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 11 章

字數:4451   加入書籤

A+A-


    出口商閉上眼睛前,還有些心不在焉地想著黃豆的現實憂患。

    因為月前一種新的菜籽油橫空出世,其低廉的成本再加上高營養好吸收的性價比優勢,使豆油市場大受衝擊。煉油的衍生品豆粕製作的寵物口糧需求太少,占了大頭的油脂卻因為供應過剩導致滯銷。

    出口商愁眉不展地進入作品時,對這篇文並沒有不切實際的期待。

    豆漿的製作工藝還隻是讓出口商感到新奇。

    等到作品主角調配蛋白質凝固劑用於點豆腐,製作成方方正正的豆漿膏體,他開始為主角的創意感到神奇。

    下麵開始製作菜品“麻婆豆腐”時,出口商還並不理解“麻”“辣”的意思,而豆豉、豆瓣醬的製作更是聞所未聞,讓他無法產生共鳴。可等主角選取麻辣配料時,出口商看到了兩種認識卻又突然感覺不認識了的植物。

    詮釋【麻】的,是一種治療慢性疾病伴發症的實驗用植物。

    這種生長於灌木上的紫紅色硬殼凸斑顆粒果實,會觸動人體特有的神經纖維,產生麻刺感,還被用於一種名為初戀的飲品,出口商確實在飲用時有過觸電的感覺。

    詮釋【辣】的,是一種像串珠高掛而起名為“大紅燈籠”的觀賞類草本盆栽植物。

    出口商同樣知道是因為他在一個鼓勵公民守法的社區刑法教育體驗活動中感受到的“烈火焚身”,正是從這種植物中提煉某種活躍的化學物質,用以激發口中熱感應的受體,使大腦接收到仿佛被熱度灼燒的幻覺。

    於是,出口商對麻辣有了詳實的概念,並且對這道名為“麻婆豆腐”的菜肴有了初步的感觀猜測。

    非常刺激的猜測。

    他都能幻想出神經震顫的那種刺激。

    而他品嚐到的成品菜肴完全符合,甚至該說超乎想象的麻辣刺激,讓他體會到創作的切實。

    接下來在鹵豆腐中,出口商認識了一種紅褐色液體,它不僅讓食材染出漂亮有食欲的顏色,還能調製出鮮美濃鹹的味道。

    等出口商爬出全息艙,敏銳的商業嗅覺讓他在豆製食用品之外,發覺了一個新的市場:

    調味料!

    以豆製為主豆豉、豆瓣醬、醬油,可以加入種植的麻料與辣料。

    薛光華從餐廳回來,心裏正盤算著打壓《古繼》的計劃,郵件提示音一響,是安心寫文的孟鴛傳來下月刊的稿子。

    他打開作品數據,看著毫無起色的作品評分,開始猶豫是否還堅持讓他上稿,正在這時,個人終端接入一個未知視頻信號,來電顯示是某個農業大洲。

    他把審稿工作扔給底下編輯,走到會客的房間,接通視頻。

    畫麵裏彈出一個西裝革履的成功人士,薛光華一愣,“不知您是……”

    來電人笑容和氣,“我是經營黃豆出口商,對貴雜誌連載的《食材鑒定商》裏關於調料的部分很感興趣,想購買一些調料的具體配置比例與精確時間數據,不知貴社是什麽章程?”

    不是使用權,而是買賣配方!

    這是跨級別的本質區別!

    薛光華心思一動,他了解豆油麵臨的市場困局,從商人的開門見山更感受到對方的急迫與重視,無數想法從腦中轉過,麵上已掛起營業式笑容,表示:“我社自然歡迎備至,極力向作者爭取調料配方,可是您也知道作品冷清,想必是無法帶動調料銷售的,不知您對調料製品的宣傳有什麽想法?”

