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第十二章
字數:6022 加入書籤
又到了請安的日子,柴未樊跟著姑姑一道去請安,上次請安時,太皇太後發話讓她以後隨姑姑一塊前來請安。
惠太妃大為欣喜,太皇太後這是在為柴未樊提高身份,無論對她在宮裏生活還有將來嫁人都大有好處。
兩人乘坐步攆到了壽安宮,宮門口的太監立即過來請安,惠太妃伸手讓他們起來,然後拉著柴未樊朝後殿走去。
陳太妃,長公主和五皇子已經到了,太皇太後正抱著五皇子小聲問話,問他吃得如何,睡得如何,學習如何等等。
她們過去朝太皇太後請安,太皇太後笑眯眯地讓她們坐下,柴未樊坐到姑姑下首,聽姑姑跟陳太妃寒暄,她正好跟長公主麵對麵,長公主朝她頷首,她回笑點頭,不一會,溫太嬪和二公主也過來了。
給太皇太後請過安,二公主猶豫了下,居然坐到了柴未樊下首。
柴未樊驚訝,二公主怎麽不跟長公主坐一處?她轉頭看向二公主,可能臉上的驚訝太過明顯,二公主扭扭手帕,咬著嘴唇低下了頭,再看長公主,正斜眼看著二公主,臉上的表情鄙夷又不屑。
她貌似懂了……
聽聞這位二公主性子格外軟和,跟塊軟綿綿的麵團似的。
她有些無奈,二公主不願意跟長公主待在一塊受氣,但也不能坐在她下首啊,她是公主,她隻是臣女啊!
她摸摸自己雙手,因為不喜歡戴太多沉重飾物壓手,所以隻手腕上戴了一對沁翠的鐲子,一碰就碎那種,撫摸兩下,到底舍不得,她從袖子裏抽出一條紗絹手帕,不經意地放開,手絹輕飄飄落地,恰巧就落在二公主身前。
聽晴愣了下,下意識就要彎下腰去撿,不成想姑娘已經先行起身,撿起了那條手帕,緊接著姑娘卻腳步一轉,坐到了二公主後麵。
二公主愣住,轉眼看她,柴未樊彎起眼睛笑:“公主,您平日都做些什麽?”
二公主愣愣回答:“看書,練字,睡覺。”
聽晴暗自悶笑,已經想到姑娘這麽做的理由,她徑自倒杯茶,漫不經心轉移到姑娘背後,將茶盅遞給她,柴未樊接過,說:“巧了,我平時也做這些。”
上首,太皇太後收回視線,嘴角含笑,輕輕拍了拍五皇子的背。
過了會,二公主後知後覺反應過來柴未樊這麽做的理由,她臉頰漲紅,不敢去瞧自家母妃和對麵的長公主,眼神虛虛地落在地麵,小聲有一搭沒一搭地同柴未樊說話。
不知過了多久,門口傳來皇上到來的通報聲,柴未樊大大鬆口氣,總算不用再費心思找話題了,這位二公主膽子小還麵皮薄,絞盡腦汁跟她聊天,半晌她就回複個“嗯嗯啊啊”,柴未樊本身就不擅長找話題閑嘮嗑,時間久了嘴角的笑容難免越來越僵。
皇上修長瘦削的身影緩緩走近,在他給太皇太後和諸位太妃太嬪請過安之後,柴未樊和長公主,二公主齊齊起身,朝皇上行禮。
“參見皇上,皇上萬福金安。”
皇上讓她們起身,語氣淡漠。
