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急轉

字數:5626   加入書籤

A+A-




    天氣漸漸炎熱,院子裏的大樹上響起了知了聲,小太監們拿著長長的竹竿粘知了,文華殿的四角也擺起了冰盆。

    隨著時間的流逝,顧桓也漸漸適應了伴讀的生活,與同窗們雖不是很熟絡,也能客氣地交談幾句。隻有魏倫,仍然是一副有他沒我,有我沒他的架勢。

    孔貞明和江淮要理智得多,屬於兩人之間的緩衝地帶,遇到魏倫挑事,還會調和一下。

    顧桓並不在意。人生在世,哪能人人都喜歡自己?

    十二皇子仍然淡淡的,對魏倫和顧桓之間的矛盾也是視而不見。倒是十三皇子,和顧桓熟絡起來。

    熟悉之後,顧桓發現,這位十三皇子隻是性格惡劣,喜歡捉弄人,其實並沒有斷袖之癖。

    這就好……菊花保住了……

    時間就在日日的讀書聲中匆匆流逝,就顧桓而言,他是喜歡去文華殿上學的。文華殿的先生都是當朝官員,即使是講解四書五經的翰林,對老生常談的內容也有獨到的見解。

    六部官員的講學,就更有趣了。如大理寺正汪大人,一個四十多歲的老大人,長得一臉嚴肅,對律法倒背如流,講起案例來卻風趣幽默,引人入勝……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這些政務實例,都是在外麵的學堂學不到的。

    顧桓如一塊海綿般,如饑似渴地新收著新知識,又怎麽會在意小孩子之間的那點紛爭?

    顧桓繼續在文華殿中安安靜靜地做伴讀,朝中卻為新空出的神機營提督一職爭論不休,吵嚷了一個多月,最終卻仍是落到了二皇子一係手中。

    如此一來,整個京營,可以說是二皇子一係了。三千營提督內臣婁蕭雖被革職,提拔上來的卻仍是婁家部將。

    槍杆子裏出政權,皇帝對婁家的放任,讓二皇子一係彈冠相慶,也讓許多人惴惴不安。

    十二皇子連續好多天都黑著臉,連一向從容優雅的十一皇子都有些陰鶩。眾伴讀們也小心翼翼地,連魏倫都偃旗息鼓,唯恐惹皇子們不快。

    隻有十三皇子,仍然事不關己,拉著顧桓笑嘻嘻地說:“他們都是白操心!父皇正值壯年,談什麽立儲之事!如今蹦躂得歡,將來不知道怎麽樣呢!”

    顧桓瞬間對十三皇子刮目相看,沒想到大大咧咧的外表下,心思這樣通透。

    陳旬又笑道:“再說了,就算父皇要立太子,也是從幾個大的皇兄裏選,我們做弟弟的,隻管好好讀書,將來做一個賢王就可以了,何必摻和進去!”

    “我看殿下是想做‘閑’王。”顧桓拖長了聲音,開了個玩笑。

    陳旬點點頭:“做閑王有何不好,我的理想就是做個富貴閑人!”

    對於陳旬來說,他的確可以做個一等一的富貴閑人。

    他的母妃是林淑妃,前任國子監祭酒之女,書香門第出身,在後宮不算得寵,在朝中也沒有強力的外援,他年紀又最小,可以說與奪嫡關係不大,是最安全的。

    朝中紛紛擾擾,你方唱罷我登場,萬裏之遙的海上,也是風起雲湧。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入秋,台灣巡撫急報,西洋海軍偷襲東平、赤嵌兩城,敵軍有備而來,上百艘戰艦齊至,台灣島告急!

    一石激起千層浪!如果說呂宋、琉球慘遭亡國之禍,對於大周本土而言仍然不痛不癢,如今卻是打上門了!

    距離去年萬壽年萬國來朝的盛況才過去多久?簡直打了大周朝的臉!

    天啟帝看罷奏報,惱怒萬分:“螢燭之火也敢與日月爭輝!這些西洋匪盜狼子野心,必要狠狠地打疼他們,讓他們再不敢伸手!”

    朝中重臣商討著應對之策,隻是台灣島孤懸海外,與本土關係不大,因此戶部統計錢糧、兵部統計兵力,應戰措施有條不紊的進行著。看得出來,眾人並沒有太在意這場戰事。

    隻是接下來的戰況卻急轉直下,令人目不暇接。

    天啟帝命泉州海軍就近支援。可憐孫和,剛調任海軍提督就遭遇大戰!

    孫和統兵領兵從金門出發,越過台灣海峽,在澎湖休整幾天準備直取台灣,此時他早已沒有出京時的意氣風發,而是滿臉菜色,他暈船了!

    泉州海軍還沒登岸,就遭遇敵軍左右夾擊,船隊一時潰散,孫和帶著殘兵敗將倉皇而逃!

    消息傳出,朝野一片嘩然!

    天啟帝震怒,命鎮南侯世子楊澤為統帥、鄭延平為旗艦先鋒立即出兵支援。

    眾人歎了口氣,果然還是要靠南海軍……

    秋風送爽,南邊捷報頻傳,楊澤在海上拖住敵軍主力,鄭延平將軍趁機駛進鹿耳門內海,在禾寮港登陸,從側背進攻赤嵌城,在當地民眾裏應外合之下,將西洋海軍趕出了赤嵌城!