    出口商也隻個久經商場的人精,聞弦歌而知雅意,豪氣表示前期宣傳會砸錢砸下載量刷閱讀量,互利互惠,至於實際宣傳方案,倒是隻口不提。

    薛光華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也十分知情識趣沒有多問,畢竟沒實施前,這些商業機密是不便泄露的。

    辭別出口商,薛光華一下底氣大增。

    正躺進全息艙沉浸於酸爽刺激的臭豆腐而津津有味的重口味編輯“吃”得正爽,警示音滴滴直響,強製被踢下線。

    他茫然睜開眼,就見總編大人無理取鬧地踹開他,鑽進全息艙,無情表示:“還是我親自審稿吧。”

    編輯心中滾過一片咒罵,薛光華冷酷關上艙殼,早已沉浸在紅燒土豆裏體驗調味料“醬油”的魅力,不得不感歎出口商眼光獨到,等他再下線,已對《食材鑒定商》的潛力飽含信任。

    再回顧依舊低到發指的作品數據,望著隔壁快被捧上天的《古繼》,突然產生一種世人皆瞎獨我眼睛雪亮的優越感。

    《食材鑒定商》不是不優秀,隻是缺乏伯樂。

    兩者誰才是真金,唯有時間能鑒定。

    薛光華來電的時候,孟鴛還在熱衷於用各種到貨的新奇外星食材實驗製菜,投喂每到飯點就默默坐到桌前等著開餐的豹紋少年。

    孟鴛放下餐具,讓少年先吃,回臥室接通視頻。

    3d投影裏坐在沙發上的斯文男士,笑容和藹,提及了增刊的打算。

    “怎麽這麽突然?”

    “不突然。早在一開始,我的目標就不止於月刊。現在下月刊還照常發售,隻不過我打算從下個月初開始,改為周刊製,已經加大收稿量,如果可以,我希望得到《食材鑒定商》的鼎立支持。”

    見孟鴛麵有難色,薛光華遊說道,“當然,如果連載跟不上,《食材鑒定商》也可以維持現狀,照舊按照半月頻率連載,隻是如果作品願意改成周更,我社也願意給出相應的誠意。”

    “什麽誠意?”

    “給予力捧!”

    作品才艱難躍入五十萬閱讀量,距離500萬人氣還宛若天淵,自然是願意周載的。

    孟鴛初始預期也是希望日更周更,便於積攢名氣,更何況雜誌社突然願意捧他,機不可失。隻是苦於精神力等級不達標,硬件實力難匹配,哪怕好處擺到眼前,也有心無力。

    薛光華表示在月底前都有充足的時間給他考慮,最後才提及賣配方的事。

    孟鴛這才明白薛光華突然春風得意的原因,他點頭表示稍後整理配方發過去,就掛斷通訊,回到桌前。

    打量滿桌食物,突然食欲頓消,味同嚼蠟地一口口吃著,引得對麵少年頻頻抬首,他也無心留意。

    晚上躺在床上翻滾來翻滾去,怎麽都舍不得這般趁熱打鐵炒人氣的好機會。

    孟鴛每日把腦袋擱在那個體重計似的小儀器上,盯著表盤上隻有0.003的精神值波動,聽到一如既往電子音:【您處於正常的低度精神緊繃狀態,請注意調節身心狀態,謝謝使用!】

    好吧,這些微小到可以忽略不計的精神值波動與精神力增長毫無關係。

    孟鴛默默整理負麵情緒,登錄創作空間趕稿,能爭取一下他還是不想提前放棄。

    此時,無法出校門的孟鴛還沒意識到短短三日間,一牆之隔的外麵,發生了一個關於他的翻天覆地的變化。

    一間名為“豆能玩”的移動餐車突然如雨後春筍開遍旭日星大街小巷,小到豆漿豆腐腦的早餐,中至鹵豆腐涼拌麻辣豆腐皮的下酒菜,上至麻婆豆腐調料包、豆豉、豆瓣醬等物,下至臭味熏天引起多次居民投訴的臭豆腐。

    一下子,食豆風潮洶湧席卷而來……

    在網絡銷售平台上,21世紀的國民調料醬油更是得到大量廚師肯定,一躍成為銷售市場的寵兒。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