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第 9 章

字數:4664   加入書籤

A+A-


    自從《古菜繼承人》爆紅,跟風作品比比皆是,來稿十之有四都是這個題材。

    第一個審稿編輯的雜誌社是個風評極佳、愛惜羽毛的,當初別社瘋搶《古菜》,他們已調查到其在厭食症論壇的黑曆史,便沒有湊一腳。

    連正主都看不上,更何況跟風之作?已經從審美疲勞到產生生理性厭惡的編輯一看是美食題材,直接斃掉。

    回複道:【該作品不符合本雜誌風格定位。】

    第二個審稿編輯的雜誌社是競爭《古菜》的失敗者,料想到伴隨《古菜》連載,必然帶熱美食題材,很想分一杯羹,滿懷期待打開故事概述,結果發現題材是黃豆,愣住!

    這玩意不是榨油和喂寵物的?人還能吃?

    這不是胡鬧嘛?!

    回複道:【作品題材過於標新立異,脫離生活。】

    第三個審稿編輯稍微耐心了點,直接全息體驗,從豆製早餐看到主菜看到下酒菜,待看到把充滿想象力的新奇豆漿凍發酵得黑糊糊,再油炸使臭味四溢的街邊小吃,頓時一臉吃到蒼蠅惡心壞了的表情。

    回複道:【作者雖然很有想法,但不符合大眾審美。】

    第四個審稿編輯雖然對黃豆與臭豆腐都沒有意見,但正是《無限》雜誌社。

    作為名刊,雖然不至於隻聽完概述就斃掉,卻也沒時間進入全息閱讀,隻把作品轉化成投影快速瀏覽一遍內容,與其他什麽《滿漢全席》《禦廚養成記》《舌尖上的帝王》《中華大當家》《八大菜係傳人》等一個比一個豪氣的作品相比,《食材鑒定商》的主題太過簡單樸素。

    編輯每天都有會收到大量作品,自然不會有心思專門買個料理機特意試驗一下可行性,猶豫之下,還是拒稿了這篇更有些像瞎編亂造的豆製菜品文。

    回複道:【雖有新奇之處,內容過於簡陋。】

    翌日,等孟鴛寫完作業上線,打開郵箱,一連發現四份退稿回信。

    又等了兩天,終於來了兩個過稿信。

    孟鴛表示想要登上五天後的次月月刊,前者立刻被他的“狂妄”嚇退,後者則委婉表示下一期雜誌早已排版,作品有望登載在下下一期。

    聽到“有望”這個不確定詞,孟鴛也表示考慮考慮。

    他想擠上已經定稿的版麵確實是任性了,但卻不是出於任性才這樣要求。

    主要是作品要求500萬人氣,距離期末隻剩兩個月多,晚一期就是晚半個月,不利於積攢人氣。

    27號這天,《驕陽》雜誌社總編薛光華時隔多日來到編輯部,打開收稿箱。

    作為拿下《古繼》連載,讓無數主編咬牙痛罵的土豪,他經曆了上一本雜誌的失利,對這一本新刊寄予厚望,為此親自審稿,還特地買了一台料理機,格外耐心地測試每一道食物的可行性。

    一上午過去,品嚐了各種挑戰想象的黑暗料理,味覺都要麻木的薛光華收拾掉滿桌失敗品,用路人視角進入《食材鑒定商》。

    鑒賞了一係列眼花繚亂的刀工與繁複精湛的烹飪技巧,這篇可以說十分小清新。

    圍繞黃豆作為材料,從飲品開始講,磨煮豆漿,工藝簡單到不可思議,配食炸油條。鹹甜兩吃的豆腐腦,香辣噴鼻的麻婆豆腐,酒桌伴侶的鹵豆腐,刺激酸爽的臭豆腐。

    他擠進大排長龍的客流,一道道親自體驗,食物在味蕾上爆炸的真實感受並不像憑空捏造的,直到下了線,那種從舌尖到腸胃的享受都記憶猶新。

    薛光華再點一份食材外送,這次等得有點久,畢竟黃豆可不是常規食材。

    不得不說,作者的選材很大膽、很特別。

    時間突然變得極為難熬,即使知道味覺造假的可能,貨不符實的比比皆是,就連《古繼》都是篇走腦不走心的,菜品實際做出來也不是那麽讓人滿意。可這次殘留在味蕾上的記憶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依舊折磨得他口水滴答。

    說不定這是個講誠信的良心作家呢?

