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章 夢學堂(下)

字數:3320   加入書籤

A+A-


    其實也不必……
    這種句話高低沒敢出口。
    袁無畏掛斷電話,咧了咧嘴,是那種吃了辣度超標的辣醬後的反應。
    對麵那位,說是“不懷好意”,也不至於。實在是對他的根底太過了解,知道他這次腦洞大開,搶到所有人前麵,在“夢境世界”中找公正教團搞“跨界置換”,本身就是有多方力量在推動。
    軍方也好,李維也罷,都是衣食父母,袁無畏不遮不掩,否則幹嘛要打這個電話?
    那位“在世神明”大概率也樂見其成,要不然哪怕是在“夢境世界”,哪怕他不折不扣完成了所有置換要求,公正教團也沒有輕易放他過關的道理。
    袁無畏找到的那位“內線”就很明確地告訴他,“跨界置換”過程中,所有的關於時空方麵的信息,都是由羅南一手操作,手段特殊,哪怕是公正首祭,現在也在辛苦補課過程中。
    心知肚明是一回事,態度表現是另一回事兒。
    這種時候,服從和配合就是最重要的。
    他這種小卡拉米,哪怕性格再尖銳,也隻是多那麽一點點的芒刺,照樣是被人拈來甩去,隨隨便便就塞到哪個位置上。如果不及時修正,最後還是被擠死的份兒。
    袁無畏性格尖銳,有時近乎瘋癲,但他很清楚這一點。
    有些人平常就要躲得遠遠的;有些人平常可以開玩笑,衝撞也沒問題,但關鍵時候必須果斷裝孫子,人家說啥是啥。
    李維導師是前者;那位“在世神明”,就屬於後者。
    至於袁無畏更喜歡哪個……他為什麽要喜歡這種隨時可以勾掉他性命的家夥?
    “睡覺睡覺,喵的現在連睡覺都不安生!”
    袁無畏躺到早已準備好的特製維生艙裏,準備好長期“出差”。維生艙外,軍方專家忙忙碌碌,幫助他連接各種設備,有的甚至要插進大腦和脊柱,一部分是維生功能沒錯,但更多還是為了還原夢境信息……
    他終於也淪落到小白鼠的境遇裏了,唔,這就是鼠肉三明治的味道嗎?
    胡思亂想中,袁無畏沉沉睡去,恍惚入夢,經過一番折騰,來到公正教團總部,直麵那神奇的“真理天平”……白色秤盤的部分。看著白色秤盤與三股同色鉸鏈同時崩解,化為奇異的門戶,他嘟嘟囔囔地進入,按照之前的教導,在兩個並排選項中,選了右邊那個。
    其實他想選左邊的,玩一把心跳,可“內線”早知他的脾性,提前就說過,左邊選項隨便他選,要是選中後有變化,公正教團立刻奉他為上賓。
    袁無畏就選了,毫無意外地沒有反應,於是隻能老老實實按劇本來——然而夢裏“真理天平”也搞“跨界置換”,這是什麽荒唐劇本?究竟是“夢境世界”可以複刻“真理天平”呢?還是“真理天平”的力量可以滲透進“夢境世界”?
    不管袁無畏怎麽琢磨,他終究是給置換過來了。感覺“新位麵”也沒什麽不一樣的,他眯起眼睛看向天空:
    “太陽挺好……唔,是不是有點兒不對?”
    袁無畏在“夢境世界”裏完成了跨界,羅南希望他能充分發揮其“大時空觀測者”的能力,給“外地球”時空把把脈。
    至於“夢境”與“現實”的差異問題,那是羅南操心的事兒,無需他人計較。
    適應和觀測總需要一段時間,羅南就將那家夥先丟在一邊,繼續琢磨“凝水環”的事兒。
    自從窺見“凝水環”在“法則勾線”層麵上,極致簡約明了的布局後,忽然明白一件事。
    “凝水環”,唔,可能不隻是“凝水環”。
    羅南打了個響指,眼前除了“凝水環”之外,又出現了一套“堡壘”構形,就是“血意環”。
    眾所周知,“堡壘”的基本楔形結構要的是成組成團,兩塊為一組,拚接個上百組不在話下。
    單個結構看不出來,可當幾十成百上千塊“堡壘”構形拚結為圓環體,聚攏如一的時候,那些在“過渡層”,在精神層麵快攢簇的“法則勾線”,比單個結構發散的線條並沒有多出幾根。反而是重複整合收束,以至於其幹涉力量也水漲船高,不隻是作用於“過渡層”的形神框架,還通過這個中繼點,持續作用於“物質層”,形成相對穩定的幹涉結構。
    單體便有類似作用的“凝水環”,架構水準更強,精度要求更高。入手也要更難,可一旦匹配那個精度,便能夠自動攢簇“法則勾線”,持續幹涉作用。這裏肯定還要施術人持續加持消耗,但運轉發展的趨向便是如此。
    這一刻,羅南徹底明白過來:當初翟東國翟工怎麽就能依靠“凝水環”、夏城分會那麽多人怎麽就能憑借“血意環堡壘”,跨過多年難以逾越的屏障,成功覺醒。前方的創造者已經清理出了一條道路:
    以“法則勾線”的高效整合,最大化驅動人們有限的力量。
    整個作用過程中,“凝水環”也好,“血意環”也罷,都充當了在“過渡層”嵌入的新角色,成為了修行者自我塑造,也可以部分委托他人塑造的“工具”,就像階梯、扶手、拐杖、義肢……
    羅南從元居見習祭司那邊了解的信息裏,對所謂“非生命”的“過渡層”架構沒有特別清晰的認知,隻當是“幻想種”那種類型。
    可現在有了。
    或許正因為這個緣故,在“諸天神國”眼中,遺傳種們所認定的“生命層”“核心層”,不夠準確。在這個領域內,祂們可以造作出很多不可思議的結構,實現不可思議的功能,讓生靈一步登天、一步墮獄。甚至不需要什麽自然模板,完全可以根據“法則勾線”與物質層麵的作用模式,進行擬合定製。
    這是“造物”甚至“造化”的領域。
    高高在上的神明,又怎麽會將這個領域的命名權,讓渡給螻蟻一般的遺傳種?哪怕他們中間有相當一部分,就是從遺傳種升格而來……唔,這種說法可能有些偏頗,羅南隻是剛剛接觸到這一領域和手段的生瓜蛋子,還需要更全麵的認知。
    羅南眯起眼睛,看“凝水環”“血意環”上疏密不等、又暗蘊規律的“法則勾線”,看它們鋪展延伸的主線脈絡,沉吟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