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第十二章轉變
字數:3131 加入書籤
老張頭是一臉地為難,都是親孫子,手心手背都是肉,他們讓誰讀不讓誰讀呀。羅氏看看張小寶又瞅瞅張小北,這倆孩子各有各的好,小寶呢,小時候聰明伶俐,走丟了又能回來,這可是多難得的事,就是眼下吧,還有些不適應,可能就以後慢慢就好了。小北呢,也是個好孩子,聰明乖巧,尤其是最近越來越招人疼,真要從他倆中間選一個,羅氏一時也難以拿定主意。羅氏和老張頭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兩人都舉棋不定。
而一旁的老二夫妻則沉默著,他們誰也不想供,憑什麽他們辛辛苦苦的勞作供別人家的孩子去讀書。但是兩人不好先開口,準備看看情況再說話。
老大夫妻倆則是暗地裏悄悄使著眼色,過了一會兒,江氏先開口了:“按理說,小寶也好小北也好,兩個娃兒都是張家的男丁,都該讓他們上學,可畢竟咱家窮呀,眼下隻能咬咬牙供一個,我想著,小寶年紀比小北大,在朱家又認了幾個字,讀了幾本書,要不就讓我們小寶先讀著,以後家裏有錢了再讓小北去讀,你們看咋樣?”
江氏的聲音一落,張富貴趕緊附和道:“我覺得孩子他娘說的對,爹,娘,你們想想,小寶可是張家的長房長孫哪,這一次又靠老天爺保佑,把他找了回來,俗話說得好,大難不,大難不丟,必有後福。”張富貴覺得大難不死太不吉利了,就自個改了個詞兒。
江氏和張富貴說得也都在理兒,老張頭和羅氏不知不覺間就偏向了小寶。
此時的胡氏早就忍無可忍了,她提高嗓門道:“咱們鄉下人家又不是人家大戶人家,啥長孫不長孫的,家裏銀子有限當然是哪個孩子有讀書的天分就供哪個。我們小北是沒開過蒙,可是孩子他爹說,小北隻是在私塾裏偷聽過兩回就能會背書了。”
張小寶聽到張小北也會背書,滿臉的懷疑和鄙夷,就憑他,怎麽可能?要說張小寶這幾天正鬧情緒呢,他壓根就沒這個所謂的堂弟瞧在眼裏,隻這會兒,才斜眼瞅了張小北一眼,用挑釁的語氣問道:“你真的會背書,別是騙人的吧你倒是背個我聽聽。”
江氏一聽也附和兒子道:“是呀,小北,你背幾句讓你小寶哥聽聽對不對。”
張小北:“……”
他沒料到炮火這麽快就燒到自己這兒了。
張小寶見張小北這副樣子就以為他果真是不會,顯得愈發地得意洋洋地,江氏和張富貴的臉上也是帶著別有深意的笑容。
而胡氏則是一臉地焦急和期待,張小草和張小枝小花她們雖然沒有說話的餘地,也是用擔憂的目光看著張小北。
張小北看著他這副欠揍的模樣,忍不住想挫挫他的銳氣,便輕描淡寫地說道:“哦,我是在學裏偷聽過,也會背一點。”
張小北朗聲背誦了一段《千字文》:雲騰致雨露結為霜 金生麗水玉出昆岡劍號巨闕 珠稱夜光 ……”
張小寶沒料到這個看上去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不起眼的堂弟竟然真會背誦,一臉震驚地瞪著他。
其他人雖然沒聽過這段文字,但又覺得莫名厲害,特別是看張小寶那種神色,那就說明小北背的是對的。
張耀族和胡氏相對欣慰一笑,胡氏說道:“你們看吧,我們當家不是那種說慌話的人。”
江氏不敢示弱,趕緊哄著張小寶:“小寶,你也背幾篇讓大家夥開開眼。”
張小寶瞥了他眼一眼,不屑地冷笑道:“我背了誰聽得懂?”江氏也一想也是。
張小寶那不屑一顧的眼神全部落在了老張頭的眼裏,他心裏不由得一沉,小寶這孩子萬一一直都是這個性子掰不過來咋辦?說真的,老張頭對這個孫子這幾天的表現真的挺失望的,但想著這孩子走丟了幾年剛被找回來,難免會有些不適應,也許慢慢就好了。但此時另外一個念頭也開始浮上心頭,要是萬一好不了呢?到底是供小寶還是供小北,他們得好好想想,畢竟這關係到張家以後的前程。
老張頭想了想,便對張富貴和張耀族說道:“你們不是還有兩天才走嗎?等到時再定,先讓我跟你娘好好想想。你們自個也好好想想,要供孩子讀書可不是嘴上說說的事,這錢從哪兒來,以後的日子怎麽過,都得有個章程。”
兩人點頭稱是。江氏和胡氏張口欲言,都被兩人的男人給製止了。爹的話都說到這份上了,再糾纏下去也就顯得不識趣了。
這一晚上,張老頭和羅氏,大房三房夫妻都在悄悄商量究竟供誰讀書的事情。不光他們在想,就連張小北自己也在想,說真的,自穿越後,他光是適應這個新身份就恍惚了好幾天,關於以後,關於前程,他根本就沒想那麽多。但這些日子發生的一連串的事情,讓他的思想慢慢地發生了變化。在私塾先生那兒的冷遇,高明禮父母對對他們父子倆的冷諷熱嘲,讓他意識到無論在哪兒,世情的冷暖都是一樣的,窮人就是這麽不受待見,特別是在這個等級森嚴的古代社會,他需要拚盡全力才能讓自己和家人過上平凡而平淡的生活。
另外,還有父母對自己的期待,以及家裏的姐妹們的將來,這是個男尊女卑的時代,如果他們家不強大,他的那些姐妹們將來誰知道會遇到什麽,也許荒年會被賣掉,也許長大後嫁給願意嫁的人,也許……張小北想了很多很多,越想越深。
以前,父母提起關於全家供他讀書的事,張小北曾考慮過自己以後的壓力太大,現在仍然是這麽想,特別是又多了一個堂哥,讓事情變得愈發複雜。沒錯,他想讀書,但他不想靠全家人的力量去讀書,他想靠自己家的財力去讀書。他也想好了,他並不是非走科舉這條路不可,他要先想辦法賺錢,讓父母和姐妹們過上好日子,在這個基礎上,他努力讀書,能讀多高算多高,能考到哪步算哪步。
張小北想了半夜,決定次日清晨把自己的想法告訴爹娘。
張小北想了半夜,他的大伯母江氏也琢磨了半夜,終於琢磨出一個極妙的主意來。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