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去處

字數:7062   加入書籤

A+A-




    冬去春來,柳條剛剛抽芽的時候,宣明太子舉行了登基大典,正式成為了一國之君。

    國君登位,普天同慶,大赦天下。

    這股喜慶勁兒也從京城蔓延到吳灘邊城。

    含霜身上破布襤褸,懷裏揣著個雜糧饅頭,如同魚兒般靈巧地穿梭在大街小巷。

    因新帝登基,官府發了足足五天的粥糧,若沒有這些,她和小姐兩人怕是要餓死在這荒城了。

    含霜腳程快,成功護著最後一個饅頭回到了兩人寄身的破廟裏。

    走到吳灘邊城,含霜的心也放下一大半。

    這裏是大端的極北之地,外麵便是一望無盡的沙漠,隔絕了北夷與大端兩國,追兵好似搜尋了前兩個供給城後就放棄了,並沒有追到這裏來。

    官府們也拿不準主意,不知道這顏小姐是否還在人世。

    他們連續戒嚴了好幾個城鎮,搜尋不到任何消息,也沒人見過大冬天還在外麵遊蕩的五六歲女童,於是他們也就放棄了。

    “小姐,你快吃吧,奴婢跑回來的,這饅頭還是熱的呢。”含霜將手中的饅頭遞出去,蠟黃的小臉上透出紅暈來。

    妙常接過後,並沒有狼吞虎咽地將饅頭塞入嘴裏,反而遲疑的看向含霜。

    含霜不期然間撞上了妙常隱含期翼的漆黑眼眸,鼻頭一酸。

    天子之喜,新帝登基,大赦天下,赦了罪大惡極的犯人,赦了賦稅徭役,寬宥萬民,可這份名單裏……沒有顏家。

    顏家被人有意無意的遺忘了。

    妙常從含霜欲言又止的神情中得到了答案,緩緩低下了頭去,一口一口的吃著饅頭。

    妙常沒有流淚,她已經很少哭了。

    含霜俯身坐在妙常旁邊,將她摟進自己的懷裏,無聲安慰著。

    妙常用枯瘦的手指緊緊握住胸前的玉竹,似能從中汲取力量,這塊安山玉所雕琢的小小玉竹,是她過往生活的唯一證明。

    君子如竹,虛懷若穀。

    這是大端高祖皇帝對顏家先祖的評價。

    顏家先祖顏成徽是高祖皇帝身邊最重要的文人謀士,據傳兩人自幼相識,能一桌飲酒,醉談詩文,同塌而眠。

    後來高祖成事,將安山玉盡數賜予顏家,安山玉玉質通透為世上之最,產量極少,世人趨之若鶩,卻隻屬於顏家。

    顏家世代都將安山玉雕成各式玉竹,隨身攜帶,衣袍袖口處也經常用二三竹葉點綴,以示榮寵與尊貴,也是不忘本心的警醒。

    顏家如今滿族盡屠,世上便再也沒有安山玉竹和顏家風骨。

    妙常自小最熟悉的味道是墨香。

    那墨香縈繞鼻端,往往伴隨著墨香的就是祖父、父親和幾位哥哥的懷抱,她被那種味道包圍著,是滿滿的安全感。

    她會好奇地抓住哥哥們故意在她眼前晃著的衣袖,在雪白繡金線的衣服上留下帶有汗漬的小手印,小手印就印在那幾片竹葉旁,在哥哥們詳怒的臉色下咯咯偷笑,笑得小身子挺來挺去,像一尾抓不住的小魚。

    如果是祖父和父親,她是不敢這樣淘氣的。

    欺君與大不敬的罪名,顏家倒的何其冤枉。

    妙常縮手縮腳地躲進含霜的懷裏,漸漸進入了夢鄉。

    當第二日的陽光透過窗棱的縫隙照在妙常通紅的小臉上時,妙常正嘴角擒著笑意,睡得香甜。

    含霜輕手輕腳地把旁邊的妙常抱起,想要放在避風處,讓她再睡一會兒、

    &nbs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p;  含霜抱起她剛勉強從地上站起,臉上的笑意卻僵住了。

    懷裏的人實在是太熱了,那熱度透過薄薄的布料,燙著含霜的皮膚,卻冷透了她的心。

    含霜輕晃妙常的身子並不斷叫著她,可妙常沒有絲毫醒過來的跡象,兀自睡得香甜。

    含霜一下就腿軟了。

    這個時候,她們怎麽可能生得起病啊?

    怎麽辦?

    對了,去求求大夫!

    含霜剛放下妙常,跑出去的步伐卻頓住了。

    小姐失去意識,她不能把小姐一個人放在這裏。

    怎麽辦?怎麽辦?

    含霜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眼淚也在眼眶中打轉。

    她終是下了一個決定!

