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說客輕舟至閬中

字數:3521   加入書籤

A+A-


    等著擱下了杯子之後,李恢接著關羽的話茬說道:“幸好最近天氣幹爽,劍閣那裏沒有雨水,不然的話還真是沒法到這裏來了。”

    “唉!關中道路艱險,這益州的蜀道更勝關中無數倍,當著是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啊!”

    聽關羽這麽說,李恢沒來由的一喜,我何不跟他說說蜀中的地理,以此來表明心跡?“藹~關將軍嚴重了,在下認為,隻要摸清了季節時令,那也不是絕對的艱難險阻。”

    “哦?想來以德昂先生之才,必然有一番高論,還請不吝賜教啊。”

    關羽這話把梯子一搭,李恢就坡下驢,跟他們講解起這益州的天文地理來了。等他說完之後,龐統在一邊是連連稱讚,“德昂先生不愧有大才,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在下有一言,不知道當講不當講。”

    李恢讓龐統給誇的有些不好意思了,“在鳳雛先生麵前,在下哪敢當得‘大才’二字。先生有何指教但說無妨,在下洗耳恭聽。”

    龐統點點頭,“先生雖有大才,但說劉璋黯弱無能又占據高位,賢良之士在他那兒也得不到什麽重用。而無才無德之輩呢,劉璋也任由這些人在自己跟前混日子。就這麽一個人,你別說是輔佐他偏霸一方了,就算是幫著他守住益州,保障益州別發生什麽內亂,這也是十分困難的事啊。有道是良禽擇木而息,賢臣擇主而事。以先生之才,為何有賢明之主先生不去輔佐,反而要明珠暗投呢?”

    李恢一聽就明白了,我的這點心思啊,都讓這個鳳雛先生給看出來了。感情剛剛他和關將軍出去,是合計著怎麽給我找台階下呢。

    孟達可是個人精,他聽龐統這麽說,又見到李恢在那裏沉默不語卻沒有反駁,便明白這是怎麽一回事兒了。於是就趁機遞話過去,“鳳雛先生所言甚是啊,李德昂的學問那可沒得說,真是滿腹經綸有王佐之才啊。隻可惜了那劉季玉不能知人善任,把這美玉當做是磚石瓦礫一般,讓在下看了都是捶胸頓足,暗歎可惜呀。”說完這些之後,孟達又看向李恢,“德昂兄,以你之大才,當思上報國家,下安黎庶。如今為何有賢明之主卻不去輔佐,反而在劉季玉麾下盡此愚忠呢?”

    李恢原本就有投靠劉備的意思,如今這幾個人都把話給遞上了,他也就順著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在下也有棄劉璋而去投靠劉皇叔之意,隻是~隻是~”他不好意思說自己剛剛沒臉開口,一個勁的隻是不出來了。

    張飛一看他吞吞吐吐的急眼看,“嘿呀!德昂先生你學問雖高,可是說話可一點兒都不痛快!我大哥早已景仰先生大名,如今你能投靠,我兄長恨不得倒履相迎,又怎麽能不納呢?”

    經過張飛這驢唇不對馬嘴的一番搶白,還真的幫李恢化解了尷尬。這會兒李恢臉上也有了笑意,“哎呀~在下何德何能,當不起三將軍這樣誇讚。在下這次來到葭萌關,是想幫諸位將軍促成一事。”

    關羽一聽,“哦?不知德昂先生想要促成何事?”

    “嗬嗬,”李恢淡淡一笑,“關、張二位將軍雖然極善用兵,又有鳳雛先生這當世奇才相助,可以說是百戰百勝。但這兵家之爭,便是大勝自己也難免有所損傷。況且賨人皆為義民,自高祖之時起便有功於社稷。後來桓、靈二帝時被漢家官吏欺壓,這些賨民向州郡伸冤的時候牧守又不予以受理,才逼得這些賨人含冤造反。他們隻求正義得到伸張,並非有僭越之誌。在下和賨人首領杜濩、樸胡有過數麵之緣。願意前往閬中去遊說,讓這些賨人義民歸順仁主劉皇叔。關將軍以為如何啊?”

    關羽聽了剛開始還很高興,但隨即又連連搖頭,“呃~不成不成,先生不能去閬中。”

    “怎麽?”

    “如今那張魯就在閬中,他可並不是什麽良善之人呐。有他從中作梗,先生到那閬中可就危險了。先生乃當世大才,怎麽能讓你去冒這麽大的風險。這一旦有點兒什麽差池,叫我如何向大哥交代?”

    李恢微微一笑,“哎呀,關將軍,您又何必擔心呐?在下雖然不才,量他一個小小的閬中又是什麽龍潭虎穴?這回必然能夠說動這七姓夷王前去長安請罪。”

    關羽一聽,他這說話的口氣也太大了。但你今天就算是用盡了各種說辭,也休想說動我點頭答應。

    李恢原本是想說動賨人來降,好作為贄見之禮的。如果不是心理有十拿九穩的準備,他也不敢說這大話。如今一看關羽這樣也有些著急了,李恢不由得向龐統那邊看了過去,希望他能幫自己說上句話。

    龐統見他這樣微微一笑,“啊~德昂啊,你要是去閬中,準備用什麽說辭打動杜濩、樸胡這些人呢。我可是聽說了,這幾個人可是很不好說話啊。”

    李恢點點頭,“這我知道,今番到了閬中之後呐,”說到這兒李恢往旁邊一探身,伏在龐統的耳邊,“我想如此如此這麽說~先生您看看可行否?”

    龐統哈哈大笑,“不知德昂要帶多少人同行?”

    “不用人多,隻要有一船夫隨我順流而下足矣。”

    “那什麽時候去呀?”

    “當然是越快越好,就算是現在動身都行。”

    “哈哈哈~不著急不著急,等著飲宴結束之後,明天再去閬中也不遲啊。”

    關羽聽龐統這麽說,就知道李恢這番說辭必然是十拿九穩了,所以也沒有繼續反對這事。此後眾人是推杯換盞,這頓酒喝得十分高興。

    第二天一早,李恢辭別了眾人之後,就讓船夫架著小州,載著自己順西漢水一路往南而去。

    等到了閬中之後,先來到了杜濩的府邸之前,對守門的軍士說道:“煩請通稟一聲,有故人李恢前來求見。”

    那軍士一聽是首領的故人,也不敢怠慢了,趕緊到裏麵去稟告這事。杜濩此刻正在書房裏麵生悶氣呢,自己這回是上了張魯的惡當了。原本以為這人雄才大略,手底下兵多將廣,又有智謀之士輔佐,肯定得比劉璋強多了。自己要是能幫他奪回漢中,以後這些賨民說不定能有個像樣的依靠。所有才會冒險一搏,想要幫助張魯成事。沒想到卻因此招惹了一個大敵。

    就在杜濩暗暗發愁之際,有人進來稟報說李恢前來求見。杜濩聽了心中一突,李恢,他這會兒來幹什麽?難道是給劉璋做說客的?劉璋這個人不成,他黯弱無能沒法服眾,這些年來手底下有多少人造反了?要是繼續讓他當這益州之主,就算是教他伐滅了張魯,這益州還得亂下去。不過借著這個機會和他虛與委蛇一番,爭取一個緩衝的時間倒也不是不可以。

    想到這裏杜濩便準備親自去迎接李恢。隨即意識到此人是個能言善辯足智多謀之輩,自己要是表現的太過急切,恐怕會讓他看出點什麽來。於是就吩咐道:“請他進來吧。”(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