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第 94 章

字數:4725   加入書籤

A+A-


    紅樓之黛玉養了一隻貓!
    周航想到一個主意,元夜那日, 黛玉可女扮男裝出門賞燈, 便沒有什麽忌諱了。主意是好主意,但林如海怕是不會同意女兒盼頭露麵, 即使是許多年輕女孩兒都會出門賞燈的元宵節。黛玉不想忤逆父親, 所以並不打算實施。
    翌日,鄭莉華過府, 也說起元宵燈會之事,邀黛玉一起去觀燈。
    黛玉仍說不去。
    鄭莉華道“這可是一年一度的盛會,姐姐為何不去呢?我聽說, 元夜那天,京城個個街道均是張燈結彩, 還有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打太平鼓的,老老少少都出去看燈,正陽門門樓上堆起燈山,比一間屋子還高呢。屆時聖駕亦會降臨,百姓們得以瞻仰天顏, 這可是平常沒有的機會。聽說每年都是人山人海, 十分熱鬧呢。姐姐你一個人外家帶著也無趣, 不如就去瞧瞧熱鬧, 過了這個村可就沒有這個店了。”
    “是你想瞻仰天顏吧?”黛玉笑道。
    “又被姐姐看穿了。”鄭莉華吐吐舌頭,拉著黛玉的手,搖晃道,“姐姐也去嘛。”
    黛玉被她纏不過, 隻說考慮考慮,心下並未當回事,想著那天隨便找個理由搪塞過去便是。鄭莉華卻隻當黛玉說考慮,便是同意了,心下歡喜,臉上帶笑,轉而去拉慧兒的手,問有沒有好吃的點心,央其拿些來,她餓了。
    鄭莉華吃飽喝足,便坐不住,可巧太陽不錯,黛玉命人在院子裏備了桌椅坐褥,拉她出來曬太陽說閑話。紫鵑帶著慧兒、雪雁並兩個小丫頭擺上茶水、點心、果品。因快到正午的十分,台上正是一日中最烈的時候,曬在身上暖融融的。黛玉除了外麵的披風,手爐也不拿,在椅子上坐著抓了一把鹽?h的南瓜子在手裏,慢慢的磕著,一邊聽鄭莉華說她前些日子雖母親四處去吃年酒遇到的一些稀罕事兒。
    院子裏有幾株梅花,開的正盛,氤氳出滿園的馨香。
    兩三個小丫頭正折梅花枝子,還有幾個小丫頭在廊簷下喂鸚鵡、畫眉等鳥雀兒。一時,小夏笑嘻嘻的走來,拿著好幾枝梅枝子給黛玉看,問“姑娘,你瞧這幾枝開的還好麽,用那隻細口的白瓷瓶插如何?”
    黛玉打量小夏一眼,暗道這孩子變化好大。她有半年多沒有仔細看過小夏了,印象中小夏是個瘦瘦小小的女孩子,人比同齡的孩子小很多,臉也是蠟黃,並無紅潤的氣色。不想,一段時間沒注意,這小丫頭抽條後越發齊整,不再似先前的麵黃肌瘦,倒白潤起來,眉眼瞧著也精致不少。可見,她在林府過得還不錯。
    她今兒穿一件紅綾小襖,下麵是淡綠色的裙子。這兩衣裳往日沒見小夏穿過,想來是過年時新做的。每逢年節,林府上上下下的丫頭們都要做新衣裳,小丫頭兩身,有些體麵的丫頭三身、四身不等。跟在林黛玉7身邊的丫頭與別的又不同些,因為常跟著姑娘出門,不能丟了家裏的體麵,比普通的丫頭又多出一身,料子也好些。
    小夏身上的這一襖一群,單看都是極好的,隻是紅配綠的搭配,未免俗了些。
    黛玉暗道看來得讓紫鵑留心,提升提升這孩子的品味了。
    黛玉瞅了那幾支枝梅花一眼,並未伸手去接,笑道“開的倒是極盛,隻是未免過盛了些,所謂盛極必衰,開不了多久。若要插瓶,須選那些方綻開,尚未將生命力耗盡的才好。”可巧此事慧兒也折了幾枝子走來,黛玉便指著道“像慧兒手中那枝便很不錯。”
    小夏仿佛感受到了挫敗似的,歎口氣,道“倒是可惜了這幾枝子好梅花,早知道奴婢便不折了。”
    黛玉道“不能插瓶,倒可用作他用,也不算可惜。”
    小夏整個人便靈動起來,忙問“還可做什麽,求姑娘賜教。”
    黛玉道“用處多著呢。比如,將這些梅花取下洗淨了搗碎,製成胭脂膏子,比外麵買的好些。”
    黛玉說的時候,邊上的丫鬟們都在聽,聞言都道很好。說完很好之後,便一致詆毀外麵買的脂粉,說那些東西根本沒法用,許多裏麵都加了鉛粉,剛用的時候是不錯,可是時間長了臉便越用越黑,有時候還起小紅點,她們早就不用了。
    說起脂粉之事,女孩子們似乎有無盡的話題。
    鄭莉華抱怨京城的天氣幹,自從來了京中,她的皮膚就經曆了種種問題,先是幹澀,然後臉上起紅點,好容易調養好些,又開始幹澀,換了好幾樣脂粉膏子都沒用。現在隻好少出門,日日在家養著。
