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北方的威脅

字數:4561   加入書籤

A+A-




    nbsp;   趙弘略一點頭,然後沉聲道:“既然如此,這件事情就拜托文和了。不過除此之外,不知文和對於雁門郡的情況知道多少?”

    賈詡歎息道:“雁門郡的情況,其實遠比表麵看起來那麽複雜。”

    想要搞清楚雁門郡等地的具體情況,這事兒還得從大漢朝廷跟匈奴人之間的老故事說起。

    根據賈詡的解釋,雁門郡自從光武帝劉秀建國以來,一直都是大漢朝廷的北方屏障。最開始的時候因為雁門郡地處偏遠,中原百姓其實都不太願意前去,所以整個雁門郡一直都是地廣人稀。

    後來匈奴衰落之後,烏桓人和鮮卑人開始慢慢崛起,大漢朝廷為了抵禦這些來自北方遊牧民族的襲擾,曾經允許一些匈奴殘部和烏桓人小部落進入雁門郡以及代郡等地放牧。而這些匈奴人和烏桓人殘部,就是所謂的南匈奴跟南附烏桓。

    最開始的時候,朝廷方麵是想要利用他們來抵擋北匈奴和逐漸崛起的鮮卑人,畢竟有了南匈奴和南附烏桓在中間作為戰略緩衝帶,在一定意義上可以防止北匈奴以及鮮卑人直接威脅到大漢朝廷的本土疆域。

    為了讓他們不脫離朝廷的管製,朝廷方麵特別設立了護匈奴中郎將和護烏桓校尉兩個職位對於他們進行管理。

    顧名思義,護匈奴中郎將的主要責任就是管理南匈奴各方事務,然後在北方那些鮮卑人或者北匈奴南下襲擾的時候,以朝廷的名義下令南匈奴以及烏桓人進行抵禦。

    至於護烏桓校尉,這個職位在後漢時期曾經一度取消,然後將護烏桓校尉的權利和義務轉交給護匈奴中郎將一並執行。

    最開始的時候取消了護烏桓校尉朝廷方麵倒是覺得問題不大,畢竟這樣一來可以讓護匈奴中郎將的職位權柄更重,而且在北匈奴或者鮮卑人南下的時候,南匈奴和烏桓人隻有一個最高指揮官也有利於統一指揮他們進行防禦。

    不過南附烏桓和南匈奴畢竟是兩個族群,在大漢朝廷的壓力之下或許他們還能通力合作。但是等到戰爭發起的時候,護匈奴中郎將未必能夠將他們兩個族群妥善的管理好。如此一來南附烏桓和南匈奴之間互相爭鬥,在很大程度上會減弱大漢朝廷的北部防禦能力。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朝廷方麵不得不考慮重新啟用了曾經一度取消的護烏桓校尉這個官職,然後將南匈奴和南附烏桓分別管理。

    照理說事情發展到這裏,南匈奴和南附烏桓各有專職官員進行管理,事情總該徹底明朗了,可惜實際上卻並不是這樣。

    以雁門郡為例,生活在雁門郡之中的南附烏桓有時候會被雁門郡太守征召,在雁門太守的庇護之下,他們並不理會護烏桓校尉的命令。除此之外,還有一部分烏桓人完全聽從自己頭領的命令,無論是來自雁門郡太守或者護烏桓校尉的命令都是愛聽不聽。最後一部分烏桓部落,則是完全聽從護烏桓校尉的命令。

    這樣一來,南附烏桓和南匈奴雖然在協助大漢朝廷抵禦北部入侵的時候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實際上卻也是一團亂麻很難理清楚。

    賈詡本來對於這些事情也是知道的不多,不過他在司空張溫府上就是擔任記室令史之職,所以這才能夠接觸到一些來自北方的具體資料,然後分析給眾人。

    看到賈詡都說的有些口幹舌燥了,趙弘趕緊去遞上一杯水。

    賈詡仰頭直接一口喝幹,然後繼續道:“朝廷最開始時候,北方防禦目標其實是曾經不可一世的大匈奴。不過自從匈奴衰落之後,前些年鮮卑大頭領檀石槐強力崛起,已經是基本占據了原本的匈奴故地,所以現如今朝廷北方的主要防禦目標,其實已經從匈奴人變成了鮮卑人。”

    許褚開口道:“鮮卑大王檀石槐的名號我也曾經聽說過,不過此人不是前幾年就已經死了麽?”

    賈詡點頭道:“檀石槐確實已經死了,不過他當年打下來的大鮮卑底子還在。檀石槐當年曾經把整個鮮卑分為東西中三部,然後每一部都設立一個大統領,而三個大統領則是全部向他自己負責。檀石槐本人在整個鮮卑部族之中擁有絕對的威望和武力,所以當年三部鮮卑之中從來沒有人敢於反對他。”

    “不過自從檀石槐身死之後,其子和連卻是根本沒有了檀石槐的氣度和魄力,而且為人荒淫,因為和連處事不公,所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以有不少鮮卑部族開始自行逃離,檀石槐當年一手建立起來的三部鮮卑,實際上已經隻剩下中部鮮卑的架子尚在,東西兩部則是各自遠遁了。”

    說到這裏,典韋忽然接口道:“我前兩年的時候好像聽說,北地郡那邊死了一個什麽鮮卑人大王?難道就是這個檀石槐之子和連?”

