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報應隻爭早與遲
字數:4447 加入書籤
河東郡治下共有十九縣,除了集中分布在黃河沿岸、以及汾河穀地之外,其餘很多地方都是山川林立、少有人煙的未開發之地。
河東郡離箕關最近的東垣縣縣城,也是在箕關西麵大約有百裏的地方。東垣縣是東跨王屋山、西踞中條山、北依靠太行山、南鄰黃河的三山一水之地。此地曆史底蘊深厚,因為是帝舜的故裏,所以在後世又被稱之為舜鄉。在周朝的時候這裏被稱為亙方、西漢時稱垣縣。而後世在此地發現的‘世紀曙猿’,更是推翻了人類起源於非洲的論斷,並且把類人猿出現的時間向前推進了一千萬年。
東垣縣在到箕關之間這百裏的範圍內,其治下還管轄著壺丘亭、邵亭這兩個亭聚。
壺丘亭又被稱作陽壺城,此地的曆史同樣十分悠久,在六百多年前的周安王元年{前401年},這個被稱作‘陽狐’的古城就已經存在了。後來在春秋戰國時期,這個古城經曆了數次大大小小戰爭的洗禮,至今仍然屹立在黃河的北岸。
而邵亭離箕關約有三四十裏的距離,其位於一個群山之間的樹木蔥蘢、聒靜幽深之處,這裏雖然沒有東垣、陽壺那樣悠久的曆史底蘊,但是這裏在天下未亂之前,是能影響到晉東南、豫西北的財貨的集散之地。
後來隨著黃巾餘部在白波穀重新起義,大批白波軍威逼雒陽;以及之後董卓遷都長安等等一係列的戰亂洗禮。讓這個曾經的繁榮富裕之地,如今剩下的百姓最多不過十之一二了。
近年來隨著劉備、曹操勢力的增大,關中的各路軍閥也漸漸息了到中原爭霸的念頭,所以這個地方也逐漸變得少有人問津起來。但是這裏的百姓並沒有因此得到安寧,反而是生活變得更加艱苦了。
原來這亭聚裏有個張姓的潑皮,在中平元年的時候隨著太平教眾做了黃巾,後來又跟隨白波帥郭大再次起義。郭大敗亡之後,他的新首領李樂在獻帝東歸的時候又被關羽所殺。
那時改名為李大的潑皮已經是個小頭目了,他心裏邊反複的核計之後,覺得再去跟隨什麽人在這關中闖蕩,不知道什麽時候連小命都要沒有了。於是跟著手下的部眾商議了一番,遣散了那部分不願意跟隨自己的人,領著百十眾回到了家鄉,找了個山頭過起了劫掠為生的日子。這可坑慘了他在邵亭的鄉親。
年前的時候李大的那房壓寨夫人沒了,這兩人婚後感情還算是不錯,他那個夫人知道李大壞事做得多了,怕他以後遭了報應,所以在臨終前殷殷囑咐李大不要再做這無本的買賣了。這李大在傷心難過之下想都沒想就答應了,而且還立下的誓言。
但是到了最近李大卻碰到了一個難題,就是他手下的這幫子兄弟從來就不事生產。當初他答應的嘴溜了,而且後來也是謹守誓言。可是山寨中有著弟兄百八十號人,要是再這麽耗下去,山上的糧草不足他們就要餓死了。
這時間一長啊,他手下的嘍囉們就一齊來找他了。此刻李大手下的二頭目,他的拜把子兄弟馮吉利就對李大說了,“要是再這樣靠下去,恐怕用不了多久我們都要餓死了。照我看來啊,倒不如再做一次沒本的買賣,多屯一些糧食,即使以後老大你要踐行誓言,我們在找些其他的法子謀生也就不妨了。”
聽他這麽一說,李大心裏邊那個後悔啊,當時我怎麽就鬼迷心竅聽了那個婆娘的話了呢?鬧得我現在跟著一幫兄弟們幹挨餓。他麵露難色的說道:“你的話雖然很有道理,可是我當初鬼迷心竅的立下誓言了,我怕一旦違誓到時性命不保啊!”
馮吉利一聽,心裏邊膩歪極了。哦!你立下誓言了,就想著兄弟們跟你一起去喝西北風啊?你這輩子缺德事幹得也不少,就從前就沒見你怕過。他眼珠子轉了轉,然後就接著勸道:“為了以後能夠踐行老大你一心向善的誓言,隻劫掠這最後一次應該是不妨事的。常言道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為了以後能讓兄弟們一心向善,上蒼會原諒我們的。”
這李大本來就不是什麽好東西,讓他這麽一勸啊,心思立時就活泛起來了。他左思右想了一陣子,感到還真是馮吉利說得這麽個理。於是他對馮吉利說道:“既然如此,那我們隻做這最後一次。而且啊,我們這次幹就得來次大的,多屯積一些糧食好防荒啊。我看這次就去邵亭收足一年的糧食,這樣方可一幹。”
這下巧了,他話音剛落,才招上山來不久的一個小嘍囉說道:“大當家的,往年啊,邵亭那邊還是有餘糧的,那些糧食…呃~”
這嘍囉話還沒說完,就讓李大給抓著領子提溜到臉前,他惡狠狠的看著眼前的小嘍囉:“說!往年那些糧食呢?”
