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斬神像張角悲愴

字數:5021   加入書籤

A+A-




    nbsp;   劉備回到涿縣之後,劉焉寢食不安。他不想再次啟用劉備,又害怕黃巾勢大。

    於是向朝廷奏疏:“刺史、太守,貨賂為官,割剝百姓,以致離叛。可選清名重臣以為牧伯,鎮安方夏。”

    劉焉在提出設立州牧的建議之後,就積極運作,希望能夠前往交趾州擔任州牧。那裏遠在南疆,不僅沒有黃巾起義,還遠離朝廷風波。隻要到了那裏,憑他的手段,定然能夠割據一方。

    大將軍何進為了收攬人心,於是采納了劉焉的建議。但是劉焉並沒有被派往廣南,而是被任命為益州牧。

    同時任命劉表為荊州牧,劉虞為幽州牧。由三位宗親,同時擔任三個大州的牧伯。

    當張飛得知劉焉離開的消息之後,不由得大笑道:“這老賊終於被調往他處了。大哥,你再也不用怕他加害於你了。”

    劉備也暗自舒了一口氣,笑道:“這劉虞,據傳是一位謙謙君子,我們正好可以投奔他。”

    關羽心裏尋思“真君子倒也未必,隻不過沒什麽割據之心,倒是真的。好像這劉焉成為益州牧的時間,稍微早了一點,不知道對今後的大勢,有沒有什麽影響。”

    劉備看到關羽撫須皺眉,不由得說道:“二弟,看你皺眉沉思,可是又有什麽不妥?”

    關羽當然不能將真實想法說出來,他歎道:“恐怕劉焉這一去,便再也不會聽從朝廷之言,自此父子相承,割據一方。這天下之亂,自劉焉之始也。”

    劉備、張飛聽後麵麵相覷,都覺得關羽有點言過其實了。

    劉虞到任之後,劉備帶關張二人前去拜見。劉虞大喜,任命劉備為都尉,在幽州境內鎮壓黃巾賊眾。

    劉備東征西討,保境安民,在幽州境內積累了大量的威望。

    當是時,皇甫嵩在曲陽討伐張梁,戰事頗為不利。他正在暗自煩惱,突然想起劉備來。聽說他此刻兵強馬壯,在幽州境內鎮守,讓黃巾軍不敢相擾。皇甫嵩便寫了份書函給劉虞,討劉備前來相助。

    劉虞收到書函之後,不敢怠慢,趕緊招劉備前來商議。

    劉備到來之後,不由得問道:“明公為了什麽事情,竟然如此著急?”

    劉虞向他細說緣由,並將皇甫嵩的書函遞給劉備觀看。待他看完之後,向劉備說道:“國家大事,不可怠慢,你且帶領本部人馬,前往曲陽相助皇甫嵩。”

    劉備欣然領命,回去跟兩位義弟說明事由後,便點齊人馬,火速前往曲陽馳援。

    此時劉備在幽州境內名聲大噪,又募得兩千涿郡鄉民。此刻所率人馬,已有五千餘眾。

    剛到河間郡,關羽就想“在那演義之中,救了董卓之後,反而因為沒有官職,便受到他輕視,這個白眼狼不救也罷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這次再繞開廣宗,看還有誰能救他性命。”

    想到這裏,關羽向劉備提議道:“大哥,張角和董卓正在廣宗大戰。我們如果從那裏經過,很容易被他們絆住,不能及時趕到皇甫嵩將軍那裏。不如我們轉道清河,也能節省一些時間。”

    劉備聽後不疑有他,說道:“二弟所言不錯,我們就轉道清河。”

    待得大軍行至清河郡境內,在一處衝要之地,關羽又發現了這裏有古怪。

    劉備擔心的問道:“二弟,可是附近又有大軍?”

    關羽說:“我感覺人數不多,應該是一支伏兵。可以先派斥候四處探查一下,然後再做計較。”

    劉備依言排出斥候,四下裏打探。不多時,斥候來報,在附近的一處山坳,藏有一軍黃巾,好似正在守護一處廟宇。

    這下張飛奇道:“難道說這處廟宇裏麵,還藏著什麽寶貝不成?竟然專門派大軍在此守護。”

    關羽也有些好奇,向他說道:“我們在此多說無益,隻要過去看看,不就什麽都明白了?”

