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來個找茬的
字數:5825 加入書籤
商品經濟不發達的時代,每樣東西都要自己做,這就是小農經濟的特性,啥都得自給自足。
在這缺少調料的時代,尤其還是家裏人這麽多的情況,大醬是農家必備的單品,誰家要是沒做大醬,這一年是非常難熬的了。
沒有農家大醬,餐桌上得少了一半的菜肴。
未出嫁的那兩年,喬月跟著阿娘做過大醬,流程都會,但就是沒自己獨立做大醬的覺悟。
畢竟是頭一次做家庭“主母”,光顧著改造菜園子了,家裏其他人,不是漢子就是小孩子,也沒人想到要做大醬,要不是喬家阿娘無意中問這麽一嘴,季家這一大家子,很可能就完美的錯過了做大醬的時節。
現在做大醬已經晚了一陣子了,不過也不是不能做,就是麻煩點,需要自己掌握好醬發酵的溫度。
男人們都下地幹活了,喬月帶著四妹和小五,還有自己粘人的弟弟,四個人挑了五十斤的黃豆,眼睛都挑串花了(串花:臨河村方言,就是眼睛勞累,看東西重影的意思)。
終於挑出了個大飽滿的優質黃豆,泡了整整一天,等豆子全身脹大,將豆皮撐破了,幾人將豆皮全部挑出來,清洗幹淨,烀了整整兩大鍋。
烀豆子烀了一小天,滿院子都是熟豆子的香氣,吸引了不少在家看家的小媳婦們,紛紛過來串門,聊八卦,倒是讓喬月聽了不少的八卦。
“你家才開始烀醬啊?別人家早就弄完了,到底是新媳婦啊,幹啥都跟不上趟啊。”
喬月正一邊拉著毛驢磨豆子,一邊跟新認識的幾個朋友聊天,聊得正開心呢,突然就出現了這麽一個不和諧的聲音,讓和諧開心的氣氛瞬間變得尷尬。
看來家裏的院子門也該修修了,喬月心裏默默吐槽著。
說話的人,正是季子仁堂伯父家的大兒媳婦,她還有另一個身份,就是季家三嬸的娘家侄女—小張氏。
貌似一句簡單的調侃,卻也是惡毒至極,喬月作為新媳婦,本來就處在輿論的風口浪尖上,哪怕做錯一件小事,就會被有心人無限的放大,現在小張氏更是直接將喬月歸成,不會過日子的小媳婦這一類,其心可誅啊。
這個時代對新嫁娘就是不公平,就算你前一天還是爹寵娘愛的大姑娘,但是一旦你拜了堂成了親,那你第二天就必須掌握所有的家務事,要不然就是個不合格的媳婦。
一個不合格的媳婦,除了自己被笑話之外,娘家也會背上不好的名聲。
小張氏這段話,已經算是很明顯的引戰了。
麵對這種直接下戰書的,喬月冷不丁的還有點不適應。
畢竟在現代的時候,喬月接觸的同事都是年輕人,人家下班了,都忙著約會旅遊泡吧呢,可沒有這麽多閑工夫去管你啥時候做大醬,樓裏麵的鄰居,一起住了好幾年,也就混個臉熟,你家隻要不擾鄰,都沒人願意跟你多說一句話。
“你這是來溜達的,還是來挑事的,有你這麽嘮嗑的嗎?不愛待就麻溜回家去。”
還沒等喬月想好怎麽反擊,季家二叔的大兒媳婦,宋氏直接幫自己懟回去了。
喬月被震住了,沒想到,這個年紀比自己還要小的妯娌,竟然戰鬥力如此爆表。
“姓宋的,我說話礙找你什麽事了,咋哪都有你呢,你咋那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麽欠登呢。”
小張氏向來潑辣慣了,本打算欺負一下喬月解解氣,沒想到卻被宋氏給攻擊了。
自打喬月嫁過來,自家那個臭男人就天天跟自己叨叨,子仁媳婦多多漂亮,多多賢惠,哪個女人能忍得了自家男人這樣誇別的女人啊,這種話聽得多了,小張氏不敢跟自家男人撒火,就隻能來捏軟和人了。
本以為自己能過過嘴癮的,誰知竟然被宋氏給罵了,本來兩人就不和,今天新仇加舊恨,小張氏直接將火力轉移到了宋氏的身上。
“當然跟我有關係了,這可是我堂嫂子,一家人不幫一家人,難不成還要像個四六不懂的人,窩裏鬥啊 。”
宋氏的一句話,直接讓小張氏沒話說了,這個時代太重視家族的團結了,最忌諱窩裏鬥了,要是情況嚴重,都容易被休掉。
你在家裏怎麽吵鬧都可以,但是不能當著外人的麵,若是在外人麵前不給本家人臉,不管是誰,就等著受懲罰吧。
此時院子裏除了季家本家的幾個媳婦,還有別姓人家的媳婦,潑辣如小張氏,也不敢太過於張揚放肆,不敢讓人看了笑話。
小張氏被懟得無話可說,隻好恨恨的瞪了宋氏一眼,然後若無其事的跟其他小媳婦嘮嗑,完全沒有要走的跡象,臉皮也真是夠厚了呢。
一場“大戰”就這樣被化解了,喬月感激的衝著宋氏甜甜一笑,宋氏直接被笑成了個大紅臉,完全沒有剛才的女王氣勢了。
美色果然是男女通吃啊,無論什麽時代,漂亮的小姐姐都會被人優待。
除了小張氏這種故意來找茬的,大部分來串門的婦人,都是有意跟喬月交好的,畢竟季家是村子裏的富戶,家裏牛啊驢啊的,什麽都不缺,家裏還那麽多在縣裏有活計的人。
