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第 18 章

字數:7330   加入書籤

A+A-




    翌日一早,父女二人便共乘一架馬車進城。

    從京城一路至此都是雪雁、紫鵑二人陪侍黛玉在大馬車上,如今添上林如海,雪雁、紫鵑免不得到後麵馬車上跟幾個小丫鬟擠擠。行走時馬車速度很快,卻毫不顛簸,燒著炭盆,便是不穿大衣裳也不會覺得冷。林如海無比慶幸自己借了這輛馬車,不然一路顛簸,好好的人都能累病,何況黛玉還自小體弱呢。

    小鎮距揚州城並不遠,不過半日功夫便進城了。

    揚州乃是江南繁華之地,雖不比京城權貴如雲,卻家家殷實,街上人煙阜盛商品琳琅滿目,倒也十分可觀。黛玉好奇的隔著紗窗往外望,街上叫賣的多是幼時常見之物,心下十分喜歡。

    林如海見黛玉這等表情,便道:“玉兒想要什麽,告訴爹爹,爹爹讓人去買。”

    林黛玉倒還真看上幾樣小玩意,都是小時候玩過隻在江南常見京城沒有的,多年未見,今日看見倒十分想把玩一二,便毫不客氣的跟林如海說了。林如海立刻叫來李峰,隔著窗子吩咐幾句,叫撿好玩的東西多多的買了來,回頭一並送到姑娘院裏去。

    李峰答應一聲,遂帶了幾個小廝去買東西。

    這裏林如海、林黛玉及眾人一徑坐車回了林府,安頓好黛玉方命人卸行禮。因臨近年節,李峰進京的時候便帶了京城幾家故交的年禮過去,回來時各家都有回禮,加上沿途購買的各地土儀,零零碎碎裝了二十多口箱子。賈府的回禮有四箱子,一箱布匹、一箱珍玩、一箱筆墨紙硯並書籍等物,還有一箱零零碎碎的東西,比照往年的例倒也湊合。賈赦另外給了黛玉兩隻箱籠,並兩個極稀有的扇子。

    旁的黛玉且都不理,隻命打開賈赦給的兩隻箱子看。

    其中一個箱子裏裝的是各種顏色的好緞子,另一個裝的是一些九連環、扇墜兒、金珠、釧鐲、玉佩、手爐、棋具等小玩意,零零總總,倒是耀眼生光。黛玉十分感念賈赦照料之情,又見他給了自己這麽多好東西,想起自己之前對他的誤會,不由心下自責,落下淚來。

    林如海勸一陣,心裏也十分感動。他中探花後雖然做過幾年京官,但所交往的多是科舉出身的世家子弟,與賈赦賈政來往並不密切,後來又是接連外任,來往就更少了,便是對賈政賈赦的了解也多是從賈敏口中得知。賈敏時常誇讚賈政愛讀書,祖父十分喜愛,提起賈赦便沒有幾句好話,林如海雖與賈赦交往不多,卻也是知道他所作所為未免下流些。如今聽黛玉一說,比之賈政的迂腐固執,賈赦竟多幾分肝膽義氣,倒是十分意外。

    對於近日他對黛玉的照料,自然是十分感激,暗中盤算以後定當有所回報才是。

    正說著,李峰也打發兩個仆婦送買來的東西來了。

    林如海忙命搬進來,足足兩口大箱子,裏麵裝著許多好玩的小玩意兒。有是黛玉見過的,有是沒見過的,遠遠超出黛玉說的那幾樣東西。

    林黛玉笑道:“我不過是隨口說幾樣,沒想到李總管竟買了這麽許多,可是玩不完了呢。”

    林如海道:“你都留著,玩不完便是送人賞人都使得。”

    林黛玉含笑收下東西,開玩笑說這麽多東西,可放到哪去。林如海便道:“這有什麽愁的?你這小院十幾間房子呢,不拒哪一間收拾出來做個小庫房,什麽東西放不下?”