    當他把豆子塞入進菜口,設置烹飪方式與加速倍數的時候,忍不住懷有期待。

    機器轟隆隆運轉的聲音像從心底碾過,出餐口“滴答——”一聲提示音響,心裏猛然一緊,他三步並兩步走過去,掀開餐蓋,與全息體驗一般無二的豆香漫入鼻翼,幾乎令他享受地眯起眼睛。

    他端起暖黃色豆汁,迫不及待地飲用。

    口感香濃醇厚,一杯下去暖到被黑暗料理刺激到隱隱作痛的胃裏,撫平胃壁肌的抽搐,溫暖被折磨到快打結的小腸壁,那種舒爽讓他不由想嗯哼出聲。

    砸吧砸吧嘴,他再打磨一杯豆漿,同時翻出沒用完的麵粉與油,開始烹飪據說與豆漿絕配的油條。

    十分鍾後,他把酥脆的油條折成一節節,浸入撒了糖的豆液裏泡漲,幹濕交融,一口咬下,充盈油條的豆汁在咀嚼中迸濺到口腔壁,醇潤與酥爽結合碰撞出1 1>2的神奇效果。他簡直難以理解,這樣簡單的料理怎能帶來如此舒適的食用體驗?

    他急不可耐地想要嚐試剩下幾種豆製品了。

    28號這日,孟鴛接到《驕陽》雜誌來電。

    一邊接通雙向視頻,一邊回憶其資料:一本新注冊的雜誌,下月是首刊發售,想必會大力宣傳。

    薛光華構建的形象裏,《食材鑒定商》作者該是一位古文化底蘊豐厚的真誠長者,因此見到投影裏年幼的黃膚少年不由愣住,不過很快又掛上商業笑容,通知作品通過終審,可以刊載在11月份的下月刊上。

    孟鴛表明希望登載在創刊號,投影裏的年輕男人並沒有像前麵兩位編輯那樣露出尷尬卻不失禮貌的笑容,或者演技拙劣的臉上笑嘻嘻心裏mpp。

    薛先生表露為難,耐心解釋道:“不知道您有沒有聽過《古菜繼承人》,11月創刊號已經安排上他的作品。他的名氣很大,如果同時上稿,對於毫無名氣的您也並不是好事。”

    孟鴛心中一動。

    對方根本沒有提及排版,也未提及同類型多占版麵不符合雜誌利益,一番話隻為他考慮,並且提到同期連載對他的損害,姑且不論真情假意,顯然表麵上,男人把《食材鑒定商》放在與《古繼》齊平的位置。

    為了確認這點,他再次問道:“可即使放在下一期,隻要《古繼》繼續連載,還是會撞期。”

    “不,我打算把《食材鑒定商》單獨放在下月刊,分開連載,至於以後誰上誰下,就用作品說話了。”

    孟鴛微微一笑,“既然你相信《食材鑒定商》的潛力,那我想你可以先聽聽我的想法。我覺得,比起漏洞百出的《古繼》,貴雜誌社重要的創刊號更需要一本不論從哪方麵都很誠實的作品。”

    薛光華也笑了,抱著姑且一聽的念頭。

    然而等少年再開口,薛光華便為其驚豔了。

    其從容與侃侃而談與青澀的聲音形成強烈反差,談及古菜品信手拈來,不緊不慢細數《古繼》的瑕疵與黑曆史,言之有物,一針見血,實在令人找不到拒絕的理由。

    薛光華是個有魄力的,前腳同意,後腳立刻致電《古繼》作者,通知延刊。

    那邊簡直不敢置信,自然要問理由。薛光華也無意隱瞞,畢竟馬上雜誌出刊,也隱瞞不了幾日。

    作者得知被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透明擠出創刊號,深感屈辱,斥責雜誌社毀約,直接索要巨額賠償。

    薛光華皺眉,隻是延刊而非不刊,再者合同簽下的是《古繼》連載權,刊位也隻是口頭商定,何談賠償?

    兩方沒有說攏,蔣光華被作者態度弄得有些惱火,作者也大為憤怒,掛了電話就開始謀劃跳槽,他在腦中過了一遍競價失敗的雜誌社,選中《無限》。

    《無限》自然歡迎備至。

    兩方一拍即合。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