    鄭莉華說今兒早起她下巴上又起了一個痘兒,好在不算大,脂粉勉強蓋的住。黛玉這才發現,鄭莉華今兒臉上的脂粉比常日厚些。她小小的年紀,其實用太多的脂粉並不好,黛玉比她還大兩歲呢,平日也很少用脂粉,總覺得那些東西塗在臉上不舒服。好在她皮膚天生白皙,便是不施粉黛,臉蛋也是白裏透紅。
    黛玉告訴鄭莉華,平日不要用太多脂粉,尤其是外麵買的,誰曉得裏麵添了什麽東西。
    然後她又告訴鄭莉華一個秘法,平日無事的時候,可在徹底淨麵後,將新鮮花瓣搗碎,用少量牛奶拌勻敷麵,過約一刻鍾功夫洗掉,可使臉上皮膚更加潤滑。
    橫豎也是閑來無事,黛玉親自示範,用兌了少量靈泉水的牛奶和新鮮梅花給鄭莉華敷麵,用過之後,果然功效立現。鄭莉華當即表示,回去後要日日這樣敷麵,再也不買外麵的脂粉膏子了,以後她也學黛玉自製。
    這幾日,花園成了林府最為熱鬧的坐在,蓋因花園裏掛了許多燈籠,燈籠上寫有燈謎,丫鬟仆婦們路過總要猜上一猜,掙個彩頭回去。不斷有丫鬟來回話,說哪個哪個燈籠又被某人某人取走了。鄭莉華是個愛熱鬧之人,黛玉便陪她一起去瞧。
    時值冬日,雖然花木多數枯敗,但各色造型百樣的燈籠將花園點綴的璀璨奪目,比花開正盛之時還要繁華。四五個個婆子正在修剪花木,其餘的婆子丫鬟許多,一時也數不清數目,都在花燈前苦思冥想,一時竟無人發現黛玉一行人的到來。
    紫鵑清了清嗓子,高聲道“姑娘來了!”
    眾人這才往儀門出看,隻見黛玉身穿蜜粉色鑲銀絲萬福蘇緞小襖,下麵是同色織錦繡花長裙,披著大紅猩猩氈鬥篷,挽著雙寶髻,簪兩支素雅的珍珠發簪,被十幾個丫鬟簇擁著,站在她身旁的鄭莉華,也是一身大紅猩猩氈鬥篷。
    眾人忙躬身請安,其中一個管事婆子,因為常見黛玉,比旁人有些體麵,便笑嗬嗬的上前,道“今兒天好,暖和,姑娘也出來轉轉?”
    黛玉笑道“來瞧瞧這些花燈。”
    說著便將鄭莉華引到一排花鳥蟲魚的燈籠前,那些燈籠全是周航派人從宮裏送來的,造工、模樣都十分精致,之所以還沒被人取走,蓋因這些等等上麵的密語比旁的難些。
    黛玉指著一個八角繪荷花的宮燈道“這個,你可猜得麽?”
    鄭莉華上前,“我倒要看看有什麽難得!”說著,手捉著燈籠從頭看到了為,都沒看到寫燈謎的地方。黛玉上前,一手扶著燈籠,一手將下麵的燈底一轉,便換了一副畫麵,原來還是荷花,如今變成了梅花,梅花旁還有兩行小字。
    錯把芳心琴上寄,六神無主是相思。
    ——打一動物名
    原來這個燈籠是有機關的,就在底部。機關沒有啟動的時候,便是大家看到的荷花宮燈,一旦啟動底部的機關,荷花宮燈便變身為梅花宮燈,燈謎也顯現了出來。如此巧妙的設計,別說鄭莉華,黛玉也是第一次見,不過她沒鄭莉華如此驚訝罷了。
    鄭莉華反複操縱幾次機關,才細細盯著那兩行小字細看。
    看了許久,她噘著嘴,道“這什麽破謎語,想的人腦仁疼。”
    黛玉又指指旁邊的一個,示意她猜另一個。那是一個兔子形狀的燈,製作精美,也帶有機關,卻不是在底部,而是在兔子的耳朵上。鄭莉華在黛玉的指示下啟動機關,也現出兩行小字。
    望斷雁南飛。
    ——打一日常用語
    鄭莉華細細品味這一句,望斷雁南飛……雁南飛……望斷……不自覺的便做出了仰著頭望天的動作,似乎真的有大雁向南飛過。仰著頭仰得她脖子都要斷了,才猛然靈機一動,喜道“可是‘久仰’二字?”
    黛玉道“正是‘久仰’二字。”說著命人取下兔子燈籠,親手遞給鄭莉華,“它是你的了。”
    很快便到了十五,吃過早飯後,林如海突然問黛玉想不想去觀燈會。此事委實出乎林黛玉的意料,她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問“爹爹說的可是晚上的燈會?”
    林如海道“不是這個燈會,還能是哪個?”
    “爹爹準我出門?”
    “這有什麽不準的。今日不同往日,連皇宮裏的公主都可獲準出宮觀燈呢,為父還能不準你出門?隻是有一點,你需要多帶些人才好,不止伺候的丫鬟婆子要多帶,便是護衛的家人也要多帶。街上人多,魚龍混雜,免得吃了虧。”
    黛玉道“爹爹放心,女兒自會小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