長公主坐回原地,咬唇不甘心,她之前和二皇兄關係還不錯,與這位四皇弟卻一點也不熟,他年少時養在保春殿極少出來交際,後麵又久居慶林園,隻過年過節時回宮露個麵,次日就返回園子,從不多停留,與她們這些皇室公主郡主更像是陌生人。
當然,過去她們也從不在意他。
若說他唯一熟悉些的大概是……她將目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光投向對麵,柴未樊坐在那裏,眉眼溫和,端莊平靜,二公主轉過頭不知跟她說了什麽,她露出個笑容,嘴角一抹圓點酒窩若隱若現。
看著這情景,長公主目光轉寒。
太皇太後又像問五皇子一樣問皇上吃得如何,睡得如何,叮囑不要太過操勞,身子要緊之類的話,因著先皇早逝,再細想他們父皇的壽命也不長,太皇太後便十分擔憂這幾個僅存的孫兒的身體,尤其是皇上,他是國之根本,不容有失。
皇上一一回答,他身邊有太皇太後專門派過來監管生活的嬤嬤,自然不敢稍加放肆,況且,他本就是自律矜貴的性子。
聽完,太皇太後欣慰地點頭,又說:“哀家隻盼著你安康平順,國事是操勞不完的,切不可忘本逐末。”
“是,孫兒謹記。”
坐著說了會話,太皇太後瞧著累了,柴未樊琢磨著大家該起身告辭,便悄悄整理了下裙擺,隨時整裝待發,誰想,這時候皇上突然開口說話。
他瞧了眼五皇子,說:“說來,五皇弟獨自一個兒在上書房上課,想必寂寞得很,不若召幾位王爺郡王家的同齡孩童進宮,陪五皇弟一起進學。”
太皇太後罕見地愣了下,隨即,欣慰地笑:“你這樣疼愛你弟弟,你弟弟隻有歡喜的份兒,參兒,還不起身,謝過你皇兄的用心良苦。”
五皇子就坐在太皇太後身邊,聞言,立即起身,小小的身板站得挺直,一板一眼拱手感謝:“謝過皇兄。”
言畢,他咧開嘴笑,露出豁了一口的牙,到底還是孩子心性,即使自小在嚴謹的宮教下長大,但聽見以後有同齡人陪著自己一起挨那個老嚴肅的訴斥,當然開心不已。
陳太妃也笑著開口:“謝過皇上體貼。”
她是真沒想到皇上的第一個恩典居然給了參兒,當下立即決定回去後煲份熱胃的粥給皇上送過去,自皇上登基後,她待皇上親切有禮又不算多親密,怕待皇上過分親密,惠太妃心裏不舒服,但這次皇上下了恩典,她回贈點什麽也是理所應當,又細細打算讓參兒以後多親近皇上些,畢竟他以後的榮辱興衰除了他這天生的血脈,更在於與皇上的情誼。
柴未樊羨慕地看向懵懂可愛的五皇子,他一個小豆丁獨占一群先生,現親哥哥還怕他自個寂寞無聊,專門挑選玩伴陪他一起讀書,但她卻連進學的機會都沒有。
這件事沒人不同意,便這樣定下了。
回到保春殿後,柴未樊拿出自己的那本《詩經》入神,上麵密密麻麻做滿了備注和不解,很多東西,她現在還不懂,能查的資料也有限,隻能這樣半懂不懂將就著看。
過了會,柴未樊察覺自己居然有絲失落之感,她失落什麽?沒辦法進學讀書嗎?之前吃穿用度不好,不也沒覺得有什麽,現在不過是不能進學就失落了?
