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章 書店狂歡【三更】
字數:5450 加入書籤
第712章 書店狂歡三更
逸韻書屋是龍溪大學城最有名氣的書店之一,這裏是藝青年最愛的地方,也是最適合看書的場所,每天都有許許多多學生黨來這裏看書或者做作業。小說
或許它這裏的圖書種類並不是最多的,但環境跟氛圍肯定是最好的,充滿了小資的氛圍
圖書跟非圖書各占了一半,書店占地麵積很廣,每層樓都有兩三百平米,在寸土寸金的大學城兼商業繁華地段很讓人眼饞。
區跟餐飲區交錯,圖書區域都跟相關主題匹配,走累了或者站著看書看累了,可以到旁邊的椅子跟沙發區休息。
有人幹脆把這兒當成了圖書館,抱著一摞書慢慢看,無人催促,自己也不覺得尷尬
像極了星巴克,服務員隻在你需要時出現,全無那副你到底買不買,不買趕緊走開,別亂動的姿態。
或許賣書並不賺錢,賺錢的則是與之配套的飲料,咖啡冰淇淋跟果汁價格外麵貴了許多,三明治櫃台的銷量也很不錯
在書架前麵的人並沒有想象多,最受歡迎的是懶人沙發跟靠窗的座椅,各種顏色的懶人沙發看起來很獨特,抱著書的人躺在沙發裏麵,懶洋洋的,旁若無人。
近些年來,國傳統書店倒閉越來越多,雖然林翰等作家的作品銷量有所增加,可那很大程度麵都來自於絡書城的銷售
普通人生活是不是還需要街角書店的燈光
實際,不光是國的傳統書店在倒閉,美國乃至世界其餘國家的書店也沒有好到哪裏去。
擁有幾十年曆史的美國第二大傳統圖書零售商borders連鎖書店開始關閉旗下幾百家店麵,正在申請破產。
英國著名的水石書店也宣布銷售利潤同期下滑了近70。
然而新形式的書店卻越來越多,大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姿態
這些書店不光是賣書的,更是賣化的
方所言幾又西西弗誠品書店等等富有特色主題的實體書店成為了年輕人們的最愛,充滿藝情懷跟唯美空間,將書店跟其餘元素結合起來,成為創新的盈利點。
逸韻書屋這樣獨特的經營模式跟麵列舉出來的連鎖書店有些類似,不光陳列書籍,還有飲品區咖啡區以及具小手工藝品銷售區等。
不光是周圍大學城的學生們,連附近的班族也會來這邊逛逛,龍溪也算是商業較發達的地區,逸韻書屋把自己打造成了這片商業區的化名片
盧陽秋作為一名低調的富二代,他並沒有跟以及影視作品或者小說的富二代那麽囂張跋扈。
相反,他卻將自己的錢投入在逸韻書屋身,從大學畢業之後一手策劃籌建了書屋
別人都以為他這是不務正業,覺得等他的錢賠完之後能回心轉意了。
可是逸韻書屋幾乎沒有怎麽賠錢,每天光是圖書都能賣數百本,而且盈利的大頭則是放在了飲品跟食品區域內
具什麽的也非常賺錢,一支筆,一個筆記本都價值不菲。
目前逸韻書屋的人氣很不錯,轉化為金錢的例也非常高,盈利根本不是問題
甚至盧陽秋還在考慮,等自己這家書店真正步入正軌之後,是不是跟西西弗書店那樣開分店,走連鎖的道路。
這的確是一條致富之路,盧陽秋想要做的,是把基本不讀書的人轉換為讀書人,讓讀書人在自己店裏麵進行更深層次的消費
作為年輕人,盧陽秋的腦袋也非常靈活,他跟大學城的好幾所大學的學生會以及各種各樣的協會都達成了合作協議。
如眼下黑客帝國正在熱映,店裏麵用了一小塊區域在主推黑客帝國這本書以及黑客帝國裏的哲學等相關書籍,銷售勢頭非常不錯
甚至他還做起了代理商的業務,當初星際穿越小說火爆的時候,他這個書店裏麵都沒有多少存貨,總是不斷有顧客在詢問這本書,特別是附近幾所學校的學生們。
如今幻想時代麵即將刊登林翰的新作,這一期的雜誌銷量必定會衝雲霄,所以盧陽秋幹脆把這次合作當成是試水
一所學校幾千萬名學生,每個學校幾乎都有各種各樣的協會,如眼下聯係的科幻協會更是送來了329冊的銷量。
這還隻是其一所學校的數字,如果算周圍其餘五所高校,說不定預購量還能超過1000冊
一千冊雜誌是什麽概念
差不多是逸韻書屋壟斷了整個大學城一半以的雜誌銷售,剩下一半分散在其餘書店跟報刊亭便利店裏麵。
