心給新娘子添堵嗎?
趙寧安並不應聲,轉眼看向嫣然公主,卻見,沈嫣然的臉色,果然是不太好看。
“今日大婚,你能前來祝賀,我內心很是歡喜。”項子墨沒看嫣然公主,聲音溫和,自顧說道。
“駙馬爺請自重,直呼一個未出閣姑娘的芳名,有些不妥吧。”趙寧安寡淡地掃了項子墨一眼,涼涼說道。
她不是先前那個單純癡情的趙二小姐,對項子墨自然無甚好感。
“你我相識一場……何必說這樣絕情的話兒”,項子墨輕歎一聲,眼神無奈。
趙寧安懶得理會,卻也不想項子墨在這裏惡心自己,鳳眸微闔,給自己斟了一杯酒,主動端起酒杯,敬了兩位新人。
她盈盈一笑道:“寧安代表安永侯府,祝願項公子和嫣然公主舉案齊眉,白頭偕老。”
“舉案齊眉、白頭偕老”這幾個字,她說的甚重,鳳眼染著零碎笑意,眸光微轉,卻是一陣兒微不可查的厭惡和不耐。
趙寧安飲罷,放下酒杯,施施然坐了下來。
項子墨端著酒杯,一動不動,似是被趙寧安一雙鳳眼勾了魂,滿目依然是含著無盡深情,像是故意給趙寧安添堵似的。虧得嫣然公主狠狠拉了他一把,他才飲盡杯中酒,不舍地轉向了下一桌。
嫣然公主的麵色,早在看見趙寧安時就變了,此時隨著項子墨飲下了杯中之酒,在眾人都不留意的時候,卻恨恨瞪了趙寧安兩眼。
當是把人忌恨上了。
趙寧安隻是覺得好笑,就當真淺淺笑了笑。嫣然公主霎時便冷哼一聲,捏著酒杯死死盯著趙寧安,眼神憤恨到了極致。
這酒宴實在無聊透頂,趙寧安撿了幾道自己愛吃的菜色,多少吃了點。
吃過飯食,有公子哥提議,借著這股喜慶,即興做幾篇文章。
這樣的提議,自然是想表現給對麵的姑娘們看的。
嫣然公主大婚,不同旁人,得了席位的姑娘們都是出身不凡的。光是趙寧安身邊,就有三四個侯府嫡小姐。而少理寺少卿的女兒、戶部左侍郎的孫女和宰相府裏的嫡四小姐,亦都在此地。
在座的權貴子弟們都清楚,此次喜宴非同往常,在座的姑娘們,大多到了要出閣的年紀,若是被這些姑娘家看上眼,結了姻親,對自家仕途,自是極好的。
後花園的公子哥兒們行事利落,撤了宴席,抬上筆墨紙硯,張羅了起來。這後花園本就是賞景之地,配上這些濃墨硯台,倒是極應景的。
項子墨是京都出了名的風流才子,先前一篇《興國論》,讓聖上都歎了三聲好。今日,他又有小登科之喜,這場宴會,眾人便推舉他來主持了。
項子墨解下身上紅綢,挽起袖子寫了“興國”二字,笑道:“前些日子項某不才,一篇《興國論》幸得聖上賞識,近些時日,項某偶有所得,卻覺之前見識淺薄,今日,想和諸位公子再談興國之道。”
場上眾人目露精光,對這個提議,自無異議。
項子墨先前那篇《興國論》,確有可取之處,但難免誇大了些。京門的膏粱子弟們平日裏自視甚高,鮮衣怒馬、威風八麵慣了,哪一個又肯真個服氣?
一眾公子哥兒也起了心思,若是今日,在筆墨上把這項子墨比下去了,對今後說親乃至仕途的影響都是極大的。
既有了議題,也可開始做文章了。諸位公子哥桌前擺好了席子,鋪好宣紙,便開始作答。
驍勇侯府的侍女們有的幫忙捧著書卷,有的幫忙研墨,聲勢甚是浩大。
而錦梁王府的世子殿下沈玦,便是在這些公子哥兒興致正高的時候來的。
(www.101nove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