    與其這樣說,不如說她早就有所盤算。

    她們兩人無家可歸的女孩實在是太危險了。

    小姐現在還小,可等到身量漸長,樣貌長開,必會招來是非。

    她們不能一輩子活在泥裏。

    含霜三步並做兩步出了廟門,叫來前麵一個滿臉疤癩的小乞丐。

    那小乞丐見著含霜叉著腳,擰著腰的凶樣,笑嘻嘻的蹭了過來。

    他可不敢惹這個凶婆娘。

    “你去,把前大街的陳娘叫過來,就說我答應她的要求,不過要她親自來請,人來了,這兩文錢就是你的。”

    那疤癩臉聽見卻不動,還死盯著含霜手中的錢。

    含霜提起一口氣,飛起一腳就將那小疤癩踹出兩個跟頭來,中氣十足的吼道:“還不快給我去。”

    而後,含霜便‘砰’的一聲關上了門。

    小乞丐看見不著人了,立馬從地上蹦起來,啐了一口,揉著屁股就跑了。

    話說那陳娘,年輕時候可是這吳灘邊城數一數二的風流人兒,端的是眼中情,眉間意,滿身的妖嬈嫵媚。

    她是一等一的歌姬,隻賣藝不賣身。

    紅衣酥手黃藤酒,達官貴人爭相留,清歌一曲櫻唇起,雪起風飛清涼日。

    陳娘自稱唱法獨成一家,取名為三日繞梁腔,可知她有多驕傲,有人說她聲如脆鈴,叮鈴叮鈴遊蕩滿屋,三日繞梁名副其實。

    可她完了,突然唱不了了。

    三日繞梁的聲名沒傳出來多久,陳娘的嗓子突然倒了,她這朵花似是被抽取所有水分和顏色,敗了。

    三日繞梁腔也成了一個笑話

    美人遲暮,英雄末路,是這世上最最令人悲痛的事。

    美人年輕時候獨領風騷,得罪了不少人,銀錢又被一個薄情人做生意賠光了,後不知怎麽的,有位官夫人對她始終意難平,竟將她趕出了吳灘邊城。

    這一走,就是十幾年。

    前些日子,她剛回來,就住在前大街,離她們這個破廟不遠,就曉得她混的不如意。

    含霜兩人碰上她實屬偶然,她和小姐從前大街回來,迎麵就撞上了這個女人。

    陳娘歡場裏泡得久了,一打眼就直勾勾地盯著小姐,含霜張嘴就罵了幾句,那陳娘也不動氣,反而私下裏找了含霜。

    她想從含霜手裏把妙常要下來。

    對外,妙常與含霜都是姐妹相稱,陳娘認為含霜是可以拿主意的人。

    陳娘甫一見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到妙常,便是眼前一亮,她年輕自持美貌才華,待到牆倒眾人推時才發現獨木難支的窘迫,但她卻陷入了很尷尬的一種境地。

    像她們這種女孩子,大多是從牙婆手裏買下來的,但凡條件好些的,銀錢都要趕上普通農家快一年的花銷。

    可就是這樣條件好的,陳娘也不一定能看不上,她心裏始終憋著口氣,一定要教導出個頂拔尖的人來,把其他人全部踩在腳下。

    陳娘對於自己的傳承者是不肯有絲毫將就的。

    陳娘一眼就看出妙常隱藏在灰泥底下的,那張極清麗絕塵的臉。

    養這麽個小女孩,給口吃的就好,她還能伺候人……加上這張臉,絕對是不虧本的買賣。

    陳娘心裏是不想要含霜的,一是含霜大了,主意正,二要是含霜在,妙常肯不肯親近她就是兩回事了。

    ‘吱呀’一聲,陳娘推開了破廟的門。

    含霜這才鬆了口氣。

    要是陳娘不來,隻怕她與小姐注定分離了。

    “哎喲,這是怎麽回事?”

    陳娘一進來,就看到妙常臉上不正常的紅暈。

    她柳眉豎立,急忙關門近前,“得趕緊看大夫,一會兒孩子燒壞了。”

    陳娘伸手便要去摟。

    含霜用手緊緊扣住妙常的身體,陳娘使了些力氣,竟抵不過她。

    陳娘詫異地看向含霜,含霜眸中含淚,表情堅毅果決,像是要狠狠咬她一口的小獸一般。

    陳娘被她驚到了,倏地一下縮回了手。

    “……你這是幹什麽?”

    含霜抱著妙常,幹脆利落地跪在了地上,不發一言。

    不知有意或無意,因含霜跪地的動作,本是埋在她懷中的妙常側出了半個身子來,此時妙常的小臉是幹淨的。

    因她高熱,含霜便打濕自己衣服,給她擦臉降溫。

    這破廟的光線暗極,妙常的臉色卻是白得透亮,顯得那燒紅甚是觸目驚心,她臉上掛著笑模樣,上唇輕翹,隱約露出幾粒小米牙來。

    無端的便惹人疼。

    隻可惜,那眼睛是閉上的,要是張開雙眼,不曉得是如何靈動。

    含霜察言觀色,悲愴道:“求您收下我們姐妹吧。”

    陳娘語塞,半響後回道:“先別說這個,帶你妹妹看病要緊。”

    “我們姐妹命苦,活著也艱難,如果再分離,便是死也不願。”含霜低頭,暗啞著嗓子說道。

    誰都不能從她手裏帶走小姐。

    “妙常不像我這種沒心肝的東西,她從小不在娘身邊,您對她好,她定會真心孝敬您的。”

    陳娘明顯是猶豫了。

    她這時候算是看出來了,要想帶走妙常,這含霜是必須跟的。

    可是放棄的話……陳娘看著妙常的小臉,實在是不甘心。

    比起尋常女子,陳娘更加注重女子形容,要是妙常這麽養在外麵,定是全毀了,這麽想想,她竟有些心疼起來。

    反正養一個也是養,養兩個也是養,那寒霜大了幾歲,現在正是得用的時候,長得也算可人,盡早嫁出去,還能得份聘禮。

    這樣想著,陳娘便做好打算。

    “看你們姐妹可憐,快起來吧,要是真病出個好歹來,老娘可就不要了。”

    含霜的眼淚唰地一下流了下來。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