盧陽秋看到眼前的數字後非常喜悅,這還隻是初步的計劃,並沒有大量的擴展,如果推廣開來的話,不失為巨大的利潤增長點
唯一的問題在於,想要找到一個類似林翰這樣的作家不容易,號召力不夠強的話,估計沒這麽多人約定了。
其實他找這些大學的學生協會進行合作,一個是為了賺錢,另外一個是為了增強自己的競爭力。
圖書進貨渠道按照傳統來說,一般有三個。
如果從出版社直接進貨的話,價格肯定是較便宜的,但是卻非常麻煩。國內的出版社跟出版公司大大小小千個,要是每個出版社都去直接聯係,那工作量非常大,而且也不方便收貨。
要是從大型圖書經銷商手進貨,能拿到多少折扣要看自己的實力,因為很多新書首輪發售的時候,出版社會將這些首次印刷的圖書承包給一些有實力的書商並且給與相當大的折扣
有時候小書店拿不到貨,是因為那些大型經銷商將貨源給承包了,優先配送給跟他們合作的書店。
進貨量越大,圖書的折扣越大
所以逸韻書屋是用這種方式來擴大自己的進貨量,畢竟它不能跟新華書店那種龐然大物相,新華書店都是自己直接采購,然後統一配送,折扣達到了極限。
進價低,銷售價格維持不變,利潤空間自然會增大不少
小盧,我勉強也算是你的長輩,這幻想時代你確定要進1200冊是不是輸入的時候多寫了一個0
莫家強白手起家建立了一個大型的圖書經銷絡,有任何出版社的新書市都不可能繞過他,這次看到助理反應過來的異常數據後,才自己打電話問了一下。
盧陽秋也算是跟莫家強見過幾麵,隻不過都是看在他背後家世麵,可這老狐狸自詡為長輩,但是在圖書進貨的折扣麵可是一點也沒鬆口
他開口回答著說道:這沒錯,我們是訂了1200冊。可能我覺得還不夠,到時候會再追加一批貨,莫叔叔您可千萬得把貨源準備充足啊,別到時候沒貨了。
這哪能,誰不知道林翰要在幻想時代麵刊登新作品我下麵那些書店跟報刊亭,幾乎每個都是平時增加了好幾倍的進貨量。可最多的也沒你多,跟你莫叔透個底,這究竟怎麽回事
商業機密可不是隨便能透露的,盧陽秋也不想跟莫家強撕破臉皮,他回答著說道:大概是因為我們這邊賣得更好吧。另外莫叔,我還打算進一批作品,您看這價格能不能再便宜一點點
這個肯定好商量,要不然你找個時間過來麵談一下莫家強有些吃不準逸韻書屋的底,他作為供貨商自然知道逸韻書屋每個月都要銷售多少圖書,因為退回來的書非常少。
隨著出版社每年新書品種越來越多,書店的周轉率也越來越高,很多作品在一年內或者更短時間銷售不掉的話要被退回出版社,滯銷書會占據出版社資產很大的重
對於較長時間內都賣不動的圖書,書店首先希望進行降價促銷,隻要不低於進價行,畢竟退貨產生的費用也不小,能賺一點也行。
所以出版社跟書店雙方其實都是希望能減少退貨量的
至於促銷都賣不出去的書,隻能退貨,這是店大欺社,社大欺店。
像新華書店這種有規模跟實力的書店,賣不動的書不管新舊狀況,即使裏麵存在各種殘缺,出版社都得認,因為要靠書店回款
而出版社實力很強的話,他們會將書店賣不出去的書添加在報廢作品裏麵,報廢的書是無法退回出版社的,這個虧得書店吃
哪怕是效益很不錯的出版社,也難以避免退貨的情況。
像跟林翰簽約的人大出版社,他們資產甚至是好幾億,但很多都被這些退回來的作品給占據了,賣不出去的書是廢紙而已
林翰的作品反複加印,但其餘人的作品不那麽美妙了。
所以不知名的書,首印數量越來越少,而首印十萬或者二十萬冊像是莫大的榮耀
對於出版社來說,他們寧願首印數量少一點進行反複加印,也不願意直接首印五十萬冊或者百萬冊
那樣風險太大,一不小心可能滯銷幾十萬冊在倉庫,除了養老鼠外,沒有別的用途。
哪怕是林翰的作品,人大出版社在首印的時候也都是以謹慎為主,所以經常會發生賣斷貨的情況
這並不是在做饑餓營銷,而是出版社對於風險的考慮。
眼下幻想時代雜誌社接收到的數據非常喜人,所以他們幹脆做了一個極其大膽的嚐試,印刷量直接提升到300萬冊,後續還有各種加印計劃
新的一個月,弱弱求月票~~
363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