這要是跟喬月相處好了,沒準還能撈到點好處,而且季家新媳婦看著也是個好相處的,能多個聊得來的朋友也是不錯的。
喬月這邊磨好了豆子,大家一起洗了手,幫著做醬塊,人多力量大,沒多大一會兒,五十多斤的醬塊就做完了。
將做好的醬塊密封好,放在小五的房間,四妹有了新房間,老房間就留給小五了,現在家裏就屬小五的房間空間大,正好用來放醬。
喬月是個知道感恩的人,誰幫過自己,心裏都記得呢,平時家裏做點什麽好吃的,也不藏私,隻要肯學,都傾囊相授,反正都是一些常見的農家飯,也沒必要弄得跟祖傳秘方似的,防人跟防賊似的。
自己的新發型也會跟大家分享,深受大姑娘小媳婦的喜愛。
總體來看,喬月嫁過來之後,跟村裏人相處還是非常和諧的,而且喬月本人是個非常愛八卦,喜歡聊天說話的人,而且知識豐富,有時候會將現代的故事本土化後,講給大家,讓大家聽個樂嗬。
在娛樂極度匱乏的時代,能聽到這麽多新奇的故事,那得多招人稀罕啊。
別說是小媳婦們了,小孩子們也愛聚在季家,聽漂亮的小嬸子講故事。
當然,喬月也不是白講故事的,這些人邊聽故事,就邊順手幫著喬月把活幹了,托大家的福,季家的蔬菜水果們,長勢十分喜人。
不過最讓人討厭的,就是小張氏了,這人也是奇了怪了,明明不喜歡喬月,但還愛往人家身邊湊,隻要她閑在家,就場場不落下,幾乎成了季家的常客了,喬月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還不能直接攆人,隻能選擇性無視。
這大概就是黑粉吧——我不喜歡你,也要關注你,然後時不時的跳出來惡心你。
不過跟她姑姑接觸過幾次之後,喬月對小張氏反而沒那麽討厭了,畢竟小張氏壞都壞在明麵上,季家三嬸真的是滿肚子壞水,讓人防不勝防。
有一次季家三嬸跟喬月閑聊天,問喬月為啥做這麽多的大醬。
喬月也沒想太多,就直接說家裏人多,做少了怕不夠吃,簡簡單單的一句話,愣是被傳出了不孝的名聲。
說喬月新媳婦不會過家,都過了做醬的時候了,還敢做這麽多,真是浪費錢啊。有錢做醬,沒錢看她奶奶,都嫁過來快一個月了,也沒招呼奶奶吃過一頓飯。
季家新媳婦不會過日子,不孝順的傳言,瞬間就傳遍了整個村子,傳播速度之快,明顯就是有人故意為之。
喬月做了五十斤醬,在村裏確實算是獨一份了,十斤豆子就要用四斤鹽才能做好大醬,雖說豆子是自家種的,不要錢,但是二十斤的鹽可是實打實的要用二百文錢的。
村裏就算是人口多的人家,一年也不過就做個四五十斤的大醬。
而季子仁家的人口,在這個村子裏,算是少的了,這樣一對比,確實算是比較奢侈的行為了,但是這一點就無關緊要了,反正我有錢,我愛咋花就咋花,頂多被說一句浪費。
但是不孝這個帽子扣下來就太缺德了,古代最看重的就是孝道了,這要是背上了不孝的名聲,會被不明真相的人戳脊梁骨的。
不過季家三嬸明顯低估了喬月的宅鬥技能,雖說作為外來的媳婦,對季家的事情了解的不多,但是該做的事情可是一樣都沒少。
平時笑嗬嗬的與人和善,不代表喬月是個啥都不懂的“傻白甜”,而且喬家阿娘時不時的就會提醒著,再加上季子仁這個腹黑的軍師指導,怎麽可能犯這麽明顯的錯誤呢。
謠言是傳開了,但是辟謠的話也很快就傳開了。
“人家小媳婦可孝順了,沒少招呼她奶吃飯,我都看到好幾回了,她奶也不來啊。”
“我也看見過,季家大小子買了一大塊的豬肉,得有兩三斤,都做好了,那菜聞著才叫香呢,季小五去喊她奶奶過來吃飯,沒喊來。”
“他奶不過來,就送過去唄。”
“送過去?送過去,他奶一塊都撈不到,你沒看季家老太太瘦那樣,在二兒子家好不容易漲點膘,到三兒子家,沒幾天就瘦沒了,現在幹巴拉瞎的,瞅著都可憐。”(幹巴拉瞎:就是瘦骨嶙峋的意思)
“老三媳婦那個厲害勁,可把季家老太太欺負苦了,季老三也是個軟的,他娘都被欺負成這樣了,也不管管,不像他的幾個哥們,一點都立不起來。”
“沒準季老三就是不想管呢,他娘吃飽了,他不就吃得少了。”
…………
沒幾天,季家三嬸的惡行就被全村重新提起來了,真可謂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不過很顯然,對於這樣的風評,季家三嬸是渾然不在意的,大家對她的八卦也不太感興趣,大家更喜歡看好人變壞,至於壞人有多壞,隻要不壞到自己頭上,愛多壞就多壞。
果然,道德隻能約束好人。
(www.101nove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