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 大將楊文

字數:2963   加入書籤

A+A-




    在楊文和江海兩人的親兵隻餘十多人的緊急關頭,守城官王安帶軍過來12先用一輪箭雨將刺客射殺大半,才將刺客幾乎斬殺殆盡。小說二百多人的刺客,當時留下四個重傷的活口,隻逃走了不到十人。

    此役楊文的一百四十五名親兵,當時陣亡的一百零一人,隻有四十四人創傷累累地活著,有四十一人在數日後因傷重不治陸續亡故,最後隻有三人生還。楊文的親衛隊完全被蒙古國的刺客殲滅。

    而江海帶來的一百二十名江家子弟兵,包括江海的三個兒子,十一個侄兒在內,戰死一百一十人。

    是役,忠順軍中的江家子弟死掉六成以上,元氣大傷,江海傷心得大病經月。其妻痛失全部三個兒子,一病不起,拖了兩個多月後跟三個兒子一起去了。

    自那次以後,部將們再也不敢掉以輕心,各派所部中武功最好的手下,重新組成一支一百二十人的親兵隊,日夜輪班保護楊文。

    江湖上的武林高手,先是由江安大俠丁家良派人傳送俠義柬,而後又從各種渠道得到有關的消息,紛紛來到江安,或是以朋友的身份住在楊文府中,或是散住到城內外的民居村屋內,有誌一同參與保護這位南宋領兵大將。

    另有些年輕的,幹脆參加了新組建的親衛隊,日夜不離貼身跟在楊文身邊。

    還有一些地位武功兩者俱高的,則四下盤查截殺蒙古國高手刺客,試圖盡可能拒敵於江安境外。

    楊文的生死,牽動蒙宋有關人士的心,一場圍繞著楊文生死的激烈刺殺與反刺殺拚鬥,從此開始。這場拚鬥斷斷續續一直在進行。

    這期間近三百多位大宋武林高手,為了保住楊文這位南宋的一代抗蒙名將,聯合已滅亡的西夏殘餘,無怨無悔地在中華大地上追逐拚殺,獻出自己的寶貴生命。

    此刻,楊文麵前的這條河叫沙河,流過五十多裏,到金蘭灣後就匯至滾河。滾河由金蘭灣轉而向西,奔流百餘裏入金沙江。

    綜合這段時間以來自己所得到的消息,楊文覺得朝廷抗蒙的方略國策已定,再也沒有改變回旋的餘地了。他就不明白,為什麽這些朝中的大臣們,平時說起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策略來都是一大套一大套的,可一旦真正要做出決策時,就會進入沒完沒了的爭鬥吵鬧之中。

    從所得知的情況來看,這些文官大臣們並不是為要不要抗蒙爭吵,而是為了在抗蒙的戰爭行動中,如何為自己個人和本派係爭得最大的利益爭執不下。滿朝文武大臣中就沒有一個大臣能看出,本朝軍力與蒙古相比,實在是很危險

    楊文非常清楚,麵對蒙古騎兵來去如風的快速機動作戰能力,及其以戰養戰的戰略戰術,自己還真是沒有絲毫必勝的把握。一想到蒙古兵的以戰養戰,心中不禁深深為大宋的細民百姓們擔憂。

    據探子回報,蒙古兵所經之處,燒毀房屋殘踏莊稼,稍有抵抗便下手屠城滅村。蒙古兵所過之處一片焦土,千裏無人。蒙古兵每到一處,擄去男婦幼童各色人等分給眾兵為奴,掠奪牲畜糧食為軍糧。更有甚者,凡攻城時必驅使當地所擄去的老少青壯年男女當先,樹雲梯搶登城牆,讓守城者自己殘殺鄰裏鄉親為樂。守城的軍民若是狠不下心來,稍有疏忽把手無寸鐵的百姓放入,喬裝混在人叢中的蒙古軍隨即跟著衝殺而入,其歹毒之處比之金兵實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雖然還沒有想好如何對付蒙古騎兵的戰法,但遇上蒙古兵時有一條是肯定的,在兵力不超過其一倍以上的情況下,絕不要與蒙古騎兵在空曠之處進行野戰。

    可又有什麽辦法對付蒙古騎兵呢

    想起祖父孟林在自己小時候講過,自己的曾祖父曾經是抗金名將嶽飛的部將,祖父本人也跟著曾祖在嶽家軍中效力。那時就屢屢大破金軍的重甲騎兵鐵浮圖和輕騎兵拐子馬,嶽家軍勇士用麻紮刀和大斧近戰斬斷馬足而勝。

    也許可以借鑒破拐子馬的戰法。可惜自己聽到這些的時候年紀實在太小,完全是當作故事聽著玩的,完全沒有注意其中的細節。而且,根本就沒有想到自己長大以後也會遇到相同的情況。現在想再詳細了解為時已經晚,老一輩的人都不在了,連個請教的人也沒有。但回憶起祖父講述時的一點情節,並多方求證後了解到,當時的金兵的騎兵隻是占其總兵力的一部分,隻要破了它的騎兵,剩下的步軍就可以比較輕鬆地對付。

    然而蒙古軍就不同了,他們全部是騎兵,據探子報回來的情況所知,每個蒙古騎兵都備有三四匹馬,最少的也是一人二馬,其攻擊時的衝擊力和作戰中的機動能力可想而知。

    至於李響所製的火炮,倒是一件很不錯的破騎兵武器,隻是數量少了也不行,現在大宋各地都在搶著要火炮,可是火炮的生產量太小了,根本滿足不了需求。

    楊文邊想著邊沿河岸向上遊緩步而行,周圍的護衛親兵與他保持著距離,以他為中心緩緩地移動著。

    已經離開小碼頭一裏多地了,這裏的河堤距對麵堤岸相隔五十丈上下,河堤下到水邊的十多丈是一片沙灘。下遊方向不遠處一艘小艇載著三個人靠著河堤朝上遊緩慢地行進,一個手控雙槳的年輕漢子口中依依呀呀地輕聲唱著小調,能很清晰聽到他用嘶啞的本地聲腔,怪聲怪氣又滑稽地唱出一首諷刺時弊的歌兒。坐在小艇上一個老頭和一位中年大嫂,並不注意那年輕漢子唱些什麽,隱約能聽到他們大聲談說今年稻穀收成後還能有多少剩餘,出糶換些銀錢該給三兒訂下一門親事,若有多些則要給家人扯數丈布做一身衣服洗換。

    似乎這小船上的是一家三口,已經打到一些魚準備回家歇息。一切都顯得很正常,看來也不會有什麽危險。

    楊文羨慕地看著這一家三口,勞作完後可以悠閑地回家,隻要能衣食無憂,其他的天塌下來也不必管。未完待續。

    3535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