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第 84 章

字數:3631   加入書籤

A+A-


    紅樓之黛玉養了一隻貓!
    人人都道聖上治國有方,功德無量, 上天才降下一係列的福瑞, 朝臣中上賀表吹噓拍馬者不知凡幾。禦花園荷花池裏浮出來的那塊五彩石頭,要被宮人捧在了禦案之上。至於那塊隱約的字跡, 找了許多專研究古文的老學究老博士們來瞧是什麽字, 眾人說什麽的都有,有說是萬歲的, 有說是天佑的,有說是讚揚當今盛德的。還有說民間本有麒麟送子之說,那塊隱約的字跡是多子多福。
    這些話從朝堂傳到後宮, 再傳到民間,自然而然也傳到了太上皇的耳朵裏。
    天降祥瑞往往預示著君主有德, 治國有方,功德無量,自然是好事一件,太上皇也高興,便同太後並幾個太妃們在後宮設宴打算慶祝一番。派人去請皇帝和靖王, 打算父子同樂。是日李昭和李旭一起去太上皇宮裏赴宴, 將祥瑞中的幾件東西也都一一奉上。
    眾人看戲飲酒, 有李旭在一旁逗樂, 太上皇興致很高,喝到興濃處,太上皇拉著李昭的手誇讚了李昭幾句,又告誡他不可懈怠, 要時刻將百姓裝在心裏等等之類的話。
    見情緒鋪墊的差不多了,找個機會,李昭便帶著周航先去見太上皇。
    當年周紅身懷六甲負氣出走,雖然李昭極力遮掩隱瞞,太上皇最終還是知道了。因為事關家醜,鬧出去誰臉上也不好看,所以後來太上皇便默認李昭將此事壓了下來。李昭一麵對外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一麵派人四處找尋妻子的下落。可是兩個月過去了,依然毫無音訊。兩個月的時間,李昭閉門不出,托病連朝也不上,整個人滄桑了許多。
    眼看到了臨盆的日子,此事終究得有個了解。後來太上皇便逼著李昭在王府演戲,說王妃生產期間難產,一屍兩命。這便是將周紅和她肚子裏的孩子從玉牒上抹除,便是以後他們回來也不認了。
    李昭執意不從,還被當今的太上皇當年的皇上關了七天。
    李昭也是固執,七天時間愣是不吃不喝出來的時候已經奄奄一息了,幸得李旭找了個神醫用人參吊著,又來了幾服藥吃了才漸漸地好轉。自此以後,太上皇越發不重視李昭,覺得他兒女情長不堪大用。也因為此,李昭兄弟二人才躲過了腥風血雨的奪嫡之爭,也算是因禍得福。
    事情過去十幾年,當年的氣憤之情早已不在,太上皇聽說找到了那個孩子的時候並沒有隻是皺了皺眉,問“確定是你的血脈嗎?”他更在乎的是這孩子到底是不是自己的孫子,皇家的血脈可容不得半點玷汙。
    李昭躬身道“千真萬確,不然,兒臣也不敢往太上皇麵前帶。”
    太上皇在禦座上坐著,眯著眼養身,聞言,淡淡的說“既如此,讓那孩子進來吧,我瞧瞧再說。”
    李昭忙出去叫來周航,讓他跪下給太上皇磕頭。周航進宮前,李昭已拍貼身內侍魏興安教過他禮儀,尤其是見了太上皇該行什麽禮。這會子周航雖然心裏別扭,那一套跪拜之禮倒行的行雲流水,優雅而不失尊貴。
    太上皇並未喊起,隻叫周航抬起來打算細看一下容貌。
    這一細看,太上皇心頭大大的訝異了一下。暗道,這小子長的同太祖皇帝也太像了,簡直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太上皇幼年雖見過□□皇帝,但那時的太祖皇帝已經年過花甲,與年輕的畢竟不同。宮廷珍藏的太祖皇帝畫像多以寫意為主,同曆代帝王畫像一般,都是方麵大臉,慈眉善目,胡須稀疏,麵白細潤,身穿龍袍,五官端正,相貌堂堂。