    黛玉捂著嘴笑:“還是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爹爹有辦法。”

    暗中盤算,還得另收拾出來一間,作為書房。

    恐黛玉長途跋涉勞累,林如海並未做多久便離開,留黛玉好生休息。

    近日府內兩房妾室有些鬧騰,怕她們打擾黛玉清淨,林如海還特命人傳話,讓她們兩個這兩日安生些,沒事不要外出,尤其記得別去擾姑娘清淨。紫鵑、雪雁等跟來的人也都趕了大半月的路,有些身子不好的未免看起來懨懨的,黛玉也讓她們不必伺候,都下去好好休息兩日,自己這裏暫且由新撥來的幾個小丫鬟服侍。

    紫鵑暗中觀察,見林家雖不如賈府人口繁雜,但下人仆婦個個手腳麻利,看著十分爽快,不似賈府陽奉陰違倚勢欺人。便是總管內宅的李峰媳婦,也是處處笑意盈人,十分和善,對黛玉更是恭敬有加。不似賈府,但凡是個年紀大些的嬤嬤、管事,便處處在哥兒姐兒麵前拿喬,說些有的沒的不堪入耳的話。

    這方是貴而知禮之家,難道就為著年長些,伺候過長輩主子,就把年輕主子不放在眼裏不成?

    王嬤嬤回到闊別已久的揚州林府,不必在看賈府眾婆子的臉色受她們的氣,頗覺揚眉吐氣,這兩天走路都是高高昂著頭。雪雁比林黛玉大上三歲,離揚州的時候便已經十歲了,對故土自然也是十分依戀,她如今雖然還小,但因在林黛玉身邊伺候,眾丫鬟也都十分恭敬她,何況很多都是當初就在一塊玩的,不兩日便都熟識了。雪雁不時拉著紫鵑跟一些女孩子一塊說話玩鬧,她們倒也不排斥紫鵑是賈府來的,眾人相處倒出乎意料的和諧。

    三日後,林如海見黛玉氣色越發紅潤,料她已經歇的差不多了,便命李峰媳婦將各府送的一些年禮單子給黛玉看,學著理家管事。黛玉年紀也不小了,別的女孩子像她這個年紀早由母親帶著應酬交際、學些管家的本事了。像他們這樣的家庭,以後勢必會嫁進權貴之家做主母,這些都是基本的生存本領。

    李峰媳婦先將各處管事叫至議事廳,一個個指給黛玉看,並且說明哪人負責管哪處,哪人跟哪人有什麽親戚什麽的。

    黛玉冰雪聰明,聽了一遍已記了個大概。

    眾人退下,李峰媳婦又給黛玉說一些揚州的仕宦之家及幾個大些的鹽商。好叫黛玉記在心裏,以後見了不至於蒙圈。這些揚州的體麵人家平日常有些禮尚往來,尤其是內宅眷屬,常搞些聚會賞花遊玩,黛玉年已十歲,以後少不了參加這樣的應酬。

    忙了半天,至午飯前,黛玉百無聊賴的趴在案上,用手去摸周航的耳朵尖。

    “胖胖,實在沒想到管個家這麽累,早知道我就該跟爹爹多討幾個人來。”

    周航正趴在桌子上撥弄一個紅色的小絨球,聞言仰起頭瞅了黛玉一眼,“喵嗚”叫了一聲。都說貓兒喜歡毛茸茸的小球,黛玉知道後便命人做了許多,周航說不上喜歡也說不上不喜歡,就是無聊的時候打發時間玩。比如像今天,黛玉一刻不停的處理家事、見各處管事、安排人準備年禮忙東忙西,他總得找點樂子。

    正說著,聽得王嬤嬤興衝衝的跑進來,喊:“大喜,姑娘,這可真是件大喜事!”

    黛玉見她跑的氣喘籲籲,忙命丫鬟挪凳子給她做,又問:“到底是什麽大喜事,值得你這麽著?”

