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草菅人命
字數:3743 加入書籤
第246章草菅人命
雖然點了好幾根蠟燭,但還是有些暗,想要看清楚後槽牙根還是有些難。
張戎隻好將骷顱頭摘下來,抱在手中,湊得近近的。此時骷顱頭麵對著張戎,嘴巴與嘴巴離的很近,就好像張戎要狠狠地親一口骷顱頭的嘴。
這畫麵.....看得唐嫣卿和柳薰兒渾身起雞皮疙瘩。
作為仵作的何勇也有點受不了張捕頭的風格,張捕頭這心髒,可真夠大的。
捧著骷顱頭看了一會兒,覺得身後涼颼颼的,氣氛有點不大對勁兒啊,怎麽光越來越暗了?
回頭瞅了瞅,二錢兄頓時就不太高興了,唐嫣卿和柳薰兒一人捧著個燭台,站得足有兩丈遠。
“......”張戎單手拖著骷顱頭,哭笑不得的說道,“二位姐姐,你們能不能湊近一點,把蠟燭拿那麽遠,能管什麽用?”
唐嫣卿忍著惡心,神色不善道:“二錢,你剛才在幹嘛?都快......都快.......”
唐嫣卿到底是臉皮薄,後邊的話說不出來,不過柳薰兒臉皮厚多了,她接過話,寒著臉哼道:“你裏骷顱頭的嘴巴那麽近,想幹嘛?惡不惡心?”
“額”張戎總算明白問題出在哪裏了,敢情自己剛才的姿勢著實有點嚇人了,“不是啊,骷顱頭後槽牙深處有點特別,我不湊近點,哪看得清楚?”
“原來如此”唐嫣卿鬆口氣,拿著燭台靠了過來,將燭台湊近一些,她彎著腰看著,“有什麽特別的?”
“唐姐姐,你仔細看看,左後槽牙位置,是不是有點反光?”
唐嫣卿又仔細看了看,隨後皺起了眉頭,“果然有點反光!”
借著燭光,看了半天看不清楚,張戎心下發狠,找了把小鉗子,直接把後槽牙根給掰了下來。
隻見牙根之上有一圈淡黃色的環,張戎觀察了一會兒,總算看出點沒眉目來。
死者生前應該鑲過牙,而且鑲的還是金牙,否則不會留下淡黃色的金屬光環。用小刀刮下一點,輕輕撚了撚,果然是金粉。
從牙根斷裂情況看,應該屬於牙齒鬆動,自然脫落,然後才鑲的金牙。這下張戎就心生疑惑了,按照案宗記載,三年前發現屍骨的時候,宋桂芳已經失蹤兩年多,當時甘子歸也才三十有一。而宋桂芳比甘子歸還要小三歲,也就是說,如果這具白骨是宋桂芳的話,那她死的時候應該是二十五或者二十六,如此年紀,後槽牙怎麽會自然脫落?
後槽牙自然脫落,往往是因為年齡增長,牙齒鬆動,慢慢脫落。年輕人,很少出現這種情況的。
接過蠟燭,張戎認真的觀察著牙齒表麵磨損情況,表麵磨損嚴重,門牙、右後槽牙等,好幾顆牙齒也已經脫落。幾乎可以斷定,死者真正的年齡應該在四十到七十歲之間。
之所以將年齡範圍擴到這麽大,完全是因為大雲朝不比後世,缺少對牙齒的保護,生活條件也差。好多農家婦女,明明四十歲,牙齒狀況卻跟後世六十歲的女子差不多。
即使如此,依舊跟宋桂芳的年齡對不上。
這一刻,張戎終於明白當年楊秋庚要把這具白骨藏起來了,恐怕這位老仵作也發現了蹊蹺之處吧,隻是由於某些特殊的原因,他沒法明說。
“呼.....這具白骨絕非宋桂芳!”
張戎此言一出,其他三人全都一臉訝然,尤其是何勇,他急迫地問道:“張捕何出此言?”
“何仵作,不知楊老頭生前有沒有跟你將過人體牙齒的知識?牙齒表麵磨損程度,一般情況是由時間決定的,年齡越大,因為咀嚼次數多,磨損程度也會更嚴重。根據表麵磨損痕跡深淺,大致可以猜測出這個人的年齡。而且,你看這缺失的幾顆牙齒,全都是自然脫落。哦,意外折斷和自然脫落,牙根處的情況也是不同的。”
“原來是這麽回事兒,沒想到張捕對驗屍一道也是如此精通!”
唐嫣卿和柳薰兒站在一旁,二人麵麵相覷,如果這具白骨不是宋桂芳,那又是誰呢?
唐嫣卿想到了什麽,她臉色一寒,冷聲道:“哼,那個魏仁章摔裂屁股,也不是毫無理由,都是報應啊。”
張戎苦笑著搖了搖頭,關於魏仁章的事情,可不是他張二錢能管的。
囑咐何勇兩句,三人便悄悄地離開了小院子。其實就算張戎不囑咐,何勇也不會亂說的。
既然白骨不是宋桂芳,那就是說當年魏仁章判了冤案,這可是魏大人的官場汙點。怪不得師傅不讓自己談甘子歸的案子,惹得魏大人不痛快,以魏大人的權勢,想整治一個小小的仵作,完全沒什麽難度。
第二天,張戎、唐嫣卿以及柳薰兒三人一大早就來到了刑部,石耀峰最近幾天一直住在刑部司房內。
僅僅一夜,石耀峰就憔悴了許多,不光有了一對黑眼圈,整個人也有些渾渾噩噩的。
看到司房內也沒有其他人,張戎便將昨夜查到的事情說了一遍。石耀峰眉頭狂跳,最終還是沒能壓住怒火,“魏仁章,當真是太過分了。”
“石大人,這其中可有什麽內情不成?”
“哎,二錢,你有所不知,三年前正是朝廷考核的日子,這個時候若是有未破的案子,對升遷會有一定的影響。隻是本官怎麽也沒想到,魏仁章為了仕途,竟然敢如此做!”
原來如此,碰到考核年,恰好甘子歸的案子又發生在要命的關頭,魏仁章草草結案,也就可以理解了。
歎口氣,石耀峰重新坐在椅子上,“此事兒自會有老尚書處理,咱們現在當務之急還是破案啊。眼看著七天期限不剩幾天了.....”
唐嫣卿忍不住翻了個白眼。
不剩幾天,一共就沒幾天吧。
張戎捏著下巴,若有所思道:“你們可還記得信中反複出現的一句話?‘我是虛無的風’,如果這句話是暗有所指呢?”
“能指什麽?”
“其實,我也隻是猜測,昨夜回到酒樓,一直反複思考那幾封信,也不知為何,我想到了一首詩!”
“什麽詩?”
“唐朝時期李嶠所寫,名字就叫做《風》!”
“《風》?”
石耀峰頓時陷入了沉思之中。(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