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
字數:6694 加入書籤
“不錯,我的修為的確不能煉化你,但殺了你卻不難,一本道書修成書妖不容易,你也不想身死道消吧。”
書妖的壽元要遠超人類武者,甚至比起妖獸都要長很多,但大部分都難逃被人煉化的命運,這七星煉神訣也是想改變命運,才想法設法逃出萬卷閣,自然不想就這麽死掉。
“好了,說出你的條件吧。”青影的語氣已不是那麽強硬。畢竟修為不易,幾百年的苦功,才有如今的修為。自然也知道對方定是另有所圖。
“很簡單,你名為七星煉寶訣,煉器之道定有不凡的造詣,我想讓你幫我煉製一件法器,並想讓你成為其中的器靈。”蘇毅說道。
“器靈?哈哈!”青影一聲大笑:“你不會是想祭煉法寶吧,隻有法寶才會有真正的器靈存在。”
隨即神色一轉:“就連神魂七轉,甚至八轉的絕代高手都沒有把握煉製法寶,你一個區區破武級的小輩,連精神都沒凝煉成功,就妄想煉製法寶!”
“最終能不能成就法寶我不確定,但我卻想試一試。就算是法器,那是法器中數一數二的,不會埋沒你煉寶大師的名號。”蘇毅淡淡地說道,當知道這書妖的本體是七星煉寶訣時,蘇毅就有了這個打算,他的實力不夠煉製法器,但若有一個實力足夠的幫手就不一樣了。
憑借天地印中的獨特空間,不難讓這書妖成為妖魂,就像青鸞一樣,若真能將那件東西煉製成法器,或許可以讓這書妖與法器煉為一個整體,成為器靈,雖然煉製艱難,但值得一試,反正也耗費不了蘇毅的功力和時間。
那青影見蘇毅說的淡然,不由得起了好奇之心,他本就是煉寶宗師,自然見獵心喜:“是什麽樣的法器?”
蘇毅沒有說話,手掌一翻,道道真氣溢出,在空中化為一個個文字,正是那諸天王座的煉製之法。這篇煉製之法出自諸天輪回道,蘇毅一直沒有時間也沒有能力來深入研究,而眼前的這書妖本體是七星煉寶訣,在煉器之道定有獨到之處,讓他來研究正是相得宜章。
那青影隻看得數眼,就被深深的吸引進去,神色有些異常。
“諸天榮耀,仙器胚胎,你怎麽會有這東西?這可是仙器的胚胎,最終的煉製之道直指仙器。”
“仙器!”蘇毅也吃了一驚,雖然他得也想像得出這諸天王座的威力,但卻沒想到竟然有成為仙器的可能。
在上古時代,倒是有過仙器的傳聞,但自上古結束以來,仙器已成為傳說中的傳說,修煉有成的仙器甚至是超越了破碎境,達到了更為飄渺的境界。
待青影的震驚退去之後,半晌不語,蘇毅也沒有催逼。
片刻後,青影說道:
“這篇煉器之法雖神妙,但有很多不通之處,就算可以開始煉製,也需要海量的天材地寶,其中的消耗就算大型宗門也承受不起。”
蘇毅也點點頭,他也明白煉製的艱難,但既然有了煉製之法,又怎能輕易放棄,若不是遇到這會煉寶的書妖,說不得就要踏入神魂境之後再想辦法了。
“如何,這件寶物就算不成法寶,也足以傲視天下了,不辱沒於你吧。”蘇毅見青影已經動意,便開言說道。
“不錯,如今我沒有了本體,若不是奪舍,就隻能魂飛魄散,但我又如何信得過你?你們人類武者哪一個不想將我煉化,平得百年功力,還可得到我的煉寶法訣。若我受製於你,就算成為器靈,有朝一日你踏足神魂,還不是將我煉化。”
“這個你倒不用擔心,我可以發下心魔大誓,而且這件法器若煉到上品,我又怎肯舍棄。”
青影又沉默下去,忽然一咬牙,說道:“好,我願為你煉製這件法器,並成為其中器靈,但你要保證一事,絕不會將我的神智抹去。”
“好,我答應了,放開你的識海,讓我種下禁製。”蘇毅心中微微一喜。
種下禁製?哼,以你的修為我隨時可以打破。待我神魂完全凝聚,再讓你好看。青影暗自一哂,倒是沒有反抗,神識大開。
一道青光一閃而沒。
感受到這道青光後,青影神色大變:“這是神魂束縛,你怎麽可能散發出神魂之力?”