    王嬤嬤一邊大口喘氣,一邊接過雪雁遞來的茶水呷上一口,道:“委實是件大喜事,我剛到外麵去,聽得小幺們們奔走相告,說京城傳來聖旨,咱們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老爺升官了,雖仍是蘭台寺大夫、巡鹽禦史,但品級升了一等,如今掛的是正二品的銜兒,可不是一件潑天的大喜事嗎?”

    鹽課禦史總管江南鹽政,兩淮又是主要產鹽區,職位重要,非帝王親信不能擔任。因此巡鹽禦史雖是正三品官職,曆來便有加銜,從前林如海身上便掛著從二品的銜兒,這次又升一級,可見他雖為上皇舊屬,卻也極得新皇信賴。

    黛玉聽說,才知道是林如海升官,心下自是歡喜。

    王嬤嬤笑道:“一會子該有吵喜的小子們來了,姑娘好歹準備些賞封兒,別讓他們回頭說咱們府上小氣。”

    所謂吵喜,便是報信的人前來恭賀討賞。黛玉便忙命準備上等賞封兒,又命人叫來李峰媳婦,吩咐她記下,老爺高升,府裏大小丫鬟並管事、仆婦、小子們每人賞半個月月錢,再請一班小戲,在花園子裏唱兩天,好生熱鬧熱鬧。

    這日林如海回家,黛玉先賀了喜,又問林如海今日身子感覺如何,又咳嗽了不曾。

    看著黛玉關心的麵孔,林如海滿心熨帖,笑道:“玉兒放心,我已好的差不多了。”說著便命人搬來一個箱子,道:“聖人賜下些東西,玉兒瞧瞧,看可有喜歡的沒有,想要什麽就留著。”

    箱子裏金的、銀的,還有許多西洋大珠,耀眼生光,黛玉一概不瞧,隻拿起一個毛茸茸的小球在盯著看了看,心下疑惑,這不是胖胖愛玩的絨球嗎,聖人如何賜下了這個東西給爹爹?

    林如海想破腦袋也沒想到聖人賜下這麽個毛球球是何意,既不珍貴,也沒有什麽特殊的意義。他哪裏知道聖人老爺在京城偶爾周航後便上心了,這個小球球就是賜下來給小貓玩的。

    想不通的林如海索性不想,暗道指不定是整理箱籠的小太監貪玩,不小心掉進去的呢。

    想著,林如海指著箱籠中的一塊玉對黛玉說:“這塊羊脂玉倒是上品,改日請個技藝高超的匠人雕了極雅致極好看的花樣來,再打上絡子給你戴著。”說著又指著另一件東西,“這塊鬆花石雕靈芝紋硯台也是極好的,正好你也喜歡揮毫弄墨的,普通的硯台多少有股子難聞的氣味,寫出來的字跡也不厚重,這塊禦賜的自不比那些俗物,你用倒好。”

    眼見林如海一件一件的好東西都挑出來給黛玉用,他自己道沒剩下幾樣了。

    黛玉笑道:“罷了罷了,爹爹,我的東西已經夠多,餘下的爹爹留著用。”

    林如海這才略有遺憾的命人收了箱籠,細細問黛玉家中事務可還能顧得來,若是顧不來盡可多多的交代管事、婆子去辦,別累著自己。

    黛玉自然都一一答應。

    卻說揚州城各大小官員及有頭有臉的鹽商,聞得林如海又升了品級,都暗暗將已備好的年禮又加重了幾分。倒是許多已經提前送去的都暗暗懊悔不已,當官的是想著林如海如此的聖人看重,若是得了他的青眼,在專折密奏時偶爾提上那麽一兩句,以後可不飛黃騰達?鹽商們在林如海手底下討生活,更是小心翼翼,唯恐禮送的薄了被別人比下去。

    揚州鹽商之富,天下聞名,往日那些富商大賈們就喜歡炫富攀比,雖然林如海辦事一向秉公執法,並不以禮物薄厚而厚此薄彼,但鹽商自己便有一番比較,誰都不想落下麵子。

    這日黛玉用過早飯,便至議事廳聽眾管事媳婦們回事,正說著,便有鹽商大戶高家送年禮來。黛玉結果年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禮單子一看,嚇了一跳,你道上麵寫的什麽?

