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第 130 章
字數:4911 加入書籤
紅樓之黛玉養了一隻貓!
又逢京城集市之期,周航想悄悄這些日子推行交通規則的成效, 一早便稟明李昭要出宮逛逛。李昭許久不曾逛過市井, 也想去瞧瞧,況且他也想知道推行交通規則的效果, 遂帶了周航出宮來。
一行四人, 除李昭父子外,還有魏興安和小泉子。
李昭著石青長袍, 同色玉帶,用一簡單的黃楊木簪子束發,儼然一俊雅的儒生。至於周航, 則做一般的富家子弟打扮。二人一起,便是父親帶兒子出來遊玩, 在不至於惹人耳目。
出了皇城,便陸陸續續有行人及貨擔走過,均靠右走,倒是井然有序。
“航兒,你提出來的這個法子倒是委實不錯, 我瞧著京城的秩序好了不少。”李昭邊說邊走, 不時觀察著路上諸人。雖然他們還沒逛完整個京城的熱鬧街道, 但窺一斑而見全豹, 想來別處也是如此。
越往集市的方向走,人流車流越多,李昭接連攔了幾個人問頒布靠右行駛之後的感想,都說方便了不少, 再也不用擔心走在街上被迎麵而來橫衝直撞的車馬傷到了。
雖僅是改變老百姓的一個習慣,但帶來的好處卻超乎意料。
再看看一邊言笑自若的兒子,李昭心中甚慰。紅兒不僅給他生了個好兒子,還教導得如此卓越,實為難得,心中情誼更盛,暗道自己絕不可辜負了她這份情誼。
正行走間,見人群紛紛往一個方向湧去,有人嘴裏還喊著“快去瞧瞧熱鬧去,陳家又弄來稀罕物什了”之類的話。還有人問是什麽稀罕物什,隻聽一人說
“聽說是從海外弄來的,都是沒見的洋玩意兒,咱雖買不起,去瞧瞧長長眼也好。”
李昭聽到這裏心裏不免好奇,命魏興安去打聽。
魏興安攔住一個匆匆趕去的百姓,問明緣由,稟道“爺,是這麽回事。京城有一個極富有的商戶之家,姓陳,也即他們口中的陳家。這陳家生意做的極大,遍及全國,連海外也有涉及。據說陳家商船每次出海歸來便會帶回大量海外的稀罕物什,就擺在京城集市上販賣,每次都會吸引許多貴胄富戶前去購買。普通百姓雖則買不起,也多喜歡去瞧瞧熱鬧開開眼。”
李昭見這事有趣,便回頭看周航,道“走,咱們也瞧瞧熱鬧去!”
周航也正有此意,二人一拍即合,一道跟著人流來到集市的繁華處。陳家在集市的繁華處有鋪麵,兩層小樓,東西就陳列在一樓的大廳裏。大廳外擠滿了人,一眼望去烏壓壓一片,不過多是穿粗布衣裳的百姓。
綾羅錦緞的也有,不過很少。
二樓是雅間,交十兩銀子即可上去,不必與販夫走卒擠在一處,還有茶水供應。雅間每個房間都開有大窗戶,麵向一摟大廳,居高臨下,大廳的情況一覽無餘,視線十分之好。
魏興安在登記處交了銀子,便有一個十幾歲的錦衣小廝引著一行人上了二樓。剛到樓上,周航便碰見了熟人,乃是賈蓉、賈寶玉、薛蟠等人。賈蓉、薛蟠等人跟周航是有仇的,如今仇人相逢,自然不會有好臉色。賈蓉等人尚有些眼色,雖不知周航是何身份,卻明白他身份絕對不低,倒不敢造次。薛蟠在這些事情上很是遲鈍,看見周航哪裏還顧得那麽多,等事怒瞪了雙眼,要撲上來尋仇。
他雖生的高大,卻是酒囊飯袋的身子,周航眼明手快,一把抓住他的胳膊,輕輕一推,便將人推倒在地。
薛蟠“哎呦哎呦”的叫,說“胳膊斷了胳膊斷了”。
這時候從天而降兩個威猛的侍衛,站在周航、李昭麵前,盯著賈蓉、薛蟠等人,眼神淩厲,迸射出殺氣。賈蓉、賈寶玉等人哪裏見過這等仗勢,都不由倒吸了一口涼氣,登時如失了魂魄般,個個目瞪口呆。待反應過來,李昭、周航已經進了雅間,賈蓉等人見侍衛一副不好惹的樣子,心下也都有些懼怕,知道對方惹不起,忙拉著哭叫不已的薛蟠進了自己的房間。
雅間裏,周航問李昭“您帶了多少侍衛出來?”
李昭摸了摸下巴,看向魏興安。
周航道“不會吧,老爹,您不知道自己帶了多少侍衛啊!”