青光閃處,青鸞已出現在蘇毅肩頭。
“哼,小小書妖,還敢反抗,若不是見你還有幾份煉器的本事,我早就將你煉化了。”
“上古神獸,鳳凰血脈。”那書妖也是見多識廣之輩,立時就認出了青鸞的本體,心底更是吃驚。
“前輩,還要麻煩你了。”蘇毅淡淡地說道,他早就算計到那書妖不會那麽容易的被馴服,所以一進入天地印就勾通了青鸞,借由青鸞的神魂之力種下禁製。
而那書妖首先被蘇毅的修為所欺騙,再被諸天王座奪了心神,輕易便放開了自己的神識,就算日後他的修為高過了青鸞,也無法擺脫神識上的禁製,青鸞的一個念頭之下,就會靈智大損,變為白癡。
“嗬嗬,想不到這諸神王座竟有成仙的潛質,連我聽了都嚇了一跳。”青鸞大笑一聲。轉頭對那書妖道:“七星,以後你的名子就叫七星吧,你也應該知道我下的禁製是什麽威力,乖乖的煉製這諸神王座,若是成功,總有你出頭的一日。”
那書妖默然不語,既已受製於人,也就不敢再說什麽。
“你的神魂還需要將養些時日,便靜心在這裏修養吧。”蘇毅隨手一揮,混元之氣再度匯集過來。
“好精純的元氣,甚至不弱於聖華天宮裏的純元之氣。”青影已可以再次吸納,而且也可以看到天地印中的諸多妙用。
“這裏竟然是法寶的內天地,”待青影看清周圍的環境後又是一驚:“天生氣運不凡,又有至寶在身,怪不得他敢放言煉製諸神王座這樣的法器,或許真有機緣能成就法寶。”
此時他看向蘇毅的眼神已有所不同,能有一隻神獸輔佐,並擁有法寶在身,決不會是三聖宗的尋常弟子,跟著他總比立時神魂具滅的好。
如此一想,那書妖反抗的心思也就淡了,隻要能將法器煉化為法寶,自己化身為器靈,也不失為一件好事。
蘇毅將那書妖交由青鸞處置,自己回到紫雲洞中,開始修行,消化萬卷閣三日的所得。
對於青鸞,蘇毅還是信的過的,他已經祭煉過天地印,對這方青印的掌控也日漸加深,七星在青鸞手下,也不怕有所小動作。
在萬卷閣的三日,蘇毅收獲頗豐,以往所觀看的武書道經層次都較低,而萬卷閣中所收錄的經書每一本拿出去,都會被各大世家視為珍品。
蘇毅將自己所讀的那些武經道書都回憶了一遍,開始一招一式的打出,奔雷掌、赤焰拳,土行拳,九幽白虎掌,龍行虎步嘯風掌……
一招招,一式式,雖然沒有完全按照武經上的招式,但卻打出了每一套武學的拳掌真意。
真氣越來越圓轉如意,攪動四周元氣滾動,隱隱有風雷之聲。直到真氣耗盡才盤膝坐下。開始參悟諸天輪回道和先天道圖。
在突破武宗級時,蘇毅在碧焰幽泉的洗煉之下,經曆了數百次的生死考驗,對生死之道早已有所認識,此時重新參悟諸天輪回道的第一層生死無常,不過數日便有所領悟。
當精神之力再次充沛之後,很順利的修煉出第二道先天自在環,兩道自在環纏繞在一起,吞吐不定,有如兩條靈蛇相互絞纏。
忽然間,兩條自在環所化的靈蛇竟然開始相互吞噬,一條越來越虛弱,而另一條越來越粗壯。
唰的一聲,一道真氣破體而出,在蘇毅身前不斷旋轉,完全吞噬掉另一條之後的先天自在環,已不單單存於蘇毅的腦海之中,而是融入真氣,使他的純陽真氣也具有先天自在真意,隻不過此時它不再是之前的純白之色,而變的有些灰暗。
蘇毅全神貫注的操縱著這道真氣,不斷旋轉,形成一個極深的漩渦,感應到漩渦之中的力量越來越強大,體內的真氣也開始隨著漩渦旋轉,被一股力量抽離出去。
麵前的真氣漩渦越轉越急,宛如流水一般,全速奔騰,時而受到碰撞,激起真氣的震動。