    黃金一千兩,西洋大珠一百顆,錦緞一箱,雅青寶石一對,翡翠石榴一個……

    另有許多珍玩,還有投林如海所好許多真跡字畫、孤本書籍。許是聽說黛玉已回揚州,還有兩箱子各類小巧玩物,點名是送給巡鹽禦史千金的。

    粗略合算,其價值不在五萬之下,林黛玉何曾見過這麽送禮的?雖說兩壽三節收禮不算貪汙,但若數目過於巨大傳出去終究不好。一時竟不敢收,一麵命人款待送禮的幾個男女仆從,一麵打發人拿著禮單子去告知林如海,討他的主意。

    林如海接過禮單子一看,沉吟一笑,提筆寫道:女兒莫怕,收下便是。隨即命家人火速送回,交給黛玉。黛玉見林如海如此坦蕩,料不會有事,便大大方方的收了。

    豈料這隻是個開頭,接下來的幾天日日有人送年禮,多的時候一天好幾家,數目雖比不上高家,但也都不少。林家雖然也有回禮,但出去的少進來的多,加起來倒有一二十萬的進益。

    林黛玉按林如海的意思,都鎖在庫房裏,一樣都沒動。

    至除夕這日,林如海便帶林黛玉並幾個心腹之人進庫房,仔細清點一遍,寫成冊子,連同密折一起六百裏加急送進京城,呈至禦上,並稱願將所收年禮折變成銀子捐給朝廷。

    雖說三節兩壽及冰炭孝敬是官場默認的灰色收入,不必上報聖上,但林如海不缺這些,更不想讓聖上猜忌。鹽課禦史掌管朝廷過半的稅收,責任重大,皇帝豈會不暗中派人看著?便是他不說,皇帝也知道他收了多少禮。與其讓別人調查了密奏,倒不如他自己坦誠相告,自己留這麽多銀子也無用,林家的家產他和女兒一輩子也花不完,捐給朝廷還能惠及國計民生。

    林如海原是太上皇舊屬,之所以能複得新皇信任,除了清正廉明忠心為國外,還因他一向比旁人小心謹慎些。他忠君,忠的並非某一個人,而是忠的大義,忠的國家。太上皇當政時他對太上皇忠心不二,今上登基他照樣忠心耿耿盡忠職守。

    他忠的是百姓,為的是國家。

    當今聖上並非昏君,自然知道林如海這種才是真正的文人傲骨,可堪大用。

    京城距揚州千裏之遙,便是快馬加鞭,密奏也得過幾日才能送到京城。

    且說林府已經熱熱鬧鬧的準備過年了。

    是夜,府門內外掛了各色彩燈,廳內置了酒席,林如海坐主位,黛玉坐在林如海下首,餘者李峰媳婦領著中仆婦丫鬟一撥一撥的在廳內磕頭,李峰帶領外頭的管事並小廝們在廳外磕頭。黛玉早命人準備了許多金銀錁子,並許多荷包、瓔珞等物,賞給眾人。

    一時擺上酒席,黛玉同林如海相坐守歲。

    周航不開心,他真的很不開心!

    林妹妹自回了家,天天忙東忙西,已經很久都沒有好好跟他說話了,竟然沒有發現他這兩天嗓子有些不舒服。

    打了個噴嚏,周航揉揉不自覺流淚的眼角,滿臉鬱卒的甩尾巴。

    “胖胖,怎麽了?”黛玉抱起小貓,摸摸貓鼻子,感覺有些微微發燙,不由大驚,林如海見她麵色不對,忙問怎麽回事。黛玉道:“這兩日胖胖便有些懨懨的,我看他胃口不錯就沒在意,別是著涼了吧?”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