    但太極殿的的密室珍藏著一副太祖的寫實畫像,用的是西洋畫法,濃墨重彩,畫的跟真人一般,連眼珠子都散射著精光,仿佛隨時能從畫裏走出來一般。
    這幅畫的太祖皇帝剛及弱冠,正策馬揚鞭疾馳而去,英姿勃勃,氣宇軒昂。比眼前這孩子略顯成熟些,想這孩子在過個幾年,當有當年太祖皇帝的風采。
    再加上,與李昭像了八、九分的鼻子和下巴,同自己一樣斜飛的英挺劍眉、深邃的眼窩,太上皇已確定周航定是他們李家的人。他想,如果真是皇家的孩子,也沒有流落在外麵的理兒。
    李昭讓周航將脖子上戴著的那塊傳家玉佩給太上皇看,說這是當年周紅日日佩戴在身上的,錯不了。皇家規矩森嚴,不比尋常百姓,便是兒子不甚得寵的一年也每次見得了皇帝幾麵,何況是兒媳?因此周紅常佩戴什麽東西,太上皇不可能知道。不過這事並不難查,太後太妃們一向在這方麵留心,問問她們一切便都知道了。
    因此,太上皇便派人去叫太後並太妃們。
    雖然他心裏也覺得周航就是自己的孫子,但是多確認一下也沒有壞處不是。
    不多時,太後便帶著三四個太妃過來了。太上皇命李昭和周航在內室待著,他想讓周航將那塊玉佩從身上解下來,讓內侍捧著帶到外麵給外麵那些娘娘們看。
    周航死活不肯,廢話,這幾年可藏著她和林妹妹的空間,他才不要冒險交給人!
    李昭勸也沒用,下死命令也沒用,周航還有自己的理由,說是周紅吩咐的,玉在人在,片刻也不許離身的。他提起周紅,李昭便不忍心再說什麽,太上皇見他倒有孝心,也不為難他,便帶著周航一起去給眾妃子們看。
    太後先看見太上皇領了個年輕的後生過來,笑道“太上皇,這是誰家的孩子,怪可人疼的?”周航長相太有辨識度,一看就是皇室中人的長相。可又不是皇子,宮裏的皇子她都見過,因此太後猜測可能是哪個王爺或是宗室之子。又見太上皇對這孩子很是憐愛的樣子,她便也笑眯眯的問。
    太上皇笑道“先別問哪家的?這有個東西你們來瞧瞧,可認得不認得?”
    眾人一看,都覺得眼熟,都說自己見過可是時日太久,一時想不起來了。過了一會兒,突然有一個老太妃道“這不是當年楚王妃日日戴著的玉佩嗎?太上皇從何處得的?”
    果然不出所料,太上皇含笑點頭,也不解釋,將眾女人們打發了。
    搞定了太上皇,事情就簡單了。
    最終,麒麟彩石上的字跡被玄真觀的一個老道士崔真人破解,人人都道他道行高深,是個活神仙,在京中權貴們中間甚有威望。崔真人給了權威的說法,說那彩石上字跡是四個字,寫的是天佑麟兒。
    一時間,朝臣中議論紛紛,都說這彩石既然出現在宮中,說的必定是皇子。聯想幾個月前聖上流露出要立太子的想法,大臣們都說這四個字一定是應在未來儲君身上。連個成年的皇子暗中又加緊了明爭暗鬥的伎倆,便是還未成年的三皇子,其母劉貴妃也私下裏給自己的娘家帶書,帶二天,她娘家嫂子就遞牌子進宮求見了。
    事情的發展,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十五的大朝會上,李昭給群臣講了一個故事。大致意思便是當年元後並不是一屍二命,而是當日潛邸遭了刺客,元後受到驚嚇,難產了,生下兒子後便血崩而死。小皇子因為難產身子很弱,請了大師算命說天家富貴恐他承受不住,須得送到尋常百姓之家養大,而且這孩子十六歲上有一個大劫,必須過了大劫以後方能順遂,因此十六歲再接回放可。
    李昭剛痛失了王妃,不敢拿嫡子的性命開玩笑,隻好照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