就是這種感覺,蘇毅心中一喜,繼續加大真氣的流動,並熟悉這種感覺,一點一滴的掌握於心,感悟這種奇特的力量。
漸漸的,真氣漩渦開始演化為真氣之環,流動不息。
輪回之意,這便是諸天輪回道第一層小成的跡像,真氣聚化為輪,連綿不息。
輪回之意可容納百川之水,蘇毅立時將自己所會的拳法掌法一一打出來,一招一式,一比一劃,看似毫無關聯的拳法卻以一種神秘的手法聯係了起來。
再去掉招式,融合拳意,隨著密密綿綿的環形真氣淬煉而出,重新變的連貫起來,纏綿有力。
每一掌,每一掌,都透露著圓轉如意,至柔至剛的意境。
“生死無常,即有其生,必有其死,生死之間原本是由天定,但我輩修行之士,無不與天爭命,我以前認為修行不過是順應天道,悟得天地之理,眼下我才懂得,天道如環,沒有生,也沒有死,修行之人想要超脫生死,就必須尋找天道下的那一線生機,方可跳出天道,超越天道,甚至打破天地間的規則。”
蘇毅此時心下一片清明,對於修行之路看的更加透徹,借助先天自在環,終於將諸天輪回道第一層生死無常悟出。
蘇毅呼嘯而起,手臂一揮,磅礴的真氣破體而出,化為一道圓環,數十套武經的拳掌精意都被容納為一體,一環打出。
砰的一聲,將紫雲洞前打出一個大坑,周圍的空氣都開始旋轉晃動盤旋,其威力竟不在小雷霆術之下。
生死環!
融納了生死之意、先天自在真意、諸多拳掌真意,與諸天輪回道上記載的生死環極為相似,但有一些地方卻又不同,到底是哪裏不一樣,蘇毅一時也想不出來,但對其威力倒是比較滿意,隨著對武道的理解,先天自在環的再次凝聚,這一招式的威力還會有所增加。
大九天生死環!
不錯,就稱之為大九天生死環,海納百川,直飛九霄,這套大九天生死環可以吞噬諸般武學,為自身增加威力,越是精淬的武學,增加的威力就越強。隨著自身武道的精進,這大九天生死環有可能成為自己最為倚重的功夫。
雖然還有許多不完善的地方,蘇毅也不以為意,這與諸天輪回道上記載的修行之法差了不少,有小半是屬於自創的,難免會有缺漏,隨著修為的日漸加深,這些缺漏也會漸漸的彌補。
一連數日,蘇毅都在演練這套大九天生死環,它能融合大部分武學精意,但對於小神通術這種涉及道術的典籍,卻是不能吸收融合。
蘇毅想了多日都沒有頭緒,最後頭腦都有些混亂,忽然間靈光一現,卻又啞然而笑,自創武學就已經有些離奇了,若是能創出一套可吸收天下道術的功夫,便可以稱之為天下第一奇功,那可就太駭人聽聞了,就算破碎境的傳說人物都不可能做的到。
能吸收融合武學拳意已是了不起的創舉了,就算巔峰武聖也不一定能做的到。
此時蘇毅已不再追求這套招式的威力,而力求圓轉如意,使用起來得心應手。
時日一天一天的過去,轉眼半月之期已到,三聖宗宗門大比開始了。
鐺!鐺!鐺!
一陣鍾聲響徹整座落霞山,聽說這鍾也是一件法器——人王鍾,隻是蘇毅從來沒見過。
蘇毅知道這是宗門在召集所有弟子到傳功院通天台參加宗門大比。
三聖宗七大聖殿之中,以傳功院所占的地方最大,曆來所有的宗門內的集會和大比都在那裏興行。而通天台則是傳功院的一個平台,地勢寬廣,可容納數萬人。
蘇毅一整身形,也不招來鐵羽雁,直接憑借青元衫向通天台飛遁而去。
通天台上已聚集了數千人,三聖宗外門弟子三千,內門弟子八百,此時倒有一半都來了。(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