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零二章 雁門關之殤(上)
字數:3820 加入書籤
何顧把話說到這個份上,有凶神惡煞的看著眾人,誰敢說一個不字。
曹化淳很激動,崇禎這次禦駕親征沒帶他,而是選擇了王承恩伴駕,這已經讓他產生了危機感。
自從李康妃上次主動向崇禎提起八公主的婚事,曹化淳就覺得崇禎看自己一日不如一日,和王承恩卻是一天親過一天。再這麽下去,要不了多久自己就得從現在的位子上滾下去。
他現在越發覺得當初拉攏何顧實在是拉攏對了,否則哪來的今日這駕前表功的機會。因此曹化淳是第一個舉雙手讚成的人。
其他人也根本沒有選擇,每一個人都知道拒絕的後果是什麽,今天拒絕,明天自己不肯率家丁護駕的消息就會被添油加醋傳遍整個北直隸,然後是整個華夏。
到時候無論崇禎出不出意外,自己這官運和名聲都算到頭了。
眼見幾個人垂頭喪氣的往外走,何顧又想起了什麽,一把拽住了周延儒的胳膊,道:“人多才好辦事,周大人有沒有可以推薦的同僚,把大家都動員起來,一起去護駕呀。”
周延儒和梁廷棟的眼睛同時一亮——敢情還能拉墊背的啊,那可好了……正所謂同朝一場,大家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才對呀。
到第二天早上,京師外的集合地點上簇簇擁擁來了三千多人,除了被崇禎帶走的和必須留守的官員,京師大小文武可以說是傾巢而出了。
沒人敢不來,都怕自己會上頭條掛熱搜。
何顧看了看,很滿意,大手一揮:“沿途飲食住行,我鐵焰鎮全包了!”
他可不是動動嘴,從鐵焰鎮漷縣京師辦事處帶出來了小一千輛馬車,把大小官員按品級分組,往馬車裏麵一塞,大隊文武旋即啟程往山西趕去。
這隊伍一上路,曹化淳漸漸冷靜了下來,忍不住趕到前麵來向何顧問道:“何大人,咱咱們這麽做雖然是發自肺腑赤膽忠心,但多少有些僭越的嫌疑,皇上該不會生氣吧?”
何顧擺了擺手:“不會,萬一皇上遇見難處,咱們正好救駕有功;萬一皇上大獲全勝,咱們正好給他捧場當觀眾……”說到這,他對曹化淳遞了個眼神,“你還不知道麽,如果是出風頭的時候,那一定要觀眾越多越好,越有分量越好啊!”
曹化淳心中最後一點疑慮也消失不見,越發覺得何顧真是一代名臣的材料。
不料何顧頓了頓,忽然問道:“那個八公主的婚事……應該還沒著落吧?”
曹化淳當初原本也是想促成此事,但後來看何顧不是很積極,他也就不再上心,到李康妃被崇禎大罵一頓,他更是連提不敢提這事了。
現在聽到何顧這麽問,不禁有些好奇:“還沒,八公主雖然早到當嫁之年,但康妃冒冒失失去提了一下,被皇上好一頓斥責,還連累到了八公主,這婚事也就這麽耽擱下來了。”
何顧聽了若有所思,但卻不再繼續這個話題,打馬高喝一聲:“速度加快!三日後務必要趕到雁門關!”
曹化淳看著何顧的背影,一臉茫然:“為什麽一定要三日後趕到雁門關呢……”
————
崇禎此時心情一片大好,用八個字形容那就是——神清氣爽,意氣風發。
有些事情,一定要有共同經曆才會有共同語言,崇禎忽然之間就理解了自己的祖輩正統皇帝朱祁鎮和正德皇帝朱厚照為什麽當年會犯下那些看起來十分低級的錯誤了。
朱祁鎮少年登基,九歲就被套上了皇權的枷鎖,是的,是枷鎖。因為他雖然貴為人極天子,但這天子權柄卻並沒有在他的手上。他要做的,仿如後世萬曆幼年,做好一個傀儡木偶就可以了。
曆史上這樣的少年皇帝不少,一些皇室從此淪落至任人擺布,比如漢末的少帝和獻帝;一些皇室又能隱忍而後發比如康熙殺鼇拜。
朱家爺們不是,朱家別的優點沒有,唯一的優點就是骨頭裏有血性。
朱元璋如是,朱允炆、朱棣、朱瞻基亦如是,都是血性錚錚的漢子。其中朱允炆由於是個輸家,無論古代還是近代,都有一些所謂曆史大V對其冷嘲熱諷指手畫腳,做事後諸葛亮。
我不這麽認為,別忘了,從嚴格意義上來講,朱允炆是老朱家第一個寧死不降以身殉朝的皇帝。如果再算上絕食而死的弘光帝和在寶島自殺殉國的寧靖王朱術桂,朱家爺們前後一共有四帝一王殉國。
華夏曆史泱泱幾千年,骨頭這麽硬的皇族可以說是絕無僅有。甭管老朱家幹過多少糊塗事,又是否被現代華夏史學家罵成最黑暗時代,大醬缸時期,這份漢人的血性總是應該被肯定的。
那些對明朝破口大罵,對清朝大加讚譽的人,很可能就是骨子裏一點血性也沒有,或者忘了血性對於一個民族的重要性。
朱家爺們不是公知大V,所以他們門裏出來的皇帝幾乎每一個都在終生和這個世界抗爭。
朱元璋就不說了,張士誠、方國珍、陳友諒、大元一路拚殺過來,登基以後又開始鬥開國元勳。
朱允炆,朱棣亦如是,朱元璋一死叔侄倆就開始死掐。
朱瞻基也不是省油的燈,鬥完叔叔鬥兄弟,鬥完兄弟鬥殘元。
緊接著就到了朱祁鎮,他爹活著的時候還能吊打蒙古呢,到他這禦個駕親個征理論上來說不應該有任何大問題。
史學家說,王振忽悠了朱祁鎮,讓皇帝對他惟命是從……這可能嗎?這個問題應該從人性的角度來分析判斷。
一個從小就禁錮於深宮的少年,所有的大好江山都隻存在於書卷之上,乍然出宮眼見萬裏錦繡山河,又有二十萬大軍林立平原——諸位看官,現代各國總統尚且沉迷於閱兵,何況古人啊!
朱祁鎮此時才二十出頭,這等的威風氣勢他怎能不沉迷。就仿若剛剛發現魯管之奇妙的少年,必然深陷其中難以自拔。
不是王振忽悠了他,而是他自己覺得這玩意兒太過癮了,必須得多走幾圈……這就是俗話說的浪。這一浪就浪出了土木堡之變……
正德也是一樣,富有四海卻隻能作壁上觀……這誰樂意?你有十億美金,卻隻讓你看著;你娶了十個世界小姐,卻連碰都不能碰一下,你樂意啊?
朱厚照一次出宮就品嚐到了這花花世界的美好,哪裏還樂意再回到那個牢籠一般的紫禁城裏去。
崇禎現在十分理解這兩位前輩的心情,因為他現在終於親眼看到書卷裏的錦繡河山,金戈鐵馬。如果不是出於保持皇帝尊嚴的必要,崇禎早已不知道放聲狂嘯了多少次。
眼前群山延綿,前後大軍如龍,好男兒人生在世,就該如此!
此地在近代大大的有名,名曰平型關,位於五台山和雁門山相交之地,距離雁門關已經不足二百裏。(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