    賈詡點頭道:“不錯,在東西部鮮卑各自遠遁的時候,和連想用武力證明自己,所以他便率軍前去北地郡一帶進行劫掠。可惜和連此人誌大才疏,最後不但劫掠沒成,就連自己也被我們北地郡守軍射殺。”

    “在和連身死之後,因為其子年幼,所以整個鮮卑隨時都有徹底分裂的可能,不過就在此時,和連的族兄蒲頭動用武力坐上了鮮卑大王的寶座。”

    典韋開口道:“照這麽說來,現在鮮卑人大王就是這個蒲頭了?”

    賈詡苦笑道:“蒲頭隻是鮮卑人名義上的大王,實際上在東西部鮮卑各自遠遁之後,整個中部鮮卑現在同樣是一分為三,其中一部分乃是檀石槐當年的嫡係部落,所以他們繼續承認蒲頭的身份,將蒲頭當做整個鮮卑人共同的大王。”

    “除了蒲頭之外,整個鮮卑人之中還有其餘兩方勢力,其中一方統領乃是柯比能,此人占據幽州代郡和上穀郡北部地區自成一方。最後一方則是占據幽州遼西郡、右北平和漁陽郡等地北部的鮮卑人,這一方勢力尚未統一,其中幾個主要的頭領分別是素利、彌加還有闕機這幾個。”

    鮮卑人和當年的匈奴人一樣,乃是強者為尊。在檀石槐強大的時候,整個大鮮卑在他指揮之下自然是強大無比,當年檀石槐率軍經常南下襲擾大漢朝廷的北部疆域,在鮮卑人看來,處於檀石槐的統領之下自然是無比風光。

    可惜自從檀石槐身死之後,和連的所作所為讓不少鮮卑人對他產生深深的不信任感,所以東西部鮮卑才會各自遠遁。

    蒲頭雖然借助手中兵力最終坐上了鮮卑人名義上的大王,實際上卻是對於鮮卑內部分裂無處下手,所以隻能任由柯比能以及素利彌加他們各自稱雄一方。

    將賈詡剛剛的分析仔細過了一遍之後,趙弘皺眉道:“所以現在鮮卑人實際上又分成了三部分,其中蒲頭、柯比能和素利彌加他們各自統領一方,雖然蒲頭名義上還是鮮卑共主,實際上卻已經無法徹底掌握整個鮮卑人的的全部武力了。”

    賈詡開口道:“不錯,現在整個鮮卑人的勢力比起當年檀石槐時候已經是大有不如,不過這對於我們大漢朝廷來說,確實是一件幸事!”

    頓了頓之後,賈詡繼續道:“素利和彌加他們的部落都在幽州中東部地區,對於雁門郡暫時影響不大。如果大人此去雁門郡赴任,最要麵對的其實是蒲頭和柯比能所部的鮮卑人。”

    趙弘略一點頭,然後沉聲道:“除了鮮卑人之外,烏桓人現在又是什麽情況?”

    賈詡開口道:“烏桓人當年一分為二之後,整個北部烏桓已經基本上被鮮卑人全部征服,然後成了他們的奴隸。至於那些南附烏桓,朝廷方麵將他們全部劃為護烏桓校尉或者是護匈奴中郎將進行統領,已經是不允許他們再出現一個能夠號令全部烏桓的大王了。”

    “不過從最近的消息來看,遼西郡烏桓頭領丘力居的實力最為強大,而且此人對於護烏桓校尉和遼西郡太守的命令都不怎麽買賬,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此人將來必然也是我大漢朝廷的北部邊患之一。”

    南附烏桓本來就是大漢朝廷用來抵擋鮮卑人入侵的臂助之一,隻有將他們盡可能的拆分開來,然後才能讓護烏桓校尉加以統領。如果這些南附烏桓還有一個共同的大王,那自然不利於朝廷方麵對他們進行控製。

    不過烏桓人可不是什麽吃齋念佛的善良百姓,當年他們在鮮卑人的壓力之下不得不進行南遷時還能基本聽從護烏桓校尉的指令,而等到舔好傷口休養過來之後,就又想著如同當年的鮮卑人一般,想要恢複屬於烏桓人的榮光。

    賈詡口中的遼西郡烏桓頭領丘力居,就是這種想法最堅定的踐行者之一。丘力居本身雖然正處於大漢朝廷和鮮卑人勢力的夾縫之中,不過他卻是誰的命令都不去聽從,一心想要自己做出一番勢力來。

    趙弘沉思片刻道:“南匈奴和南附烏桓對於朝廷來說這麽重要,想必護匈奴中郎將和護烏桓校尉都不是一般人能夠擔任的吧?”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