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第 16 章
字數:4291 加入書籤
他才看完,薛光華掐準時間來電,一臉肅容,“……事到如今,再申明沒買宣傳也隻會被當成炒作過火才開始甩鍋,更敗好感。”
“隻要證明《食鑒》對厭食症有益,言論不攻自破。”經曆過大風大浪的孟鴛顯然不受這點汙水影響,說出醞釀一夜的想法,“正好,我打算給厭食症病區布食,想試試它到底有沒有能力幫到患者。”
薛光華傻眼,“你氣瘋了,開玩笑嗎?”
孟鴛隻看著他,不說話。
這種無所畏懼的平靜目光,奇異的撫平薛光華的焦慮。
兩人交流一番,薛光華立刻幫無法出校的孟鴛聯絡一家權威的省級醫院。
等事情安排好,這股衝勁散去,薛光華才像解開迷咒般一個激靈,心裏打起鼓,這事一個弄不好前麵所有積累都要前功盡棄,他實在很難相信,社會問題會被一本娛樂性質的幻想作品解決。
他簡直懷疑自己是不是中了什麽魔咒,上次辦的雜誌也是勢頭大好之際因台柱出走而夭折,但願這次不要再折戟沉沙。
籌備三日。
這一天正午,病區廣播通知免費供餐,薛光華檢查點餐目錄裏的上架食物。
病到住院的患者多為中度重度,長期注射營養劑,不能驟然消化油膩食物,因此菜品以燉煮為主,其中一道土豆就燜到酥軟如泥,十分易於消化。
可時間走到飯點,餐廳依然空空如也。
餐廳主管早已習以為常,“到了他們這種程度,已經沒有主動進食的欲望,補充營養成了排泄一樣機械的生命活動。你想,誰沒事總喜歡鑽廁所?咱們區餐廳幾乎形同虛設,也就醫生護士們偶爾來坐坐。”
薛光華想了想,把飯菜全搬到外麵桌上,擺滿,打開蓋子。
菜香爭相恐後湧出,溢滿餐廳,飄進走道,拐入病房裏。
躺在病床上準備營養注射的病人們鼻翼一動。
菜味撲鼻,條件反射就要起身關門。
要知道,菜味混雜的渾濁氣味總是像惱人的蚊蠅一樣騷擾嗅覺,引起身體排斥,輕者情緒不穩,重者嘔吐連連,實在不是什麽美好的體驗。
可預想中的摧殘與神經緊繃沒有出現,反而惹得喉頭蠢蠢欲動,口齒生津,自入院,幾年來第一次有了食欲。
渴望進食的欲望。
這事引起蘇君梅醫生的注意。
他主攻精神崩潰症,恰有個高精神力的女兒,因為味覺記憶回溯而小小年紀飽受厭食困擾,導致營養不良,身體孱弱。
蘇醫生深知精神力與身體素質相差懸殊,使兩者失衡最容易造成精神崩潰,因此這些年一直苦攻厭食症的課題。市麵上很多營養注射劑都出自他之手,因而當一個文化作品鋪天蓋宣傳其醫用價值時,作為敬業的專研工作者,很難不對這種不負責任的跨界炒作產生惡感。
醫院布食他知道,卻不以為然,甚至深感厭惡。
隻當是另一場商業炒作。
可這天當他趕去厭食症住院部探望女兒,卻見一向對食物無欲無求的小姑娘聳著被飯菜騷擾的鼻子,咬著唇,盤坐在病床上癡癡望著隔壁大快朵頤的病友。
“想吃?”
女兒點點頭,嘴巴舔了又舔,嘴裏乖巧道:“護士姐姐說我腸胃消化能力太差,隻能服用液體,不能吃這些。”
蘇醫生心頭一酸,摸摸女兒的頭,“沒關係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爸爸想想辦法,你先等一會兒。”
他離開病房趕到布食區,與薛光華交流片刻,半信半疑端著一杯打磨豆漿回來。
“你聞聞,有想喝的感覺嗎?”
豆香清淡。
女孩嗅了嗅,並無不適,試探接過,小心翼翼飲用,也沒有往日被各種食材口感刺激到反射性作嘔。
淡淡的口味仿佛挑動了某種神經,味蕾帶來的愉悅在腦中炸開。
女孩喝一口又一口,溫液滑入食道,好似久旱逢甘露,蜂蜜遇上花,沉醉其中不可自拔!不知不覺整杯灌下肚,她摸摸還有些欲求不滿的胃,饞蟲皆被勾出,似刻入骨子裏的躁動反而被安撫住,帶來一種久遠的回味。
女孩舔舔嘴巴,望望空杯,又看看爸爸,目露渴望。
“這一杯有220ml,是你平均食量的1.5倍了,慢慢來吧,下次爸爸給你帶更好吃的。”醫生拍拍女兒瘦骨嶙峋的脊背,壓抑心痛,溫柔道:“你該午睡了。”
女孩乖巧躺回床上,“爸爸,護士姐姐們說這些食物都是一個書裏寫的,你能給我講講那本書的事情麽?”
醫生用終端搜索《食鑒》的新聞,朗讀最近發生的大小風波。
小姑娘皺起小眉毛。
“爸爸,你不是說過古文化非常枯燥,現在很少人會潛心研究了麽?既然作者有深厚的古文化底蘊,肯定是能耐下性子鑽研苦學的人,怎麽會輕易被虛榮迷花眼呢?”
“再說,這些食物明明那麽好,連我都喜歡,肯定有用。”小姑娘憤憤不平,用她單純的邏輯道:“既然知道是好東西,為什麽還要藏著掖著?肯定要想辦法告訴更多的人才好,作者先生分明是做好事,居然得不到別人的理解,還要被罵,太可惡了!”
“是的,可惡。”
醫生哄睡女孩,在住院區轉了一圈,驚訝發現85%的患者被菜香勾起食欲,大部分症狀輕的已經能毫無障礙地進食,不伴有嘔吐等負麵反應。
摒棄先入為主的成見,《食鑒》並非浪得虛名,蘇醫生很快意識到這恰恰是他多年厭食症研究的突破點。
《食鑒》毫無回應,讓網上黑子噴子更加囂張。
孟鴛戴上全息頭盔,剛用作者號登錄雜誌評論區,無數臭雞蛋從天而降,砸了滿頭滿臉青黃,哪怕是假的,黏糊糊還是有點惡心人。
孟鴛默了一瞬,無奈拿起道具毛巾,一邊擦頭,一邊順著牆側的虛擬門牌觀察主題貼,忽而在一扇門前頓住。
《〈食鑒〉到底要鬧哪樣?竟然開始捏造證據!》
推門而入,順著坐席位置從虛擬人像前走過,罵言不絕於耳,瘋狂湧來。
“也不知道《食鑒》給了省醫院多少出場費?”
“《食鑒》炒作上癮了吧?!前頭發揮還不夠,還非要捏造點似是而非的假數據?您老寫書可別不是用精神力構造,而是用藥材建的吧?還能包治百病!”
“這是我今年聽到的最大的笑話:《食鑒》可以治厭食症!隻有你想不到,沒有《食鑒》做不到。”
孟鴛看得有些不解,直到發現一個外站鏈接,順著傳送門走出去,才發現醫院布食的消息走漏,視頻貼到網上,還有布食以來出院人數變化表,圖上明顯扶搖直上的紅線假得不忍看。
一時間輿論甚囂塵上,《食鑒》吃相貪婪引人譴責。
可奇怪的是,照理應該早得到消息的薛光華居然安靜如雞。
(www.101nove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