李昭聽罷,皺了皺眉,暗道老爹這是什麽稱呼,不倫不類的,看了周航一眼,糾正道“叫父親。”周航撇撇嘴,不就是一個稱呼嘛,叫什麽不一樣,不過他還是聽話的叫了一聲“父親”。
魏興安躬身道“主子和少主這次出來,明裏暗裏共帶了十二個侍衛。”
李昭看了魏興安一眼,後者忙低下頭後退了兩步,將自己的存在感降到最低。周航正要說什麽,隻見一聲長喝,貨品展示時間已經開始。覆蓋的綢布被揭去,各類物品一覽無餘,均是眾人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
不多時,有一人上前逐一介紹,這個是海外哪個國家的,那個是海外哪個國家的。有英吉利的鍾表,爪哇國的孔雀羽,還有俄羅斯國的馬車等。最後掀開竟然是一個大籠子,裏麵有五六個黃發綠眼睛的小孩子,說是從海外買來的奴隸。
京城就有奴隸市場,所以眾人並不覺得什麽,周航卻是微微的詫異。
最讓他詫異的是,他竟然看見了類似於現代手槍的□□。據他了解,紅樓夢雖然是一個架空的時代,但是曹公當年寫的時候也是參考了清朝的世界格局。雖然增加了一些小國,但是整體變化不算大,那些與清朝並存的西方國家也都在。
清朝時候,西方國家已經進入火器時代。中國最先發明□□,最先將□□應用與軍事,最後卻被西方國家領先,進而侵犯欺辱中國,作為一個中國人,周航是有著深深憤恨的。如今在紅樓夢中重生,他覺得自己一定得做點什麽,以避免將來落後挨打的局麵。
演示□□使用時,周航仔細瞧了瞧。如今西方的火器技術也很落後,還沒有出現後來的子彈,填彈是在前麵的槍筒處,打一槍,再次填彈,大約需要一分鍾的時間,準頭也不怎麽樣,但是火器的威力已初見端倪。
李昭看了周航一會兒,道“怎麽,航兒喜歡這個。”
周航沒點頭也沒搖頭,想了想,他問“父親覺得這東西若是用到戰場,威力如何?”
李昭道“不如弓箭。”
“為何?”
“這東西裝彈耗時,一刻鍾最多裝十彈,準頭也不好。若是一個訓練嫻熟的弓箭手,一刻鍾可連發二十箭,而且百發百中。火銃早宋末之時我國便有了,算來已有幾百年的時間,之所以沒有推行開來,乃是有其弊端。”
周航糾正道“那是□□,不是火銃。”
李昭不在意的道“瞧著與我們的火銃也差不了多少。”
周航想說差多了好不好,火銃隻是□□的前身。雖然如今西方的□□弊端也很大,但周航知道用不了多久西方便會改進□□技術,由原來的前筒裝彈改進到後筒裝彈。然後,很快,更便於裝填彈藥的子彈和彈夾就會出現,戰爭將全麵進入火器時代。
屆時若想趕超,可就難了。
李昭見周航突然不說話,瞧了瞧,似乎在愣神,笑著推了推他,道“你若感興趣,便買一把回去。”
周航抬頭道“相信我,以後這東西會成為決定戰場成敗最為重要的武器。”
卻說林府,黛玉這會子也正忙。
再有三天便是迎春出月子的日子,屆時給孩子辦滿月酒,翰林府要大宴賓客。平日過年過節黛玉都沒去過,隻是派人送去節禮,以示親戚的情分。這次是迎春的大日子,她決定親自過去恭賀,這幾日正為給孩子送什麽滿月禮發愁呢。
黛玉沒經過滿月之事,因此將李峰媳婦叫來,問她一般滿月禮都送什麽東西。
李峰媳婦道“像我們這樣的人家,須得一個五兩重的金鎖,兩個手鐲,兩匹綢子,兩對荷包,春夏秋冬衣裳各兩套,方不失禮儀。”
黛玉聽了道“照你說的加倍。”
因命李峰媳婦下去準備,這裏黛玉又將自己私庫裏上好的玉佩、如意每樣拿兩個,還有那燕窩、靈芝等滋補之物,湊在一處,命紫娟收好,屆時一並帶著,交予迎春。
紫鵑道“姑娘放心,奴婢一定好好收著,保證出不了差錯。”
正說著,鄭莉華來訪,黛玉忙命人請過來。
鄭莉華也收到了迎春的請帖,她剛到,可巧李峰媳婦帶著東西過來了。鄭莉華一看便知是為迎春之女滿月備的禮,笑道“林姐姐準備了什麽?給我瞧瞧吧。”
黛玉便命李峰媳婦拿給她看,因問“你準備的什麽?”
鄭莉華道“是我母親準備的,我如今倒也不知是何物。”
這倒是黛玉疏忽之處,沒考慮到鄭莉華之母健在,迎春請鄭莉華,自然也要請著鄭夫人。鄭夫人可是久經世事之人,備禮一事自然輪不到鄭莉華操心。
鄭莉華問黛玉當天過不過去。
黛玉道“自是要過去的,許久不曾見迎春表姐,心裏怪想的。”
鄭莉華因道“我上次見賈姐姐還是她出嫁那日,算算倒有一年的時日,這次可得好好跟賈姐姐說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