    隨後他們領兵前往山坳,將駐紮在裏麵的黃巾軍全部殺散。

    這裏的三千多黃巾,竟然個個悍不畏死,英勇善戰,一看便是軍中精銳。這讓劉關張三人更是好奇,不知道到底是什麽東西,竟然讓黃巾賊眾如此重視。

    來到廟前,關羽看這裏地勢北高南低,左右兩座山峰有青龍白虎之勢,南麵一馬平川,一條小河自西向東蜿蜒而過。雖然關羽不懂什麽陰陽風水,但也覺得這是塊寶地。

    這廟宇香火鼎盛,兄弟三人一路直行,來到正殿。隻見神壇上供奉的,並不是什麽神靈,而是張角兄弟三人。在兩側朱紅色的柱子上,各有八個金色大字。

    是那: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劉關張三人看到之後,各個臉色鐵青。

    張飛須發皆張,高聲喝罵道:“這個不要臉的妖人,名為拯救天下百姓,實為一己之私!竟然還有臉說什麽蒼天已死,黃天當立!天下的百姓,都要被他們給害死了!竟然還敢在這裏為自己立神廟,讓人拜祭自己。今天我就砸了他的鳥神像,燒了他這不要臉的廟宇!”

    “且慢!”

    張飛正要動手,便讓關羽給叫住。此刻就是劉備,也不明白他到底是怎麽想的。

    隻聽關羽說道:“就這樣將把廟毀了,後人不知,也是太便宜他們了,看我讓他遺臭萬年!”

    說完他便用金龍偃月刀,削去了朱紅柱子上麵的金字,然後舉刀在上麵刻了起來。

    待得關羽刻完,劉備和張飛看這兩個柱子上,歪歪斜斜的十四個大字。

    正是:妖言一出天下反,倫常幾盡四海亂。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然後他舉刀奮力橫削,一道金光閃過,張角三兄弟塑像的頭顱,俱被斬下。

    關羽在一側的牆上,刻上“先斬汝泥胎,再取你狗命”幾個字,並且留下了自己的姓名。

    這兄弟三人完全看不到,在關羽斬去三個泥胎頭顱之後。這廟宇之中,凝聚出一道紫氣飛入了劉備體內,一道金光沒入了關羽體中,最後那道紅芒歸了張飛。

    劉備、張飛二人,也紛紛在牆上刻字,大罵黃巾各種罪行。兄弟三人在這廟宇裏麵,大肆破壞了一番,才繼續趕往曲陽。

    卻說董卓自代盧植領兵以來,便是連吃敗仗,此刻更是被張角大軍困於一處。

    張角此刻站在高崗上,看到這漢軍主力,就要被自己全滅,今後大事成矣。想到這裏,他不由得喜上眉梢。

    過了一會,這群漢軍仍然苦苦掙紮,看到大軍久攻不下,張角皺起了眉頭。他默念真言,施法幫助黃巾取勝。

    隻見一股黑氣從天而降,一時間飛沙走石,風雷聲大作。在這黑霧之中,金光閃過,無數頭戴黃巾的天兵天將,駕著黑霧而來。

    董卓軍中正自心慌,突然黑氣消散,風雷止息,那群天兵天將也不見了蹤影。

    而這群黃巾,本以為有天兵助戰,正在歡欣雀躍,士氣大振。沒想到確是這虎頭蛇尾,一時竟在戰場上愣住了。

    張角看見法術失效,不由得一怔。急忙念動真言,但是隻有微風徐徐,就是成不了氣候。

    董卓趁此機會,趕緊指揮手下軍士,死戰得脫。

    待張角返回廣宗,不過數日,便有清河黃巾來報,廟宇被破,神壇被毀。張角掐算一番,那天正是自己法術失效之時。

    左右聽這駐守廟宇的黃巾描述,突然一人出身稟告道:“斬殺壇前護法者,正是那個破壞廟宇的關雲長。”

    另有人也稟報說:“那護壇十三將的死,也是關雲長與一黑臉將軍所為。”

    張角聽到這些,想到自己此生所謀,轉頭成空,不由得悲從中來。真是天意造化弄人,難道這個關雲長,真是自己的克星不成?

    想到這裏,張角仰天悲呼道:“關雲長!關雲長!害吾此生俱白忙!”

    喊完之後,張角噴出一口血霧,立時栽倒在地上。左右趕緊上前攙扶,此刻,張角早已經人事不醒。

    是時正在行軍的關羽,突然忍不住打了兩個噴嚏。他看了下左右,摸了摸鼻子心道“幸好沒有人注意,不然真是毀了我的光輝形象。讓我連打兩個噴嚏,難道有誰在念叨我不成?”

    可歎關羽百般謀劃,千般算計,不想去救那董卓。他沒有想到,最後卻是自己親手救了董卓的性命。不得不說,真是天意造化弄人呐。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