柴未樊搖搖頭,強迫自己甩走那些雜念,身邊人態度的改變,到底影響到了她。
她深吸口氣,放下《詩經》,喚盛盞:“給我鋪好宣紙,我要摘抄兩卷《道德經》。”
讓自己靜靜心。
盛盞不解,但她沒多問,隻是滿腹疑惑地去準備了。
那邊,所有人都退下後,方嬤嬤上前給太皇太後捶腿,小聲笑:“娘娘可算放下心了,皇上不僅治國有道,對兄弟姐妹也有情有義。”
太皇太後也十分欣慰,她之前除了擔心他久居慶林園,荒廢了學識,將來治理不好國事,還擔心他跟兄弟姐妹們疏遠了,都說孤家寡人,可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她卻不願自家孫兒做孤家寡人,她既盼著孫兒們都有個好前程,也盼著皇上身邊有可以共進退的親兄弟。
她閉眼眯了會,突然想到之前柴家姑娘的行為,說:“這個柴小四也是個有趣的人。”
方嬤嬤想到柴未樊,笑著點頭,“是個懂事聰慧的女孩。”
“這樣才好,哀家才不必操心那邊。”
方嬤嬤知道太皇太後說的那邊既指保春殿,也指柴姑娘的宗族,若是知道將來四皇子能有這般造化,太皇太後絕不會讓柴姑娘進宮,她但凡稍稍野心大點,蠢點,宮裏就要平生許多亂子,但當初四皇子久居慶林園,惠太妃孤身住在保春殿,太皇太後心下不忍,加上太後也求情,這才讓她接柴家四姑娘進宮,不過是多張嘴的事,沒人放在心上,誰知道……造化弄人。
現在也不能貿然提出讓柴姑娘離宮,不說惠太妃心裏不好受,就是皇上恐怕也會多想,到底不是自小看著長大,行事難免有所束縛。
好在這位柴家四姑娘懂事知禮又聰慧可人,太皇太後好生鬆了口氣,酈朝短短幾年頻繁換皇帝,此時實在不宜多生事端。
“哀家記得她身邊沒有教養姑姑。”太皇太後又想到。
“是,娘娘,當時惠太妃身邊人手不夠,隻給柴姑娘派了兩個宮女並一個太監,前段時間又加了兩個宮女和一個太監。”
畢竟教養姑姑不同於平常奴才,隻有宮裏有名頭的主子才能用,惠太妃也不敢貿然給她侄女派送。
“嗯,叫淑兒給她挑個教養姑姑送過去,攏著姑娘別被旁的什麽人帶移了性情。”淑兒是太後的閨名,太皇太後自個不好插手這件事,太後出手正好,既能打著關愛後輩的名義,又能增進跟保春殿的感情。
想到仍舊病在床上的太後,她沉沉歎口氣,說:“你一會從庫房裏拿盒人參去延昌宮坐坐,將這件事說給她,多坐會,事已既此,她要保重身體才是。”
“是。”方嬤嬤小心應下。
於是過了兩天,柴未樊接連接到兩封旨意,一封來自太後,一封來自,皇上?
太後的旨意是念她身邊伺候的人少,所以送來了個教養姑姑——鄧姑姑。
鄧姑姑圓臉圓眼,瞧著十分和善,見到她的第一麵就跪下行了全禮,態度十分尊敬。
柴未樊自然不敢讓她跪久,這是太後派來的人,有太後的麵子在身,她哪敢讓她一直跪著樹立規矩。
若說太後的旨意讓她忐忑不安,擔心是不是哪裏惹到了太後,那另一封,皇上的旨意就是純粹的歡喜,皇上居然下旨讓她進上書房跟長公主她們一塊讀書。
她半是呆滯半是欣喜地接過旨意,好半天沒緩過神,還是身邊的覓巧上前給宣旨的太監塞個荷包,笑著送走了。
皇上前兩天已經下旨挑了五位年齡適合,地位尊貴的王爺郡王之子進宮讀書,給柴未樊的這道旨意隔了兩天,看起來像皇上突然想起來宮裏還有位身份尷尬的柴姑娘後專門加上的,對此事,宮內外無人說什麽,隻是讀書而已,前兩天不就有很多身份不符的人進去,所以再加個柴姑娘也沒什麽啊,人家養在惠太妃身邊,又出身貴族世家,總不能做個大字不識的大家閨秀吧。
柴未樊也是這麽想的,但不管皇上的想法是什麽,她都分外感激,她一直以為皇上對她是不甚在意甚至稍感不滿的,沒想到皇上還願意稍稍掛記她一點。
現在她決定收回對皇上避之不及的態度,爭取做個懂事乖巧的小棉襖。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