“呃~都讓沈老頭集中給藏起來了,咳,咳咳~”
聽他這麽說,一把將這個小嘍囉甩到一邊,“這老東西!年年跟我哭窮竟然還留了這麽一手!走,我們這就下山找他們去!”
馮吉利滿心的鄙夷,我還以為你真心改好了呢。邵亭攏共就百多戶人家,你這麽一個搶法,這些老百姓的家底都要給你鬧光了。到時候他們還吃什麽去?這還是你的鄉裏鄉親呢,俗話說兔子不吃窩邊草,你啊還真是夠缺德的。
李大可不管別人想什麽,他現在一門心思的下山去找那沈老頭的茬,連自己立的誓言都給忘了。等他領著所有的小嘍囉下了山之後,就讓人把邵亭這百多戶的人家全部都集中了起來。
看著眼前這年逾七旬的老人,李大陰陽怪氣的厲聲說道:“老不死的!沒想到你竟然騙了我這麽多年,說!你都把糧食給藏哪去啦?”
聽李大這麽問,沈老心中吃了一驚,等看到畏畏縮縮的躲在李大身後的那個嘍囉他什麽都明白了。這個年輕人是亭聚裏吃百家飯長大的孤兒,因為好吃懶惰被教訓了一頓,於是就跑到山上去做了賊寇。沒想到他竟然喪良心到把這個最大的秘密都給說出去了,這樣的話邵亭豈不是要有百姓餓死嗎?心思到了這裏,沈老拇指摩挲著手杖暗歎道,人心不古,人心不古啊!
這根王杖是沈老的父親留給他的。當時天下還沒有大亂,在那位老人在活到七十歲的時候,朝廷根據《王杖詔書令》授予了他一根王杖。那位耿直的老人,依靠朝廷授予的社會特權懲罰了好幾個不法的鄉民。可惜啊,如今天下大亂、禮樂崩壞,現在哪還會有人像以前那樣尊老、敬老?
李大眼尖,看到沈老手中的王杖,就想到了他年輕的時候曾經被那位執杖老人教訓過。於是他厲聲嗬斥道:“老東西,快把你手裏的柺棍交出來,我這就把它給撅折嘍!”
這些百姓看著他這樣,知道李大是想要拿沈老殺雞儆猴了。想到糧食被他們搶走的話,那今年恐怕是要過不下去了。有幾個年輕力壯的立時就要出來反抗,他們剛動彈了一下,就被家人滿臉哀求的給死死拉住了。
“怎麽著!”李大殺氣騰騰的看著這些人,他狠狠的吼道:“難道你們都想造反不成?”
嗬!這個以劫掠為生的賊寇,還真以為他自己是這裏的皇帝了。看著老百姓們沒有個敢出頭的,這下子李大更來勁了,他提刀就向沈老那邊走去,“我讓你…”
“大當家的!”
李大一字一蹦的還沒說完能,就聽到身後的小嘍囉一聲驚呼。他不耐煩的回過頭嗬斥道:“怎麽了!”
那小嘍囉指著東邊哆嗦道:“快~快看!”
李大順著他指的方向看過去,嘶!隻見那邊有一杆大纛旗迎風飄擺,誒喲!這杆旗可真是漂亮極了,用得是明晃晃的綠色錦緞,金色的緞子做出鋸齒狀的金邊。在上麵橫書‘左將軍’三個大字,纛旗上紅月光裏寫了一個鬥大的‘關’字。這杆旗子讓那太陽光這麽一照,真是有點兒金光繚繞瑞彩千條的,讓人瞧著是眼花繚亂呐。
要是識文斷字的人看了就知道,哦,這是左將軍關雲長來了。可李大是不務正業的潑皮出身啊,他又能認得幾個字?雖然他曾經在白波軍裏麵待過,知道能用上這種旗號的自己肯定是惹不起,但是卻不知道這是讓眾黃巾聞風喪膽的關雲長來了。
此時這些邵亭的鄉民也發現了異狀,他們都朝著東邊那個方向看過去。這裏能識文字斷字的隻有沈老了,他看了那旗號之後眼淚唰的就流了下來,這邵亭的苦日子終於是熬到頭啦!
到了這個時候,鄉民們也不在乎李大這些人了。敢打出這麽好看晃眼旗號的肯定不是一般人啊,在這樣的大人物麵前,李大和自己這些人沒有多大的區別,那都是一樣的任人宰割啊。這時他們都在竊竊私語著,甚至有個別大膽的低聲問道:“沈老,這又是哪方兵馬的旗號啊?”
沈老還沒來得及出聲呢,打著旗號的那哨兵馬就漸漸的近了,這時候他們已經能夠看清旗子下麵的那員大將,隻見他胯下嘯風赤兔馬,手裏提著青龍偃月刀,麵如重棗,蠶眉鳳目,五綹長髯。
嘶!那李大倒抽一口涼氣,失聲驚呼道:“關~關雲長!”(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