    西洋海軍失去一城,聚集在東平城負隅頑抗。

    鄭延平與楊澤大軍匯合,在東平城周圍修築土台,圍困敵軍。

    形勢一時為之逆轉,南海軍再次名聲大噪,楊澤之名更是響徹朝野。

    戰事平穩,朝中緊張的氣氛也隨之緩解,京城裏也恢複了既往的歌舞升平。

    這日休沐,韓文瑄卻去拜訪了顧桓。

    “泉州海軍大敗,陛下可要降罪孫大人?”韓文瑄眉頭緊皺,憂心忡忡。

    “孫大人初上任,大敗之責不能歸咎於他一人,我聽說福王已上了請罪折子,陛下壓下不發。”顧桓將自己知道的說了出來。

    韓文瑄歎了口氣:“希望孫大人能逃過此劫。我父親唉聲歎氣了好幾日,直怪我連累了他……”

    “這如何又與你相幹?”顧桓簡直要被韓光大人的邏輯氣笑了。

    “我聽見我繼母讓我父親向孫家退親……”韓文瑄聲音有些低沉,“幸好我父親還要些臉麵,不想擔落井下石之名。隻是過些時日,若是陛下真要降罪孫家,隻怕他真的會退……”

    顧桓愛莫能助,隻能安慰了韓文瑄幾句。

    這幾日,他右眼皮一直跳個不停,似乎有什麽事即將發生。

    文華殿眾人卻議論起快要到來的秋狩。去年的秋狩,因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陛下五十歲萬壽節而取消了。如今因著南邊海戰緊張了幾個月的朝臣和權貴們,迫切的需要一場盛事來紓解壓力。

    天啟帝接到了好幾封請求大辦秋狩的折子。他歎了口氣,同意了。大辦就大辦吧,正好讓大家轉移一下視線。

    今年秋狩將要大辦的消息很快在京城傳開了。有人歡喜有人愁,沒資格參加的,暗自懊惱,有資格參加的,卻都忙碌了開來。

    顧桓是首次參加,原本他是沒有資格參加的。但是十二皇子非常體貼地給每一位伴讀都下了帖子,這樣,他們四位伴讀算是第一次共同行動了。

    文華殿內,十二皇子搖著檀香扇,笑著說道:“顧桓,你可得多打些獵物,也給我掙掙光!”

    “是!”顧桓朗聲答應。

    魏倫撇開臉,輕哼了一聲,卻沒有說什麽。

    自從南海軍捷報頻傳,文華殿眾人對顧桓的態度也更親切了。

    秋狩的地點在距離南京城一日路程的“湯泉宮”。由開國聖祖仿漢朝“上林苑”而建,既有狩獵的丘陵與平原,又有歇息的園林和宮殿。

    顧桓與其餘幾位伴讀作為十二皇子的扈從一起出發,因鎮南侯世子的大功,三位在京的鎮南侯府公子也得以參加秋狩,顧桓遠遠看見他們,頷首致意。

    此次秋狩規模的確盛大,從天剛蒙蒙亮時出京,到夜色漆黑時才進入湯泉宮,浩浩蕩蕩的大部隊足足走了整整一天。

    燃燒的火把如同一條長龍進入湯泉宮,蔚為壯觀。這就是湯泉宮給顧桓的第一印象。

    夜幕中一切從簡,眾人分配好了宮室,顧桓與諸位皇子的伴讀們分在了一個小院子裏,離楊家兄弟的院子不遠。

    奔波了一日,眾人都是疲憊至極,沒有多加寒暄,簡單梳洗之後,就匆匆睡了。

    第二天,顧桓仍然早早起來。湯泉宮的建築仿漢式,屋外是長長的回廊,屋內鋪著鬆木地板,散散著陣陣鬆木馨香,幹淨得可以席地而坐。顧桓便盤腿坐在地上練功。

    旭日初升,院子裏漸漸有了動靜,顧桓也站起身,在侍女的服侍下梳洗過後,走了出去。

    此時秋色蒼茫、層林盡染。和煦的晨光中,厚厚的落葉發出柔和的光芒,走在其上,如同踩在柔軟的毯子上,沙沙作響。

    狩獵要過些日子才正式開始,剛到行宮的這幾天,以遊玩為主,院子裏陸陸續續的,有人出來賞景。

    穿過一條楓葉滿地的小路,顧桓看到了迎麵走來的楊濱。

    兩人相似一笑。

    楊濱快步走過來,說道:“我正要去找你!你可知道,秋狩之後,我大哥要回京獻俘!”

    顧桓眼前一亮,連忙問道:“仗打完了?”

    楊濱點點頭,驕傲地說:“大哥和鄭將軍已經將西洋人趕出了台灣,洋人如喪家之犬奔逃,大哥帥軍追擊至外海,想來如今已經全殲敵軍了!”

    顧桓與有榮焉,也不禁期待了起來。大半年不見,他也有些想那位豐神俊朗、美顏盛世的大表哥了!

    (www.101noveL.com)