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字數:3402   加入書籤

A+A-




    紅樓之黛玉養了一隻貓!
    五日後, 黛玉和周航出現在東郊三十裏開外的一個小鄉村裏。
    “這是房契, 這是地契。”黛玉將房契、地契交到孫氏手裏,站在三間小瓦房前道, “房子雖然隻有三間,卻也夠你們娘倆兒住的, 地雖然不多,隻要你們肯幹,溫飽不成問題。這裏民風淳樸, 鄰居們我都調查過了, 都是熱心和善人, 不會為難你們孤兒寡母的。你們且在這裏住下罷, 不必擔心京城的事, 都解決了。”
    孫氏看著三間瓦房, 睜大了眼,似乎很有些不敢相信。
    “恩人, 真的都……都解決了……?不會連累到恩人?”孫氏弓著腰,顫著嘴唇道。
    黛玉看了她一眼, 暗道這女人倒還赤誠耿直,怕她們的事連累到自己和周航。倒是不枉自己費心救了她一場, 想著,她笑笑,“我既然敢出手相救, 自然有自保的能力, 放心, 我們不會受牽連的。”
    聽到這裏,孫氏拉著玲兒噗通跪倒在地,聲淚俱下的感謝黛玉、周航的救命之恩,態度懇切,頗有肝腦塗地的意思。黛玉周航要走,孫氏死活要留吃了飯再走。
    二人沒有留下,臨走的時候黛玉摸出兩錠十兩的馬蹄銀給孫氏,孫氏死活不收,又千恩萬謝的拜謝,說她們受黛玉、周航如此大恩,乃是十世修來的福氣,心內已覺得惶恐不安。如今她們母女也有了安身立命之地,隻要不怠惰因循,總能過上衣食不缺的日子,做人不可太過貪心,否則老天也是看不過,要遭天譴的。
    話說到這個地步,黛玉也隻能作罷,心內卻佩服孫氏的誌氣。
    ——
    朝廷大規模搜捕叛黨的行動還在繼續,不過李承鈺和其他核心人物並沒有一點消息,就好像人間蒸發了一樣。但是抓到了另一個人,便是當年在揚州城擄掠黛玉的那個馬爺,被關進天牢由暗衛嚴加審訊。
    周航也傷愈出現在朝堂,一切似乎又步入了正軌。
    唯一的區別是,如今的朝堂已非年前的朝堂,上上下下皆是皇帝的親信。太上皇在內閣和六部留下的老臣要麽牽涉到李承鈺謀逆案被罷官抄家,要麽便致仕歸家被榮養起來。林如海正式成為內閣首輔,謝安雄則出將入相,也成為內閣一員,李域官升戶部尚書,成為建國以來最為年輕有為的六部長官。
    周航去見了太上皇一次。
    老聖人彼時正在聽一位豔麗妖嬈的琵琶女彈琵琶,看見周航行禮沒有立即叫起,生生讓他跪了好一會子才恍然想起的樣子,淡淡的說了聲“太子殿下來了,免禮罷。”
    周航倒沒跟他置氣,入座後淡淡的交談幾句。
    周航就是來看一下而已,也沒抱著太上皇能給他什麽好臉色的期望。說起來這要源於他內心的一點小期待。他有個發小,爺爺是個書法家,對其十分寵溺。發小還沒上小學的時候便在爺爺的教導下練就一手行雲流水的字,發小的日常就是在爺爺麵前撒嬌,口頭禪是天底下爺爺最好。十歲的時候發小舉家移民北歐,周航便再沒與他見麵,不過“爺爺”兩個字卻是記在了心底。
    從前周航不僅沒有爺爺,也沒有姥爺。
    這次大事之後,不知為何,他倒想瞧瞧太上皇,不知道他得知自己疼愛的孫子企圖置另外一個孫子於死地的時候是什麽感受,會不會對這個受害孫子有幾分愧疚。
    他錯了,也許無數個自己捆一圈塞滿地球,也比不上一個李承鈺在他心中的地位。
    心裏的那點小期望也徹底的煙消雲散了。
    以後就當一個熟悉的陌生人罷,周航想。
    ——
    進入三月,春意盎然,百花盛開。北靜王水溶死了嫡妻之後又續娶了繼王妃,聽說這個王妃祖、父皆出身翰林,父親累官至二品大元,出身清貴。書香世家培養了她文人的高雅情趣,尚在閨閣之中的時候便喜歡辦詩社、花會,儼然是京中閨閣中的領袖,也是公認的才女。這不,剛嫁到北靜王府,她便開始辦新一輪的賞花會了。
    黛玉也收到了北靜王府的請帖,原本不大想去,但嬤嬤說自己年紀也大了,須得多參加些應酬,學學為人處世之道,以後嫁到皇家還要接見命婦等等,不能關起門來萬事不理。
    黛玉想想也是,便接了帖子。
    北靜王妃聽說黛玉要去,甚是受寵若驚。林閣老家的千金體弱多病,常年閉門不出,京中的各種聚會她都是一律回絕,連親王府、公主府也不例外。這次自己送帖子,也沒打算真能請動這尊大神,但是不送又未免有怠慢之嫌,恐惹其不快。因此,哪怕明知道黛玉不會去,她還是禮數十足的送了請帖。原以為就是走個過場,沒想到人家竟然回話說當天一定到,這還不讓人意外?
    北靜王妃聽到送帖子的婆子的回話,唯恐聽錯,還又問了一遍“林姑娘真說會來?”
    婆子道“稟王妃娘娘,奴才親耳聽林姑娘說,‘回去稟告你們王妃,就說勞她記掛著,我定會按時赴宴。’這還能有假?”
    北靜王妃喜不自勝,京中多少王妃、公主、郡主都沒這個麵子,沒想到林家姑娘倒給她這麽大的麵子。
    “賞!”她大手一揮。
    “謝王妃娘娘的賞!”婆子千恩萬謝的跟著北靜王妃的大丫頭身後領賞去了。
    賞花會定於三月初六。是日北靜王府門前車水馬龍,一輛華蓋馬車尚未離開,又一輛已經過來,一直排到了長街之外。黛玉乘了一輛低調的翠蓋朱瓔八寶車,一身顏色淡雅的杭綢袍子,頭上隻簪一朵淡粉的新鮮芍藥花,不飾珠玉,看著清新雅淡。
    至府門前,馬車緩緩停下,下人遞了拜帖,便從府內出來一二十婆子恭恭敬敬的迎黛玉進去,一直迎進正房,早有北靜王太妃及王妃派心腹的管事媳婦在儀門外侯著,讓進正房內相見奉茶。至於別的閨秀們,自然沒有這個待遇,都統一在花廳內坐著。
    坐了一會子黛玉甚覺無趣,太妃王妃說的無非是一些冠冕堂皇的話,下人們也都是恭維。黛玉便借口說覺得屋子裏有些悶,想去花園子及散散步,帶著一節的人出來了。
    她今日帶的人原就不多,隻有一個嬤嬤,慧兒、雪雁,外加兩個小丫鬟。
    黛玉命嬤嬤和兩個小丫鬟先去花廳等候,自己和慧兒、雪雁轉轉,一會子就回去。誰知沿著一個羊腸小徑剛走了沒幾步,便碰上麻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